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三國之薛仁貴稱霸天下 > 三國之薛仁貴稱霸天下 > 

第一百六十二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孫策收起來了自己的眼淚,請他坐下說道:“孫策所哭泣的原因就是,恨不能繼承父親的遺志。”

朱治說道:“你爲什麼不告訴袁公路,借兵去江東,假名救吳景,實圖大業,而就長期被困在人之下嗎?“

正在商議之中,一個人忽然進來說道:“你們的計劃,我已經知道了。我的手下有數百名精壯,暫時幫助伯符一臂之力!。”

孫策看了過去那個人,乃是袁術的謀士,汝南細陽人,姓呂,名範,字子衡。孫策大喜,請他坐下來一起討論大事。

呂範說道:“我只擔心袁術不肯借兵。”

孫策說道:“我有亡父留下的傳國玉璽,若以此爲質,應當袁術便會借給我了。”

呂範說道:“袁公路本就是愛慕虛榮之人,早就是有了稱帝之心,袁公路期待得到這個東西已經是很久了!若是以此爲物質,袁公路一定借給我們兵馬,好讓我們發兵的。”三人商議已定,決心第二天去找袁術商量。

第二天,孫策去見袁術,哭拜着對袁術說道:“殺父之仇我還沒有得以報了,現在舅舅吳景,又被揚州刺史劉繇所逼迫;孫策母親家小,都在曲阿,一定都要被他殺害了。孫策敢找您借雄兵數千,渡過江救難探親。”

袁術說道:“伯符啊,你現在官職低微,怕是統帥這麼多的兵馬,不能服衆啊。”

孫策還想再說,袁術也只是各種理由搪塞。

孫策只得說道:“大人,爲恐怕你不相信在下,在下這裡還有先父留下來的玉璽,我願意把玉璽留下來作爲物質押於袁大人你這裡!”孫策手捧一個錦盒,走到了袁術的面前。

袁術趕忙要去看來了起來,抓着把玩了一會兒,非常高興地說道:“我並不是要你玉璽,現在暫且留在我這裡,我是替你還有你父親暫且保管的。這樣的話,我便借給你三千士兵、戰馬五百匹給你。若是平定了這次戰亂,就趕快回來吧。”

孫策拜謝告辭,於是領了兵馬,帶着朱治、呂範、還有舊將領程普、黃蓋、韓當等人,擇天起兵。

走到歷陽,看到一騎當前,在前面擋着。仔細看去這個人,這個人長得是濃眉掀鼻、黑麪短髯、面容古怪。

孫策上前問道:“不知道這位先生是何人?爲何要在此地擋我前行呢?”

這個人看見孫策並沒有嫌棄他的容貌,自己擋了人家的道,反而還是對自己禮遇有加,於是這個人拱手說道:“在下荊州襄陽龐統,聽聞少將軍要去揚州救援您的舅舅吳大人,在下不自量力,想要前來助少將軍一臂之力,不知道少將軍可看得上在下?”說完,龐統笑了起來,摸了摸自己少許的鬍鬚,不過,這倒是反而顯得龐統的一張本來就不夠俊的面孔,更加的令人難以欣賞了。

孫策高興地說道:“先生莫不是衆人口中所傳的鳳雛先生龐統!”

龐統拱手說道:“這不過是在下師傅水鏡先生的謬讚罷了,龐某可是不敢當啊!”

孫策急忙下馬,扶着龐統的胳膊說道:“哈哈哈!好啊!我得先生,猶如高祖得張良啊!何愁大事不成啊!”

就讓龐統與朱治、呂範、黃蓋、祖茂、程普、韓當等人相見。龐統對孫策說道:“若是主公你想要成就大事,知道江東有二張嗎?”

孫策說道:“什麼二張?”

龐統說道:“一個人是彭城人張昭,字子布;一個是廣陵人張紘,字子綱。這兩個人都有一身經天緯地的才能,因避戰亂而隱居於此地。你爲什麼不去訪問他們,來請求他們的幫助呢?”

孫策十分的高興,於是立即命人帶着禮物前去聘請他們,他們都推辭不來。孫策於是親自到他家,和他們談的非常高興,於是,孫策趁熱打鐵,力聘他們二人,兩人欣然同意應允。孫策於是任命張昭爲長史,兼撫軍中郎將;張紘則爲參謀正議校尉:商議進攻劉繇。

再說劉繇字正禮,東萊牟平人了,這個人他也是漢室宗親,太尉劉寵的侄子,兗州刺史劉岱的弟弟;舊任揚州刺史,駐紮在壽春,被袁術打敗而趕過了長江,所以來到曲阿駐紮。

劉繇聽說孫策軍隊快要到達自己面前了,迅速聚集部衆將商議。

劉繇說道:“各位,現在當初的孫堅之子孫策,帶兵前來討伐我了。各位說一下,該怎麼辦啊?”

部將張英說道:“我領一軍駐紮在牛渚,縱有百萬的軍隊,也休想靠近長江南面。“話還沒說完,帳下一人說道:“我願意爲前部先鋒!”

大家看過去,乃是京兆杜陵人史萬歲,之前史萬歲在太平年年就在劉繇的麾下效力,劉繇一直把他留在自己的帳下。史萬歲當時聽到孫策到來,願爲前部先鋒。

劉繇說道:“史將軍,我大營還要靠你坐鎮,不可輕易亂動,還是請將軍稍安勿躁,在此坐鎮大營吧!”

史萬歲只好應了一聲:“說道,諾。”

張英領軍隊到牛渚,積糧十萬在糧倉。孫策率軍到,張英出來迎戰,兩軍會合在牛渚灘上。

孫策在馬,張英大罵,黃蓋便出與張英會戰。

不過數個回合,忽然張英軍中大亂,有人報告寨中有人放火。張英急忙回軍。

孫策率軍前來,乘勝追殺。張英拋棄了牛渚,望山深而逃去了。

原來那寨後放火的,乃是兩員猛將:一個是九江郡壽春人,姓蔣,名欽,字公奕;一個是九江下蔡人,姓周,名泰,字幼平。兩人都遭逢亂世,人們聚集在洋子江中,搶劫爲生;早就聽說孫策爲江東豪傑,在招賢納士,所以特別引他的黨羽三百多人,前來相投。

孫策大喜,任用他爲軍前校尉。收集到牛渚糧倉糧食、兵器,並投降的有士兵四千人,於是進兵神亭。

再說張英戰敗回見到劉繇,劉繇大怒,要殺了他。

謀士窄融、薛禮勸免,使屯兵零陵城抗拒。由自己統領軍隊在神亭嶺南面紮營,孫策在嶺北紮營。

提問旁邊的人說道:“這附近山上面有漢光武帝廟嗎??”

龐統說道:“有廟在山上。”

孫策說道:“我夜裡夢見光武帝召我見面,要去祈禱的。”

長史張昭說道:“主公,不可。嶺南於是劉繇寨,如果有伏兵,怎麼辦?”

孫策說道:“神仙保佑我,我害怕什麼!”於是披掛鏜槍上馬,引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等共十三騎,出寨上嶺,到廟燒香。

下馬參拜完畢,孫策向前跪下禱告說道:“如果孫策能在江東站業,復興老父親的基,即當重修廟宇,四時祭祀。“禱告完畢,從廟上馬,回頭對衆將說道:“我想翻過山嶺,探看劉繇寨柵。“

衆將都認爲不可。孫策卻是執意要去,於是一同登上嶺,南望村林。早有埋伏在路上小軍飛報劉繇,劉繇說道:“這一定是孫策誘敵之計,不可以追的。”

史萬歲說道:“主公,此可以去追的,我願爲先鋒。”

劉繇說道:“史將軍,不可急躁,若是孫策的誘兵之計,恐怕我們會損兵折將啊,還是先好好休息備戰吧。”

說完劉繇就轉身離開返回大帳了。

史萬歲憤憤不平的轉身對自己身旁的一個副將說道:“此乃是千載難逢的良機,須陀你可願與我同去,立下大功?”

張須陀說道:“願遵將軍號令!”

說罷,史萬歲,張須陀兩個人便上馬追到了孫策所在的地方。

卻說孫策看了半晌,纔回馬準備返回。正行過嶺,只聽得到嶺上叫道:“孫策休走!”

孫策回頭看過去,看見兩匹馬飛下嶺來。孫策將十三騎一齊搖開。孫策橫槍立馬在嶺下等待的。

史萬歲高叫道:“那個是孫策?”

孫策說道:“你是什麼人?”

史萬歲說道:“我這是京兆杜陵人史萬歲,特來擒拿孫策!”

孫策笑着說道:“我就是孫策。你們兩個一齊來和我一個戰,我也不怕你等!如是我怕。了你們,我便不是孫伯符啊!”

史萬歲說道:“你就是一十餘騎人馬都來,我也不怕!“’

張須陀說道:“何勞將軍出手,我便拿他下來!”

張須陀縱馬橫槍,直取孫策。孫策舉槍迎接。兩馬相交,戰五十合,不分勝負。

程普等暗暗稱奇。張須陀看孫策槍法沒有半點兒滲漏,於是假裝戰敗,引孫策趕來。

張須陀卻不從原路上嶺,終於轉過山背後。孫策趕到,大喝道:“跑的不算好漢!“

張須陀心中自思道:“這傢伙背後有十二從人,我只有一個,就活捉了他,也吃許多人搶走了。再帶一程,讓這傢伙沒尋處,纔好下手。”

於是邊戰邊走。孫策哪裡肯捨棄,一個直接趕到太平川之地。張須陀兜回馬再戰,又到五十合。

孫策一槍掃過,張須陀閃過,挾持住槍;張須陀了一槍刺了過去,孫策也閃過,挾持住槍。兩個用力只一個拖,都滾下馬來。馬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