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我的歷史聊天羣 > 我的歷史聊天羣 > 

第142章:議事

第142章:議事

戶部左侍郎耿書元繼續說道:

“玉米,紅薯,土豆的推廣種植,遇到了些問題。”

說到這裡,他停下來看了看大明王王宇,見對方沒說話,就繼續說:

“在以往,百姓都習慣種粟慄,稻穀,小麥等主糧,玉米,紅薯,土豆是粗糧,只是輔助,耕種的不多……這種習慣,要改變會有不少麻煩。”

“再有就是,因爲戰亂,普通老百姓爲了吃飽飯,他們倒是願意種產量更高的玉米,紅薯,土豆。但是,那些擁有足夠多田地的人,他們原來種玉米,紅薯,土豆等,是作爲粗糧,用來喂牲畜的,所以根本不願意大量種植玉米,紅薯,土豆。”

“還有……因爲時間緊,不能錯過春耕,戰亂後個地方官吏減員很多,要落實推廣任務,人手有些緊缺……”

說了一堆問題,戶部左侍郎耿書元心裡沒底氣,最後說些好的:“目前,京師,山東兩地,除了那些有足夠田地的人戶有意敷衍外,其他普通百姓很配合,兩地推廣比較順利……”

玉米,紅薯,土豆,都是粗糧,有粟米和稻米吃,誰願意天天吃粗糧?

而且,粗糧也賣不出什麼好價錢。

所以,士紳地主等擁有足夠土地的人,肯定不願意多種粗糧。有的甚至表面應付,暗地裡搗亂。

他們中甚至有些人希望自己天天有好糧食吃,不希望平民百姓吃好,甚至還期待着災荒之年,通過高價賣糧食發大財。

這種現實,短時間內,無法改變。

大明王王宇也很無奈,不過也有其他應對方法,說道:“看來,推廣玉米,紅薯,土豆,指望不上那些地主了,只能依靠普通百姓!”

“這樣,戶部指定出獎勵措施。對於種植玉米,紅薯,土豆的人戶,每一畝地,減免一定的賦稅,種得越多,免稅越多。

產量達到一定標準,可以進行嘉獎。若果有擔心種出太多無法吃完的,朝廷可以承諾,以公平的價錢進行收購。要讓他們看到,種的玉米,紅薯,土豆越多,獲得的好處越多。”

總之,就是獎勵耕種,增加積極性。

至於那些士紳地主等人,不強求。

先把廣大普通老百姓的積極性提起來,解決了他們的吃飯問題,天下便可安定。

“至於人手緊缺問題……”

大明王王宇扶額,頭疼。

任命官吏,若是馬虎,後患無窮!所以選拔官吏,要謹慎,更需要時間,不可能半個月或者一個月就把各地所卻的人全部填補上。

“前南明朝廷有許多才能,大明王寬厚待他們,想必會有不少人願意爲華夏帝國效力。”

吏部尚書張良說道:“吏部會盡快完成對他們的考覈,然後安排就職,填補各地空缺。

此外,臣建議,戶部可以效仿工部。”

效仿工部?

衆人看向工部尚書曾輝。

曾輝納悶,問:“張大人,工部與戶部有很大不同,如何效仿?”

大明王王宇倒是明白過來了,說道:“張良,你的意思是讓戶部也效仿工部的臨時工制度?”

工部之前不是很缺人手嗎?

後來大明王王宇想出了“臨時工”這個方法,就是工部在各地做事,缺人手時,可以臨時僱傭人,完事後就解除關係。

原來,凡是在工部做事的都有官職。沒有“工人”一說,工人就是那些服勞役的人。

現在,各地要許多人去修繕水利。

不是農忙時,還可以以工代賑招到人手。而農忙時,就沒什麼人了。

如此,就要專門僱傭人手,而且需要很多,但工部根本沒有那麼多官職安排。

所以,大明王王宇就建議採用“臨時工”的方法。

“原來是臨時工!”

工部尚書曾輝恍然道:“臨時工,是當初大明王做出的英明決定。是很好的方法,通過臨時工,爲工部解決了臨時需要大量人手的問題。

事情完成後,臨時工就會離去,不會造成負擔,反而能節省不少開支。”

隨後,工部尚書曾輝詳細的爲衆人講述了一下“臨時工”,以及工部具體是如何運作的。

“此法,甚好!”

戶部左侍郎耿書元讚歎道。

戶部安排清丈田地,推廣玉米,紅薯,土豆,需要的人手,其中大部分也是勞力需求,採用臨時工的方式,合適。

只要工酬好,害怕招不到人?

大明王王宇點頭道:“對於臨時工,一定要記住,要以書面文書的方式,形成一種臨時工合同,在其中約定酬勞,時間,所做事情的內容等等。”

這個時代還沒有“勞動合同”的概念,大明王王宇想借此嘗試一下。

臨時工,臨時工合同文書或者是臨時工勞動合同……

開個先列,以後需要時,就有了依據。

“好了,接下來,議一議當前需要做的主要任務。”

瞭解要最新的戰事,以及戶部清丈田地,推廣玉米,紅薯,土豆的情況後,接下來纔是內閣議事的重點。

大明王王宇說道:“今日所議之事,有二。一是,秋季科舉與順天書院之事。二是,關於南京,折江,福健,江茜和湖廣的諸多事宜。

具體需要如何進行,張良你來爲其他人講解下。”

這些事情,事先大明王王宇與張良已經商量過。

張良,除了吏部尚書,軍機處參謀,內閣大臣的身份外,其實現在就是被默認的內閣首輔。

吏部尚書張良起身行禮後,看向衆人,說道:“首先,大明王已經決定將京師的國子監改命爲順天書院,準備在秋季開學,招收學員。

順天書院,不同於原來的國子監。順天書院的科目類別將分爲:文學,算學,法學,史學,地學,醫學,音律學,自然學等八個大類。

文學,以四書五經爲主。算學,在以前的基礎上增加新的數字算術。法學,就是律法,以華夏帝國律法爲主,同時研究歷代律法等等。

史學,就是專門研讀歷史,瞭解歷史,從中總結經驗教訓等等。

地學,爲地裡學科,天下地圖,具體山川,如何製作地圖,認識地圖。同時配合學習各地的人文習俗,農耕文化,礦物等分部情況等等。

醫學,自然就是指各種醫學知識。音律學,包括琴棋書畫,歌舞。自然學,天氣,氣象等學識。”

稍微停頓下來,衆人在思考張良話裡的內容。

國子監本來歸禮部管,現在雖然改命順天書院,但也是要歸禮部管。

過去的國子監,只有:文學,算學,律法學等幾門學科。

而且,以研讀四書五經和律法爲主。

現在,變了,多了許多學科類別,而且三分之一都是新的。

禮部左侍郎王喆,心裡沒底。禮部尚書陳確去了南京,王喆也是第一次參加內閣議事,發慌。

“具體的順天書院細則,等我整理完後,就轉交禮部。”

張良又開口說道:“然後就是華夏帝國第二次科舉,在今年秋,還有小半年時間。

華夏帝國最缺的就是人才,所以才急着舉行第二次科舉。此次科舉,分爲南北兩個考場,同時進行。

關於此次科舉的方式不變,依照第一次科舉,經科,策論,六部各一卷試題……參加科舉的資格,也是按照第一次科舉,只要遵守華夏帝國律法,年滿十八,不論出身貴賤,男女皆可參加。”

張良說完,大明王王宇補充道:“此次科舉,由禮部主持,都察院監督,決不允許漏題,賄賂等醜陋事情出現。”

“是!”

禮部左侍郎王喆,都察院左都御史湯瑾行禮受命。

大明王王宇看向張良,道:“繼續。”

張良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南京,折江,福健,江茜,湖廣等地,剛結束戰亂。

首要的是維護各地治安,穩定民心。戶部籌備好糧食,賑濟災民,工部採取以工代賑的方式,儘量安置流離失所的百姓,讓他們有事情做,不會餓死。

其次,吏部需要考覈各地官吏,儘快補充空缺,讓所有地方官吏各司其職。

其三,戶部要做好接受前南明朝廷的國庫,皇宮內物品,糧倉,軍械物資等的統計,清丈各地田地,恢復農耕,推廣玉米,紅薯,土豆種植。

其四,江南的農桑和江南製造局很重要,儘快恢復農桑,恢復江南製造局的運作。

其五,工部在這些地方的首要任務,依然是修繕水利。夏季,南方雨季快到了,要抓緊時間。

刑部,接管這些地方的按察使司,統計所有刑獄的犯人,維護地方治安。

最後,兵部接管各地都指揮使,統計各衛所的還剩下的人員,軍械,衛所的田地等情況。

將還能用的衛所士兵,集中起來維護各地的治安,對於山匪等嚴厲打擊……”

張良說了很久,其他人一邊聽,一邊做些記錄。

說完後,張良問道:“大明王,可有說漏之處?”

“很好。”

大明王王宇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說道:“大方向張良已經說明,現在諸位一起議一議,具體的措施,六部一院需要分工明確。”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