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紅樓之石頭新記 > 紅樓之石頭新記 > 

第二十八章 知行合一致良知

第二十八章 知行合一致良知

濯清在錦香苑並未呆多久,便藉口有事離開了。

次日,濯清再次來到賈府,終於見到賈政,賈政四十來歲的樣子,臉清瘦美鬚眉,品貌端正。

賈政見到濯清,就要參拜說道:“累蒙郡駕下臨寒宅,廕生輩何以克當。”

濯清趕緊扶住說道:“世交之誼,何出此言。再者與舅之外甥女已有婚約,一家人無須見外。”

濯清十分謙遜地問賈政道:“哪一位是銜玉而生者?幾次要見一見,都爲凡務所阻。我今日來貴府,何不請來一會。”

賈政聽說,忙命人領賈寶玉前來。

那寶玉素日就曾聽得父兄、薛蟠、黛玉等說閒話時,贊水溶是個賢王,且生得才貌雙全,風流瀟灑。

每思相會,只是父親拘束嚴密,無由得會,今見反來叫他,自是歡喜。一面走,一面早瞥見那濯清坐在椅子上。

寶玉舉目見濯清頭上戴着潔白簪纓銀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繫着碧玉紅衣帶。

寶玉忙搶上來參見,濯清連忙伸出手來挽住。

只見寶玉戴着束髮銀冠,勒着雙龍出海抹額,穿着白蟒箭袖,圍着攢珠銀帶,面若春花,目如點漆。

濯清笑道:“名不虛傳,果然如‘寶’似‘玉’。”

濯清又向賈政笑道:“令郎真乃眉目如畫,前途不可限量。”

賈政忙陪笑道:“犬子豈敢謬承金獎。賴蕃郡餘禎,果如是言,亦廕生輩之幸矣。”

濯清又道:“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資質,想老太夫人,夫人輩自然鍾愛極矣。但吾輩後生,甚不宜鍾溺,鍾溺則未免荒失學業。若令郎在家難以用功,常到寒第。小王雖不才,令郎常去談會談會,則學問可以日進矣。”

賈政忙躬身答應。

濯清笑道:“黛玉妹妹,她體弱多病,一別多日未見,甚爲掛念,就讓寶玉帶我去探望。”

賈政忙點頭吩咐寶玉:“好生伺候郡駕,若有差池,仔細了你的皮。”

寶玉說道:“剛纔來時,林妹妹正好去了寶姐姐的梨香院。我帶郡駕前去。”

濯清說道:“都是自家人,剛纔你父親在不好造次。如今就不要客套,你叫我二哥,濯清都可以。”

寶玉笑道:“只聽林妹妹常說到你,怎麼樣的風流俊逸。如今見了二哥哥,才知道這世上確有如神仙之人。”

濯清笑道:“我當日還和林妹妹說,要找幾個志同道合之人,結個詩社,到時候寶兄弟可要參加。”

寶玉高興道:“我就知道二哥哥見識,不同一般凡夫俗子,果真如此。”

說笑間,兩人來到梨香院。

果然黛玉、寶釵、寶琴都在,幾人相見更是欣喜十分。

黛玉今天穿的是白底紅花長褙子,白色褙子上印的紅色玉蘭,內襯紅裙上印的黑色玉蘭,彼此對應。

寶釵穿粉色圓領襦裙,領口繡着牡丹花,戴着一個金項圈下吊着一個金鎖。

寶琴穿的大紅對襟襖裙,裙邊襯着白絨,顯得稚嫩可愛。

黛玉見到濯清,眼圈微微一紅,兩人只對視一會,便已知心意,黛玉果然就不動聲色了。

寶釵則說道:“還沒恭喜濯清哥哥,承襲王爵呢。”

寶琴也說道:“沒想到幾月不見,濯清哥哥又長高了,還承了爵位,可喜可賀。”

濯清說道:“也沒啥可賀喜的,我家老王爺可是被削了爵。”

寶釵轉頭對寶玉說道:“寶兄弟看濯清哥哥,仕途經濟都遊刃有餘,你也該多讀讀書,多在仕途經濟上下些功夫。”

寶玉冷笑道:“林妹妹就不會說這樣的話。原我這樣的人不配和姐姐說話的。”

黛玉心想:我只關心濯清哥哥,怎會在意你的想法?何況仕途經濟他都擅長,何須我操心。

寶釵見寶玉如此說,便越發覺得無趣來。

濯清說道:“聖賢王陽明先生創立心學,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個立心絕學。”

黛玉捂嘴笑道:“你又來杜撰了,只聽說過理學,何曾聽過心學?”

濯清說道:“世人都推崇理學,不知道心學罷了。何況八股取士考的是理學。”

濯清繼續說道:“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有理,心即理也。《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致到世間萬物,磨礪鍛鍊自己保持知行合一。“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寶琴說道:“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濯清說道:“我們每個人都有良知,這是與身俱來。只是你心受到了干擾,那心就不是真知。舉個例子,寶玉內心和行爲都不喜歡讀經史子集,似乎表現得像知行合一,其實不是。他內心隱約知道,自己是家族的繼承人,有責任消除家族隱患。但他逃避內心的想法,表現就不是知行合一。知而不能者,非真知也。”

寶釵問道:“知之匪艱,行之惟艱,又該如何解釋?”

濯清說道:“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艱,行之惟艱’。”朱熹先生說‘格物致知’,只適合一種事物的理只能叫道理或規律。適合世間萬物的才叫真理或公理。用陽明先生話說叫‘隨物而格’。”

黛玉笑道:“知道做不到就是不知道。”

濯清笑道:“對,我們就是要做到心不受干擾,保持真心,用行動去保持知行合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濯清拍拍寶玉肩膀說道:“未必就要學經史子集。道理處處都有,能把學到的,體會到的,用到實際的事情上,纔是大道。”

寶玉阿呀一聲,深躬道:“聽二哥哥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寶琴笑道:“濯清哥哥若早這麼說,我也就聽懂了。”

濯清笑道:“交朋友也是真心換真心。只要你細細體會,若對方不是真心,你就會發現,因爲心所想,行有異,這也是知行合一。”

寶釵聽完,若有所思。

黛玉聽完,眼神發亮。

濯清一生沒有佩服幾個人,太祖、王陽明、周丞相。

一生伏首拜陽明。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