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紅樓之石頭新記 > 紅樓之石頭新記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寰中自有真龍出

第二百八十一章 寰中自有真龍出

濯清在隨園拼命造人的時候,並沒有忘記朝堂,他還是時刻關注着那些朝臣們的舉動。

朝廷的河道管理一般都是地方長官兼任,這就是怕那些官員不重視水利。

黃河作爲華夏北方第一大河,災害頻發,自然就是朝廷最重視的河流。

今年黃河流經的陝州、晉州、豫州、魯州等地方官員均發現,黃河水變清了。

黃河歷史上變清的次數並不多,於是就有了黃河水千年一清,必有聖人出的說法。

由於濯清前段時間又是獻瑞獸,又是五星連珠,起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頭。

這些官員紛紛上奏摺,稱讚皇上是千古明君,都請皇上恩准他們進京朝賀。

連鄭裡庵都在奏摺中說:“臣考之典籍,黃河十年一清,至聖之君以爲大瑞,然從未有清至一千里,久至一月,如今日之獨盛者也!”

爲何兩江總督也會提到黃河,這是因爲自南宋以來黃河改道,奪淮入海,入海口並不在後世的北方,而在兩江地區。

等濯清聽說黃河變清時,大臣們的賀表已經堆滿了皇上的龍案。

開始皇上還是很開心的,後來發現這麼多官員拍馬屁,皇上反而憂慮了。

這朝中都是阿諛奉承之輩,真正的明君應該是唐太宗那樣,有魏徵那樣的諍臣,怎麼能滿朝文武都是些吹牛拍馬的小人。

皇上生悶氣,張承恩自然看在眼裡。

張承恩不像夏守忠,那位公公沒了主意,就知道去隨園找濯清商議。

張承恩鬱鬱寡歡地回到自己的住處,和張承恩對食的一位宮女淑翠,是皇后身邊服侍的老宮女。

淑翠說是老宮女,今年也才四十不到,因爲沒了家人,就一直就呆在皇后身邊,皇上又看不上她,就成了張承恩的老相好。

也正因爲一直待在宮中,淑翠對宮裡宮外的情況比較瞭解。

她見張承恩悶悶不樂,便問道:“公公爲何沉默不語?難不成有什麼爲難的事?”

“黃河水變清,朝中大臣都紛紛上表祝賀,開始皇上還挺開心。不知道爲何,後來又突然生氣起來,我無法替皇上分憂,心中故而鬱悶。”

淑翠笑道:“公公真是當局者迷,皇上不開心自然是這些奏摺沒說到點子上,找一個能說到皇上心坎上的人,上封奏摺不就成了!”

淑翠一語驚醒夢中人,張承恩一下抱起淑翠,轉了一圈,笑道:“淑翠,你不愧是我的好‘軍師’,真是一語中的,我這就去北靜王府!”

隨園運動會籌備得差不多了,濯清正在吩咐小廝去採買獎品。

這時,李漢時來稟告,張承恩來西府拜見。

張承恩是內務府大太監,濯清不能怠慢,立刻讓人把張承恩請到重華院。

張承恩見到濯清,並不客套,趕緊把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

濯清笑道:“公公勿憂!我昨兒才聽說這件事情,正打算上一份奏摺。公公來了,正好帶回宮呈給皇上。”

濯清的奏摺,開頭自然是歌功頌德:“寰中自有真龍出,九曲黃河水不黃。”

不過,隨即濯清筆鋒一轉,開始對黃河爲什麼變清,作出了詳細的分析。

在黃土高原的植被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的前提下,河水中黃沙含量變低,這證明今年各地雨水都不充沛。

北方各地雖然沒有發生大的旱災,那只是雨水分佈比較均勻。

然而,明年春天過後,極有可能有大洪水,因爲大旱過後就是大澇。

同時因爲今年黃河水流速較緩,應有不少泥沙沉積,會擡高河牀,導致未來決堤的可能性加大。

濯清提出了應對之策,一是乘現在河水淺,加快清淤工作,搶在冬季封凍之前完成;

二是各地加固河堤,防範來年的大洪水;

三是囤積糧食,爲防範未來災害做好賑災準備。

最後濯清還不忘歌功頌德一番,今年雨水如此稀少,竟然沒有發生大的災害,足以證明陛下是千古明君,治理江山能力超羣。

臣能在陛下的領導下,盡綿薄之力,不甚榮幸,待臣康復必然效犬馬之勞云云。

濯清把奏摺交給了張承恩,他接過奏摺一看就明白這事成了。

張承恩能做司禮監秉筆大太監,可不全是靠拍馬屁,他可是讀過書的人。

濯清的奏摺條理清晰,有理有據,去掉一些歌功頌德的套話,就是一篇諫言,而且是可以拿來就用的施政奏摺。

這個老太監這才重新認識了濯清,以前他以爲濯清就是打仗厲害。

國家治理什麼的,只會權謀,今兒跟忠順親王鬥一鬥,明兒和義忠郡王爭一爭。

這份奏摺纔看出濯清心懷天下百姓,並不是像羣臣那樣,一味拍皇上的馬屁。

奏摺言之有物,既滿足了皇上聖明之君的虛榮,又爲接濟天下蒼生做了準備。

張承恩從這一刻起,成了濯清鐵桿盟友。

張承恩馬不停蹄趕緊回宮,皇上不開心,那就是他做奴才的不稱職啊。

皇上聽說是濯清的奏摺,頓時來了精神,拿起奏摺仔細看起來。

一開始皇上眉頭緊皺,慢慢舒展開,看到最後,皇上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張承恩一攥拳頭,果然成了,皇上一開懷大笑,自己的功勞也小不了。

果然,皇上看了張承恩一眼:“老東西,你自己去北靜王府求來的奏摺吧?”

“皇上聖明,老奴看皇上眉頭緊鎖,便上門求教北靜王爺。他在病榻之上,讓妻妾謄抄的這份奏摺。”

皇上明顯心情比較好,對張承恩的所謂“細節”並不較真。

“幸虧朕的身邊還有個水溶,他能提醒朕沒想到的一些事情。這一份奏摺,回頭讓軍機處的幾位重臣們好好議一議,那些拍馬屁的賀表都留中不發了。”

“老奴遵旨!”

“哼!水溶這個小滑頭,家裡妻妾接連懷孕,還躲在府裡不上朝!真當朕的朝廷是菜市場,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回頭擬份聖旨,讓他躺也要躺着來上朝!”

張承恩忍不住笑道:“皇上,不如送幾份賀禮,恭祝北靜王爺妻妾早生貴子,北靜王爺自然就知道皇上的意思了!”

“哈哈!好,這事你去辦!”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