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換相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天下末年 > 天下末年 > 

第519章 換相

第519章 換相

蔡璣並沒有在宮內待上太久,沒一會兒便回了去。

無外人在,高誠也正經的跟姜紓說道起來。

“紓兒,最近生了何事嗎?”

高誠呡了口茶,眼光緊緊釘在姜紓身上,一刻也未曾挪移。

姜紓頓感渾身不自在,扭捏着說道:“夫君,長安城內並沒有什麼事情發生啊!”

“唉~”

高誠長嘆一聲,皺着眉頭,輕聲問道:“孤打算過幾日發兵討伐王允!”

“大王,妾身有一言,可否聽之?”

“說!”

“攻打河東,委實不智!周國此次勞師動衆數月,空耗錢糧無數。難道大王還欲再爲一次,周國如何承擔的起?”

姜紓的反駁意見,讓高誠的心頭不由鬆了一下。既是如此,那便好!

滿朝文武,口徑一致,阻攔自己攻打河東。如果姜紓不知情,那情況可就大大的不妙了。因爲,調查司沒有提前傳來任何消息。一度讓自己以爲,調查司也成了虛設。

但現在,姜紓知情,那就說明並非有何陰謀。

“是元常嗎?”

高誠思忖了片刻,將周國重臣一一篩過,也就只有鍾繇有如此能力。拉動百官,甚至有部分軍方重臣,而且還能說動姜紓。除了他,自己實在是想不起還有什麼人,有這麼大的能量。

姜紓也不意外,神色沒有任何變化,彷彿知道自己夫君肯定知道似的。

“大王,國相也是爲了大周社稷考慮。周國數年來,動兵幾次,皆無所獲。河東一行,再無戰果,軍心民氣俱喪,國基有動搖之變啊!”

聽到姜紓說的話,高誠嘴角還是沒忍住抽了一下。能不能別提這個了,自己不想有所獲嗎?

但是,這一仗,必須得打。

自離石相王,三王名爲一體,實則勾心鬥角。然而,王就是王。

如果晉王死了,魏國實力打算,唯一存有實力的周國再沒動靜。全天下,會怎麼看待離石三王?

尤其是南邊後來稱王的楚王,兵威正盛,連下揚州二郡。現在又大肆製造戰船,隨時準備渡江攻打揚州餘下數郡。

兩相對比下,自己這個周王,臉面何存啊!

“來人!”

高誠衝着園外招呼一聲,老宦官張辛立馬跑到近前。

“僕拜見大王,大王有何吩咐?”

“傳詔尚書檯,國相鍾繇,違秉上意,左遷太僕。原太僕卿閻象,愛民好治,忠公體國,能修內職,拜爲國相,進略陽侯!”

張辛一愣,這……換相?

“僕謹遵大王詔!”

雖然愣了一下,但張辛也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關鍵,當即退去。

而姜紓,就被嚇呆了,匆忙諫言:“大王,鍾國相亦是體國,爲周國社稷作想。勤墾數年,無一過失,而生民百萬,爲天下敬。臣妾,請大王三思而後定,收回成命!”

說完,姜紓便起身作禮。

現在收回成命,還來得及。萬一詔書既赦,那誰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了。

高誠瞥了一眼姜紓,言道:“唔,紓兒,汝不說孤倒是忘了。身爲後宮之主,干政何罪!”

聞言,姜紓身形一顫,暗歎一聲,不再言語。

“且回去吧,罰俸三年,日後注意!”

高誠起身攙住姜紓,嘴角揚起壞笑,看着嚇壞了的姜紓,緊繃着嘴脣。

姜紓在這短短片刻,經歷了大起大落,直到看見自家夫君的模樣,頓時曉得是夫君在開玩笑。

粉拳砸在高誠胸膛上,連個聲響都沒有。而高誠一把將姜紓攬入懷內,言道:“紓兒,只是給百官一個警告而已,汝又何必這麼心急。再說了,鍾繇去相,可沒有去錄尚書事!”

“夫君,妾身知錯了,不該擅議朝政!”

姜紓所回,牛頭不對馬嘴。但高誠聽了心中不禁暗自點了點頭,撫摸着姜紓的肩膀,說道:“現在龑兒還小,再有個幾年,孤就打算讓其隨朝聽政。”

“嗯,妾身明白了!”

姜紓是聰明的女人,也很明白事理。大王的每一句話,無不是在敲打着自己。

看來,日後還是要改改性子了。以前自己是將軍夫人,插手些幕府的事,誰也不會在意。但現在,是一國之母。再插手國政,日後難免爲朝臣所垢。

況且,漢朝後宮、外戚干政的事情,屢出不窮,於國不利。自己可不能害了姜氏一族,嗯,過兩日還要跟阿弟說道說道。

高誠詔令下到尚書檯,臺內頓時一片俱驚。

左右丞、六曹尚書皆有些不知所措,望着尚書僕射龐柔,希冀其拿出個主意。

鍾繇,周國國相,錄尚書事,自是身兼尚書令。

而尚書檯在未央宮中央官署辦公,國相府卻是在宮外,正是員漢長安舊丞相府辦公。

此時,鍾繇在丞相府內。

於是,尚書令不在,尚書檯也就剩下僕射龐柔,主管臺內事宜。

龐柔時年不過二十三歲,前幾年隨國相處理政務不少,這才被任爲尚書僕射,處理些小事。重大的事情,當然還是要交由國相鍾繇來決定。

但現在,龐柔必須決定。

因爲,國相鍾繇是尚書令,換相一事,最好還是不要經由其手爲妙。

“擬詔!”

龐柔只是考慮了片刻時間,便下定決定。自己是大王的人,而不是國相的人。弟弟與大王義女唐瑛的婚事已經定下了,自己的身上,就是實實在在的大王心腹的標籤。

“諾!”

右丞韋康當即命筆吏擬詔,完後交到龐柔面前。

“請僕射過目!”

龐柔接過,觀看之後,即說道:“送至大王閱!”

“諾!”

很快,尚書檯擬定的詔書送到高誠面前。

高誠正在陪着兒子耍鬧,看到韋康前來,便知詔書已經擬定好了。隨後連看都沒看,便言道:“送至符節令處!”

“謹遵大王命!”

經由符節令印上週王印章,韋康又匆忙回到尚書檯稟報。

“龐僕射,詔書已蓋印!”

“發至國相府吧!”

“諾!”

這一次的詔書,是韋康親自帶人出宮。但凡詔書,必定公佈天下。先前周國官員升遷,大多是用制,普通百姓壓根無權知道。

第一次官員左遷、去職用詔,還是前馮詡郡守杜畿之事。今日,是第二次。

一行人,迅速出宮,直奔相距不遠的國相府。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