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昏君來救國 > 昏君來救國 > 

第215章 任城王的疑問

第215章 任城王的疑問

高偉是最後一批渡河的。

他帶上了段德舉,留下慕容三藏和一套內閣班子負責處理朝廷的日常事務。

對於這些文臣武將,高偉是充分信任的,給了他們極大的權利,除了四品以上官員的任免權。

如果遇到需要補充這些高階官員的情況,必須派人去前線請示皇上,有了皇上的批覆,這個任命纔算有效。

此次去救援馬邑,高偉帶上三萬多新軍,擴充之後的砍刀隊三千人,騎兵三千人。

留給鄴城的基本上就是新軍六萬餘人,他們需要注意西面的滏口和南面的洛州有無周人的動靜,隨時去支援。

高偉過河之後,大軍和僧尼收拾帳篷,正式開拔。

行進的方向是,直行北上趙州,與任城王高湝的部衆匯合,然後折向西北,去馬邑。

通往趙州的官道一片坦途,大軍行進起來毫不費力。

但是也有例外。

就是那些僧人們。他們常年在寺廟裡面唸經,大都數並沒有幹體力活和出遠門的經驗,剛開始還跟得上軍隊,過了邯鄲之後,就開始掉隊了。

段德舉憂心忡忡,在宿營之後,進入高偉的大帳。

“皇上,僧人們都跟不上了,嚴重了拖累了大軍行進的速度,臣不明白爲何要帶上這些累贅。”

高偉笑笑道:“段愛卿,你說說,馬邑能堅持多久?”

段德舉拱手道:“馬邑是我大齊的軍事重鎮,兵精糧足,若是突厥人想圍困住馬邑的話,能堅持半年以上。”

高偉就說道:“既然是半年以上,爲何要急着去呢?半年時間,我們爬也爬去了。”

段德舉爭論道:“可是皇上,軍情上說周人宇文神舉部也有數萬人去了馬邑。”

“那就更好了。朕不知道周人是不是和突厥人結盟了,就算他們結盟了,你想,他們能同心嗎?朕怕他們是各懷鬼胎吧。要是沒有結盟就更好了,讓他們打,打個夠,我們再去給他們收屍。”

段德舉想了想,覺得皇上的話有道理,就說道:“皇上說的是,臣明白了。”

等段德舉走後,高偉擡頭看了看大帳的頂部,長吁了一口氣,暗道:“段德舉到底是一個武將,不明白朕帶着這些僧人去馬邑的真正想法。”

趙州城郊,一大片帳篷密密麻麻的支了起來,任城王高湝的部隊早就到了趙州,一是他們從冀州出發,路途要近一些。二是任城王對上次攻擊幷州被宇文神舉擊敗耿耿於懷,想着這次匯合了皇上的軍隊,實力大增,可以找宇文神舉把面子討回來。

但是七八天過去了,皇上的影子還沒有看到。

高湝不由急了,坐在帳中發愁。

謀士許容上前道:“王爺可是爲皇上大軍尚未到達憂慮?”

高湝點點頭,問道:“你有何高見。”

許容道:“皇上大軍按照路程,三天前就應該到達,但是沒有,想必有什麼事情耽誤了,王爺可以多派使者,前去問候皇上,趁機查探一番。”

高湝也別無他法,就答應下來,吩咐許容:“你去安排,儘快把情況報告給本王。”

許容拱手答應,躬身退下去安排相關事情了。

任城王派來的使者騎着快馬朝南疾馳,一直到步兵路程三日外才遇到北上的大軍。

使者上前亮出信物,求見皇上得到允許後,使者就跟着御林軍士兵入營。

他驚奇的看到除了士兵們,還有許多僧人,士兵是休息,僧人們則是念經祈禱。

這讓使者搞不懂,帶這麼多僧人,難道靠唸經就能消滅敵人?

進了皇帝的大帳,使者跪伏在地,高呼萬歲。

禮畢,高偉問道:“任城王他現在在哪裡了?”

使者恭敬的回答:“王爺已經率軍在趙州城外恭迎皇上了。”

高偉哦了一聲,然後告訴使者:“你們王爺的問候朕知道了。你回去告訴他,五日之後,朕就會率領大軍去趙州和你們王爺的軍隊會師,去吧。”

使者就躬身退下,打馬回去稟報高湝。

高湝又糊塗了,向使者確認:“你說只有三日路程了,皇上說五日後來?”

使者點頭,“是,王爺,皇上是這麼說的。”

許容在一旁問道:“你在皇上的大營裡面看了吧?軍心怎麼樣?”

使者回答道:“小人在皇上的大營看到士氣高昂,只是……”

許容追問道:“只是什麼?”

“小人在皇上的大營裡面看到很多的僧人,天天唸經,看樣子有好幾萬人,他們都空着手,沒有武器。”

高湝聽了,吃驚得無以復加,自己的這個侄子喜歡胡鬧,天下皆知,但出兵豈是兒戲,帶着這麼手無寸鐵的僧人做什麼?

“胡鬧!”高湝氣憤的重重的拍了拍桌子,自己是皇帝的叔父,罵幾句皇帝也沒有大不了的。

許容等人也是好不吃驚。但是許容開始想着,皇上帶着這麼多僧人到底是要做什麼?

難道皇上不知道這些僧人對戰陣毫無作用嗎?

許容想啊想,終於想明白了,就對高湝說:“王爺,皇上帶着這麼多僧人北上,是有深意的。”

高湝皺皺眉頭,“有何深意?”

“王爺,宇文邕滅佛,強令僧尼還俗,周國動盪不安。皇上這也是……”

高湝醒悟過來:“他也想滅佛?”

許容點點頭,不再往下說了。

高湝就琢磨起來,不管是大周還是大齊,都是僧尼氾濫,官府都找不到收稅的人了,但又不好滅佛,惹得天下怨望。

宇文邕就是這麼做的,天下的佛門之人都反對他,罵聲不絕。

皇上這一招會怎麼樣?明面上不滅佛,但是把寺廟裡面的僧人都帶走了,去邊境爲大軍祈福。

但是去了還想回來嗎?門都沒有,大概是一輩子在哪裡吃沙子吧。

高湝從內心來說,是支撐皇上滅佛的,不然大齊都找不到足夠的人來種田,來當兵了。

但最好是別激起佛門中人的強烈反對就好。

“都下去吧,我們就在此靜候皇上的駕臨。”

高湝也不急了,皇上要帶着這麼多僧人,自然是走不快的,急也沒有用處。

章節順序錯了,沒有權限修改,要等一下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