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洛陽!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天下末年 > 天下末年 > 

第573章 洛陽!

第573章 洛陽!

前往送大王策於書世子殿下的郎官,費勁千辛萬苦,纔出了易縣。

當公孫續見到這封策書後,心中苦味上涌。一時間,更是差點沒忍住哭出聲來。

合上策書,焚之。

公孫續咬着牙齦,盯着空蕩蕩的大帳,怔目失神。

父王要自己去向幷州王允求救,甚明言自除王號,自廢封國,願復爲大漢一邊將。以此,來換取漢軍東出。

袁紹匹夫,當真可惡!

害吾二位叔父在先,殺吾大燕將士在後。今日,更是覆吾大燕社稷!

此仇不報,安爲人子哉!

“砰!”

憤恨之下,公孫續突然抽刀在手,奮力斬斷了眼前桌案。

而後,衝着帳外大喊:“來人,點齊兵馬!”

很快,一萬餘燕騎在公孫續的帶領下,徑直出營,朝着西面而去。

沒過多久,趙雲率領的白馬義從,也與之匯合。

袁軍騎兵和烏桓騎兵也發現了燕騎的動靜,以爲燕騎要南下殺入冀州腹地。於是,顏良立即率領騎兵全部出動,以攔截敵軍。

這一追便是近百里,發現燕騎直向西,進入太行山麓,去往五阮關後。顏良便不在追趕,而是分出一部兵馬,進入中山國,防止這是燕騎的詭計。

一連二三日後,五阮關傳來訊息。燕騎萬餘人,自五阮關北部山中,繞過關城,朝着代郡而去。

去了代郡?

顏良得知消息後,便率軍返回易縣。看來那支燕騎是要逃往關外了,否則不會選飛狐徑這條路。

不過想來也是,易縣外城已破,己軍主力多已進入城內。燕騎留在易縣城外,已經無關戰局發展,反倒不如早早離去,免得死在這小小的易縣。

顏良回到易縣,大軍已經展開強攻。不過,觀戰一陣後,也不禁感到棘手。

易縣在燕軍數月的打造之下,其內城比之外城更高、更堅。兼內城城小,反倒是利於燕軍防守。

果然,不出顏良所料,攻城大軍很快便退了下來,損折千餘人。

易縣戰事已經接近尾聲,袁紹與燕王公孫瓚的戰爭,也已經形勢分明。

數日後,袁紹便將易縣戰事,統託於大將朱儁。隨即,率領諸幕僚及親軍,陪同塌頓送來的天子、百官,一同回到鄴縣。

在回到河南尹洛陽。

楚國兵馬已經進抵城外,原先於城外駐紮的夏育等人,悉數退入城內。

在城外與楚軍交戰一陣,守營一陣,夏育便使兵馬入城仗牆而守。

兩次交鋒,一敗一平。

出營陣戰,周軍略有失利,損折兩千餘人。主要是楚軍的騎兵,對於軍陣的威脅太大。再加上楚軍兵力衆多,僅是交戰不過片刻,便撤回營內。

守營一戰,只能說是打個平手。仗着準備的工事,周軍擋住了楚軍的進攻。同樣,營門被攻破,若非士卒用命,可能大軍都回不到洛陽城。

高估了己軍大營後,夏育也不遲疑,當即退入城內。

而楚軍面對高達四五丈的洛陽外城,也是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一邊打造着攻城器械,一邊靜候着後方的器械送上來。

而時間就被楚軍自己給拖了下來,沒辦法,那些攻城重器都要從平輿送來,路途遙遠。先前本以爲司馬防有兩萬兵馬,再不濟也能撐到楚軍抵達。誰知,這才幾日功夫,洛陽便被周軍奪了去。

未等楚軍器械到位,自河內而下的傅燮所部,也出北邙山,進入洛陽城內。

第二軍到溫縣的時候,遇到了夏育派來拘捕司馬氏一族的將士。抓了不少人,可司馬防幾個嫡子都跑了。

而後,便傳來洛陽危急的消息,傅燮當即南下。

一至洛陽,與夏育碰面後,商議一番,仍作堅守城池的打算。

城內兵力滿打滿算還不到三萬人,出城跟楚軍交戰,只會跟先前一樣失利。

楚軍主力駐於洛陽城南,連營長達近二十里。後續的民夫、糧草輜重,更是全部聚集在伊闕關。所立營寨,更是延綿百里有餘。

河南城、谷城與函谷關,也都遭到楚軍進攻。尤其是河南城,兵少城破。楚軍別部近兩萬人馬,已經徹底圍城,日夜攻打。

王方率領的數百騎兵,也被楚軍騎兵殺潰,僅餘數十騎,退回洛陽。城內賈逵,更是苦苦支撐。

倒是函谷關,雖然修繕未畢,但畢竟底子尚在。張繡和樊勇二人,緊閉關門,一刻不開。楚軍攻了兩次,損失不小後,也沒有再繼續攻城。

徐榮在渡過大河後,連帶着大陽的七萬民夫,悉數抵進函谷關。

當是楚軍探得了消息,關外楚軍立即退向谷城。連帶着河南城的楚軍,也放棄繼續圍攻這座不算重要的城池,盡數回到洛陽城外大營。

同時,楚軍主將劉勳自是得知消息,爲防止後路被斷,主動後退至大解城附近,背倚伊闕關駐營。

不到兩日功夫,徐榮進抵河南城,與洛陽城遙相呼應。

洛陽城內第二軍,在傅燮的帶領下,亦是出城與徐榮所部匯合,駐軍洛水北岸。

自長安派來的京戍守備軍第三師,以及自河東出發的羽林騎、虎賁軍皆相繼進抵函谷關。

關中徵募民夫五萬餘,從長安府庫拉着一車車的糧草輜重。與北面河東民夫的輜重隊,紛紛匯於崤函通道。近五百里的崤函北道中,盡是車隊,浩浩蕩蕩,延綿不絕。

自河東安邑,行太行徑,直抵洛陽北面,同樣是車水馬龍。

眼下的大周,確實不懼怕戰爭,也有實力來打這場戰爭。

河東雖然經受了幾個月的戰亂,但整體秩序並沒有收到摧殘。府庫之內的糧草兵甲,更是不計其數,還有整個關中以爲後繼,支撐起一場十萬人規模的戰爭完全不成問題。

更何況,關中、河東各地也紛紛進入秋收,大量民夫的徵召不可避免的導致秋收的速度很慢,可還不至於廢收。

新的歲糧很快就會再次塞進府庫,亦或者直接運送到洛陽前線。

不止是大周,豫州、兩淮的動靜,也是不小。相比於大周目前聚集在洛陽前線的五六萬兵馬,大楚的兵力更多,消耗的糧草也更多。

好在廬江舒縣那邊,已經破了外城,想來也快要拿下來了。到時候,兵力、糧草都不用分之兩線。

兩國兵馬,都在盡着全力着手準備這場大戰,蓄勢待發。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