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奪鼎1617 > 奪鼎1617 > 

第五百八十七章 首戰大同

第五百八十七章 首戰大同

在演武場上訓練出的軍隊,就是再精銳,也不如在屍山血海當中滾出來的軍隊讓人用起來放心。同樣的,沒有經過實戰檢驗的新武器,就算是得到了整個八旗上層的認可,多爾袞也不敢答應他們大量的裝備給八旗各旗兵馬。

他必須要把自己手中的直屬兵馬打造成一柄利劍之後,才能讓其餘的旗主王爺們手裡有一柄切菜刀!

於是,本着讓神機營到戰場上練兵,檢驗一下新軍隊新武器的成色目的,多爾袞在幾天之後以順治皇帝和他本人的名義發佈軍令,令神機營左翼兵馬出居庸關,到平西王吳三桂軍前效力。爲大清兵馬攻打大同府,打開通往三晉的大門出力。

而曹振彥的右翼兵馬,則是被派到了京師南面,到安郡王嶽樂麾下效力。同曹振彥一同前往的,則是正紅旗滿洲旗主碩託王爺,他統領着本部幾十個牛錄的軍隊,浩浩蕩蕩的與曹覺羅一道,沿着保定府、真定府,大名府這條路,與正在滄州一帶同山東南蠻軍對峙的嶽樂所部軍隊匯合。

已經是七月末八月初的天氣,金風送爽,秋高馬肥,士卒體力充沛,正是廝殺的好季節。而且,秋糧已經收穫,糧草容易獲得,這對於減輕京師的糧食草料供應壓力也是一樁大好事。

看着兩路大軍西去南下,多爾袞也是暗暗的舒了一口氣。

他從細作送來的密報當中得知,這一年多來,大順在山西、宣府、大同地區推行所謂的新政,強制地方開墾荒地,修繕水利,推行鐵質農具的使用,往年需要從外地引進幾十萬石糧食才能滿足需要的大同、宣府地區,從糧食長勢上看,似乎有希望能夠自己解決大部分的糧食需求!

這對於只有京師、天津、保定、真定,大名這個狹長地區的多爾袞來說,無疑是擺在了眼前的一塊肥得冒油的大肉塊子!

東面的李華寶佔據着山東、登萊以及黃河北面的河南彰德府等地,依靠着海運還有運河裡的漕運,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補給,山東地面上這些年經過他的一番經營,不說是糧草如山,最起碼也是保證他數萬兵馬的消耗不成問題。同李大公子的財大氣粗不同,西面的李自成,佔據了山西、大同兩處,這塊土地同中原各處相比,在這些年的災荒兵火之中所受的損失不是那麼大,在伍興手中也是得到了一段時間的喘息,靠着從各處抄出來的存糧,李自成完全可以支撐幾年。何況,還有今年的夏秋兩季糧食入庫。

他們可以深溝高壘長壕的同清兵耗下去,可是,多爾袞卻耗不起!

八旗兵馬的十餘萬人,還有吳三桂所部關寧軍的數萬人,從山海關一路到了北京,便如滾雪球一樣急劇膨脹到了接近三十萬人!這裡面大多數是沿途收編的明軍散兵遊勇,還有各地投降的明軍官兵。

八旗的王爺貝勒們可以爲兵多將廣而歡喜雀躍,笑得合不攏嘴。可是,多爾袞這個當家人卻得爲這幾十萬張嘴而籌劃糧草去!所以,多爾袞不得不在佔據了北京之後就立刻把阿濟格、多鐸、嶽樂、吳三桂等人分別派出去攻城略地,爲的也是緩解北京城的糧食壓力。否則,單單靠着城裡各處倉庫裡李自成留下來的庫底子那點糧食,無論如何也滿足不了這幾十萬軍隊以及城裡面同樣數字的居民糧食需求!

更何況,在他大軍進入北京後不久,代善這個老不死的傢伙就忙不迭的護衛着順治和兩宮太后急急忙忙的開進了北京城。這些朝廷官員宮室家眷都是非戰鬥人員不說,消耗起糧餉來可都是好手!

望着鰲拜的織金龍纛在視野裡漸漸消失在煙塵暮色當中,多爾袞不由得暗自雙手合十,在心中向父汗的在天之靈和佛庫倫長生天西天的佛菩薩們祝禱,“但願得鰲拜此去,能夠不負朕之所望,一舉攻破大同府,爲我大清打開一條生路!讓李闖向西退去。”

要說鰲拜的滿洲第一勇士名號確實也非浪得虛名。到了宣府鎮與吳三桂合兵之後,休養兵馬數日,便以一萬神機營的兵馬向大同府發起了進攻。

“以一萬兵馬便想奪取大同府?又沒有大隊騎兵跟隨,部下真正的遼東韃子還不到數百人,全都是從山海關一路收集來的明賊殘兵敗將,當真以爲他天下無敵了不成?”

駐守大同的順軍上下一致對鰲拜的輕敵冒進表示不屑和歡迎!

“北地胭脂大同女,銀子窩窩府十縣”,這句民謠足以說明大同的繁華富庶了。大同府所轄大同前、後衛(兩衛治大同),大同左衛、雲川衛(兩衛治左雲縣),大同右衛、玉林衛(兩衛治右玉縣),陽和衛、高山衛(兩衛治陽高縣),天成衛、鎮虜衛(兩衛治天鎮縣),平虜衛(治平魯縣),威遠衛(治右玉縣南),井坪千戶所(治今平魯縣井坪鎮)等13衛所,洪武五年(1372年)徐達依舊城重建大同城,呈方形,周圍13裡,高4丈2尺,包磚,設四門,均有甕城、吊橋、城壕。四門東曰和陽,南曰永泰,西曰清遠,北曰武定。四門均建城樓,四角有角樓,城正中有牌樓.不僅城防設計固若金湯,爲我國軍事重鎮的典範,而且整體佈局如“鳳凰單展翅“。駐軍最多時達135778員,戰馬51654匹。時有“大同士馬甲天下”之稱。

當然,大同府的美女也是著名的,《青樓韻語》原名《嫖經》,或稱《明代嫖經》。裡面就將大同婆姨、泰山姑子、揚州瘦馬、杭州船孃並列。可見,嫖要嫖出心得來,嫖要嫖得“專業”、“敬業”的風氣並不自今日始,而是從唐宋就有了講究,到了明朝,此風更是愈演愈烈了。雖然沒有網絡,但是文人雅士們也可以通過自己的生花妙筆來傲視現代的網絡論壇了!

同“揚州瘦馬”以體形瘦弱、反顯男人雄風爲主要特點不同,明清時代的“大同婆姨”則豐乳肥臀,以牀第媚功高人一等而聞名全國。和揚州的養瘦馬者一樣,明清時期的大同府縣的鴇母們從貧苦農民那裡買來清秀靚麗的女孩,除了教授琴棋書畫、言行舉止外,還讓她們從八九歲開始,天天坐在酒甕口上練習女性媚功。經過長期訓練使她們的骨盆可以隨心所欲的搖擺。明清時期大同婆姨在****活動中能使男人毫不費力的得到性滿足,因此“大同婆姨”深獲中老年男人的青睞。爲此,明清時期大同一帶流傳着“大同三寶,婆姨、火鍋、皮毛,來過渾源州(屬大同),回家把妻休”的諺語。在明人評話小說中,描寫皇帝佬兒也去大同府妓院,說明大同婆姨在當時影響很大。就連出身揚州麗春院的韋爵爺這樣的行家,出去嫖院子的餓時候都是問****有沒有大同府的姑娘?”

但是,鰲拜眼裡的這座大同城,卻不僅僅是這些金銀美女的收穫。

打下了這座大同城,清兵就可以將這段邊牆打開,令阿濟格率領的數萬滿洲八旗兵、蒙古部落兵進來,增加可以使用的兵力。

“王爺,奴才領着這一萬兵馬先行爲王爺打開通路,請王爺督率部下的步騎兵精銳隨後跟上,從兩翼包抄迂迴闖賊兵馬,咱們爭取一戰而拿下大同重鎮!”

鰲拜信心十足。在他看來,以神機營左翼的一萬火器部隊,數百杆擡槍,數千火銃,足以打得駐守大同的大順軍張天琳部一敗塗地,吳三桂再以精銳步騎兵隨之掩殺,足以一戰而定大同。

但是,吳三桂卻不敢這麼樂觀。他的幾萬軍隊從宣府鎮出發,在天鎮、靈壽等地同大順軍交戰數次,雙方互有損傷,但是卻也不能往大同鎮方向前進一步。如今鰲拜卻說能夠一戰而定大同,他卻心中頗有些不以爲然。但是,畢竟鰲拜是黃太吉時代就以勇武著名,兩個人在戰場上也是頗爲了解對方的威名。如今鰲拜又是多爾袞眼中的紅人,他的話吳三桂必須要認真在意。

當下,二人便議定了如何進兵、如何作戰的步驟。

大同縣,瓜園。

鰲拜的神機營左翼兵馬與大順軍張天琳的數萬人馬相遇,兩家便沿着大路東西列開了陣勢,準備交戰。

“這羣遼賊越過越回去了!”在自己的認旗之下,張天琳將鰲拜的陣勢盡收眼底:不到二千人爲前鋒,在道路上列開了錯落有致的三四層陣型,每層又是以一杆碩大的火銃爲核心,三人一組。每層大約有二百杆火銃。

大火銃陣型的後方,則是數千火銃兵,肩頭扛着火銃在道路上列開了預備前進、射擊的陣勢。

對於火器作戰,張天琳也不算是外行,他也曾經多次觀摩過張鼐、羅虎二人所部的作戰、操演,對於火器部隊的三板斧也是瞭然於心。看着鰲拜這樣的陣勢不由得他陣陣冷笑。

“遼賊沒有攜帶火炮前來,如何能射開咱們的陣勢?何況,銃管發射之後裝填起來實在費時。他們這麼長的銃管,怕是比火炮還要費時費力!”張天琳用手中馬刀指着遠處清軍的陣型,對着身邊幾個原大同鎮的參將、遊擊等將領指點着,口氣之中頗爲不屑。

“爾等的兵馬只管遠遠的列於百步之外,待他火銃打過一輪之後,便衝上去大砍大殺,奪取他的馬匹旗號輜重。本將軍自是重重有賞!”

和許多的大順軍將領一樣,張天琳還是習慣於按照“作戰時賊陣五重,饑民處外,次步卒,次馬軍,又次驍騎,老營家口處內”的傳統,將自己最核心的精銳主力擺在己方陣勢的最核心位置上,讓原大同鎮明軍降兵列陣在最前線和左右兩翼。這一點,他和清軍將領的習慣倒是相同。清軍在關外作戰時,第一波先驅漢八旗作戰,第二波驅蒙古部落兵作戰,第三波驅東北各部落兵作戰,第四波驅蒙古八旗作戰。最後纔是八旗滿洲的軍隊上陣。如今在關內,降兵更多,已經有了綠營的編制,炮灰自然是更多。

在張天琳看來,鰲拜列陣於前的應該就是那些明軍炮灰,自己不妨以炮灰對炮灰。等到你的火銃打得一輪之後,我再揮軍殺上去,用大刀長槍和你說話!

幾名參將、遊擊帶着各自的兵馬暗自心懷不滿的在清兵陣前列開了陣勢,一直推進到了百步之外方纔停住了腳步。在他們看來,這個距離是在敵軍沒有火炮的情形之下,最爲安全的距離了。

鰲拜看了一眼鏡頭裡的順軍,沿着大路密密層層的列開了近萬人的部隊,不由得泛着油光的大臉上獰笑幾下,“你們既然急着來送死,那麼本巴圖魯便成全你們!”

“擡槍準備!”

一聲令下,各隊的隊官立刻在隊伍裡奔跑着,往來檢查督促發射前的準備。看着一杆杆的擡槍被充當支架的兵士穩穩的擺放在肩頭,裝填手拔去了塞在銃口的槍頭帽,代表着裝填完畢的雙手交叉揮舞手勢連連。

“開火!”一聲號角響,幾聲皮鼓敲。最前一列的二百杆擡槍一齊射擊,一條火龍便在煙霧之中升騰而起。

二百枚粗大沉重的彈丸被火藥硬生生的推出長長的銃管,直奔大同軍的陣型張牙舞爪而來。

幾個參將遊擊臉上的訕笑還沒來得及完全形成,轉眼間便凝固在了肌肉紋理當中。原本以爲火銃飛不到的距離上,自己的兵丁卻被飛蝗般掠過陣勢的彈丸打得七零八落血肉橫飛!更加缺德的是,那些彈丸擊穿了一列兵丁的陣勢還不算完,餘勢未了,又趁勢連續穿了兩列陣勢,這纔去勢頹唐。

“清兵這是用得什麼?”

幾個參將和張天琳都被這初臨戰場的擡槍威力驚住了,百步的距離上能夠夠得着自己的兵丁不說,居然還能連續擊穿幾層人?如此強悍的火器,如何咱們沒有見過?便是向來以善用火器著稱的南粵軍當中也未必有如此狠勁的火器吧?

第一列的擡槍射擊完畢,原地不動,後面兩列擡槍各自上前開火,兩輪射擊之後,在前鋒列陣的原大同鎮兵馬已經隱約有彈壓不住的趨勢。也難怪,第二層擡槍開始射擊的時候距離又向前推進了幾步,射程與威力自然更是刁毒狠辣了些。剛纔還在自己身邊低聲有說有笑的,商量着砍了眼前這些清兵之後領到賞錢回去改怎麼吃酒賭錢的同袍兄弟,轉眼間身上腦袋上一個巨大的血窟窿往外噴涌着血漿和碎肉,不時的有同袍兄弟悶哼一聲身上便中了一彈,兩股血箭從身體兩側飛出,人便向後一仰,倒地不起。這可怕的而一幕如何能夠讓這些兵丁繼續保持戰鬥下去的勇氣?

擡槍射擊完畢後,數以千計的火銃兵衝到了陣前,朝着大順軍的隊列平舉起手中火銃。

“預備……”

看對面一千幾百杆火銃密密層層舉起,在大順軍陣前殘餘的士兵眼前一黑,頭腦中一片眩暈,有那膽小的而兩腿一軟,一股熱流便從胯間奪門而出!剛纔只是以二百杆大火銃打了三排,咱們的兄弟便損失慘重,如今這麼多的火銃一擁而上,還有咱們的活路嗎?!驟然間一聲撕心裂肺的大叫聲響起,大同鎮的兵馬集體崩潰。

“不許退!不許退!”

張天琳令他手下的兵馬衝到潰敗的隊伍跟前揮動着刀劍將幾個衝在前頭的敗兵就地斬殺,但是,這樣的鎮壓己經毫無意義,整個前鋒和左右兩翼的兵馬已經徹底潰爛,他被亂軍裹脅,不得不在老營親兵的保護下向後退去。

“等老子退到大同府,再好好的和你們這些狗賊見個真章!”張天琳在心裡恨恨的罵了一句。

但是,荒野裡驟然響起了如雷般的馬蹄聲,他的親將臉色不由得變得慘白,“將爺!你看!你看!是吳賊的兵馬!”

在通往大同府的官道兩側,卻是兩股洪流般的隊伍,山洪暴發般狂暴而來,看旗號正是前大明山海關總兵,如今的大清平西王吳三桂的軍隊!

“快走!進了大同城再說!”

張天琳狠狠的照着馬屁股抽了一鞭子,帶着大隊人馬往大同府城方向敗退下來。

但是,遠遠的望見了大同府城牆了,張天琳卻感覺似乎哪裡有些不對。但是倉促之間又說不出是哪裡有什麼不對,只得是繼續策馬狂奔。

距離城牆越來越近,前面的親兵卻是一聲哀嚎,只見大同府的東城門和陽門緊緊的關閉着,城頭吊橋高高掛起,城上,原本留守的千餘名大同鎮降兵各執刀槍守禦在城頭。

“流賊!大同府已經向大清歸順了!”

城頭上,幾個衣着華麗的大掌櫃得意的朝城下被三路兵馬緊追不捨的張天琳叫囂着。

“你們這羣錢狗子!老子早就應該把你們的家都抄了!”

明擺着,城裡的這些晉商掌櫃的們趁着張天琳帶着軍隊出城迎戰鰲拜之際在暗中串聯,收買了守城兵將,向清軍獻城投降。

“奴才所部神機營左翼兵,會同平西王吳三桂兵馬,一戰而勝闖賊張天琳所部,陣斬張天琳。收復大同府城,繳獲糧草藏鏹無數。又得商民某某,某某某之仗義相助,爲大軍補給糧草豆料,目下奴才與吳三桂王爺不日便南下往太原去!”(~^~)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