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袁術稱王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天下末年 > 天下末年 > 

第448章 袁術稱王

第448章 袁術稱王

“王上,那可是傳國璽啊!”

郭嘉有氣無力的歪倚在亭柱上,搖着頭,口中喃喃道:“那可是傳國璽啊,唉~”

高呡着茶水,問道:“拿傳國璽,換大周國的命,不好嗎?”

“肯定不好啊,那可是傳國璽。嘉當年苦苦勸之,王上才收入囊中。現在,居然就賣了八十萬石糧草!”

郭嘉一副生無可戀的表情,惋惜的不得了。

“行了行了,別給孤裝模作樣了!”

高誠擺了兩下手,轉而問道:“奉孝,汝現在是爲人父了,何時改改汝那脾性!”

“……”

郭嘉撇了下嘴,搖頭晃腦的言道:“嘉一生風流倜儻,豈能輕易更之。這日後可是要傳給奕兒的,不然那小子日後勾不到細君,豈不是丟了嘉的顏面!”

“呦~”

“汝郭奉孝居然還會爲兒子考慮了?”

郭嘉背後突然響起一聲女音,直說的郭嘉身形一頓,四肢僵硬。慢慢扭過頭來,果然。

“臣拜見王妃!”

“哼!”

姜紓冷哼一聲,無視郭嘉飛速的整理衣衫躬身行禮,徑直走到高誠身前。

“妾身拜見大王!”

“紓兒不必多禮,快快入座!”

“謝大王!”

姜紓這一入座,自然也就沒有郭嘉的位置了。畢竟,在亦君臣亦兄弟的王上面前,自己放肆也就放肆了,王上不會在意。

可……王妃就很在意啊。

“大王,某聽聞傳國璽……”

姜紓爲高誠斟滿茶,擰着秀眉說道。

“不錯,傳國璽給袁術了!”

“大王英明!”

“嘿,方纔郭奉孝這小子還說孤不該將傳國璽賣給袁術呢!”

郭嘉瞬間遍體生寒……

姜紓眸目一轉,盯着郭嘉,言道:“嗯~郭祭酒足智多謀,想必另有一番見解吧!”

“哈哈哈……”

……

傳國璽的風波,一直在整個大漢的上層醞釀。底層百姓,根本就瞭解不到這個消息。甚至,哪怕是是地方豪強、小世家,都不知道這其實只是一場交易。

隨着兩個月的醞釀,傳國璽終於得到了他應有的用處。

公元189年,初平三年七月。

袁術與陶謙,及公孫瓚使者會盟於彭城,互相王!

袁術號楚王、陶謙號齊王、公孫瓚號燕王。

其後,詔布天下,各司建國,立百官諸卿,享宗廟社稷。

楚王術暫都平輿,齊王謙都郯縣,燕王瓚都薊縣!

……

“噗!”

高誠瞪大了眼睛,看着這調查司送回的情報。袁術、陶謙、公孫瓚三人相王於彭城,共立盟誓。

臥槽,袁術怎麼沒稱帝啊!自己還指望着袁術稱帝,來緩解一下關中的內外壓力呢。

現在倒好,三人學着自己和老董、老丁,玩起來相王的把戲。

周、魏、晉、楚、齊、燕。

已經六國了,再加上劉虞、袁紹、曹操等人扶持的燕漢。

活生生的七國爭霸啊!

這……怎麼就給成了這樣?

一轉頭,高誠就將這件事丟到一邊,袁術等人稱王,也不過是不想在氣勢上輸一籌罷了,無關大局。

拿起一封竹簡,打開一觀,最後一支在外的兵馬,已經撤回武關。同時,帶回來的也有從袁術那邊買回的最後十萬石糧食。

再擇另一卷,言訴的乃是各地糧食的輸送情況。馮詡、扶風送去二十萬石,弘農二十萬石,餘下的則留於京兆。

八十萬石糧食,隨便一分分,便顯得那麼匱乏。二十萬石是不少,只是這途中輸送,又是要消耗不少。最關鍵的便是,可能有人中飽私囊。

這是避免不了的問題,只能嚴格監察,最近調查司基本上都是忙這件事。還有御史部,由蔡邕親自帶隊,巡查各郡縣。

呼~想來,應該也不會出現太嚴重的問題。

再打開一卷,講的是鑄錢署已經恢復到大洪之前的產量,請求調撥匠戶,加大鑄錢數量。

高誠皺了下眉頭,鑄錢署現在鑄的新錢也不少了,得停下來一陣時間,來給予百姓消費的時間。

洪災、饑荒持續的這一年內,鑄錢署除了洪水漫野那半個月,其餘時間都在鑄錢。如今百姓手中的閒錢估摸着少說也得百餘錢,但這些錢就是花不出去。

饑荒導致了關中所有地區的經濟發展停滯,物資匱乏。全關中的百姓,啥都缺,就是不缺錢了。

這可不行!

提起筆墨,高誠在竹簡下方寫了幾個字,鑄錢數減半。

一半的數量,差不多也能夠維持償河東。欠錢的是大爺,得慢慢還,不能急。

拿起最後一卷,說的便是各地學校的情況。以工代賑依舊在進行,不過饑荒嚴重期間,所有工程都停頓下來。直至今日,纔開始正式再度施工。

學校的建立,無疑是以工代賑攻城最重要的一部分。京兆這邊各縣的縣學已經籌建完畢,學員卻是全部超員。鄉鎮之間的庠序,還沒有動靜。上林文苑,剛剛完成不過一半,但已經開始招募師資力量已經學員了。

其餘各郡差了三分,大多數縣學,還都沒有建立完畢。日後,想來也很快就能宛城。

畢竟,有世家全力支持,建立學校簡直不要太簡單。

“今日,只有這些?”

看完所有奏批,高誠疑惑的看一眼身側宦官問道。

老宦官急忙躬身言道:“回大王,僅有這些!”

“嗯~走吧,回宮!”

“諾!”

……

周國大軍全部撤回關中,而魏國和晉國精騎,還是在肆虐潁川。燒殺劫掠,無所不爲。

剛剛稱王的袁術意氣風發,分封諸官後,立即命大將軍張勳,率穰縣兩萬兵馬,匯合孫策、汝南大軍,合計五萬餘人北上進入潁川。

宗正袁胤則是趕往穰縣,統帥餘下的兩萬兵馬,收復所失各縣,嚴防荊州劉表北上。

衛將軍劉勳,率領近四萬大軍,東進徐州境內,馳援齊王陶謙。

話說陶謙與曹操的戰爭,並不是那麼順利。曹操麾下的兩萬兗州兵戰力實在剽悍,而且良將無數,硬生生打的陶謙近六萬兵馬節節後退。

郯縣,就是最後的防線了。五萬餘徐州兵,在改軍旗成爲齊軍後,士氣倒是恢復一些。不過,依然只能於郯縣城外深溝高壘,與曹軍對峙。

把徐州兵逼退至此後,曹操便命麾下諸將,分帶步騎,劫掠徐州其餘各地。沒有兵馬防備的縣邑,面對兇悍的曹軍幾乎望風而降。

老曹心滿意足的收穫着大量的人口、財富、糧食,全無攻打郯縣的心思。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