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三國之薛仁貴稱霸天下 > 三國之薛仁貴稱霸天下 > 

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百七十五章

張合拔劍斬了來使。張定邊大吃一驚。

張合說道:“袁紹聽信讒言,一定要被曹操所擒獲;我們怎麼能坐以待斃?不如去投奔曹操。”

張定邊說道:“看來也只能如此了。”

於是張合,張定邊二人率領着本部兵馬,到曹操營寨中去投降了。

夏侯惇說道:“張合和張定邊二人前來投降,我們不知道實際情況,我認爲不能貿然接受他們。“

曹操說道:“既然他們是來投降的,我自然是要禮遇有加,若是他們還有什麼其他的心思,憑藉我們的陣營,關門打狗也是輕而易舉的。”

曹操於是派人去打開營門讓兩人進去。

二人倒戈卸甲,跪道在地上。

曹操說道:“如果袁紹同意兩位將軍的話,今日必定不至於由此大敗。現在二位將軍肯前來投奔我曹操,便是如同微子去殷,韓信歸漢啊!”

於是封張定邊爲偏將軍,張合也爲偏將軍。張合,張定邊兩人非常高興,新投奔曹操還能混個偏將。

卻說袁紹已失去了許攸,又失了張定邊,張合二將,還被曹軍燒了烏巢的軍糧,軍心惶惶。

許攸又勸曹操加速出兵;而張定邊和張合都請求爲先鋒;曹操聽從了。就讓張、高覽領兵前去劫袁紹的軍寨。

當夜晚三更時分,命大軍分三路劫寨。

混戰到第二日,才各自收兵,逃兵,投降曹軍的兵丁,再外加上戰死的袁軍,已經足足有了五萬餘人馬了,袁紹的軍隊的軍心,一蹶不振。

郭嘉又獻計說道:“現在可以揚言調遣人馬,一路從潁川,攻打南陽;一路從長社,切斷袁紹軍隊的退路。袁紹聽到的,必然驚慌,分兵來抗拒我們;我們乘他們調兵遣將的時候,集中優勢兵力,就可以一舉殲滅袁紹了。“

曹操採納郭嘉的計策,使大小三軍,四方揚言。

袁紹的軍隊聽說這個消息,來寨中報告說道:“曹操兵分兩路:一路奪取南陽,一路向長社去了。”袁紹大吃一驚,趕緊派袁譚分三萬兵救南陽,辛明分兵兩萬救援長社,連夜出發。

曹操探知袁紹兵馬的動向,判斷袁紹身邊最多還有五萬的衰兵,便分大隊軍馬,八路齊出,直衝袁紹的軍營。

袁軍都沒有了鬥志,兵敗如山倒,四散奔逃。而袁紹也來不及披上自己的戰甲,穿着單衣就上馬逃跑。他的小兒子袁尚緊隨其後。

許褚,于禁,樂典,夏侯淵四員大將都奉曹操的命令率軍去追趕袁紹,袁紹慌忙渡河而過,完全放棄了自己的車仗金帛,只有隨行八百餘騎而去。曹軍追趕不上,只是繳獲了袁紹所捨棄的所有行囊。

所殺數萬餘人,血流成河,溺水而死的更是不計其數。

曹操大獲全勝,將所得到的金銀珠寶,緞匹,都用來賞賜軍士。

在袁紹的往來信件中,發現了許多曹操的下屬與袁紹私下暗通的書信。

曹操左右的謀士建議道:“可以一一確認他們的名單,並殺了他們。“

曹操說道:“當時袁紹強盛,我都不能確保自己的安全,更何況是其他人呢?這還是情有可原的。”

於是曹操命令把這些書信全部燒燬,不會再過問。

再說袁紹戰敗逃跑,沮授因爲被囚禁,逃脫不及,被曹操的軍隊所俘獲,被帶去見曹操。

曹操與沮授早就相熟了。沮授看見了曹操,大聲說道:“我是不會投降的!“

曹操說道:“袁紹根本就不聽從您的主意,您爲什麼要如此執迷不悟呢?若是先生可以投靠與我,天下早晚入我囊中。”

沮授還是不肯投降,於是厚待沮授,把留在軍中。

沮授在曹營中盜馬,想回到袁紹處。

曹操大怒,於是下令殺了他。臨死,沮授神色不變。

曹操感嘆說道:“我誤殺忠義之士啊!”

命令厚葬沮授,把他安葬在了黃海的邊上。題其墓曰:“忠烈沮君之墓。”

後人有詩讚曰:

“河北多名士,忠貞推沮君:凝眸知陣法,仰面識天文;至死心如鐵,臨危氣似雲。曹公欽義烈,特與建孤墳。”

操下令北防公孫瓚,準備一鼓作氣趁着袁紹勢弱,攻取豫州。正是:勢弱只因多算勝,兵強卻爲寡謀亡。”

再說曹操乘袁紹的失敗,整頓軍馬,一路直追不捨。

袁紹幅巾單衣,只領了八百騎兵,逃到了南方的長社,大將蔣義渠出寨迎接。

袁紹就把發生的事情都告訴了渠義渠。

渠義渠就招諭離散的袁軍,衆人都聽說袁紹在長社,又都紛紛的聚集在了一起。

袁軍軍勢重新振作起來,建議先回到豫州。

袁紹在帳中聽到遠處有哭的聲音,於是遍過去探聽。

原來是這次戰敗相聚,訴說喪兄失弟,棄伴亡故的痛苦,各人紛紛捶胸大哭,都說道:“如果主公當初聽從了田豐的意見,我們怎會遭此橫禍!”

袁紹十分後悔地說道:“我不聽田豐的意見,兵敗將亡;現在再回豫州去,有什麼面目去見他嗎?!”

第二天,上馬正走之間,逢紀率軍前來接。

袁紹便和逢紀說道:“我不聽田豐的意見,以致有這種失敗。我現在回去,羞與見田原皓啊。“

逢紀於是誣陷說道:“田豐在監獄中聽說主公失敗,拍手大笑說道:果然不出我所料!”

袁紹大怒說道:“小子竟敢嘲笑我!我一定要殺了他!”

於是命令使者帶着寶劍先前往豫州監獄裡殺死田豐。

再說田豐在監獄中。

一天,監獄的官員來見天豐說道:“與別駕賀喜!”

田豐問道:“有什麼事情可以祝賀?”

那人說道:“袁將軍大敗而回,大人可以重見天日了。“

田豐笑着說道:“我現在就要死了!”

那人不解的問道:“大家都替你高興,您爲什麼要說自己要死了呢?

田豐說道:“袁將軍外表寬厚而內心猜忌,不考慮忠誠。如果勝利而高興,還是能赦免我;如今戰敗則羞,我沒有希望生還了。”

那人還是不相信,正要辨解。

忽然袁紹讓人帶着他的佩劍,來到,傳袁紹命令,要把田豐的斬殺,獄吏才驚。

田豐說道:“我本來就知道,我是一定會死的。”

獄卒都流眼淚嘆息。

田豐說道:“大丈夫生於天地間,不識其主而事之,是無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於是自殺在牢房裡。

後人有詩曰:“昨朝沮授軍中失,今日田豐獄內亡。河北棟樑皆折斷,本初焉不喪家邦!”

田豐既死,聞者皆爲嘆惜。

袁紹兵敗回到豫州,心煩意亂,不理政事。

他的妻子劉氏勸袁紹立後嗣。

袁紹生了三個兒子長子袁譚,字顯思,出任陳郡;次子袁熙,字顯奕,出任樑國;第三個兒子,袁尚,字顯甫,是袁紹後妻劉氏所生,生得相貌俊偉,袁紹十分的喜歡,因此留他在身邊。

自從官渡戰敗的後面,劉氏經常在袁紹的耳邊吹枕邊風、

於是袁紹與審配、逢紀、辛評、郭圖四人商量、原來審配、逢紀兩人,向幫助袁尚;辛評、郭圖兩人,反而是幫助袁譚;四人各爲其主。

當下袁紹對四人說道:“現在外患還沒有平定,內事不可不早定,我將與諸君討論立後嗣:長子袁譚,爲人性格剛烈,好殺;次子袁熙,爲人懦弱,難成大器;只有三子袁尚,有英雄之風骨,禮賢敬士,我想立他爲後嗣。你們的意思如何?”

郭圖說道:“三人中,袁譚爲長,現在又在外面;主公如果廢長立幼,十分容易導致混亂。現在軍威稍挫,敵兵壓境,怎麼可以又使父子兄弟互相爭亂嗎??您還是先考慮退敵之策,立嗣之事,不要容多討論。”

正在袁紹躊躇不定的時候,忽然有人來報袁熙率兵兩萬,從樑國郡而來;袁譚率領兩萬軍隊,從陳郡而來;外甥高幹也率兵一萬五千人馬,從安豐郡而來:各到豫州潁川來助戰。袁紹十分的高興,再整頓人馬提防曹操南下。

而曹操雖然擊敗了袁紹,盡得安平國,清河郡,魏郡,趙國,鉅鹿郡五郡之地。但是,冀州北的中山國,常山郡,河間郡三郡都被公孫瓚一戰而下,剩下的渤海郡也被薛仁貴命令顏良美曰其名的駐防佔領了。曹操東面是新崛起的東漢朝廷,南面是對自己耿耿於懷,剛被自己擊敗的袁紹,曹操是處於四戰之地。

此刻,曹操正在魏郡裡面和衆位謀士還有大將商議下一步的戰略。

曹操說道:“各位,雖然我們信得冀州數郡,但是現在四面環敵,請各位先生分析一下,我們該如何是好?”

郭嘉說道:“主公,南方袁紹剛敗,不過是冢中枯骨,不足爲慮,而東面的洛陽朝廷,剛在楊素等人的安排下,休養生息。他們的東面還有西涼的馬騰,韓遂不知道是什麼心思。所以,也不足爲慮。我們所擔心者,不過是剩下的這兩位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