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急功近利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天下末年 > 天下末年 > 

第153章 急功近利

第153章 急功近利

天色剛亮,張溫就抵達渭橋軍營。

“來者何人!”

隔着百餘步,哨兵便已搭弓瞄向張溫一行人,高聲呼道。

“大司農奉皇命前來,速開營門!”

漢軍將士聽聞是大司農,頓時嚇了一大跳。那可是朝堂重臣,怎會輕臨陣前?

“印授在此,大可一驗!”

見漢軍不開營門,親衛只好手持張溫付於的印授,縱馬來到營前。

“吾等拜見大司農,還請恕罪!”

值守屯長檢查了一遍印授,見無異樣,當即跪地請罪。

“無妨,汝等盡忠盡責,當得賞之!”張溫親和的與那屯長說了一句。

“謝大司農!”

進入營寨,張溫徑直進入中軍大帳,隨即命軍中將士傳訊周慎、宗員、孫堅、張超四將。

等待了大約兩刻鐘,四人攜手前來。

“吾等見過張司農!”

“嗯,都到了吧,宣陛下詔!”

“諾!”

親衛自懷中取出詔書,高聲宣讀:“今車騎將軍何進,安守長安,鞏固三輔防線,有大功於國。特此召回洛陽,另行封賞,不再行三軍主權。”

“然戰事稍急,大軍不可一日無帥。着大司農張溫,持節、行符,即刻前往北軍,行使軍權。”

親衛宣完詔書,立即側身於後。

張溫上前一步,環視四將,言道:“張某平生所好,爲加官進爵,想必諸位與張某一樣。故此,若爾等四人,再當張某如同車騎將軍那般,可休要怪吾心狠手辣了!”

宗員、孫堅二人不禁扭頭看向周慎和張超,明確的表示了自己二人並不當家。

張超躊躇了一絲,忽然笑着說道:“張司農言重了,吾等在長安,無不聽車騎將軍號令,豈敢有所違背。今日大司農掌軍,末將自然唯命是從!”

周慎見張溫表態,也笑着說道:“張司農有所命,末將萬死不辭!”

“吾等皆遵張司農號令!”

張溫點了下頭,雖不知幾人心中怎麼想,可現在表面順從已是不錯了。

“好,末將聽令!”

“末將在!”四人齊齊正身,拱手候令。

“今有羌軍駐於渭水北,離諸帝陵寢甚近!爲了避免諸帝受擾,吾等必須儘快渡渭水,將羌軍驅逐,明白嗎?”

“諾!”

周慎上前一步,問道:“張司農,據斥候探查,羌軍有騎兵四萬,騎馬步兵三萬。其營寨雖差,可多有戰馬,吾等要渡河怕是不易啊。”

“哼!”張溫冷哼一聲,蔑視瞭望了一眼北面,譏聲說道:“羌騎不通謀略,不識兵法,有何不易?”

“如今冰期已過,千里渭河濤濤,羌軍難以爭渡,查探虛實。今夜晚間,周慎領兵一萬,營中多布旌旗。明日朝食之際,竈坑不減,仍作五萬大軍之數。”

“其餘將士隨某晝伏夜出,自新豐東渭橋渡河,趕往高陵。驟時,兵發蘭池。汝再領兵渡過渭橋,拒橋相守,成犄角之勢。”

指着軍中與圖,張溫口若懸河,一番部署,讓四人無不是皺眉不已。

“張司農,自新豐渡河是否太遠。百里之地,晝伏夜出少說也要三日時間,再渡河自高陵進兵蘭池,所耗日久啊!”

孫堅率先發表自己的想法,距離遠就代表着危險性大大加劇。一旦張溫所帥主力被羌軍發現,周慎所部根本無力支援。

久居邊疆的宗員也起身說道:“文臺所言不錯,司農所想末將明瞭。不過,羌軍遊騎四處,劫掠各地。方圓百里內,都會出現羌軍。”

熟悉遊牧民族性格的宗員,可不像孫堅這等中原腹地將軍一般,忽視羌騎的偵測範圍。

那些羌胡騎兵,一旦佔據某地,搜掠方圓百里是常事。夜間在擄掠過的地方過夜,亦不是不可能。別忘了,擁有雙馬的他們,可以日夜不停的行進。

真要狠起來,遊騎與主力大軍相距二三百里都不是不可能!

張溫眉頭一皺,十指緊握,厲聲說道:“與羌軍隔河對峙更是不利於吾等,諸帝陵寢受擾,各位還有會有退路?”

“再則,汝等熟知兵事,皆言不可行。但吾等偏行不可行之事,反其道之,未必不能勝!”

“司農!”

“好了,莫要多言,立即下去準備。今夜出發~”

張溫一拳定音,使得四將不得再言,只好退下。

退下之後,孫堅與周慎同途,行在營中。

“周將軍,張司農如此急功近利,非善事啊~!”孫堅皺着眉頭,有些不滿張溫的舉動。

反倒是周慎,彷彿沒有聽到一般,繼續前行。

走了十來步,這才嘆一口氣,說道:“文臺兄,吾等權且聽候張司農命令。稍後,某遣人至洛陽一遭,這張溫怎麼會突然掌軍?”

“這……”孫堅嘴角一苦,周慎答非所問,也只好應了一聲:“諾!”

回到自己的帳內,孫堅不禁取來美酒,一陣痛飲。

唉~黃巾之亂後,自己爲了加官拜爵,背棄了朱儁。所得名聲自然不好,比起那周慎來,差了許多。

本想着能借助袁家之勢,努力平定羌亂,再進一功。卻不想,自己好像陷入了權謀之爭。

張溫部署太過急切了,犯了兵家大忌。反觀諸將之中,儘想着如何爭權奪利,而全然不顧大局。

帶着些許醉意,孫堅渾渾噩噩的渡過了這一白日。

夜間,四萬將士人馬無聲,陸續撤出渭橋大營。

整個過程,都未曾被羌軍察覺。

隔着近千米的渭河,羌軍斥候想要查探到漢軍的信息,委實不易。

最方便渡河的地方自然是杜郵這個地方了,能建橋自然河道就窄。可漢軍也知道,沿河岸佈置了不少斥候。

其餘河道,縱是有些許尚有冰層足以渡河,可也一樣很難越過漢軍斥候。

而且探尋的再仔細也無益處,因爲只要漢軍還在營寨中,己方大軍就不可能攻破。

這一點漢軍將領也很清楚,從這數日對峙來的情況看,漢軍似乎要死活窩在營寨了。

邊章看着與圖,思慮着如何利用那些帝陵作些文章。

挖帝陵,肯定會引起劉宏的憤怒,但這未必能調動北軍渡河。

早知道不來這麼快啦~

要是緩緩逼近武帝茂陵,北軍肯定會北渡渭水,馳援茂陵。哪裡還會像現在,駐守渭河天險,隔岸對峙,空耗時日。

“邊統領,茂陵、長陵、安陵、陽陵、平陵,其守軍皆已被殺。下一步咱們怎麼做?”

李文候闊步走入帳內,佔據幾個帝陵,便是近日來羌軍的戰果。

邊章點點頭,輕嗯一聲,說道:“先把遊騎散佈出去吧,多掠取些物資。北軍龜縮營寨,吾等渡河不易,攻堅不足,這場仗要打很長時間了。”

“吾軍自渭河北岸殺來,沿途衆多城池皆被漢軍遷到渭河南岸。不若吾等擇一地渡河,擄掠南岸,那時漢軍必被調動!”

李文候提了一下自己的見解,不過並沒有被邊章所認同。

“不妥,吾等入三輔,最重要的便是擊敗這五萬北軍。不然,縱是吾等做的再多,也無濟於事。渡河是易事,可一旦戰局不利,那便退無可退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吾等究竟如何才能破漢軍!”

“李將軍,該着急的並非是吾等,而是漢軍!”

“着人明日挖掘平陵,取其中重要信物,贈予北軍主將,某倒要看看這人能龜縮多久!”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