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天下末年 > 天下末年 > 

第472章 子衿

第472章 子衿

“琰兒!”

周瑜突然改了口,讓蔡琰忍不住再次擡起頭來,看着周瑜。

“明日,吾欲去書與家父,請其前來長安,與蔡師一敘。若是汝願意的話,吾家可使人先行納采。至後歲時,瑜若未死於沙場,再續餘禮。若是……唔!”

一隻玉手,封住周瑜口脣,後面一句話,終究未能言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蔡琰驀然頷首低語,眉目微閉,雙手緊扣,付之胸前。

周瑜眉頭一鎖,心中很是不捨。可惜,男兒丈夫,不能流連於溫柔鄉而忘返!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說完,周瑜就這樣靜靜的注視着眼前的女孩,目不轉睛。

良久。

蔡琰這才擡起頭來,言道:“周郎還能在府上停留多久?”

“不多了,待家尊至長安後,便要搬出去了。畢竟,總要在長安購置房產,以爲日後所居!”

周瑜答道。

蔡琰神情一片失落,說道:“方纔,琰已向太一神祁祝。有天帝護佑,周郎雄姿偉略,必然諸事皆安!”

周瑜身形一顫,心中略有竊喜,略有憂慮。

沙場之事,誰又能保證一切。萬一,自己真的有所失,眼前的昭姬,豈不是要愈加傷神。

“多謝琰兒,不過且聽瑜一言。若瑜有所差池,君勿傷懷!”

“不會的,不會的,肯定不會的!”

蔡琰突然心如刀絞,連連沉語。突然,似乎又想到什麼,言道:“周郎是否與郭祭酒相交甚密?若是如此,大可拜請郭祭酒與大王言之一番。有諸軍護持,周郎必然無憂矣!”

“琰兒,當年瑜身在洛陽之時,便與大王見顏數面。然,瑜不欲如此。若從軍,必爲小卒,步步而行。”

“可,可做兵卒……”

“怎麼,琰兒就這麼不信瑜乎?”

“不是,我只是擔心~”

“吾意已決,切莫將此事告知蔡師,明白嗎?”

面臨着周瑜的質問,蔡琰久久不言,注視着周瑜的面龐,就是說不出那個好字。

“吾周瑜,可是八尺男兒!”

周瑜又是一句。

蔡琰沉默片刻後,這才言道:“便依郎君!”

“哈哈~好!”

片刻後,蔡琰哀嘆一聲,言道:“周郎,昭姬先回去了!”

“不若同歸!”

“不用!”

蔡琰留下一句不用,徑直離去,只剩下周瑜又不解的拍了下額頭。

……

客室之內,蔡邕的講習終於完了。

看向魯肅和李義二人,蔡邕探出手,示向旁邊二人,言道:“子敬、孝懿,來,吾與汝二人介紹兩位天下才子。”

“這位是衛覬,伯覦。這位乃是伯覦之弟,名寧,字仲道。二位才俊出自河東衛氏,皆才學斐然也!”

“在下李義,字孝懿,見過伯覦兄,仲道兄。”

李義倒是沒有什麼感覺,恭手見禮。

反倒是魯肅遲疑了一下,這兩人出自河東,那也就是魏國之人。聽聞蔡師,也未嘗與河東衛氏有過交集啊!

“在下魯肅,字子敬,見過伯覦兄,仲道兄!”

幾人一番見禮後,蔡邕這才詢問魯肅:“子敬,此次射策,如何?”

“託蔡師教誨,射策過後,肅感覺必然中也!”

“噢,子敬竟如此自信。來,且與老夫詳盡道來。”

“諾!”

魯肅恭手請之,言道:“先前四書之題,雖然偏僻,然不過講解釋意。肅不才,卻也自信不會有所差池。唯獨,那下場三道題目,匪夷所思。其一曰:‘今汝爲農夫,當若何。’其二曰:‘今汝將兵萬餘屯華陰,十萬敵已破函谷,當若何。’其三曰:‘今楚國大變,當若何?’,這三題毫無範疇,着實費了肅一陣功夫。”

“哈哈哈……”

蔡邕卻是大笑起來,稍後才說道:“子敬不知,這類題乃大王所置,曰策論。上及軍國大事,下含耕種之事。便是老夫當時初聞,也是心頭迷茫啊。伯覦,心中可有計較乎?”

說完蔡邕沒有問向魯肅,反倒是看向衛覬,相詢問道。

衛覬略做一笑,言道:“蔡師,這第一題,覬實在沒有頭緒。第二題,當應堅守,而後報之長安,請以援兵。第三題,自當聯荊州、漢中、吾魏國,相攜攻之袁術,並二分之。覬之拙見,還請蔡師指點!”

“還算不錯,可評之爲中!”

蔡邕捋着鬍鬚,笑着言道。旁邊的衛寧一愣,疑惑問道:“怎麼纔是中,難道家兄所答不對嗎?”

“仲道,不得無禮!”

衛覬一聲厲喝,衛寧這時也知失禮,當即起身躬禮:“蔡師,小子魯莽失言,還請蔡師責罰!”

“嘿,伯覦,仲道還小,些許不知亦能理解!何必嚴苛!”

“嗨,此乃覬見識不足,一題不答,便是評之爲下,都不爲過。得蔡師厚愛,予以評中,已是大幸!”

“伯覦且聽聽吾這弟子所答如何?”

蔡邕一指魯肅,言語中更是帶有弟子二字,頓時惹得殿內諸人齊齊看向魯肅。

便是魯肅,也是措不及防啊,自己這就成了蔡師弟子了?

“子敬,且道來!”

“諾!”

“正如題意所述,時值十月,秋收剛過。農夫必然要翻耕土地,以作休耕。而後,依吾大周之制,冬季參與作訓,習練武備。所以,肅答之以家族健婦休耕,主家服三月之武訓。而後於官府做工,獲取錢幣。題二正如伯覦兄所言,堅守潼關,靜待援兵。至於題三,肅另有別見,答曰養精蓄銳!”

魯肅說完,衛覬當即陷入沉思,仔細思慮着第三題。

片刻後,這才一拍腿肘,大喝一聲:“嗨,覬爲題所誤也!”

“哈哈……”

蔡邕也笑着言道:“如何,伯覦也未曾想到吧。”

“唉,覬是未曾想到啊,此題醉翁之意不在酒哉!”

“正是,此題雖言楚國大變,可未言有何大變,是否傷及元氣。又未言天下各勢力,又有何舉動。邕方纔亦是爲之所惑,直至伯覦言之,方纔醒悟,怎麼可能如此簡單!”

“子敬大才,蔡師倒是收了位好苗子啊!”

“哈哈……”

蔡邕非常滿意的捋了捋鬍鬚,毫不掩飾自己對魯肅的喜愛。

唯獨魯肅,急忙拱手言道:“伯覦兄謬讚了,肅先前答時,亦是躊躇再三,費時日久,比不得伯覦兄如此急智啊!”

“吾等射策題中,竟是如此?唉,義怕是要失策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