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官衙自查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天下末年 > 天下末年 > 

第874章 官衙自查

第874章 官衙自查

隨着伐蜀的事宜,逐漸提上日程,大週上上下下也開始了一波整頓風氣的行動。

原本制定的僅限於長安周邊駐紮的幾支主力軍,但在經過段煨、徐榮與閻象等人的商議後,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先從上到下給梳理一遍再說。

第一批趕上作風整頓的官署便是御史臺、中尉府、參軍寺這三個監管衙署。

已經有六十一歲的蔡邕,掛着御史大夫的職位,親自披掛上陣。領着御史中丞楊懿,一一排查御史臺六位侍御史。除一人,其餘五人隨同大夫、中丞繼而下查主薄、御史、監察御史等一衆掾屬。

其中清退者數人,罰俸者十餘人。

御史臺在自查的同時,中尉府也開始自己體系內部的排查。相比起政務部門,軍事部門顯然油水要少的多。而且中尉下面,實際上只有一個長史、兩個司馬,外加幾名校尉。

倒是參軍寺這個剛剛成立不久的官寺,平常時期還沒發現什麼。可現在一查,簡直跟篩糠一樣。

依周制,參軍寺設總參軍一員,長史一人,司馬一人。下置六參軍,分管軍情、軍略、軍資、軍吏、馬政、校閱。各置參佐一人、主事六人,其下掾屬數十人。

軍情司窮的叮噹響,甚至都比不上情報交接單位的調查司。人家起碼有一定申請資金用於情報行動,從中怎麼着也能撈點。

可他們呢,接到手的都是調查司捋好的信息,他們就負責整理完畢後,上報長史。時而,也會與軍略司一同制定戰略部署。於是,難兄難弟的軍略司也是一個模樣。

當然,有所得有所不得。

沒有油水可撈是真,但這個司衙卻是鍛鍊人的好地方,也是升職最方便的地方。甚至,才華出衆的話,可能直接外放軍中任職。再加上與軍吏司好歹同個官衙過,也能說得上話,只要有功勞,肯定不會出現差池。

軍資司和馬政司,無疑是肥水最多的地方。

進到這裡面的也大多數是軍中親緣子弟,上不得戰場,又沒啥能力的人。都說虎父無犬子,可現實又怎麼可能人人都是如此。

大多數人拼命打仗立功,圖的就是讓家裡的小輩,能安樂的享福,肯定會滋生一些懶散之輩。這些人真說能力吧,也不能說沒有,畢竟活了二三十年,再不濟也不至於差到幹啥啥不行的地步。

而馬政和軍資二司,就是最好的安置地方。

他們不用管啥事,就負責管管下面的人,貪都會貪一點,撈點油水無可厚非。高誠不在意,一應官署也不會在意。大家努力幹出這份基業,都是爲後代謀福利,誰也不敢保證自己每個崽都有那份才華不是。

最後一個校閱司,就是一閒職。一般情況下,都在軍中走動,或者正在趕往軍中的路上。

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校查諸部,爲王上典閱三軍挑選好部隊。

至今爲止,大周總共就校閱了一次,大敗鮮卑後的凱旋閱兵。但是,誰都知道,自家大王對於閱兵似乎有着異於常人的喜好。

爲此,他們一羣人專門遊走軍中,查閱各校各曲。然後向長安參軍寺報備,凡是掛名的無一不是軍中精銳。

最近,各軍回駐長安,他們自然也就閒了下來。

正好趕上這麼一碼事,真要查起來,他們自己心裡都清楚。在軍中,調查司幾乎沒有安插探子,基本上由憲兵和斥候代替了。

所以,跟馬政、軍資二司一樣,成爲了參軍寺重點照顧的對象。

處罰倒不嚴重,參軍寺說到底還是軍事機構,沿用的律法乃是軍法。小毛病挑了一大堆,人人上號,大毛病卻是一個沒有。

清一色的罰俸,貪多少就翻倍的罰,甚至有的人都罰到四五年後的俸祿了。唯獨在外的諸馬苑馬監還好,距離長安較遠,說不定能早一步得知風聲。

三個中央重要官署,歷經了數日後的自體徹查後,該捲鋪蓋的捲鋪蓋,該罰俸的罰俸。

接下來,三衙最高長官,率先尋到了調查司都指揮使郭嘉。

沒有調查司的配合,靠他們在京的這點人手,查上個一年半載,估計都不會冒個火星子。

郭嘉閒憩於家中,三個老頭子找上門來,也沒辦法,只能挪步出府。陪同其等,一起去了趟調查司官衙。

調查司在大周很出名,上到國相,下至黎民,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這個機構。因爲他們管的也很寬,莫說官員,便是鄉里三老都在他們的監管範圍之下。有時候,碰見百姓,可能都要伸手插上一嘴。

正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作爲行走於陰暗之間的調查司,明面上無人不知。可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調查司的官衙在哪,更不知道調查司具體人員。

朝中百官,知道的調查司重要人員,只有郭嘉和杜畿。

一個是大王心腹,一個是大王的心腹外加最大看好者。

別的,走在大街上可能都不知道。

連司隸調查司的指揮使,都不知道是哪位。

長安坐北朝南,北城基本上是權貴的居住地,南城是普通百姓的居所。東城有軍營,兼百姓居所、東市。西城,基本上都是市集。

郭嘉帶着三人,連同其下幾名信得過的掾屬,先是在東城逛了一大圈。接着去南城,見識了一下長安百姓的生活條件。

最終,挨莫天黑的時候,來到了西城的西市。

兜兜轉轉,在那狹窄的閭里間,蔡邕、段煨、賈詡三個老頭,總算是見到了調查司的大門。

氣喘吁吁!

郭嘉也很累,也不想饒那麼遠。但,安全起見,不得不爲。

長安作爲大周的首都,不僅是調查司的探子多,其餘勢力的探子也非常多。更何況,經常露面的蔡邕、段煨、賈詡三人,都是周國重臣。他們出行,怎麼可能沒有人跟隨。

“喏,這就是了!”

郭嘉指着眼前的地方,喘着大氣說道。

“這?”

段煨的身子骨好的多,休息了約莫一刻,看着門口拴着的幾十匹馬匹,各個懸掛碼牌。看起來,更應該是一個買馬的商人所居之地啊。

“走~”

郭嘉一擺手,這裡當然不是!

掠過叫賣的小廝,進到裡面,穿越廂房。

最終,也許是來到了後院,也許是另外一個閭里。總之,段煨細數了一下,不下二百步。

“砰砰砰!”

郭嘉走到一處平凡人家的門前,衝着那木門拍了幾巴掌。

“誰啊~沒看到都關門了嗎?想去找樂子,去章臺去。”

“別廢話,東苑的章臺不知道被誰包了!”

兩人的對話,直聽的三人吹鬍子瞪眼。尤其是蔡邕,更是眉目一橫,衣袖擺甩,低聲道:“有辱斯文!”

木門輕輕打開,一箇中年人,瞅了眼外面的幾人,看向郭嘉:“先生,這幾位是?”

“都是客人,好好招待就是,走了!”

“先生請,幾位老丈請!”

一入其內,跟着郭嘉,莫名其妙的又轉了半刻鐘。

看着眼前還算有點門面的院子,上面掛着個司隸署的牌匾,三人才暗歎一聲。

終於到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