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紅樓之石頭新記 > 紅樓之石頭新記 > 

第九十章 秋盡江南草未凋

第九十章 秋盡江南草未凋

運河沿岸的風景,對濯清和黛玉來說,已經習以爲常,但對麗婭、素花等草原上的女孩來說,就顯得非常新奇,一路都用好奇的眼光打量,不時還嘰嘰喳喳地相互討論一番。

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濯清一行人只能在運河上過節。船上一片歡聲笑語。

一個女侍衛彈起了東布爾,一種錫伯彈撥絃鳴樂器。麗婭拉上了濯清,帶頭跳起了貝倫舞。大家都拍手打起了拍子,歡快的音樂,濯清笨拙的舞姿,連黛玉也忍不住笑着拍着手。

濯清慢慢熟悉了貝倫舞的節奏和步伐後,越跳越從容,香菱等丫頭都帶頭喝起彩來。

隨後香菱也爲衆人表演一段長袖驚鴻舞。晴雯在一邊吟唱:“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香菱隨歌起舞,彷彿仙女下凡塵,又似乎是洛神從畫裡走出,翩翩起舞。真是‘舒長袖似舞兮,乃褕袂何曼’

麗婭對黛玉說:“妹妹身體不宜跳舞,那就寫一首中秋詩,來和此情此景,可好?”

黛玉思索一陣,念道:“三五中秋夕,清遊擬上元。撒天箕斗燦,匝地管絃繁。幾處狂飛盞,誰家不啓軒。輕寒風剪剪,良夜景暄暄……”

濯清笑道:“今兒中秋,大家也算動靜皆宜,不可無酒,大家舉杯暢飲!”

天上一輪明月,倒映在運河中,皓月清波里,船上的點點燈光彷彿天上星,滿河光輝。

到達揚州已經是一個多月後,王棟早已經在碼頭等候。

濯清因爲要先去拜訪林如海,並沒有和王棟多交談,與他約定明日再議。

因爲濯清帶的侍衛衆多,濯清已經讓王棟在林如海官邸附近租了個大院子,把麗婭她們安置妥當,才陪黛玉回家。

林府上下聽說林姑娘和準姑爺濯清來了,更是忙碌異常。闔府都是人人笑容滿面,腳步飛快。

林如海早幾日便已經讓人張燈結綵,打掃門庭。今日更是早早就起來,等候女兒回家。

林府劉管家早在府門外等候,見到濯清和黛玉一落轎,連忙上前把兩人迎進府。

濯清和黛玉對林如海夫婦行禮後,濯清擡頭,發現林如海比前幾年頭髮白了許多,人也更消瘦。賈敏看起來氣色也不比當初更好,濯清心裡便有了計較。

Www¸тTk an¸C〇

林如海早已經瞭解濯清這幾年剿匪平叛,戰功顯著。眼神裡就有一種,看着自己孩子成材的喜悅。

賈敏對着濯清只是神情淡淡,顯然也知道了濯清的真實情況,雖不見喜悅,倒也沒有怒怨等情緒。只是當黛玉起身上前時,才露出慈愛的笑容,伸手摟住了黛玉。賈敏母女淚眼婆娑回房相敘不提。

林如海對濯清說道:“濯清的信,我早已收到。配合朝廷,查辦邪教,整治江南鹽運原就是分內之事,我會讓衙門的鹽吏全力配合。”

濯清笑道:“姑父巡鹽御史在任也好多年了,這次查辦邪教後,太上皇業已同意姑父調去都中,任長安知府。這樣姑父姑母也能遷去都中,我與妹妹亦能早日完婚。”

林如海仔細看了看濯清,比起初見時,濯清身高已經長到八尺,面容也更成熟俊朗,不再是那個稍顯稚嫩的少年。林如海越看越喜歡,自己挑的女婿果然不錯。

林如海點頭道:“你姑母早就想去都中,與我那老岳母一家團聚,如今也算如願以償。”

濯清又把朝中形勢大概情況說了,又談了對南安郡王南征的看法。

林如海捋須沉吟道:“濯清分析有理,忠順親王不可不防,他私下勾聯軍中將領,在朝堂結黨營私,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我出任長安知府,也是濯清想遏制其野心的一步?”

濯清笑道:“姑父果然一眼就看出我的想法,長安知府一直都是忠順親王的嫡系,再加上五城兵馬司,他在都中勢力不容小覷,正因如此,太上皇纔會答應我的請求。”

林如海點點濯清笑道:“你用不着拍我馬屁,那邪教方面你打算如何入手?”

濯清說道:“白蓮教也好,彌勒教或者什麼羅教也罷,其實消滅他們的武裝起義很容易,但是要想根治卻很難。”

林如海點頭贊同。

濯清繼續道:“邪教產生的土壤,就是土地兼併嚴重,衆多農民失去土地。這些人只能在漕運做苦工,或者在小作坊裡幫工,還有窮苦農民日子艱苦,缺衣少藥。只要別有用心之人給他們治病送糧,很容易就拉幫結夥。再加上這些邪教宣傳口號簡單易懂,鼓動性強,很容易就從精神上控制他們。到時候宗教不過是個幌子,口號不過是個遮羞布,最終還是這些野心家自己想當皇帝。”

林如海問:“那濯清覺得如何才能標本兼治?”

濯清道:“要遏止土地兼併,必然觸及地方豪強的利益,朝廷都沒有太多的辦法,這個措施只能暫時擱置,等到時機成熟再推行。當下我覺得,江南工商業相對發達,可以先興建一些大規模的工坊,吸納失地農民,還要擴大與海外貿易的規模,讓這些產品有銷路。再興辦新式學堂,把更多的孩子送去學習,如此盡數十年之功,方能長治久安。”

林如海好奇道:“這新式學堂和私塾有什麼不同?”

濯清笑道:“新式學堂也教啓蒙的千字文、百家姓等,但會加入算籌、物理、化學等學科,甚至可以跟着木匠、鐵匠、瓦匠等後面學習技能,讓更多的人識字明理,不受邪教蠱惑。”

林如海擊掌叫好道:“濯清這是釜底抽薪之計,又可以開啓民智。只是知易行難,做起來要耗費很多人力物力。”

濯清笑道:“所以我想請姑父出面,讓那些深明大義的鹽商出資助學。鹽路漕運通暢也有利於他們的生意。可以先在幾個邪教比較猖獗的地區試行,如果效果顯著,再推行到別的地方。”

林如海哈哈一笑:“你呀,鬼點子真多。行吧,爲了江南百姓,我就厚着臉皮當回惡客!”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