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什麼東西……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我的歷史聊天羣 > 我的歷史聊天羣 > 

第131章:什麼東西……

第131章:什麼東西……

從京城東城門到通州方向的管道上,來往的人羣都會好奇:爲什麼管道的另一半大約數公里長的路上蓋着稻草?而且爲什麼這數公里的管道比原來高出了十幾公分?稻草下面藏着什麼秘密?

儘管來往的人羣十分好奇,不過看到那數公里都有士兵把手,沒人敢多問,更沒人前去揭開稻草。

不過,雖然有稻草遮蓋着,但有些地方還是暴露了出來。

銀白色的……

對,稻草下遮着的是銀白色的東西。

難道是什麼寶貝?

更讓人好奇了!

突然間,那數公里道路旁邊原本站着守衛的士兵忽然撤了。

“怎麼回事?”

沿途的人羣停了下來,想看個熱鬧。

守衛的士兵剛退去,就有一羣穿着“髒兮兮”的,看起來是“苦役”的人,開始將那數公里道路上的稻草清理掉。

稻草被清理,那數公里神秘的面紗被接開。

銀白色的一條道路,能同時行駛四五輛馬車。

這還只是管道的一半!

“什麼東西?”

沿途停駐的人羣瞪大眼睛,想看個明白。

有的人,偷偷摸摸的伸手去摸,然後驚訝道:“滑溜溜的,好像真是什麼不得了的寶貝!”

“寶貝?”

“爲什麼要放到管道上?”

太多疑問。

人羣中也有經常來往於這條管道的,有人就說道:

“一個多月前,這裡就開始出現一些士兵,然後還有許多人,當時以爲他們是在修路?”

“修路?”

“難道這是路?……從來見過啊?”

“我看肯定不是路……要是修路,幹嘛要做的如此好看?……等下午了,不都毀了嗎?”

……

除了城中的石板路,這些管道都是泥巴路,下雨難走。

“大家聽好!”

這時,一個馬車從後方使來,而且還行駛在那銀白色的東西上面。

馬車上,一人駕車,還有一人站在上面,收起拿着鑼,有節奏的敲着,同時大聲喊着:

“大家聽好,這是一條新路,是我們華夏帝國的第一條水泥路。看看,摸一摸都行,也可以在上面行走,但是任何人都不得故意破壞,一旦發現嚴懲不貸!”

沿途的人羣震驚莫名!

這……如此好看的東西……竟然是道路?

太不可思議了?

可以摸?

許多人開始小心翼翼的來到水泥路旁邊,伸手去接觸,去感受!

光滑,堅硬,好看!

“你們快看,剛纔馬車行駛過去,竟然沒有在上面留下車軸印!”

有人一提醒,旁邊的人回過神纔去注意這事。

果然……路上沒有留下車軸印!

在看看令一般的泥巴路上,到處都可以看到車軸印。

鮮明的對比!

“這是什麼東西?”

“感覺用來當成道路,好可惜!”

“是啊!”

有膽子大的,已經來到了水泥路上。

“喂,你們也上來啊。”

“這地面好硬,像石頭一樣,難怪留不下車軸印!”

……

很快,那數公里的水泥路上,聚集了不少路人,他們在感受水泥路的特別。

個個一臉的興奮!

但,沒等他們盡興,有兩隊士兵來了,而且陣仗比之前大多了。

一看,就是有什麼大人物要出現的樣子。

“上面的所有人暫時退到旁邊!”

“大明王巡視,閒人退避!”

有士官大聲喊着。

大明王?

是大明王!

人羣中,有的振奮,有的擔憂,有的直接奪得遠遠的。

一時間,水泥路上,一個人都沒有了。

而水泥路的兩旁,士兵護衛。

半刻鐘後。

一隊車馬緩緩駛來,一共有十幾輛馬車,加上隨隊的人馬,陣仗不小。

大明王王宇就在中間那輛最大,最最貴的馬車上,而魏東騎車馬,跟隨護衛在馬車旁邊。

與大明王王宇同坐一輛馬車的還有戶部尚書諸葛亮,工部尚書曾輝,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兩個男子,一共五人。

與大明王王宇同車,諸葛亮倒是習慣,不忐忑,也不拘束。

但,對於其他三人就不一樣的。

即使經常在內閣見到大明王王宇的工部尚書曾輝,現在與其同車,心裡也是七上八下。

其他兩人,更是忐忑不安。

“大明王,這位是工部主事盧正,這條水泥路就是由他負責的。”

工部尚書曾輝恭敬的爲大明王王宇介紹身旁的中年男子。

“盧正?”

大明王王宇有印象,笑道:“想起來了,之前張良向本王提及過你,說你是個會做事之人。

如今雖然只是一條不長的水泥路,不過做的很不錯。以後,等水泥足夠多了,還會修更多的水泥路。

所以,你要儘快培養更多能使用水泥的人出來,即使他是泥瓦匠,只要手藝好,能善於使用水泥,都可以重用……”

眼前這數公里的水泥路,是王宇從現代世界帶來的水泥和鋼筋進行嘗試修建的。

在華夏帝國,雖然王宇找來了技術,但是水泥的製作還在實驗中,成功是早晚的事情。

現在只是先讓工部進行嘗試,儲備相關的經驗和人才。

在修這條水泥路前,工部就已經安排人進行了許多次的嘗試使用,在基本掌握水泥的使用方法後,纔有修這條路進行更大的嘗試。

現在看來,效果很不錯。

盧正行禮道:“下官盧正,拜見大明王。”

“不必多禮。”

大明王王宇注視着盧正,稱讚道:“不管如何,這條水泥路,作爲華夏帝國第一條水泥路,很不錯,令本王滿意。”

“下官,只是盡本分。若是沒有這水泥,也修不成這路。”

工部主事盧正臉上沒什麼表情,從言語間看,似乎不是圓滑之人。

不善於言辭,而善於做實事的人!

與其說客套話,盧正更加對水泥的製作方法感興趣。

只是,他不敢多問。

就算他問,大明王王宇也不會說的。

水泥的製作,大明王王宇是安排人秘密進行的,而且在短期內,沒打算公開這個技術。

在這個時代,水泥是新事物,不僅用來修路,修房子,更能用在軍事上,修建防禦工事之類的……

把它作爲一個“秘密武器”,運用得當,能發揮巨大作用。

“大明王,這位您應該也有印象吧?”

工部尚書有介紹另一個年輕男子:“他是華夏帝國第一次科舉第二甲第一名,錢子輝。而且,他所答的工部考卷,也是最好的。”

其實,大明王王宇早就注意到錢子輝了。

勉勵道:“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好好努力。”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