首頁 > 漢末大明星 > 漢末大明星 > 

第二百二十四章 歌舞昇平

第二百二十四章 歌舞昇平

平二年的尾巴在一片平靜度過,然而對有的家庭來說卻並不平靜,例如被拐走了獨子的周異家雖不至於愁雲慘淡,卻也有些不是滋味。 再如典農校尉曹操家,因爲先前走失了劉辯,雖然後來劉辯毫髮無傷的回來,但是因爲曹操的奏摺,讓漢帝雷霆大怒,在曹操回來後將其叫入宮一頓臭罵,這讓委屈的曹操這個新年過的有些憋屈。大將軍何進這個新年亦是過得不太順心,他明顯感覺到了漢帝對他的不滿和十常侍對他的針對,讓其心鬱憤卻又難以發作,只能將此事暗暗的記下。張平帶着太平軍一衆人等在太平學宮算是過了個安靜祥和的新年,這是張平第一次與太平軍一衆弟兄一起過年,孫夏和裴元紹幾人自是張羅的熱鬧無,只是折損了大半弟兄的太平軍人人心都壓抑着悲傷,在新年的集體大宴不少人藉着酒勢喝的伶仃大醉、嚎啕大哭,以此抒發心的哀傷之情。

一八五年終於在辭舊迎新的鐘聲此過去,這一年大漢朝終於告別了年年災禍,安然的度過了一個風調雨順的一年,各地叛亂的黃巾也終於被掃平,總算是結束了大漢江山的天災人禍,讓這個已經千瘡百孔的帝國終於得到了喘息的機會。這期間張平的作用自然是功不可沒的,當然這些自然都被歸結到了漢帝劉宏的英明神武和知人善任。在新年過後的祭天大典,漢帝劉宏受到了羣臣的各種花式吹捧讚揚,讓漢帝劉宏老懷大悅。張平跪在祭壇的頂端看着身旁接受着萬人追捧和敬仰的漢帝,聽着耳邊整齊劃一的山呼萬歲聲,心閃過一絲豔羨,當然此時已經心歡喜道極致的漢帝劉宏依然沉浸在堯舜禹湯、秦皇漢武的美好之,自是不會注意到張平的小心思。祭天結束,漢帝還不忘拍了拍張平的肩膀,對這次的祭天表示了肯定和褒獎。

如此,在一片歌舞昇平之,一八六年也是平三年在悄然降臨。在朝堂一片祥和的聲音之,二月,苦寒的西涼之地再次傳來了羌民叛亂的消息,只是片刻功夫,邊章、韓遂便再次奪取了金城,近逼天水,西涼此時傅變連發八百里加急奏。忽聞噩耗的漢帝劉宏在早朝大發雷霆,在大漢江山剛剛平靜了沒多久正是修生養息之時,將他從依然沉浸的秦皇漢武一代明君的美夢拉回了現實,讓劉宏對不開眼的邊章、韓遂恨之入骨。

這日的朝堂之,惱怒的漢帝怒聲的呵斥着,用不可質疑的語氣質問着下方的羣臣。“張太尉,這邊章、韓遂可是你招降的,如今復判,你可有什麼話要說?”

太尉張溫也是有些坐蠟,當時招降之時軍司馬孫堅可是勸過他的,他心雖有所料,但是卻沒想到這邊章、韓遂居然如此沒有眼力價,在這個時候再次反叛,這讓他瞬間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同時,張溫心也是對董卓暗暗記恨,要不是董卓招降了二人,自己也絕不至於落到如此境地,若是按照孫堅所言滅了邊章韓遂便無今日之事了。可是此時面對漢帝的質問卻不得不站出來做出解釋。不過張溫顯然是深黯漢帝的脾氣,他一面俯首認錯,一面向漢帝保證此次發兵定然將邊章、韓遂一打盡,不讓其再有囂張的機會。張溫一番狀似誠懇的話語終於撫平了怒氣衝衝的漢帝,讓其平靜了下來。然而在派誰出戰的事,卻再次鬧僵起來。

“陛下,臣前番出征西涼,議郎孫堅有勇有謀,智計非凡,臣意以孫堅爲將平定西涼,定能一舉克之。”張溫根本沒將邊章韓遂放在心,根據他之前的經驗,朝廷只需派兵,邊章、韓遂自是一擊即潰,因此想要藉此擡舉孫堅,送其一場功勞。

可是此話卻引來來旁人的不服,在張溫話音剛落之時,廷尉崔烈便出列說道:“非也,非也,太尉大人此言謬已,前番降服邊章、韓遂的乃是現任幷州刺史董卓董將軍,想來已董將軍的經驗,此次再去必能無往不利。倒是太尉大人所說議郎孫堅,前番不尊令,累至主將大敗,險些身陷敵營,如此悖逆之人如何能夠掌軍?若是讓他掌了軍,豈不是要天下大亂了嗎?”崔烈所說的乃是孫堅在蕩寇將軍周慎麾下效命平定韓遂之事,當時周慎不聽孫堅勸誡,一心爲了爭功,不顧當時的實際情況,發兵攻城,導致大敗的事情。可是這話從崔烈口說出卻是變了味道,這話說的不可謂不惡毒,不但顛倒黑白,混淆視聽,還惡意誣陷,誇大事實,當真是可惡。

“崔大人休要血口噴人。”孫堅此時已是議郎,聽了崔烈這番話當真是惱怒不已,當即站出來想要辯解。

“哼,”崔烈見是孫堅,眼滿是不屑,撇了撇嘴,“孫議郎覺得我說錯了?大可讓在場諸位將軍來評評理嘛。”然後不待孫堅回話,便又開口道:“怎麼,不敢?那我幫你問問諸位將軍。朱將軍,你來評評理,我說的可對?”

朱儁前番因爲封賞之事與皇甫嵩起了嫌隙,此時早已被何進拉攏,一見崔烈相詢,自然是向着崔烈一方,更何況孫堅一無名小輩,不過是仗着張溫罩着,從未曾獨自領軍,又如何當的起掃平西涼的重任,如此建功立業之事算落不到他朱儁的頭,也不能讓一無名小輩得了便宜,因此朱儁當下點了點頭,“崔大人所言甚是,儁深表贊同。”

孫堅本以爲朱儁會主持公道,可一聽朱儁所言,頓時氣的兩眼發黑,怒髮衝冠,兩眼圓睜瞪着朱儁,好似再說你怎麼可以如此信口胡說。朱儁顯然是看不孫堅的,直接無視了孫家的怒視,施施然的站了回去,好似什麼也沒發生一般。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