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陣前鬥將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天下末年 > 天下末年 > 

第196章 陣前鬥將

第196章 陣前鬥將

陣前鬥將,在中國的軍事戰爭史上存在嗎?

存在!

但,頂天也就是那麼幾十起而已。

至於三國時代,是不存在的!沒有陣前鬥將,這一說法。

主要原因還是得益於秦漢遺傳下來的軍事體系,指揮體系以及後備役體系。

戰國之前,不論夏商周、五霸以及諸小國。他們的軍事力量,主要由國民組成,而非普通百姓。

到了戰國時期,戰爭規模逐漸擴大,所需要的兵力也成倍增加。各國無不是增加國民戶口,或是自平民中徵召丁壯,補充軍用。

由此,也就形成了戰國時期動不動數十萬大軍會戰的結果。

其中戰兵或許不足其三,可那些負責後勤運輸的丁壯,也都是分發兵器,隨時可以成軍作戰。

秦亡漢初,面對來自北方匈奴的強大威脅,大漢帝國組建了中國軍事史上,真正的預備役部隊,良家子!

農時耕種,閒時演練。

至武帝時期,北伐匈奴一戰,更是徹底將中國戰爭史拉上一座新的高峰。

不論是精銳戰兵的數量,後方輜重民夫的召集,還是預備兵力的儲存,都達到了前無來者的地步。

其次,戰爭中大戰略佈局,以及戰術運用,作戰指揮,都呈現出冷兵器時期最炫耀的光輝。便是後來者,也遠遠不及。

就這樣,中國戰爭以將帥臨陣指揮爲主的體系,流傳下來。

到了三國時期,也基本上以陣戰爲主,完全發揮主帥的指揮才能。而不是憑藉着個人勇武,破敵擒將,來獲取戰爭的勝利。

陣前鬥將最先出現的時期,是五代十國。

五胡亂華,胡人遍北地,可並沒有學會中國戰爭的精髓。其岀自草原,趁着中原內亂,元氣大傷之際,得以入主。

不識兵法,不知戰陣,只懂得用大量的騎兵、具裝甲騎,強力戰勝對方。在那個黑暗的時代,看一個勢力強大與否,只需要知道它有多少具裝甲騎即可。

而五代十國不同。

大唐帝國吸納了大量外族人口,使得衆多胡人得以進入唐軍體系,來學習那些眼花繚亂的軍事知識。

再加上胡人好勇鬥狠,勢力繁多,戰事一觸即發,毫無防備之下,從而產生了陣前鬥將,以將軍的勇武來帶動軍心士氣。

沒錯,唐末時期,纔有真正的陣前鬥將。

但也僅是少數,多用於突然而至的戰鬥。真正大規模戰爭之下,依舊是以主帥爲主,指揮三軍陣戰爲要。

現在嘛,華雄與閻行,臉色凝重起來。

跑到陣前,與羌人鬥將?

不說別的,光是兩人縱馬到了陣前,那些羌人會客氣?

指不定就是萬箭齊發,驟時可就死的真冤了。

在他們的認識之中,猛將的作用只有兩個。一是用來衝陣,憑藉猛將的勇武,帶起周圍士兵的悍勇,來打破敵人陣型。

二來是保護主將,以免主將被賊人圍殺,或是戰事不利時,護衛主將突圍。

鬥將?

還是第一次聽說。

不過,身爲猛將兄,二人最受不了的就是刺激。高誠一句置疑,讓兩人心中不禁掀起憤慨之心。

“回稟君侯,末將視彼等胡夷,不過插標賣首之徒,何懼有之!”

華雄怒發須張,聲哄雷音。

閻行在側,也是緊握雙拳,不甘受辱。

“好,本將這就着兵馬掩護汝等出陣,此戰勝負,在此一舉!”

“末將定不負君侯所託!”

很快,兩人提着長毛,胯下良馬飛馳,領着千餘將士疾馳出陣。

“邊章小兒,某乃大漢安西將軍帳下華雄是也,爾等蠢賊,可敢與某一戰否!”

閻行率領千人壓陣,華雄飛馬而出,奔至羌軍陣前,虎視熊注,高聲大喝。

蓄力怒吼之下,聲傳二三裡。

邊章見有漢軍出陣,也是一陣不解,正欲詢問,便有士卒來報。

“回稟統領,漢軍之中有一將出陣邀戰!”

噢~?

這高子明又在搞什麼幺蛾子?

咦~

莫非是欲效仿公子友擒莒挐之事!

邊章習讀詩書,對於此事還是有些瞭解。兩人以戰不責卒爲名,屏退三軍,互爲博勇。

哼~

高子明以爲自己會傻到如此嗎?

着一偏將,與己博勇?

自己又焉會與其機會!

“李將軍帳下勇士衆多,不若與那漢將,廝鬥一番,充爲賞悅何如?”

李文候在羌騎駐馬後,無事便回到邊章大纛之下。此時聞言,也不禁一笑,贊同說道:“如此也好,讓漢軍見識一下吾之勇士。”

沒多久,羌軍陣中,也是一騎岀奔,徑直來到華雄身前數十步遠。

遙而望之,學着華雄大聲吼道:“我乃李將軍帳下勇士,漢狗,速速前來受死。”

華雄虎目一張,冷哼一聲,縱馬直衝羌將殺去。

兩騎相交,華雄提矛刺之,一合斬敵。

回馬來到那屍體身前,拔劍梟首,又執矛插住,高高舉起,耀武軍前。

邊章身形一震,懊悔不已。

倒不是爲華雄之勇所憾,一合斬敵的勇將,自古以來便有不少。傳說中的惡來,春秋時期的南宮長萬,哪一個不是萬人敵。

華雄勇力非凡,可也絕敵不過千軍萬馬。

只是,漢軍將士,觀華雄斬將,士氣徒增,甚是不妙。

反觀己方大軍,士氣爲之一頓,有些壓抑。

“高子明,還真是好手段!”

邊章頷首低吟一句,一時之間,竟想不出方法應對。

華雄已勝一陣,漢軍士氣驟升,短時間內不會降下。也就是說,除非着人陣斬華雄,不然高子明必破自己的怠軍之計。

可那華雄既然膽敢單騎挑將,定仗一身非凡武藝。羌人不習武技,只懂得蠻力相向,怕是難以殺了此人。

然,就在邊章遲疑之際,羌騎陣中,又是奔岀一騎,直衝華雄殺來。

華雄冷眸一撇,手中長矛,奮力一甩,將其上首級震岀。端平矛杆,聚精會神,交錯一剎,再斬一人。

華雄如此威猛,斬敵將如同劈芥草,當即使得漢軍士氣更盛三分。

便是望樓之上的高誠,也是面露喜色,爲華雄彩。此鬥將之法,還真是有另外一番妙用。

李文候見麾下兩員勇將被殺,也不禁憤慨不已,當即就想縱馬上前,與那華雄博力。

幸虧身邊親衛還算明事理,知李文候乃一軍大將,不能犯險。匆忙拉住戰馬,勸言說道:“將軍不可,三軍將士性命皆繫於將軍一身,焉能冒險與那漢將拼殺!”

“不若吾等,整頓兵馬,衝擊漢陣。便是那華雄再強勇力,也抵不了吾數萬大軍。”

“哼!”

李文候冷哼了一聲,這才冷靜下來,打消了上前的念頭,衝着身邊親衛說道:“去詢問邊章,到底還打不打了。要打,就趁早!”

“諾!”

黃巾陣營之中,十餘人擠在一塊,看着邊章、李文候的笑話。

這幫蠢賊,仗着優勢兵力不用,非要拖延時間。現在好了吧,人家高子明只是派出一員勇將,便使得己方大軍士氣低迷。

真是想不明白,剛纔若是直接發矢射殺華雄,哪還會有這麼多事!

……

華雄一人,執矛立馬,虎視面前三十萬雄兵,怡然不懼。

馬蹄上前,手中長矛橫指邊章大纛,奮力嘶吼:“華雄在此,何人敢戰!”

“華雄在此,爾等速速上前受死!”

三十萬叛軍,敬而望之,莫不敢言。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