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征伐之事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天下末年 > 天下末年 > 

第294章 征伐之事

第294章 征伐之事

“什麼?”

董卓大吃一驚,萬萬沒有想到李儒竟有如此想法,連忙搖頭說道:“不可,不可!陛下崩天,傳國璽乃天命予吾,吾焉能棄之?”

李儒沒有驚訝,反倒是欣喜略過三分,相國捨不得傳國璽,那就代表相國的雄心壯志還沒有被京畿繁榮之地所糜爛。

但是,眼下同樣能打動高誠的也只有傳國璽了。

李儒現在可不知道,高誠現在心中也是着急入火,想要進兵京畿協助,又擔心董卓誤會。

“相國,傳國璽雖應天命,然此刻在吾等手中,當不得一兵一卒,於吾等更是無利。反倒不如,將其送給高子明,請其出兵相助。而後,吾等再散出消息,高子明手握傳國璽,必然引得關東諸雄側目!”

“可是,文憂,那可是傳國璽啊!”

董卓還是捨不得,自古以來,得九鼎而天下定兮。自始皇帝一掃六合,九鼎便不知下落,從而鑄造傳國玉璽。

時至今日,傳國璽已經完全代表了九鼎的權利象徵。

“相國!傳國璽放在高子明那裡,他也不敢稱帝。只要吾等撐過這一次,日後收復京畿,休養數年,兵出關東,橫掃天下之時,再向高子明索回傳國璽,輕而易舉!”

“嗨,罷了,罷了!”

董卓感嘆一聲,很不開心的離開了。

殿內只留下李儒一人,望着這寬闊的大殿,獨自作思。

洛陽必須要放棄了!

大軍進入洛陽,纔不過區區半年時間,就已經糜爛至斯。

相國在天子死後,更是肆無忌憚,夜宿龍宮,日夜不理朝政。原本剽悍的河東將士們,也變得只會欺壓百姓,剋扣關卡,毫無軍紀可言。

照這樣下去,不出三兩年,河東軍還有什麼戰鬥力?

太安逸了……

不妥!

兩日之後,董卓上朝,與朝內三公九卿商議之後,決定恭請賢德非凡的協皇子,登基稱帝。

詔書既下,董卓命人取來傳國璽,在此朝議後所制詔書上,印了下去。

傳國璽印上,詔書也很快交給天使,岀往幷州晉陽。

當天夜晚,一隊快騎,同樣出了洛陽,向着長安方向疾馳!

在這緊密的時刻裡,天下各個羣雄也都在互相聯繫,或是抱團取暖,或是簇擁而起。

袁本初出自四世三公,雖是庶子,可比起那個一向自大的弟弟要好太多了。

這一次能夠兵不血刃的吞下王芬所部,靠的就是袁紹這長達十幾年慢慢累積的威望。

當年黨錮最嚴重的時候,自己冒天下之大不韙,結交各地黨人。爲他們提供方便之所,藏匿之地。

現今黨人之首陳逸,更是與袁紹相交甚密。冀州泰半郡守、國相也多是與袁家牽連不斷。

再加上袁紹自長大後,就保持着威武雄厚、善待黨人仕民、禮賢下士的姿態。

由此,纔會促成短短半月,幾乎全掌冀州的局面。

文有沮授、田豐、韓馥、陳逸、荀諶、陳琳、審配、許攸、李孚、陳震等人。

武將就更多了,顏良、文丑、淳于瓊、韓猛、蔣奇、蔣義渠、朱靈。這些人除了淳于瓊外,都是袁家家將。

而收編的冀州兵馬中,大將更是雲集,只不過尚且不爲袁紹所倚信。其中就包括鞠義、張頜、高覽、潘鳳四員大將,還有張南、焦觸、張顗、馬延、晆元義、呂曠、呂翔等一羣掛上名號的將領。

那八萬郡兵談不上精銳,可也是正兒八經的大漢帝國郡國兵,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缺乏的僅僅是上陣殺敵的經驗而已。

再加上冀州高大四五百萬的人口基數,還有數不盡的錢糧,袁紹半月之間,就成了全天下第二大諸侯。

第一當然還是袁術,汝南一郡人口多達一百五十餘萬,再算上兩淮間的郡國。袁術的實力,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

當然,這些還都是潛在實力,短時間內是消化不了的。即便是高誠,現在也在慢慢的消化着關中地區呢。

黎陽城外。

冀州軍大營內。

袁紹安坐於中軍大帳,與沮授、田豐、許攸等人,正在商議着天下局勢。

“元皓,與張揚、王匡聯絡的如何了?”

“回主公,王匡還好,手裡只有區區兩三千人,倒是樂意聽從主公調遣。不過,那張揚,手握近萬兵馬,僅願意與主公結盟!”

田豐身貌俊朗,言語間,不慌不忙,盡顯名士風範。同樣是大帥哥的袁紹,對田豐可謂是鍾愛有加。

袁紹正欲說話,旁邊的許攸卻是先行站了出來,說道:“哼,依某看,張揚只欲借吾等之勢,謀求私利。”

袁紹沒有說話,只是看了許攸一眼。

沮授卻說道:“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皆爲利往。張揚,非主公臣屬,自無忠義可言,盡爲利爾,不足爲奇!”

“不過,主公,陛下崩天,吾等還是要做番樣子,發檄文以招討董賊也。萬萬不可使其佔了先機,蔑吾聲名!”

“公與所言正是!”陳琳贊同附和,繼續講訴:“陛下崩天,吾等若不及時聲討董賊,必受其害。一旦,董賊污吾等名聲,大義便不再吾,而在彼了!”

袁紹見其餘人也沒什麼意見,大多贊同,也點頭言道:“孔璋,汝文采非凡,這作檄一事,便勞煩汝了!”

“主公放心,琳必使董賊遺臭萬年!”

“哈哈哈,好!”

“那,高誠怎麼辦?”

田豐一句話,讓袁紹的笑聲戛然而止。

“高誠不在洛陽,陛下崩天一事,委實無法牽連此人。另外,高誠與董賊可並非一條心,只觀其一居關中,一居司隸。總是沒有吾等,其二人也早晚刀兵相見。”

“如此,吾等何不如伐董賊,而敬徵西呢!”

陳琳說完,沮授略作沉思,言道:“孔璋所言不差,分而離之,乃是破賊之要。不過,高誠可並非庸碌之輩,能征善戰,奇謀百出。伐與不伐,其必然會應援董賊!”

“那便不伐!”

田豐當下立斷,說道:“若伐之,吾等與其勢必要分出勝負,再無緩和。而若是不伐,一旦董賊失勢,高誠必然不會與吾等死戰不休,吾與彼,皆有退路!”

看着帳內諸多幕僚,都發表了意見,袁紹這纔開口說道:“諸君以爲,元皓所言,可否?”

“可!”

“好,既然諸君皆無異議,孔璋,那便伐董賊,不徵高誠!”

“諾!”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