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漢末大明星 > 漢末大明星 > 

第八十六章 司徒楊賜

第八十六章 司徒楊賜

鄧盛跟着楊賜進了馬車,這才說道:“老太尉,今日這朝堂之......這何進他如此跋扈,枉顧江山社稷,他......”

楊賜再次擺了擺手,看了鄧盛一眼,鄧盛連忙禁聲,楊賜這才慢慢的開口道:“伯能啊,這何進如何,你我心知肚明,毋庸多言,我且問你,這董卓被抽調走,皇甫嵩和朱儁可還撐得住?”

“這個,”鄧盛頓了一下,纔開口說道:“怕是,自保尚且不足,更不要說剿賊了。 ”

“哦?黃巾賊衆如此兇猛?不是說張角已死嗎?爲何?”楊賜一直微閉的雙終於睜開了幾分。

“要說這賊衆確實不堪一擊,此前皇甫嵩、朱儁與盧植三人合力,便將張角一衆擊潰,逼趕至退守鉅鹿廣宗一帶苟延殘喘,日前皇甫嵩聽聞張角已死,帶兵夜襲廣宗,卻哪知這是黃巾賊所使的計謀,誘其襲營,以皇甫嵩之能也未能察覺,不幸計,導致麾下損失泰半,目下只能與朱儁、董卓合兵一處,尚能與賊軍對峙,這若是走了董卓,怕是以其兵力,對賊軍難有威脅。”

“哦?”楊賜略略驚,以皇甫嵩之能,當是不至如此啊,畢竟皇甫嵩也算是目下大漢朝第一名將了,智計經驗皆無人能出其右。“難道張角詐死?亦或是黃巾軍出了什麼人物?”

“老太尉英明,”鄧盛一個馬屁拍了過去,見楊賜毫不理會這個馬屁,只是看着他,鄧盛連忙回道:“據皇甫嵩的來報,張角確實早已死了,但是卻出了個少天師張平,也是張角的兒子,張角死後繼承了張角之位,成爲了太平道第二任天師,這導致皇甫嵩大敗的計謀便是這張平所出。”

“哦?此子居然有此之能。”楊賜眼閃過一絲精光。

“確實,因此,這董卓一走,皇甫嵩與朱儁怕是......,老太尉,你說這何進此時調走董卓,是何居心?他可是要......?”

楊賜斜了鄧盛一眼,“休要再說,你知道我們要達到我們的目的,還得依仗這何進,此時休要再生事端。”

“是,大人,可是......”鄧盛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可是,大人,這竇武之事前車可鑑啊,更何況這何進不過一個屠夫,之竇武還要不如,我怕大人所託非人啊。”

“你當我不知?可又能如何,朝能與他們抗衡的,也只有何進一人,我們不與他合謀又與誰合謀呢?”楊賜口氣略有嚴厲的說道,心卻嘆了口氣。

鄧盛聽了不在多言,在一旁皺着眉頭,一臉苦色。楊賜揮了揮手,鄧盛趕忙告退。

在楊賜一人在書房沉吟的時候,管家前來稟告,言說侍蔡邕求見。楊賜不解,這蔡邕從不過問朝政,只言詩詞歌賦,今日如何會登我的門?這不由勾起了楊賜的好,招手讓管家將其請進書房。

不多時,蔡邕走了進來,楊賜依舊一副病懨懨的垂目狀態,見到蔡邕進來,也不過是擡了擡眼皮。

蔡邕進來顯示向楊賜一禮,然後坐了下來。與楊賜嘮起了家常。楊賜見此,心更感怪,但多年的政治生涯,讓他早已成了老謀深算的老狐狸,知道蔡邕找自己定有要事,也不詢問,老神在在的與蔡邕嘮着家常。

蔡邕見此心裡暗罵一聲老狐狸,只得開口道:“老太尉,今日朝堂之事老大人怎麼看?”

楊賜聞言心揣測,以蔡邕往日做派,從不過問朝堂之事,今日爲何會提起此事,不由暗暗警惕。“今日何事?老夫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今日朝堂有些不適,不知伯嗜所說何事啊?”

蔡邕一聽這話,知道楊賜是在倚老賣老,故意裝蒜,心裡暗罵,嘴卻說:“哦?老大人當真不知?那我便與老大人分說一二,今日朝堂陛下調董卓往北地平叛,這皇甫嵩和朱儁怕是有危險了啊。”

楊賜心雖略有驚訝,但面卻絲毫不動,說道:“伯嗜何處此言啊?”

蔡邕見楊賜如此不道,也是心不爽,於是乾脆的說道:“看來老大人早有定計,邕本想助老大人一臂之力,如此不多此一舉了,邕還有事,先向老大人告辭了。”

楊賜見蔡邕起身要走,這纔開口道:“伯嗜莫急,既然來了,陪老夫多聊幾句,坐,坐,”待看到蔡邕坐下,這才又說道:“伯嗜剛纔說要助老夫一臂之力,不知是......”

蔡邕雖然心裡有氣,卻不好發作,只能按下心不爽,與其與楊賜繞彎子,不如直接乾脆點,說道:“倒也沒什麼,只是不想我黨人功虧一簣啊。”

楊賜瞬間眼精光一閃,面色一肅,坐直了身子,面哪還有剛纔的龍鍾之態,“伯嗜何處此言啊?”

“老大人覺得何進那竇武如何?”蔡邕不答卻反問道。

楊賜搖了搖頭,意思再明顯不過。

“既如此,老大人可有想過另闢蹊徑?”

“哦?伯嗜有何妙計?”楊賜見蔡邕如此直接,也不再與其繞圈。

“老大人覺得黃巾軍如何?”蔡邕再次提出了一個楊賜意想不到的問題。

楊賜不明其意,搖了搖頭,只吐出四個字,“烏合之衆。”

“那老大人可知正是這烏合之衆今日讓皇甫嵩大敗。”

楊賜心更是驚訝,這事他也是剛剛從鄧盛處聽到,這蔡邕爲何也知道了,難道是鄧盛說與他的?又一細想,不會,蔡邕與鄧盛素無交集。

蔡邕見楊賜半晌無語,只得繼續說道:“老大人覺得若是這黃巾歸附於我黨人麾下,我黨人當有幾分勝算?”

“嗯?”楊賜心一驚,難道蔡邕被黃巾收買了?但轉念一想,黃巾收買蔡邕有何用,不如直接收買十常侍不是更好,也更容易成功。楊賜心頓覺不解,一來不明白蔡邕爲何會爲黃巾說話;二來黃巾又怎麼會歸附黨人;三來若不是聽到皇甫嵩爲黃巾所敗,他是根本看不黃巾軍的,歸附也絕不會要,反倒是個拖累。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