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大戟士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天下末年 > 天下末年 > 

第827章 大戟士

第827章 大戟士

次日一早,已經漸成規模的趙軍大營裡,掀起一陣喧鬧。

隨後,在旌旗鼓號齊動之下,一萬三千餘人,再度來到昨日渡筏之處,似乎仍不甘心昨日的失敗,打算再行相試。

趙軍一有動靜,晉陽城自是隨之而動。

尤其是一直駐紮在晉陽與梗陽之間的漢軍騎兵,在斥候報來消息,王昶當機立斷,率領諸騎,來到臨近河岸之處。

靜靜的等待趙兵上岸,而後擊之。

當然,趙軍今日還敢再來,那肯定是有所準備。也許,趙軍連夜置備了木筏,加大一次渡河的兵力。

不過,那又如何,最多一番苦戰罷了。

利則奮勇,不利則走。

王昶率軍來到河岸側邊,瞭望着趙軍的一舉一動,身後數千匹戰馬嘶鳴不已,直傳河水兩側。

明目張膽!

既然趙軍已經知道自己這一支騎兵的存在,那還何必在隱匿着,反倒不如光明正大,列隊河岸,振奮己威。

趙軍還沒有開始渡河,觀其各部部曲仍在準備之中。

準備的時間不長,主要還是有些事情需要叮囑一番。

很快,趙軍開始跳上木筏,撐杆離岸。

未渡河時,趙軍木筏悉數停列岸邊,又有兵馬旌旗勾目,王昶也沒發現什麼異常。可現在,木筏進入河中,頓時就感覺出了不對勁。

趙軍木筏並沒有多,最起碼不會比昨日多上多少。

這一下,王昶有些拿捏不定了。

趙將從哪來的信心,就算是最精銳的步卒,也不可能以區區四百餘人,對抗千餘精騎。

越是琢磨,就越是讓人心有所不安。

反之常理,最是難測。

“派斥候巡視他處,看看有沒有趙兵偷渡。”

“諾!”

王昶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只不過,扭頭眺望左右河中,皆不見舟筏身影,甚是奇怪。

不等斥候回來,趙軍已經逼近河岸。

王昶此時也顧不上那麼多了,既然趙將先派一部分人來送死,那自己就收下了。

千餘騎士,翻身上馬,揚蹄直奔趙兵登岸之處。

來到趙軍之前,還是一片開闊地,不由讓王昶心頭又是一喜。這種地形,對於騎兵來說,太合適了。

千餘騎兵,列陣於前。

要說木筏上的趙兵心中不膈應,那是假的。

昨天渡河的袍澤,在河岸上被這些騎兵,衝的七零八落的場面,仍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現在,就輪到他們了。

前進中的木筏,不由自主的頓了下來,有些畏畏不前。

這一幕,落在漢騎眼中,自是少不了一陣譏笑。

而在身後的張郃,也是滿懷笑意的注視着自己麾下將士的表演。

還不錯,有了那幾分膽怯的味道了。

“傳令,擊鼓!”

“諾!”

鼓聲一陣,接連大響。

河中的木筏,迫不得已,再度撐杆前進。

王昶也命令手下將士,做好準備,隨時衝殺!

只不過,事情的發展,讓王昶及其下將士,皆是目瞪口呆,有些不明所以。

木筏剛剛臨近岸邊,便停了下來,一名名趙兵跳下了木筏,在足足近腰的水中挪移。還有半數人馬,駐留河中,似乎在準備弓弩。

趙軍想要做什麼?

空了的木筏,調轉筏頭,朝着己軍軍陣返航。

而跳進水中的將士,拎着倒鈍,拄着戈矛,慢慢前進了十幾步後,居然勉力組陣。後面木筏上的弓弩手,則默默的將箭囊中的箭矢,輕輕插在木筏中的縫隙間。

這一幕,讓王昶有些不敢輕舉妄動。

趙兵不上岸,他們騎兵也沒辦法。在河邊那泥濘之間,騎兵還不如步卒好使。

隨着第二批渡河趙兵,再度於立在水中的趙兵匯合結陣後,王昶也徹底明白了趙將的打算。

還真是出乎意料啊!

“退!”

王昶也不遲疑,無計可趁,那還不如等趙兵上岸後,再尋覓良機。

趙兵既然渡河,那就肯定會上岸,在水中呆着,對晉陽和梗陽可造不成任何威脅。

漢騎一走,水中的趙軍軍陣,出現了一陣騷動。

不過,很快就被軍吏給壓了下來。

初春的河水,可不比夏天的水,涼意刺骨。尤其是衆將士身上還有甲衣,被水一浸,貼在皮膚上,更是難受非常。

而腳下又在泥濘之中,溼澀無比。

如今,見漢騎一走,不少人都想挪動身子上岸,呆在這水裡,實在是很不爽。

但是軍吏們不管他們,身後不僅僅是主將在看着,公子也在看着呢。作爲趙國精銳部隊的大戟士,可是一向號稱能與先登相較的步軍。只是,大戟士還沒有啥戰果,因此也一直都活在先登的陰影之下。

現在,軍令不下,就是死也得死在水裡。

一隊隊趙兵登上木筏,渡過幾十步寬的河水,加入到水中的軍陣之中,源源不斷,連續不絕。

直到,在那片寬闊的登陸淺灘處,黑壓壓的數千名大戟士,列陣其中,戈矛齊豎,旌旗也艱難的架了起來,一顯趙軍精銳威勢。

身在張郃後方觀戰的袁譚,駐足在望樓上,看着河中肅穆的軍陣,不由喜上心頭。

“哈哈哈~大戟士,不愧張儁義之名啊!非此名將,何以出此驍銳。非此驍銳,何以正良將之名!”

袁譚說完,其餘諸將一陣恭賀後,卻是面色各異。

從大戟士此時的表現,不難看出其軍軍紀甚嚴。但若是說軍紀嚴,那就是精銳部隊的話,卻有些偏頗。

比如鞠義的先登兵,常時皆是散兵遊卒,但戰時,無不奮死而進。士卒感將軍之厚,以死相報,皆義士也。

而大戟士,眼下不好作以評價。軍紀嚴,也就說明將軍嚴苛,很難得士卒之心。臨戰之際,以軍法驅之,士卒未必就會用其命。

當然,這種情況,自始自終都有相對的存在。

愛兵如子,嚴以軍法,皆有成功之例,亦有失敗之例。

但,對於河西岸的王昶來說,眼前的一幕,無疑是非常震撼的。

這種一眼看去,便能知曉其是精銳的部隊,很難纏。軍紀嚴明的部隊,自古以來就是騎兵最厭煩的敵人!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