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美陽之戰(19)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天下末年 > 天下末年 > 

第179章 美陽之戰(19)

第179章 美陽之戰(19)

天下局勢,那是大漢帝國皇帝劉宏需要考慮的事情。

沒有得到陛下具體命令,高誠就一直按兵不動,直至後營所需器械打造完成。

這一日,已是進入四月下旬。

修整了足足十來天的大漢軍隊,士氣恢宏。

左軍、中軍、右軍六萬五千餘人,盡皆出營,列陣東岸。

陣前河岸邊上,密密麻麻的木筏、舟船橫列,直達十餘里。

見三軍準備完畢,站在望樓之上的高誠,一聲令下,數萬大軍前挪,準備渡河。

打頭陣的是一百二十餘艘小船,身後跟着密集的木筏,浩浩蕩蕩的殺向西岸。

如同先前一樣,羌騎並沒有出現,直到第一批渡河部隊抵達對岸,遠處才傳來陣陣馬蹄聲。

在後方的高誠嘴角一揚,早就料到會是如此。

五千率先渡河的將士,立即擺開偃月陣型,冷眸靜視西方。

而就在此刻,原本停留在岸邊,準備回程的船隻,卻是突然調轉船頭,靜佇不動。

隨着馬蹄聲越來越近,漢軍將士也再一次見到了上一次交鋒的騎兵。

羌將領着兵馬,望着五千漢軍所列陣型,有些遲疑。

上回大敗漢軍,主要原因還是漢軍自亂陣腳,後退不及,被自己率軍掩殺。而現在面對這嚴陣以待的漢軍,恐怕要傷亡很大啊。

反倒是對面的高誠,不禁輕聲驚呼一聲:“咦,有意思了!”

觀對岸騎兵陣勢,不過一萬餘騎,數量太少了。

且不說那邊章、李文候二人麾下本就還有三萬精騎。前些時日楊衡來報,有五萬羌族部落騎兵來援。

八萬騎兵,便是自己手握七萬兵馬,也要小心面對。可是,爲何只有這一萬騎?

莫非邊章另有陰謀?

不然八萬騎兵一列,這次渡河,也只有退兵一途。

好吧,其實這此渡河還是試探。一直找不到邊章所在,着實讓人心煩。

略昨一思,高誠終究沒有下令退兵。

己軍只要佔據西岸,就可以繼續搭建營寨,緩步推進。就算是其餘七萬騎兵,都埋伏在周圍,自己也並非必敗無疑。

而若是對岸只有這一萬騎兵,那自己可就不客氣了。

“殺!”

突如其來陣陣吼聲,緊接着馬蹄頓地,如同山搖。

羌將還是打算試一下,畢竟自己的任務就是拖延漢軍渡河的時間。不戰而走,也不是自己的性子。

“嚯!”

漢軍將士也是毫不示弱,齊聲頓挫。

後方在河岸邊的百餘艘船隻,搖曳身軀,橫對西面。

船頭一張張麻布被扯下,露出其間的秘密武器。

牀弩。

自從秦漢以來,牀弩便是漢人打造的最高端的戰爭利器,沒有之一。

相比起投石車來,牀弩或許威力沒有那麼驚嚇人,可其射程卻遠非投石車能比擬。

便是兩者的製作條件,也大不相同。投石車還可以現場取才打造,而牀弩目前只有長安、洛陽兩地將作才能製造。

“放!”

“砰砰!”

聲若炸雷。

一百多支弩箭瞬間越過漢軍陣型,灑在正在衝鋒的羌騎面頭。

弩矢入土,蕩起一片片灰塵。

待灰塵散去,這才能看到那片人間煉獄。

一支弩矢穿過羌人肉體,又越過戰馬腹部,釘入黃土層中。由於速度太快,死去的羌人和戰馬,還來不及歪倒。結果一人一騎靜立不動,一根弩矢斜着插入。

其餘弩矢所造成的傷害也是不容小覷,那孩童臂膀粗細的弩矢,觸之即傷。

一時間,不知有多少人被釘在土中,或是被撕裂成數辦。

一輪過罷,船上幾名士兵立即準備第二輪的射擊。

“弓弩手,準備!”

校官看着前方百步左右地上的一排箭矢眼見羌騎即到,頓時大喊:“放!”

“嘣!”

千餘箭矢飛射而出,箭雨威力比不上弩矢的恐怖。可一眼望去,只讓人感覺頭皮發麻。

空中黑壓壓的一片,轟然落下。

“噗”“噗”“噗呲”

正在衝鋒的羌騎勢頭一挫,翻身落馬者不下百人。

放完一箭,弓弩手立即拉弓搭箭,迅速放出第二矢。

完後,急忙撤回陣內,在前方盾兵與戈矛兵的保護下,繼續射擊。

羌騎撞陣前一刻,再度受到了一輪牀弩打擊。與此同時,也踏入漢軍佈置的鐵蒺藜。

頓時,人仰馬翻,哀嚎嘶鳴聲不斷。

“御!”

漢軍校官一聲大喝,也標示着這場戰鬥進入白熱化。

一匹匹戰馬,載着兇悍的羌人,撞進那戈矛箭雨之間。

刀矛相向。

“鐵蒺藜,扔!”

眼看羌騎後續兵馬臨近,各級將校立馬命令力士,準備投放鐵蒺藜。

一片破布,裹着二十來個鐵蒺藜,沒有扎口。

當布裹被扔了出去時,頓時散開,鐵蒺藜灑落一片。有些徑直落到激戰的戰線上,無論漢軍還是羌軍,時不時有人踩到鐵蒺藜。

而有些越過兩方人馬,扔到後面,勉強能夠再殺傷一些羌騎。

弓弩手與牀弩也調轉目標,朝着羌騎的後續部隊射殺。

戰場之上,左右狼煙騰起,兩軍箭矢如雨。下方,酣戰之士密集如麻。

傷員的慘叫,戰馬的嘶鳴,勇士的吼殺,將校的怒斥……

五千漢軍的陣型在一萬精騎的進攻之下,時而起伏,又牢固不破。

佔據河岸不過二三裡的地方,讓羌騎有些施展不開,縱是三面合圍,依舊有不少人在外圍苦苦等待進攻良機。

反倒是偃月陣的漢軍,背倚杜河,仗着河面上的牀弩以及中心的弓弩手,給予了羌騎很大的傷亡。

酣戰良久,第二批使用木筏渡河的漢軍將士,終於抵達。

三千多關中壯勇,在魏傑、第五雋等人的領導下,自發射弩箭的小舟旁繞過。來到岸邊,依次進入偃月陣內部。

弓弩手盡皆匯聚一起,盾兵以及戈矛兵則頂上前去,彌補陣型的空缺,或是繼續加厚陣型。

三千人的支援,讓漢軍人數上再不處於劣勢,反而是仗着牀弩的巨大殺傷力,慢慢開始向前推進。

失去速度上的優勢,陷入混戰的騎兵,在那密集的盾兵以及無數戈矛的圍攻下,根本無力反抗。

見勢不妙,羌將當即下令撤軍。

遊走外圍的數千羌騎,呼啦一下,迅速調轉馬頭,疾馳而去。

那些被漢軍纏住的羌騎,只能進行無力的反抗。

當最後一名羌騎,撒開馬蹄,狂奔而去後。西岸漢軍當即響起陣陣歡呼,慶賀勝勢。

羌騎一退,高誠便開始指揮主力大軍渡河。一次小勝,還不足以讓自己歡天喜地。

這只不過是邊章放水罷了,或許,其用意便是想讓自己渡過杜水。

然後趁着大軍攻打美陽之際,再以八萬精騎困住自己,絕糧道,坐等自己糧盡。

也有可能其已不在美陽~

無妨。

高誠望着持續渡河的大軍,心中不以爲意,過了河,自己這一仗就贏定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