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三國之薛仁貴稱霸天下 > 三國之薛仁貴稱霸天下 > 

第一百四十三章 董卓喪命

第一百四十三章 董卓喪命

呂布隨王允回來。王允請呂布入密室,設置酒宴款待。呂布又將鳳來儀亭相遇的事,細說一遍。王允說道:“太師收了我的女兒,剝奪將軍的妻子,一定會被天下人所恥笑。不是笑太師,笑的是我與將軍罷了!但是我是一個年老無能的人,不足爲道;可惜將軍是時代英雄,也接受了這樣的恥辱!”

呂布怒氣沖天,拍案大叫。王允急忙說道:“是老夫失語了,老夫不說了,將軍請息怒。”

呂布說道:“我發誓要殺了這老傢伙,以雪我的恥辱!”

王允急忙掩住他的口說道:“你不要亂說話,會連累老夫的啊。”

呂布說道:“大丈夫生在天地間,難道只能屈居與在人下嗎!”

王允說道:“以你的才能,不是董太師所可以限制的。”

呂布說道:“我殺了這老傢伙,怎麼說也是父子之情,怕惹後人議論。”

王允微笑着說道:“將軍自己姓呂,太師自己姓董。擲戟的時候,難道有父子之情呢??”

呂布氣憤地說道:“如果不是司徒說,呂布顯然自誤啊!”

王允見他心意已決,便對他說道:“將軍如果扶漢室,是忠臣啊,是會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的;將軍如果幫助董卓,則會是反賊,這樣就會,遺臭萬年了啊。”

呂布離開座位下拜說道:“布心意已決,司徒不要猶豫。”

王允說道:“恐怕事情有時不成,反而招來大禍。”

呂布拔出佩刀,刺手出血爲誓。

王允跪謝說道:“漢朝的傳承斷不了,都是將軍的恩賜啊。千萬不要泄露!如果我有了辦法,一定會告訴將軍,請您配合我吧。”

呂布欣然答應離去。王允就請僕射孫瑞、司隸校尉黃琬商議。

孫瑞說道:“現在主上患病初愈,可以派遣一個能說話的人,前去郿塢請求董卓商議事情;一方面因爲天子密詔給呂布,使埋伏甲兵到朝門內,把董卓入殺了他:這是最好的辦法。”

王允說道:“什麼人敢去?“

孫瑞說道:“呂布同郡人、騎都尉李肅,董卓不升他的官,很是怨恨。如果讓這人去,我相信董卓一定不會懷疑的。”

王允說道:“好。”請呂布共同商議。

呂布說道:“過去勸我殺了丁原,也就是這個人了。如果現在他不同意,我就先殺了他。”讓人暗中請李肅到了。

呂布說道:“過去公勸呂布讓殺丁原而投奔董卓;如今董卓上欺騙天子,下殘害生靈,惡貫滿盈,人神共憤。您可以代天子下詔前去郿塢,宣董卓入朝,伏兵殺了他,力扶漢室,共作忠臣。你覺得怎麼樣?”

李肅說道:“我也是這樣認爲的,我想除掉這賊子很久了,遺憾的是沒有同心的人罷了。現在將軍如此,這是上天賜予的機會,李肅怎麼敢有二心!”於是折箭爲誓。

王允說:“如果你能幹成了這件事情,怎麼還會怕不會顯官達貴。、”

第二日,李肅率數十騎兵,前到郿塢。人報答天子有命令,董卓喚入。李肅入拜。董卓說道:“天子詔令說些什麼?”

李肅說道:“天子病體剛好,想要召集文武在未央殿,建議將讓位給太師,所以有了這個詔令。”

董卓說道:“王允他們覺得怎麼樣?”

李肅說道:“王司徒已經命人建築受禪臺,只等您來。”

董卓很高興地說道:“我夜裡夢見一條龍罩身,現在果然得到這個喜訊。時機不可錯過!”

就命令心腹將領李僱、郭汜、樊稠、張濟率領軍隊三千人守衛四飛熊衛郿塢,自己則供排駕回京城;對李肅說道:“要是我是皇帝,你應當爲執金吾。“

肅拜謝稱臣。董卓入朝辭行他的母親。

董卓的母親當時已經九十多歲了,問道:“我的孩子這是要去哪裡啊?”

董卓說道:“咱家要去接受漢朝禪讓,母親早晚是爲太后的!”

董卓的母親說倒:“我最近幾天肉顫心驚,恐怕不是好兆。”

董卓說道:“您將爲**,難道不參與有驚報!”於是辭別母親上路。臨出發,對貂蟬說道:“我是天子,當立你爲貴妃。已經瞭解到計劃的貂蟬,假裝高興感謝。

董卓出塢上車,前遮後擁有,遠望長安來。在不到三十里,所乘的車駕,忽然折了一個車輪,卓下車乘馬。又走了不到十里,那馬咆哮着吶喊,掣斷繩頭。

董卓問李肅說道:“車轉向輪,馬斷繮繩,這是什麼兆頭?”

李肅說道:“這是因爲太師應繼承漢朝禪讓,棄舊換新,將乘坐玉輦金馬鞍的先兆。董卓十分的高興而選擇相信了李肅的話。

第二日,正走之間,忽然狂風驟起,昏暗的濃霧遮蔽天空。董卓問李肅說道:“這是個什麼樣的兆頭?”

李肅說道:“主公登位,一定會有紅光紫色薄霧,以壯天威啊。”董卓又因爲十分的高興而不懷疑。

等董卓到了城外,百官都出來迎接。只有李儒抱病在家,不能出城迎接。董卓進到相府,呂布前來祝賀。

董卓說道:“我登帝位,你當總督天下兵馬。”呂布拜謝,在帳前休息住宿。這天晚上有十幾個小孩在郊外作歌,風吹歌聲進入帳。唱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唱聲音悲切。

董卓問李肅說道:“童謠主什麼吉凶?”

李肅說道:“也就是說劉氏滅亡、董家興的意思。”

第二天清晨,董卓擺列儀仗隨從入朝,忽然看見一個道士,青袍白巾,手執長竿,上綁一丈布,兩頭各寫了一個“口”字。

董卓問李肅說道:“這人是什麼意思?”

李肅說道:“這是一個有心恙的人啊。”叫將士們把他趕了出去。

董卓進朝,羣臣各穿朝服,在路上迎接。李肅手拿寶劍扶車走。到北掖門,軍兵都擋在門外,只有御車二十餘人一同進入。

董卓遠遠看到王允等各執寶劍立在殿門,吃驚地問李肅說道:“拿劍是什麼意思?”

李肅並不回答董卓,把車直接推進入宮殿。王允大喊道:“反叛的賊子來到這裡了,武士在哪裡?”

兩旁轉出一百多人,持戟挺矛刺的。董卓穿着鏜甲不入,從車上摔下來傷了他的手臂,大聲說道:“吾兒奉先何在?”

呂布從車後厲聲出來說:“奉詔討賊!”一方天畫戟直刺董卓咽喉,李肅早就割了董卓的頭在手裡面了。

呂布左手拿着戟,右手懷裡取下漢獻帝的詔令,大聲說道:“奉詔令討伐賊臣董卓!”將士們都高呼萬歲。

後人有詩嘆董卓說:““霸業成時爲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誰知天意無私曲,郿塢方成已滅亡。”

卻說要下呂布大喊道:“幫助董卓爲暴虐的人,都是李儒!誰能抓住他?”李肅應聲願去。

忽聽朝門外發出吶喊,人告知李儒家奴已將李儒綁來獻。

王允命綁赴刑場斬首的;又將董卓屍體,號令大街。董卓屍體肥胖,看屍軍士把火放在臍中是燈,油流滿地。百姓過來,沒有人不手扔到他的頭,足踩他的屍體。

王允又讓呂布與皇甫嵩、李肅率兵五萬,到郿塢抄抄董卓家庭財產、人口。

再說李僱、郭汜、樊稠、張濟聽說董卓已死,呂布的部將到了,便帶了飛熊軍連夜逃奔涼州去了。呂布匆匆忙忙的趕到了郿塢,找到了貂蟬,把他帶回了自己的家中。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