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虢亭會戰始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天下末年 > 天下末年 > 

第314章 虢亭會戰始

第314章 虢亭會戰始

在董卓和高誠的拍板下,決定了後日出關,與臧洪賊兵對陣。

這空留出來的兩天,自然是要給臧洪充分的時間。首先是下戰書,然後呢,臧洪總得把地方騰出來吧。

虎牢關這地方,雖然挺寬敞的,可山地丘坡衆多,根本不適合大軍展開。

既然要會戰,必須得讓臧洪空出點地方不是。

如果臧洪不願意後退個幾十裡,閃出戰場空間,那董卓就是想出關一戰都沒門。

回到營帳,徐榮是死活想不明白徵西將軍,爲何要突然支持相國出關大戰。此時大戰,只會給關東盟軍機會。

一個不小心,損失慘重,關東盟軍必然蜂擁而上,京畿再無精兵續戰。

若是根據自己的想法,趁着袁紹不在河陽津,將精兵襲之。即便做不到摧毀其主力,也能大大拖延袁紹渡河的時間。甚至,到了大河凍期,失禮的袁紹軍還敢不敢輕易過河,都要兩說。

而只要能拖下去,拖到京畿百姓、物資等等全都遷到河東。然後把京畿讓出來,關東盟軍絕對支撐不了多久。

數十萬大軍的物資,就算是關東羣雄再富有,也難以支持日久!

不過,軍令既下,也只有遵從的份。剩下的就是看大傢伙的發揮了,千萬別莽撞就行,就如徵西將軍所言,不勝亦不能敗!

對於徵西將軍,徐榮還有三分信心。素來以穩重著稱的徵西將軍,再加上那種噁心死人的營寨,應該問題不大。

第二日,臧洪便回了戰書。

同意後退三十里,讓出戰場,兩軍於次日,會獵虢亭西!

虢亭,原東虢國遺址,現在只是屬於滎陽境內一小亭。當然,因爲是周朝封國的原因,虢國在這一帶還是很出名。

東虢國並非假途滅虢的那個虢國,那是西虢國,在陳倉一帶,離得遠着呢。

虢亭地理位置嘛,說真的,也就那樣。

因爲距離滎陽太近,只有十來裡地,東北三十里外又是大名鼎鼎的敖倉。

跟這兩個地方一比,虢亭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滎陽方圓十數裡,都是些個丘陵矮山,虢亭周邊倒是不錯,沒有山川相隔。一些丘陵地形,實在沒法避免,倒也是能夠展開大軍作戰。

至於敖倉和滎陽,能稱之爲要地,更多的是其功能作用。敖倉爲天下糧倉,經漢一朝,多是儲存大量糧草,來供給洛陽食用。滎陽則可以說是敖倉的替代品,敖倉儲存糧草,自然是國之重地,一般人敢靠近就是個死。

但隨着大量糧草北運敖倉,自然也就帶活了沿途的水運,同時也附帶着商業運輸。而敖倉是重地,商人靠近不得,就只能就近尋一地唄。

滎陽,就是因敖倉,而成爲商業聚集地,地方繁榮富裕。

但這些都已是往日之繁榮。

東漢這百年來,年年征戰不休,敖倉早就空了。有一點糧食,就全都送至洛陽庫稟。滎陽,也因戰亂,導致商業疲敝,人口大量流失,日漸衰弱。

當日,三軍整衣備甲,各部官長,也開始鼓舞軍心士氣。

接連獲勝的北軍將士,自是士氣如虹。而高誠麾下西涼兵,經過長時間的休整,也從被盟軍箭矢打自閉的狀態下,緩了過來。

士氣,總體來說不錯!

次日卯時,最先出關的便是三千飛熊軍!而後,兩千北軍精騎,匯聚高誠麾下兩千牧馬童,緊隨其後。

等到探其傳回消息,戰場上沒有發現特殊情況後,步卒纔開始出關。

同時得到的還有,臧洪大軍也正在自滎陽大營而出。

自打將大營搬到滎陽後,臧洪就安心了下來。後方的糧草重地酸棗,也開始朝着敖倉屯糧。十萬大軍扎於滎陽城外,原守備酸棗的三萬兵馬,換防敖倉。其餘兩萬人,守衛滎陽城。

董卓一身金甲,威風凜凜,站在關外一處山丘之上,望着下方的出關大軍,意氣風發啊。

數萬步卒,盡皆披甲之士,列隊行軍,旌旗騰舞,令騎穿梭兩側,奔走往返。號聲連連,呼聲不斷,揚塵四起,遮蔽羣丘。顫聲陣陣,山河爲之嘯動!

前軍十餘縱隊,踏出關外,中軍其後而發。

中軍一出,陣勢再一,披紅戴紫,斧鉞相交,甲士赫赫,令騎密佈。其間望樓,長三丈,寬兩丈,高三四丈餘,耗民力近千,馬牛百餘,徐徐而進。

其後大纛獨行,戰車數十架,力士數百相護。左右甲騎無數,分列而行。

再後,便是董卓座駕。

富貴華蓋,左右斧鉞,其前乃持節士,其後執戟羽林郎,煞是威風。

“恭迎相國入駕!”

“恭迎相國入駕!”

“恭迎相國入駕!”

持節士臨到董卓、高誠等人所佇立坡前,敬節杖,高呼請駕。

原本行進中的羽林郎士,也紛紛駐下,頓戟高呼。更後面,但凡出關中軍將士,盡皆頓兵,揚聲吶喊。

高誠撇了撇嘴,砸吧了兩下。

還別說,這待遇,讓人看着都羨慕啊!

跟老董一比,再看看自己。

掛帥出征,從來就沒有過這派頭,都是直接上了車架,隨中軍而進,更無甲士高呼相請。

嘖嘖,羨慕!

這他孃的出個虎牢關都這樣了,當初老董領軍出洛陽的時候,豈不是更加流弊!

老董賊不好意思的看了一眼高誠,言道:“子明,老夫便先請了!”

高誠神色一動,亦是躬身行禮言道:“相國尊貴,自當先行,末將隨後便至!”

董卓點了下頭,接過持節士遞上來的節杖,一手持節,一手摁着佩劍,從容走下山坡。

當董卓入了車架,大軍再度動了起來,朝着前方繼續前進。

高誠等了好一會,直到快看不見董卓車架時,自己的車架纔來。

清一色的西涼將士,好吧!

也就三架車輛,一架自然是供高誠乘坐,另一架是伺候節杖的,最後一架也是伺候大纛的。

至於諸將,都是隻有騎馬的份!

當然,高誠永遠都不會知道,這還是郭嘉好不容易從北軍那邊借來的。西涼軍出函谷關的時候,就沒帶車架。

高誠縱馬隨軍,節杖是直接包在中軍大帳的帳布中。大纛,旗杆都是現砍。

誰都知道自家君侯打仗,一般都是騎乘戰馬,也自然沒注意這一方面。可眼下,相國這麼一整,總不能讓自家君侯丟份丟的太多啊!

車架,最多的還是數北軍。

人家有錢。

劉宏當家的時候,可勁的朝北軍砸錢。

相國當家了,自然也是格外照顧這支精悍的北軍!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