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只當爲了她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弱冠登碧玉 > 弱冠登碧玉 > 

第四十二章 只當爲了她

第四十二章 只當爲了她

池靖卿自是察覺到了李元的目光,卻並無下一步,單叫他看着。待李元收回了視線,才語調緩慢的打趣着。

“先生莫不是幾日不見,覺得與本王面生了些?”聲音戲謔,有意避開了李元方纔探究的目光。

李元深知眼前的王爺,不似看上去那般簡單,卻不想他對自己,竟也顧左右而言他,連開口的機會都未給。

李元乃是三朝元老,若是因此便沉不住氣,那便正中了池靖卿的下懷了,但若沉得住氣,何故走這一躺。

“聽聞王爺不日回京,今日特來道別。”語氣帶着賭氣,話一出口,心中暗暗喊遭,到底還是被他給套了進去。

並非是李元沉不住氣,而是池靖卿生來便有這樣的能力,混淆人的判斷力,並牽着你的鼻子走,甚至讓你產生一種,佔了便宜的錯覺。

池靖卿收了撫琴的手,站起身來。彈了彈衣袖上不存在的灰塵,笑彎了雙眼。

“先生客氣了,既是道別,怎能少了酒菜作伴。還請先生雖本王去中堂小坐片刻,本王這便吩咐下人,準備吃食。”

好聽不出李元說話的語氣,池靖卿面容帶笑,熱絡的引着路。

“王爺。”嘆了口氣,裝糊塗,無人可及池靖卿半分。李元擺擺手,示意池靖卿不必周折,亦作了妥協。

“王爺,我今日並非來與你做戲,亦不是與你喝酒談天的。王爺若還當我是個自己人,便坐下聽老夫把話說完。”

顯然,被池靖卿三言兩語,挑得自亂了陣腳。來的路上,李元便在心中演習着,如何說服他,並已然將臺詞熟練,有了五成的把握。

可現下,他竟覺三成不到,甚至隱隱有了放棄之意。

池靖卿眉眼帶笑,也不提問,重新坐回石桌旁。示意李元入座,後者坐下,面對着他的笑臉,嘆了口氣,又站了起來。

“先生有何事,這般急切。”語氣透着三分茫然,將琴收在一側,親自倒了杯茶,放到李元面前。

“茶雖冷了,好在清涼。”聲音竟還添了幾分溫潤。

不知是池靖卿太沉得氣,還是李元太過着急。當下將涼茶一飲而盡,重重放下。

“王爺,老夫聽聞你要回京城,思量了許久,分析了利弊,仍覺王爺此次回京,實在是下下之策。”

李元面露忠誠,不止是他覺得不妥,只怕是知道池靖卿要回京城的人,皆覺得不妥。

這個時候京城亂得很,池靖卿不在山清水秀的瓊玉城,做他的閒散王爺,急衝衝的回京,趟着渾水作甚,莫非急着送死?

李元面露不滿,池靖卿卻是面不改色,緩緩說道:“先生也覺得,本王現下不宜回京嗎。”

“何止如此,王爺實在不應回去,說句大不敬的話,上面那位,不會讓王爺在京城久留,亦不會讓王爺再回瓊玉了。”

言下之意便是,只要你回去了,必死無疑。先前那塊石碑,惹皇上震怒,在京城掀起了不小的風波。

皇上登基,下面議論的聲音本便不小,更有人直白指出,池靖卿纔是皇室嫡脈,皇帝之位實在不該由池靖遠所坐。

但說這話的人,不過半日,便橫屍街頭,是誰的作爲,不言而喻。自從反對新帝的聲音小了許多,皇帝也更加忌憚池靖卿。

唯有池靖卿不在人世,這聲音纔會徹底消失。皇帝怕是在夢中都想殺了池靖卿,但卻不可沒有站得住腳的理由。

池靖卿深知此點,卻不得不回。

“先生,您說人的生命之中,有什麼會與性命同樣重要,甚至更甚?”聲音平靜下來,臉上的笑意亦稍有收斂。

李元張了張口,到了嘴邊的“沒有”二字,在池靖卿清澈明瞭的眼神下,硬生生嚥了回去,不得不轉話鋒。

“王爺,若因沈姑娘,老夫有句不當講的話要講。”不待池靖卿反應,續而道,“沈姑娘在京城之事,雖藏了風聲,但你查得到,老夫亦有辦法知道。沈姑娘既然已經孤身去了京城,王爺以爲還有追回來的必要嗎?”

李元嘆了口氣繼而道:“沈姑娘是個有主見的人,王爺即便是去了,恐怕也是於事無補,或者還會礙了沈姑娘的事情。若是王爺明白這一點,爲何還要前往京城。”

爲了池靖卿自身的安全來勸說,想必池靖卿也是不聽的,不如拿他此去的目的來勸告,或許他還會聽之一二。

池靖卿微怔,端着茶杯的手指動了動。半響,苦笑了一聲,卻是不答反問:“先生明知古人已不在,爲何還要念念不忘?”

李元亦是個癡情之人,應是最能夠體會他現下的心情。出言阻止他,是爲了他的安危,這是理智,但情感之上,素來沒有理智的位置。

李元怔神,口中愈發苦澀。似是想起了年少之事,似是深受感觸,握着茶杯,久久未能回神。

而待他回神之時,才發覺又被池靖卿擺了一道。也罷,若池靖卿不去一次京城,不見沈素期一次,亦無法死心。

池靖卿見李元面色緩和下來,眸中清明瞭許多,便知他已改變了主意,當下笑道:“先生亦是性情之人,此次本王回京,先生可有何未完之事?”

京城之中,二王爺池靖卿即將回京之事,已是無人不曉。

沈素期素手拿着湯匙,緩慢機械地往嘴巴中送着熱粥,杏眸茫然,思緒萬千。

池靖卿來京城是爲何事,莫非皇帝已容不下他,連個瓊玉城都不讓他留了?

若非是皇帝作祟,以池靖卿的精明,怎會在這種時候,主動請旨回京中。桃鄉之事取悅了皇帝,但與池靖卿給皇帝帶來的威脅來說,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沈素期千想萬想,皆想不到好端端的,池靖卿爲何回京。碗中的熱粥早已冷卻,她卻毫無知覺似的,將一碗冷粥,慢慢喝完。

“表小姐,少爺請您到前堂。”

思忖間,婢子進門,低聲說着。

請她到前堂?沈素期眼波一轉,想到什麼,問道:“表兄可說了什麼,可是府中來了客人?”

若無事,閔瑞文應不會找她,然,當真被她料對了。

祁裕得知池靖卿要回京,亦是百思不得其解。旋即便想到了閔瑞文的“表妹”。若是她,或許可以猜測出一二。

前堂之中,空氣似有千斤重,壓得人透不過氣。沈素期進門之前,便做了些心理準備,是故並無怯場之意。

低垂着頭,微垂眼瞼,緩緩跪下,脣輕啓:“素期見過祁……”

“二王爺回京,你可知道?”還不等沈素期行過禮,祁裕便質問出聲。

原本便沉重的空氣,似又稀薄了幾分。沈素期跪在地上,眼底生寒。

即便這幾日,她皆住在閔府,亦在之前與祁裕相識,算不得生分。但一旦遇到事情,便絲毫情分不顧,沈素期心中漸涼,收在袖中的手握了握。

“祁四公子,素期說過,二王爺可憐素期,收留了我一些日子,素期還未出閣……二王爺府上女婢甚少,素期一介女子,豈敢接近二王爺。”

沈素期雖低着頭,卻不難以看到她紅透了的臉色。

祁裕眉頭微不可見的皺了一下,眼神深邃。

沈素期因着池靖卿即將回京,遭到質問與質疑,同樣有人因他回京,遭受到了無妄之災。

瓊玉城剛下過一場小雨,雨後的空氣混着泥土的味道,雖不說味道有多好聞,但那街道也乾淨了不少。

面具嘴巴里叼着根草,倚在亭子邊的憑欄上,一張銀色面具遮住了他的表情,只可從他此刻微眯着泛着殺氣的眸子中,推斷出他此刻心情不佳。

池靖卿骨節分明的手指,慢條斯理而有規律地撥動着琴絃。上眼瞼輕顫,帶動着纖細濃密的眼捷,亦是輕輕顫動。

面具沉着氣,聞着愈發悲烈的琴音,在心中嘆了口氣,主角就是主角,這種情況下還能夠不急不躁。

但他天生配角的命,皇上不急他急。

若池靖卿還繼續彈,他便顧不得那麼多,上去將琴絃挑了,讓池靖卿也知道知道何爲急切。

“沉不住氣了?”聲音響起,琴聲止住。

池靖卿手指仍搭在琴絃之上,說這話時面色帶笑。面具的焦急與殺意,他並非無所察覺,不過事情大概他已料到,此時更是急不得。

面具見他未開口便先露了笑,一點不文雅的吐掉口中的草葉,沒好氣的說道:“是有人沉不住氣了。”見池靖卿仍不溫不火,嘖了一聲。

“李元這個老狐狸,阻止你回京城不無道理,老狐狸應是早便料到了你走不了,是故勸說了幾句意思意思,人家壓根就不擔心你走。”

池靖卿略微挑眉,略微思量,仍不得解,問道:“發生了什麼?”

面具冷哼了一聲,極爲不屑:“符相那個老東西,沉不住氣了。”語氣惡劣,絲毫不掩飾厭惡之意。

池靖卿少有的“嘖”了一聲,眸中暗影浮動。

兩日前,池靖卿請旨回京的消息傳開,各方勢力因此做出了相應動作,符相便在其中。

符相收到消息時,剛從皇宮回到丞相府,還未來得及喘口氣,便聽安插在瓊玉城的線人來報,池靖卿有意請旨回京。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