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軍議(下)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天下末年 > 天下末年 > 

第871章 軍議(下)

第871章 軍議(下)

“閻相,看來,只能秋收發兵了。”

高誠無奈一語,看向自己的大管家。

閻象眉頭都快擰成麻花了,一羣將軍,光知道嚷嚷着天下局勢,也不想想自家的狀況。

“大王,若秋收發兵,不僅會耽擱明歲春耕,更有可能連秋收都趕不上。驟時,臣不敢保證軍糧充足。”

“文良,伐蜀需要多少兵馬,打破葭萌關又需要多久?”

“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第五軍、第六軍、第八軍。再加上漢中兵、氐兵、賨兵,足夠了。”

徐榮一口一支部隊,全軍十個軍級編制,一口氣帶走六個。只剩下駐守涼州和河東的四個軍,外加守備軍部隊。

“嘶~能不能少兩個軍,這起碼得有十五萬軍隊,老夫得抽調多少民夫?哪有那麼多民夫給汝徐文良用?”

閻象第一個開口反駁。

六個野戰軍,那就是近十萬大軍,還有漢中兵、氐兵、賨兵,林林總總不下十五萬。這麼多兵力,二十萬民夫根本供應不及,少說也得四十萬以上的民夫!

可大周全國才六十多萬戶,除去那龐大的兵員,最多還有二十萬青壯。想要湊夠四十萬民夫,就得抽調五十歲以上的男子了。

而且這一仗起碼要打一年,難以想象,境內只剩下老弱婦孺的大周,如何進行耕種。

“最多一個軍!”

徐榮咂了下舌,不捨的讓出一個軍。

誰知,閻象可不給他面子,當即回道:“最少兩個軍,甚至氐兵、漢中兵都要減少。十萬兵馬,這是最多的。三十萬民夫,老夫只能拿出這麼多。再多,爾等就找漢中王要去。”

“.......”

高誠乾巴巴的舔了下嘴脣,也有些難辦。

因爲,自己也沒想到徐榮一口氣居然要這麼多部隊。自己預想中的就是第一軍、第二軍以及第四軍,外加其他部隊。三個軍而已,誰知道經徐榮一張嘴說出來,立馬翻了個翻。

“行,四個軍就四個軍,但是最起碼要有一個軍進駐陳倉。一旦兵力不足,某也好調用。”

“這個沒問題。”

“另外,糧秣要提前運送到漢中,以免後續供應不及。”

“不行,起碼得秋收過後。不然,老夫上哪給汝運糧。況且,提前動用大量民夫,秋收怎麼辦?誤了秋收,老夫也沒糧供應汝。”

“閻象哎~榮沒說要動用全部的民夫啊。現在吾等便能徵召幾萬民夫,朝着漢中運糧。等到大軍出征前,起碼能在漢中囤積三月之糧。趕在降雪前,囤積的糧秣足夠大軍撐過冬季了。”

“那也得等春耕過後,而且最多調用五萬民夫。”

“那也成,能提前多囤積點就好。大雪一降,指望漢中供應十幾萬大軍過冬,有點困難。”

......

衆人看着閻象和徐榮達成協議,都是大鬆了一口氣。

而後,軍議繼續。

一場大規模的征伐,多的淨是事。

“調用哪幾個軍,汝徐文良自己決定。現在,先說說蜀中的局勢。那趙韙和劉璋到底能不能打起來,這都他孃的快一年了!”

一提到趙韙和劉璋兩個慫貨,高誠就氣不打一處來,此時更是大爆粗口。

兩人實力相當,真打起來,短時間內肯定不會決出勝負。再說了,大周也不介意他倆誰勝誰負了,只要打起來就行。

哪怕是趕在大軍出征前,戰事結束,都可以接受。

現在,怕就怕大軍到了漢中,這倆貨又握手言和!

“咳咳,王上,威儀,威儀!”

鍾繇不禁咳了一聲,提示高誠注意儀表。

高誠長吐一氣,言道:“元常,那趙韙和劉璋,算了算了!”

“大王,趙韙既然找上了劉荊州,說明戰事也快了。不出意料,應該就是春耕後了。”

鍾繇勸言一句。

其餘人也紛紛附和。

徐榮再度挺身而出,言道:“最好如此吧。現在劉璋與趙韙在廣都聚兵,大行徵召。劉璋軍約莫五萬左右在前線,戰鬥力只能說是堪用。還有三萬人在成都、葭萌、墊江,此外調查司的探子所查,德陽、廣漢、閬中、充國以及綿竹、涪縣都有民兵作訓。益州人口衆多,成都府庫甲械也不少。若有必要,劉璋起碼能拉出十五六萬的兵力。”

“趙韙,唉~不知道此人聽了誰的話,居然選擇最下策,與劉璋對峙。現在,他手中傾盡所有,也不過是聚集了八萬軍隊,一樣是五萬在廣都。江州、江陽、南安各有兵馬,用來防範峨嵋山內的賈龍義軍。”

“不,現在要少上近兩萬靜茹了。某昨夜剛剛收到益州調查司急報,吳懿帶領的東州兵叛變。只不過趙韙倒也不是無能之輩,穩住三軍後,便逼退了吳懿以及劉璋軍。現在趙韙最多六萬兵力,而劉璋則起碼十萬軍隊了。”

旁邊的郭嘉,一開口就是語驚衆人。

除了事先知道的高誠與賈詡外,其餘人無不是愕目出神。

徐榮當即轉頭看向閻象,劉璋手下十萬大軍,這......伐蜀更是難上加難啊!

閻象沒說話,也沒看徐榮,自顧自的垂首觀摩沙盤。

“諸位,也不要有心理壓力。十萬大軍聽起來是不少,不過蜀兵的戰鬥力,孤是不敢恭維。孤相信,吾大周的百戰精銳,必能秋風掃落葉!”

“嚯!”

幾名軍將當即錘胸作禮。

高誠滿意的點了點頭,言道:“繼續吧。”

“益州的兵力部署,基本上就是如此,最新情報尚未送來。下面,給諸位說說益州的主要大將。其一,黃權!此人目前坐鎮在葭萌關,蘇都督已經在其手下吃了一個悶虧。如若大戰一起,此人仍在葭萌最好。若是不在,不論是誰遇到,皆不可輕敵。”

“其二,龐羲,爲益州別駕,一直坐鎮成都。但其當年也與漢中王交戰良多,勝多敗少,不可大意。其餘高沛、楊懷、冷苞、鄧賢等人,皆是蜀中良將。稍後,某會安排人書錄彼等習性,付於諸位。”

“噢對了,現在要加上吳懿此人了。吳懿,本將不多言,劉焉尚在之際,其便是葭萌關守將。此次臨陣倒戈,只怕非臨時起意也。”

“現在說說趙韙手下將校,比較有名的也就是龐樂、李異二人。沒什麼好提的,只有趙韙,絕對不能輕敵。吾雖沒有與賈龍聯繫過,但蘇都督與其相交還算不錯。軍略,並不差,然仍敗於趙韙手中。義軍雖然戰力不足,可先前聲勢浩蕩,結果也是被橫掃的局面。”

“其次,就是趙韙手下的部曲,這些兵卒半數都跟隨趙韙打了不少仗。精銳程度,不再吾等各軍之下。大戰一起,誰要是因輕敵而生敗績,可莫怪本將未有前言。”

“諾!”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