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漢夷自治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天下末年 > 天下末年 > 

第686章 漢夷自治

第686章 漢夷自治

兩天後,杜畿得到江州水寨楊任傳回的消息,知曉嚴斌等人已經大敗而走。

心下除了對五溪蠻子的憤恨外,還蘊含着萬重惋惜。

部署益州,爲了這個目標自己在巴郡數年如一日。不僅拉攏了不少巴蜀士族,還不斷結好五溪蠻兵,以爲助力。

再加上本就對劉焉殺害李權等人,懷着自保之心的賈龍、任岐等衆。須彌之間,便使得成都首尾難顧,左右不支。

可現在這一切,都隨着五溪蠻的背叛,悉數化爲泡沫。

嚴斌等人兵力上的損失,還不算什麼,區區萬餘義兵,還真不會使杜畿惹目注視。但確實壞了整體的戰略部署,尤其是江州、墊江一帶。

按照原計劃,嚴斌、甘寧等人去長江以南,聯合五溪蠻兵,威脅江州後腹。如此一來,江州城內的蜀兵,自顧不暇,絕無支援墊江的可能性。

而後自己親率板楯蠻兵、漢中兵,再使大都督遣兵密渡西漢水,馳援己軍。匯聚各部,一舉拿下墊江。

只要墊江一下,大軍便可直逼德陽。蜀兵兵力難備,德陽輕易可下。驟時,或攻梓潼擊北部諸關隘,接應大都督兵馬入川。或攻涪縣,與蜀郡南面的賈龍等人,南北相攻。

勝算極大!

可現在,卻成了這般模樣。

五溪蠻臨陣倒戈,嚴斌等人大敗,殘兵敗卒只得西退。接下來,不用想都知道沙摩柯必然向西,攻打犍爲郡,與趙岐合圍賈龍等人。

而自己,愛莫難助!

呆在大帳之內,失敗帶來的沮喪,讓杜畿看起來全然沒了往日成竹在胸的自信。

四年籌謀,旬月盡碎。

這碎的不僅僅是杜畿的自信心,還有關中士族,韋杜二家的自信!

這一戰,寄託了太多人的希望,多到現在杜畿無顏面對。

爲了部署益州,國朝、大王、關中士族,對於自己可謂是予給予求。

“來人!”

低沉的衝着帳外喚了一句,一直守在外面的姚瓊當即折身入內。

“杜指揮使,無恙吧!”

姚瓊看着神色慘淡的杜畿,不禁擔憂的問了一句。

巴蜀之戰,自己當然想要贏,畢竟呆在這師帥的位置太久了。再不挪挪屁股,往後餘生只怕要一直做下去了。

封侯拜將,是每一個將領心中的目標。在大周,有個不成文的規矩,當不上野戰軍的軍將,就沒有封侯的機會。甚至,守備軍的軍將,也沒那個資格去博取侯位。

改制之後,頭上頂着鎮國將軍的爵位,已經是王上看在自己多年來勤勤懇懇的份上了。否則,憑自己的才能,想要更進一步,只有一絲希望,那就是伐蜀。

若能拿下巴蜀,大賞之下,都亭侯的爵位鐵定沒跑。再往上,咱也不多求,都亭侯也是侯爵嘛!

杜畿擡頭看着望眼切切的姚瓊,心中愈加懊悔,到了嘴邊的話,卻始終吐不出來。

“杜兄!”

姚瓊等的心焦,嗨氣一聲,感而再問。

“退兵吧!”

杜畿艱難的從口中吐出三字,自己數年之功,都將伴隨着這句話,成爲過去。

姚瓊面色一暗,雖然早已料到會是這般局面,可一時間難以接受。

“杜兄,咱們還有近三萬人馬,或可博上一博!”

轉瞬過去,姚瓊面色一狠,喘着粗氣,與杜畿沉聲言道。

杜畿搖了搖頭,姚瓊的念頭,自己部署沒有考慮過。只是,輕兵孤進,十死無生。

別的不說,等自己趕到德陽,那也得半個月了。沿途道路不暢,渺無人煙,毫無補給。而且,綿竹就算蜀兵不設防,後面還有雒城,那是趙岐的老巢,豈會不留兵馬作防。

太難了,除非大都督攻破葭萌、劍閣,爲自己後續,否則必死無疑。

“姚將軍,此次雖敗,不代表吾大週日後不再伐蜀。伐蜀一事,乃是國朝未來數年之重。將軍久居西涼,諳熟山路,必爲大王重用。”

杜畿勸言姚瓊一句,效果也有。

姚瓊不再作聲,稍後拱手一下,默然退出大帳。

既然決定要退,杜畿心神也復甦一些,一道道軍令,自中軍傳出,入諸將校之耳。

……

而在杜畿旁邊的板楯蠻大營內,杜濩、樸胡、李虎等人,也聚在一帳。

“怎麼樣,要不要幹?”

杜濩盯着帳內幾位頭領,厲色盡現。

旁邊樸胡皺了幾次眉頭,心中還是擔憂,言道:“不妥,杜指揮使謀略非凡,吾等若是有異動,豈能逃的調查司的耳目。再說了,族人們士氣不高,周軍又是精銳兵馬,若不能勝,只怕會連累宕渠的妻小。”

“是啊,那張鬆口若懸河,說了那麼多,結果不還是要靠咱們自己。墊江城裡的那點蜀兵,如何出城協助咱們?”

“還有,衆所周知,周王信重如山,杜指揮使既然答應了咱們,那周國肯定不會食言。可那劉璋呢,殺夫囚兄之輩,無信無義,如何信之?”

“就是,那張鬆,賊眉鼠眼,一看就不是什麼好人。能用這般陰損之輩爲官,依某看,劉璋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皆是反駁之意。

正如前些時日杜畿所料,板楯蠻幾位頭領,確實對漢中王的統制有很大的不滿。可這還不足以讓他們捨棄家小族人,與強大的周王對抗。

面對帳內的駁意,杜濩也不是孤身一人。只見袁約起身言道:“諸位莫非忘了當年葭萌之暴行,忘了今日氐人之行止?葭萌關外,尚有七八萬族中先輩在看着吾等。爾等欲與氐人一般,着漢服,言漢話,習漢俗?”

“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東西,依周王殘暴之性,豈能容吾等存之。五溪蠻、南中諸夷部,緣何紛紛響應劉璋,還不是爲了阻擋暴君南下!”

“依約看來,張鬆所言不差。周王性殘,天下共知。其若統巴蜀,必誅各部,以穩其境。驟時,橫徵暴斂,苛政如虎。而劉使君仁義,漢夷自治,吾等治族民,不再受漢人欺壓,何不美哉?”

袁約一番話,讓幾位板楯蠻頭領,頓時陷入躊躇。

劉璋給的條件確實不錯,以雍慎爲南中都督,治南中數郡。以宋建爲護羌都督,治益州西部諸羌。以沙摩柯爲五溪都督,治武陵諸蠻。

若是他們響應,自然也會有一位都督存在,治諸部部民。

如何抉擇,自是難題。

一是讓人垂涎三尺的利益,一是北方強大的周國。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