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再歸長安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天下末年 > 天下末年 > 

第188章 再歸長安

第188章 再歸長安

三日後,高誠率領大軍主力,計馬步軍七萬六千餘人,抵達中渭橋。

當天下午,三軍渡河,於晚間駐於渭河以南。

晚間,月明星稀。

邊章就這樣默默的看着高誠,領着那精銳漢軍,安然渡過渭水。

美陽城破的消息,提前兩日傳來,一樣讓邊章憤恨不已。

好你個韓遂,當真敢如此胡爲?

邊章緊握了一下手掌,咬牙切齒的小聲低吟一句,目視西方。

美陽一破,就讓高子明少了一分牽制,使得其全軍而動,自己機會依然不多。

同時,韓遂跑了,纔是最大的威脅。

因爲他肯定會直接回隴西、金城二郡。

金城是羌人的老地盤,韓文約翻不了天。可那隴西的李相如,卻是極有可能助其一臂之力。

當初自己好不容易勸說李相如放下自立的心思,打着招安取官的想法。可如今,招安已是不成,李相如心中想法改變。

偏偏韓遂又與其同想,皆是一心聚衆,割據邊地。

“踏踏……”

一陣馬蹄聲,自身後傳來,邊章回頭看了一眼,見是李文候和北宮伯玉。

李文候拿下武關之後,便回到主力軍中。南下南陽的兵馬,只是由心腹之將統帥。畢竟,長時間不在軍中,李文候也擔心五萬精騎姓邊啊。

“二位將軍來的正好,且一觀高子明軍威之盛!”

邊章望了一眼,口中說道,繼續眺望着遠方燈火通明的漢軍所在。

“高子明行軍嚴謹,但凡臨敵,必深溝高壘,堅營強寨,使人難覓良機。”

聽着邊章的話,李文候和北宮伯玉不禁點了下頭。騎兵最煩的是什麼,就是這種動不動就紮營的貨。

賊煩人,看着就讓人沒有什麼進攻的慾望。

比如眼前高子明的大軍營寨,說真的,還不算太牢固。畢竟時間短,扎不起太堅固的營寨。

可是外面那一排排的壕溝是什麼?

挖一條已經很噁心了,高子明這廝居然一口氣挖了二十多道。

弓手掩護,刀盾兵挖坑,挖好一點後,戈矛手進去。然後就這樣慢慢往前挖,直到現在其營寨前,密密麻麻的全是坑道。

不費勁嗎?

有那麼多時間,你這大營也起來啊。還有,挖這麼多溝,日後你還出不出兵。

進攻或許有機會勝,但絕對損失慘重。

不進攻就只能看着高子明站穩腳跟……

“南陽那邊已經傳來消息,荊州都尉蔡瑁已經被吾軍擊潰了。再有幾日功夫,趙慈和葛陂的人就能進入武關道。”

邊章點了點頭,沒有感覺意外。趙慈和葛陂雖然只是黃巾賊寇,可是其兵馬衆多,加一塊都快有二十萬人了。

荊州蔡瑁名不經傳,在面對兩萬騎兵以及數十萬步卒的進攻,能擋得住纔怪。

“讓趙慈和葛陂立即北上,早來一日都是好事。至於荊州兵馬,多是步卒,無需擔憂,留下一萬精騎看着便是。”

“也行,現在咱們還是要先擊敗高子明。只要殺了這高子明,天下還有何人能攔吾等爾!”

李文候不禁揚顏一笑,事實也正是如此。

滅了這高子明,整個司隸都再無精兵。而自己手握七萬精騎,再連結那些黃巾賊寇,大漢帝國確實難以爲繼。

韓遂也露出微笑,一改先前凝重。二十萬黃巾賊寇,再加六七萬精騎,就不相信自己還能敗。

用步卒去衝漢軍軍陣,然後再以精騎破衆,自己就不信高子明是鐵打的!

“既然如此,咱們也退回大營,靜待趙慈、葛陂前來。”

“嗯!”

數萬羌騎再度奔走,撤回軍營。

而同樣在營寨內,觀望着遠處山坡上動靜的高誠,聽着那隆隆遠去的聲音,也大鬆了一口氣。

太急了,只能用挖坑道的法子,來迫使羌軍不敢來攻。

便是現在,整個大營東面,還沒有一根木欄遮擋。其餘地方,也只是稍微撐起,連固定都沒有。

六七萬騎兵,真讓人頭疼。

相比之下,自己手中這兩千騎兵,有點相形見絀啊。

回到帳內,四下無人,高誠腦海中一遍遍想着心中的計劃。

現在的大營,距離長安太遠了。將近二十里地,根本形不成掎角之勢。

最好還是在長安城外不遠處紮營,先保證長安的安全。只要長安無恙,自己就能夠隨時補充糧草,補充兵員。

作爲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兩座城池之一,長安城內擁有着將近二十萬的常住人口。尤其是現在戰亂來臨,周邊村鎮的黔首都躲進長安城內。

目前城中起碼有着不下三十萬人,其中丁壯,也應會在三五萬之數。

這麼多資源,足夠自己跟邊章打一場持久戰了。

沒有足夠的機動力,漢軍只能等待羌軍來攻。不然,想要交戰都要看邊章願不願意。

高誠與邊章二人,現在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自然也就不存在立即交戰的可能了。

第二天,漢軍如願以償,在長安西門外,安營紮寨,成掎角之勢,互爲依靠。

邊章則是紮營長安南面,與高誠對峙。

相比之下,此時呆在新野縣城的蔡瑁、秦頡、蒯良三人無奈相視。

看着城外,那密密麻麻的人頭,那更遠處,連綿數十里的營寨。

直叫人心生無力。

太多了~

南陽郡去歲剛剛慘遭黃巾張曼成佔據,好不容易收復了,這還沒安定幾個月,又有趙慈反叛。

幾千郡兵,轉眼間就損失一乾二淨。若非有着高誠仰仗,秦頡知道自己丟了南陽,也不會受到朝廷責罰,恐怕就要以身殉國了。

只是,如今跟蔡瑁匯合後,好像還是懟不過這些賊寇啊。

出城一戰,漢軍戰事不利,只好退守新野縣城。

便是旁邊的蔡瑁,也是面色陰沉,心中極度不滿。

當然,這不滿,主要指向荊州刺史徐璆,以及荊北的某些世家。

自從君侯與袁家徹底翻臉後,某些人就以爲君侯不可依了?

真是笑話!

一羣目光短淺之輩~

荊北有世家郡兵近兩萬人,可蔡瑁帶出來的只有一萬人。這一萬人是蒯、蔡、黃三家的私兵構成,其餘者,皆非同道中人。

哼~

一邊的蒯良看着身旁兩人神色,心中默默作思,爲那些世家哀嘆一聲。

荊北五大族,蒯、蔡、黃、習、龐,如今習氏一心想要向汝南袁氏靠攏。而龐氏則想坐觀局變,再擇出路。

唉~他們也不想想,蔡、蒯、黃三家已成盟友,又豈會容忍心腹之患。

德珪兄權謀不俗,憑藉習家、龐家,能都鬥得過吾等?

唉~只是日後荊北怕也是要不安分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