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要說的是涉水淼這個人,一輩子崇尚的文學。
格菲大學人傑地靈、羣賢匯至,文學院是培養人文藝術的地兒,文學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文藝水平了,那我們不禁要發問了:什麼是文學呢?
文學是一種語言形式,是指以語言文字爲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
在文藝學理論上,依據創作理念的不同,分爲浪漫主義文學和現實主義文學,浪漫主義在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狂熱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誇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
而現實主義側重如實地反映現實生活,客觀性較強,它提倡客觀地、冷靜地觀察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樣式精確細膩地加以描寫,力求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文學院爲此特地安排了兩個老師,可見這是一個多麼重要的專業,分爲一男和一女,男的性情豪放,教學風格是批判現實主義,女的性情婉約,教學風格是唯美浪漫主義。
涉水淼對這兩個老師都十分喜歡,上起課來簡直是冰火兩重天,在地獄和天堂之間輪迴穿梭。文學可以劃分爲韻詩和散文,亦可以根據體裁的不同,歸類爲詩歌、散文、戲劇和小說,小說爲四大題材的集大成者,古典文學有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以及魅力瑰寶***之難以啓齒的文學奇葩——《金瓶梅》。
現代文學以魯迅小說爲代表,其個人標誌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
當代文學則以具有獨立思想的中國自由文學爲標誌,涌現出了韓寒、郭敬明、張悅然等一批青春文學作家。
涉水淼主修文學,最大的夢想是出一本書,問鼎諾貝爾文學獎,代課的男老師戴着一副金色眼鏡,筆挺的中山裝格外引人矚目,整個人看上去文質彬彬,是知書達理的典範。
男老師開講批判現實主義,指出魯迅是現代批判的代表,韓寒是當代批判的典型,並列舉了前者一句話: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將後者成名作——《三重門》裡的一句話作引證:兩個侏儒比身高,文科侏儒略勝了一籌。
後者這句話妙趣橫生,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說自身的文科水平比理科要好,二是自謙的話,文科水平比之別人要遜色很多。兩人文風的最大看點是直抒胸臆,或抨擊,或諷刺,或嘲諷,或調侃,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在談到散文的思想內核——形散而神不散,總愛舉例子,打個比方來說,如何體現一個女孩子長得漂亮,你可以用衆男生追求來襯托,也可以單方面誇讚她貌若天仙、出水芙蓉,或者遭到閨蜜的羨慕、嫉妒,甚至惡意中傷,這都是在闡明一個簡單的道理:她很美!詩歌描摹的是一種意境,一種理想的心理狀態,是改變人們思維的一種催化劑。
男老師爲此向大家推薦了自己喜歡的一首詩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戲劇演繹的是濃縮的生活片段,擷取現實生活中最精華的部分,提煉萃取成一道精神美味佳餚,或傷感,或喜慶,或是表達一種情懷。
中國劇作家曹禺的《雷雨》,法國劇作家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還有那個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的《哈姆雷特》,這些都是集中的體現。
在文學體裁中的壓軸戲是小說,這個體裁的重點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的方法分爲好幾種,有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和環境描寫等,如何成功的塑造一個角色,這是小說成敗的關鍵,對於一個人,你可以從頭寫到腳,從左寫到右,從裡寫到外,從生寫到死,一步一步,抽絲剝繭,娓娓道來,盡情、自由地發揮想象的空間。
文學,說白了就是一種思想,男老師大談特談思想的魅力,周瑜談笑間,強擼灰飛煙滅,諸葛亮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里之外。
文學,簡言之就是一個文字遊戲,按照大學數學課程——《概率論》——對排列組合的定義,我們不難得出一句話的n種組合形態,中國漢字總共大概八萬多,常用的就只有3500多個,如果將每個漢字作爲一個元素,那麼一句話就是多個漢字的排列組合,這個是思想話語的全集。
作爲單獨的一個人,一個文字工作者,一個文學家,在知識的汪洋大海只是汲取一瓢,這便是你存在的價值,不同的人體驗了不同的生活,得出了不同的感悟,也就組成了個人精神家園,評判一個人的文學水準是基於這個人是否在某一價值領域達到了創作極致。
郭敬明是把青春的憂傷發揮到了極致,韓寒是把犀利的文風做到了最好,莫言則是對農村生活做了最深刻的體驗,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這句話的意思是生活是平淡無奇的,藝術就是對其進行精加工,截取生活中的精彩瞬間拼接成一個完美的生活,這是人人都向往的理想狀態!
男老師坦言:一個作家若能做到胡適的一字千金,也算是此生沒有白來。如何做到妙筆生花,這是一門學問,男老師又坦言:天下文章一大套,看你套的妙不妙。
這句話講到了學生們的心坎裡,對於現行應試教育下的中國,學生們缺乏創造力是必然的,不會有達·芬奇那樣的想像力,看到一個圓圈只會說是0,而不會臆想出雞蛋、皮球、籃球、鐵環等課本以外的東西,因爲這些東西考試不考,想這麼多木有用!
而人類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人的一生要經歷喜、怒、哀、樂這四種情緒,酸、甜、苦、辣這四種滋味,只要是個人都會有機會遇上,不管你是貧窮或是富裕,疾病或是健康,從這個層面上來講,人人確實生來平等,剩下的不平等就在於對社會資源佔有的多少。
涉水淼來自小縣城,對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經此老師大手筆點撥之後,茅塞頓開,彷彿開了天窗,一切似乎都明朗起來。
代課的女老師是一個幽默風趣的人,談及文學的格調,有高雅和低俗之分,高山流水是俞伯牙和鍾子期的精神橋樑,流淌着陽春白雪的味道,南朝陳後主所作《玉樹**花》的靡靡之音,難登大雅之堂,是下里巴人的典範!
涉水淼最開始只知道罵人講髒話是粗俗不堪的,讚美和褒獎是高雅至上的,如此看來確實太幼稚了,和小屁孩看電視總愛區分好人壞人一樣,只着眼於事物的表象,對事物的實質沒有深層次的挖掘,評判的標準水分太大!
涉水淼忽然想起那次母親不遠萬里,從靈水縣風塵僕僕的來到迪島市,這個傳說中的燈紅酒綠大都市,涉母最直接的感受,就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切都是新奇美好的樣子。
迪島市的火車站距離格菲大學不是很遠,涉水淼自尊心作祟,尤其在大城市,人們都是勢利眼長大的,犯不着爲此在同學面前丟臉,畢竟這是可以避免的事,所以,自己早早一個人親自去接母親。
原來是涉母掛念兒子,不辭辛苦,翻越千山萬水,千里迢迢來看望兒子,路過繁華的市中心,看着一棟棟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感嘆自己的渺小,其中有一處大樓在設計上出於美觀的考慮,中間空出來一大截,涉母看到後惋惜不已:這個也太浪費啦!
這麼一大截要是蓋成住戶樓那能賣多少錢啊?!加之天色很晚了,那一棟棟樓上的燈還亮着,涉母又開始心疼起來:這也太浪費電了吧?!城市的街道上車來車往,人站在馬路上眩暈的,東西南北辨不清,涉母險些因此迷了路,幸好涉水淼及時趕到,才解救了這次危機。
女老師開講的是唯美浪漫主義,提及現代詩人艾青、席慕容、林清玄這些唯美浪漫的詞句,以及當代小說家郭敬明無所不用其極的寫作手法,只爲營造一種華麗浪漫的場景,這完全符合女人自小就有的公主病,一個人渴望衆星捧月般的擁抱,盡情享受這種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榮耀。
郭敬明這個人多愁善感,尤以悲傷爲小說的主情調,我們列舉一句話爲證:我們活在浩瀚的宇宙裡,漫天漂浮的宇宙塵埃和星河的光塵,我們是比這些還要渺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