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隱蔽的歷史 > 隱蔽的歷史 > 

英雄莫問出處,富貴當思原由

英雄莫問出處,富貴當思原由

英雄莫問出處,富貴當思原由

——北齊創建者高歡的征戰詭譎的一生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二,記載北魏權臣爾朱榮把北魏胡太后和三歲的小皇帝扔進黃河淹死,在河陰誅殺朝臣兩千多人,派兵又把自己剛剛立爲魏帝的元子攸兩個親兄弟殺害,把元子攸劫持於一個帳篷內,準備處理掉。一不做二不休,爾朱榮軍士高呼“元氏既滅,爾朱氏興”。“時都督高歡勸榮稱帝,左右多同之。”再看《周書·賀拔嶽傳》,關於此段歷史的記載也基本類似。可如果翻看《北齊書》和《魏書》中高歡的帝紀《神武紀》,倒成了“獻武王(高歡)等曰:‘未若奉長樂王以安天下’,於是還奉莊帝”、“榮將篡位,神武(高歡)諫……”——史書記載大相牴觸:《周書》、《資治通鑑》說高歡爲了巴結爾朱榮而勸他篡位自立,《北齊書》、《魏書》反而把高歡說成是一個心存魏室宗廟的忠臣大好人!

爲什麼會如此呢?

《魏書》的作者是魏收,他本來就是滅亡了魏朝的北齊臣子,加之北齊帝王個個兇殘荒淫,高壓高爵之下自然要美化老皇帝,否則也說不通高歡日後起兵反叛爾朱氏的理由;加之魏收本人也是個無良文人,誰和他關係好他就在史書中美化這些人的先人前輩,誰和他不好他就故意不給這些官員的家人入傳或有意醜化人家,並狂妄叫囂:“何物小子,敢與魏收作色!揚之可以使之昇天,抑之可以使之入地!”《魏書》成後,糾紛不斷,被後人稱爲“穢史”;《北齊書》的作者李百藥,其父李德林也是入隋的北齊高官,爲前朝尊者諱也在情理之中。《北齊書》大部分是李百藥在其父編撰的基礎上寫成。《周書》是唐朝人令狐德棻主編,《資治通鑑》是宋人司馬光主撰,立場比較客觀,是在綜合衆家之議的基礎上編撰而成,想必歷史的真實更多一些。雖然歷史是個可任意由人塗脂抹粉的“戲子”,可遍覽衆史,查看一個人一生的事蹟,對其人品、性格、行事方法做出綜合判斷後,也不難發現箇中表象下面難以遮掩的真實。

家境貧寒,戍卒出生

高歡,字賀六渾,勃海修人(今河北景縣)。六世祖高隱曾爲晉朝的太守。後來的三位先祖又仕慕容氏燕國。他曾祖父高湖在慕容寶亡國時降附魏朝。他爺爺高謐官至魏朝侍御史,因犯法被流放到懷朔鎮。到他父親高樹生時早已家世淪落,樹生又是個“性通率”、“不事產業”、遊手好閒的浪蕩子弟,高歡的少年時代確實是“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成長”。由於自小生長於邊鎮,周圍都是鮮卑軍人,高歡是個完全鮮卑化的漢人,終日舞槍弄棒,嗷嗷亂叫。直到他和鮮卑族的老婆結婚,才從女方的嫁妝中得到匹馬,有馬纔有在邊鎮隊伍中當隊主(班長)的資格。當時沒什麼人對這個破落戶子弟感興趣,惟有鎮將段長覺得高歡相貌不凡,資質卓異,對他說:“你有康濟時世的才能,這輩子不會白活!我這歲數見不到你發達了,希望你日後能照顧我的兒孫。”當時這幾句小小的鼓勵,高歡一生不忘。等他掌握魏朝國柄後,追贈段長爲司空,並提拔段長的兒子段寧爲官。

Wωω⊕тт kдn⊕¢ ○

講起高歡,必須先講北魏末年的六鎮起義。六鎮是沿長城而築的六個軍鎮。自西向東,有沃野(今內蒙五原)、懷朔(今內蒙固陽)、武川(今內蒙武川)、撫冥(今內蒙四子王旗)、柔玄(今內蒙興和)、懷荒(今河北張北)。北魏爲防禦柔然等民族的入侵,專門派鮮卑族兵馬長年駐守於此。六鎮的漢人和其他民族的人都是內地犯罪官民或被髮配到這裡來的。魏朝早期對邊將待遇不錯。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快速漢化,王公朝士多以清流自居,六鎮兵民不僅被邊緣化,還受到朝貴的鄙視和輕蔑,從前以軍功得官的機會再也沒有了,變成南朝那樣以門第、才學取人。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柔然南侵,懷荒鎮兵民無糧可食,請示鎮將開倉放糧,吃飽肚子好打仗。鎮將不准許。兵民忍無可忍,聚衆殺鎮將起義,一時間六鎮大亂。524年,沃野鎮破六韓拔陵(匈奴族)起義,聲勢浩大,席捲邊城。北魏大驚,聯合柔然一同鎮壓,擊殺破六韓拔陵,把二十多萬被俘兵民全部安置到河北一帶。河北本來連年水旱災害不斷,一下子又來了這麼多俘囚,矛盾激化,反叛不斷,接連有杜洛周、鮮于修禮、葛榮等鎮兵鎮將的起義,且相互兼併攻殺,亂成一團。最後,這些起義、叛亂皆爲魏朝權臣爾朱榮的勢力所鎮壓。高歡就是被俘後得到爾朱榮信任,並被提拔爲爾朱榮的衛隊長(都督)。

精明善謀,乘亂而起

爾朱榮在其鼎盛時期有一次忽然問左右:“哪天我死了,誰能夠做軍中統帥呢?”周邊人都回答:“爾朱兆。”爾朱榮不以爲然。他說:“爾朱兆雖然勇猛善鬥,但能統領的人馬不過是三千左右,軍馬多些他就亂了陣法。能代我統軍的,只有賀六渾(高歡)。”雖然奸雄識奸雄,惶惶相惜又相戒。對高歡產生疑戒心後,他一方面提醒爾朱兆要暗加提防,一方面把高歡遠調爲晉州刺史。不久,爾朱榮爲魏莊帝誅殺,爾朱家族紛紛起兵反叛朝廷,身爲一方之將的高歡審時度勢,又打上了爾朱氏領下降兵的主意。

六鎮造反的降兵大多是鮮卑人,還有不少漢人、匈奴人、高車人、氐人、羌人。他們被遷置於河北後,不斷受到爾朱氏契胡兵士的凌暴,屢屢造反,大小二十六次,被殺過半,仍造反不已。剛剛縊死魏莊帝、掌握魏國朝政的爾朱兆(爾朱榮族弟)對此感到頭痛,向高歡諮詢意見。高歡回答:“六鎮降兵反叛不休,又不能全部殺掉,大王您應選心腹之人去統領他們。再有反叛,就歸罪其將領,不能每次都殺掉大批的兵士。”爾朱兆覺得建議很好,就問誰能去當統領。一席飲酒的賀拔允傻不唧唧地在旁建議,讓高歡去統領六鎮降兵。高歡佯裝大怒,起身一拳打得賀拔允滿嘴冒血,門牙落地,罵道:“太原王(爾朱榮)活着的時候,說怎麼樣就怎麼樣,現在太原王死了,天下事都聽爾朱兆王爺的,你是什麼東西,王爺沒發話能輪到你說三道四!”爾朱兆很感動,覺得高歡忠心耿耿,就趁酒勁宣佈高歡爲六鎮降兵的統軍。高歡心中大喜過望。一直以來在爾朱氏手下混事,缺的就是自己能直接指揮的軍隊,天假其便,出了賀拔允這個大傻冒給自己提名,爾朱兆又喝酒過量,發出這麼一個命令。恐怕爾朱兆酒醒後反悔,高歡出大營後馬上宣令:“我現在受命統管鎮兵,都到汾東受我號令。”言畢,他立刻馳奔陽曲川,建立統軍大營。六鎮降兵一向厭惡爾朱氏和他手下的契胡兵士,極短時間內就奔赴高歡處集合完畢。

不久,高歡上書爾朱兆,表說山西霜旱災多,兵士沒有糧食,請求移師山東,解決軍糧問題。高歡本意是遠離爾朱兆,擺脫他的威脅和控制。爾朱兆軍中長史慕容紹宗見書立即勸道:“不可!現在四方亂起,人懷異望。高公雄才蓋世,又握兵於外,正如借蛟龍以雲雨,再也不能控制他了。”爾朱兆有勇無謀,解釋說自己和高歡是拜過把子的兄弟。慕榮紹宗說:“親兄弟尚不可信,何況是把兄弟!”爾朱兆大怒,把慕容紹宗關進牢房,下令高歡移軍山東。

高歡率軍自晉陽出發,中途遇見爾朱榮的老婆帶着大車小車的財物從洛陽返山西,又有好馬三百匹,就派兵把馬匹全都搶爲己有。爾朱兆聽了丟馬狼狽回來的嫂子哭泣陳訴後大怒,又忙把慕容紹宗放出來問計。慕容紹宗說:“高歡現在還跑不掉。”於是爾朱兆自己親率軍隊追趕。追至襄垣,恰值漳水暴漲,高歡隔河拜謝:“我借公主馬(爾朱榮的老婆獲封爲北鄉長公主,不是魏朝宗室女)是爲了用來抵禦山東盜賊。如果您相信公主的讒言,我就過河受死,只怕您把我殺了,我屬下這些人馬上就叛亡而去。”爾朱兆膽大無腦,策馬渡水,與高歡在營帳間坐定,抽出佩刀給高歡,伸出脖子讓高歡砍(很像是天津混混不怕死的勁頭)。高歡大哭,訴說爾朱家族對自己的恩惠,再表自己的忠心。於是兩個人歡飲極醉,又殺白馬盟誓。夜間,高歡屬下尉景埋伏壯士要殺掉爾朱兆,高歡馬上阻止:“現在殺了爾朱兆,他的黨羽一定奔歸聚結報仇,我們馬少兵飢,不能相敵,如果有英雄趁機而起,將成大禍。爾朱兆兇悍無謀,還是放了他好。”

第二天早晨,爾朱兆歸營,又下令讓高歡渡水過到他的大營。高歡也想壯着英雄膽過去,被部將孫滕勸止。爾朱兆隔河破口大罵,無奈河水奔涌大軍又過不去,只得馳還晉陽。高歡回營,到了軍中統管兵士家屬的念賢那裡假意寒暄。念賢是爾朱兆安插在高歡營中的心腹,用以監視高歡。高歡坐下後就誇念賢腰中寶刀漂亮,取來觀看。念賢不知是計,遞刀與高歡。高歡隨手一刀,拔掉了爾朱兆在軍中最後一個釘子。

高歡到山東後,嚴肅軍紀,秋毫無犯,每過麥地,自己下馬拉住繮繩,當地人民非常歡喜,受到擁戴(這和《三國演義》中曹操的表演同出一轍。)畢竟受爾朱家族恩多,高歡也不知自己屬下對爾朱兆控制的魏朝有多麼忠心,他還不敢挑明和爾朱兆決裂。爲了讓屬下軍人無路可退,和他一道起兵,他想出一計——他派手下人僞造爾朱兆的軍令,下令高歡所率六鎮降兵全部要回山西,作爲契胡軍人的部曲去攻打稽胡。本來六鎮降兵就一直飽受爾朱氏契胡兵的欺凌,現在要被徵發去當契胡人的奴兵,都有生不如死的感覺。高歡假裝軍命嚴急,從軍中簡選萬餘兵士,馬上催促出發。部將孫滕和尉景也假裝爲士兵請命,寬緩五日。士兵又憂又懼,高歡接着又假意再寬緩五日行期。

待到六鎮軍士的驚恐醞釀得差不多,火候正好,高歡作爲統帥,與這支萬餘人的先遣軍舉行告別式,他自己也淚落如雨,做出一副萬般無奈的樣子。即將踏上去山西之路的士兵一片嚎哭之聲,悲從中來,驚天動地。高歡嘆息一聲,說:“我和你們都是鎮戶出身,一家人呵。現在西去打仗,肯定得死!遲誤軍期,到目的地後也得死;發配給契胡人當部曲,還得死!總之,都是死路一條。我們該怎麼辦呢?”士兵們馬上齊呼:“只有造反!”高歡很焦急的樣子:“造反是不得已的事情,誰能帶頭呢?”將士雀呼,共推高歡。高歡一副萬不得已,爲衆擔罪的樣子。躊躇再三,他對六鎮降兵說:“你們這些人鄉里鄉親很難統馭。想想看,葛榮有百萬之衆,就是沒有軍規戰紀,散漫無制,最後難逃敗亡。如果你們推我爲領軍,就不能再像從前一樣,不能隨意欺負漢人(六鎮降兵多爲鮮卑人),不能違犯軍令。不然的話,我可不和你們一起造反。”“生死由您做主!”萬餘軍士同聲吶喊。於是高歡殺牛宰羊,犒賞士兵,在信都起兵。

爲了名正言順,高歡與屬下拎出魏朝宗室、渤海太守元朗爲帝。532年,高歡初次與爾朱兆交鋒,以少勝多,在廣河大敗爾朱兆,俘獲五千多人。爾朱兆、爾朱世隆等人在爾朱榮死後興兵,殺入洛陽後縊死魏莊帝,立節閔帝,宰制天下。後來一家人窩裡鬥,各懷異心,相互猜阻。忽然之中生出高歡這麼個共同的敵人,反而一條心聯合起來。爾朱天光從長安出發,爾朱兆從晉陽舉兵,爾朱度律發自洛陽,爾朱仲遠從東郡趕赴,四路大軍共二十萬人在鄴城彙集,夾洹水列陣,準備和高歡決戰,想一舉攻滅這個“忘恩負義”的“賊子”和他手下六鎮降附兵士。

高歡派封隆之留守鄴城,親自率兵馬屯兵紫陌。其時,高歡戰馬不滿兩千,兵不過三萬,而敵兵有二十萬之衆。衆寡不敵情勢之下,高歡用牛驢連繫在一起堵塞自家軍隊的退路,在韓陵一帶擺成圓陣,兵無退路,都有必死之心。兩軍交戰在即,爾朱兆立馬於陣前責罵高歡反叛爾朱氏。高歡此刻理不虧辭不窮:“本來我們是想一起共同輔佐皇帝,現今天子何在?”爾朱兆策馬言道:“永安王(被殺的孝莊帝即位前的封號)枉殺太原王(爾朱榮),我爲報仇才做出這樣的事。”高歡大聲叱責:“從前我們一同在爾朱榮帳下,你勸他造反的事我都清楚。況且,帝王殺大臣,何報之有!今天我和你恩義斷絕!”言畢,兩軍交戰。高歡自領中軍前突,大將高敖曹將左軍,高歡堂弟高嶽將右軍。高歡中軍迎戰不利,被逼後退。爾朱兆軍直撲而來。高嶽率五百騎兵突前迎敵兵,高歡另外一個將領斛律敦將敗退四散的兵士重整旗鼓從爾朱兆後面又撲上去,大將高敖曹自率一千多騎兵橫擊而入陣中,爾朱兆軍大敗。敗逃之際,爾朱兆對慕容紹宗捶胸大叫:“不用公言,以至於此。”

慕容家族四散奔逃。本來就首鼠兩端的大都督斛斯椿等人搶先一步回到洛陽,盡殺留守的爾朱氏黨羽。爾朱世隆、爾朱度律、爾朱天光相繼被俘斬。爲爾朱氏所立的節閔帝派人慰勞高歡。高歡此刻覺得從前所立爲帝的安定王枝屬疏遠,就派屬下魏蘭根前去觀察節閔帝爲人如何,準備重新迎立他。魏蘭根認爲節閔帝神采高明,恐怕日後難以挾制。高乾兄弟及其他手下也勸高歡說節閔帝是爾朱氏所立,其名不正,勸高歡廢掉他。高歡就把節閔帝幽禁在寺廟中。揀來挑來,選中平陽王元修。當時元修正躲藏在和他關係不錯的散騎侍郎王思政那裡,突然見到王思政帶高歡人馬來找他,嚇得面無人色:“您是把我出賣了吧?”思政說不是。又問:“能保我一命嗎?”思政答:“世事變化無常,我真的說不準。”元修被四百騎兵擁夾在中間,到高歡大帳中。高歡下拜陳述衷由,淚下沾襟,元修回拜,表示不敢。王爺這時才知道不是要殺他,而是要立他爲帝。安定王手寫的禪位表已經遞到他手中,於是簽字同意。元修成爲皇帝,是爲北魏孝武帝。

五月,魏朝鴆殺節閔帝(時年三十五)。又殺曾經爲帝的安定王元朗、東海王元曄。又殺孝武帝叔父汝南王元悅。

魏朝孝武帝納高歡女兒爲皇后。高歡成爲國丈。

轉年,爾朱家族最後一個漏網之魚爾朱兆在秀容兵敗,被逼自縊。爾朱氏最後一個釘子被拔掉。爾朱兆大將慕容紹宗攜爾朱兆妻子及餘衆歸降,高歡以其忠義,待其甚厚。他深知“各爲其主”的道德,並未因從前慕容紹宗向爾朱兆進言要殺自己而計前嫌。

宰制朝廷,魏裂東西

原屬節閔帝臣下、又奔搶回洛陽殺光爾朱氏黨羽的斛斯椿見到高歡勢力強大,心中很不舒服,他與南陽王元寶炬,武衛將軍元毗和王思政一同勸說孝武帝除掉高歡。斛斯椿重新安排宮內都督人選,增加侍衛人數,選出數百驍勇武士擔任孝武帝的近衛軍。皇帝又多次以出獵爲名,與斛斯椿排兵佈陣,互相密謀。又派人與在外擁兵的賀拔嶽、賀拔勝兄弟暗中聯絡,準備內外響應。魏朝司空高乾本是高歡的死黨,孝武帝想收買高乾以爲已用,借一次在華林園宴飲的機會忽然要與高乾拜盟結爲兄弟。由於事出忽然,高乾來不及多想,表示自己“以身許國,不敢有二心”。而後見到孝武帝增加武衛,又屢屢交結外臣賀拔嶽等人,知道事變即將發生,暗中勸高歡準備。高歡把高乾召至幷州面議,高乾就勸高歡自立爲帝。高歡當時覺得時機還不成熟,裝出非常害怕的樣子拒絕了高乾的提議。高乾進退兩難,猜不透高歡心思,在都城朝廷裡夾在兩派之間很難受,於是密啓高歡,要求外派,被任命爲徐州刺史。孝武帝獲悉高乾要外任爲官,害怕他泄漏自己密圖高歡的事,就先發制人,詔告高歡說高乾與自己立過盟誓,反覆兩端。高歡得知高乾與孝武帝盟約一事也很生氣,就把高乾勸自己稱帝的事通知給孝武帝。兩個人聚在一起,把高乾召至殿上質問。高乾被雙方所賣,這位自少就“性明悟、俊偉有智略”的河北豪傑也無計可施,說:“陛下您自立異圖,現在反過來說爲臣我反覆。人主加罪,無話可說!”於是賜死。孝武帝又派人去殺高乾的弟弟高敖曹。高敖曹劫奪誅殺自己的敕令,帶領十幾個人奔晉陽投奔高歡。高歡與他抱頭痛哭,大叫“天子枉殺高司空”。高乾另一個弟弟高仲密也投奔高歡。借皇帝之刀殺人之兄,而又能獲得被殺者二弟的尊信,高歡手腕之高,由此可見一端。

534年,魏孝武帝準備率軍攻伐駐紮在晉陽的高歡,下詔戒嚴,聲稱要南伐樑國。又和斛斯椿徵發河南諸州兵馬,在洛陽近郊進行大閱兵。爲了麻痹高歡,他密詔給高歡說要帶兵攻打關西的宇文泰和賀拔勝。高歡何等人,他馬上回復,說自己屬下五路兵馬共二十二萬已出發,助援皇帝征討,並清除朝中奸佞,實際上是講明瞭我已帶兵趕赴洛陽要和你爭個高下。孝武帝此時不得不和高歡攤牌,他令中書舍人溫子升(此位正是爲孝莊帝草詔誅殺爾朱榮的那位爺,他的才華,公認是北朝第一。高歡日後確實沒有怪罪他,還給他官當,很像當年曹操欣賞陳琳罵絕自己祖宗八代檄文那樣的胸懷。高歡死後,兒子高澄上臺後懷疑溫子升與叛亂有染,在讓他撰完《神武碑》文後,關進晉陽大獄,不給飯吃,餓得這位大才子直吃自己棉襖裡面的棉花,活活餓死)以自己名義給高歡寫了一封歷史上有名的書信。書信內容如下:

朕不勞尺刃,坐爲天子,所謂生我者父母,貴我者高王。今若無事背王,規相攻討,則使身及子孫,還如王誓。近慮宇文爲亂,賀拔應之,故戒嚴,欲與王俱爲聲援。今觀其所爲,更無異跡。東南不賓,爲日已久,今天下戶口減半,未宜窮兵極武。朕既闇昧,不知佞人爲誰?頃高乾之死,豈獨朕意。王忽對昂(高敖曹名昂)言其兄枉死,人之耳目何易可輕!如聞庫狄幹語王雲:“本欲取懦弱者爲主,無事立此長君,使其不可駕御,今但作十五日行,自可廢之,更立餘者。”如此議論,自是王間勳人,豈出佞臣之口!去歲封隆之叛,今年孫滕逃去,不罪不送,誰不怪王。王若事君盡誠,何不斬送二首。王雖啓雲“西去”,而四道俱進,或欲南度洛陽,或欲東臨江左,言之者就應自怪,聞之者寧能不疑!王若晏然居北,在此雖有百萬之衆,終無圖彼之心;王若舉旗南指,縱無匹馬隻輪,猶欲奮空拳而爭死。朕本寡德,王已立之,百姓無知,或謂實可。若爲他人所圖,則彰朕之惡;假令還爲王所殺,幽辱齏粉,了無遺恨!本望君臣一體,若合符契,不圖今日,分疏至此!古語云:“越人射我,笑而道之;吾兄射我,泣而道之。”朕即親王,情如兄弟,所以投筆撫膺,不覺唏噓。

文人刀筆犀利,把皇帝一番憂懼無奈、不甘示弱、曉以大義、表面貶損自己實際威脅對方的心跡披露無疑。

書面文字雖美輪美奐,高歡絲毫不爲所動,只是上表極言斛斯椿等人的罪惡,兵進不止。孝武帝親信中軍將軍王思政勸皇帝避高歡兵鋒,前往關中依附宇文泰軍隊。東郡太守裴俠是個明白人,對王思政說:“宇文泰爲三軍信服,位處關中形勝之地,已握權柄,怎會輕易讓權於人(指孝武帝一幫人)?如果去投靠他,無異於避湯而入火啊。”王思政覺得很有道理,但南去荊州又離敵國宋朝太近,就問該怎麼辦。裴俠說:“與高歡相戰有立至之憂,西奔到宇文泰處有將來之慮,先往關右一帶駐軍觀察一下再做決定。”

於是孝武帝以宇文泰爲關西大行臺、尚書左僕射,賜以公主爲妻。又下詔宣示高歡的罪惡,兩人從此公開決裂。高歡宣示自己的軍隊說:“孤以爾朱擅命,建大義於海內,奉戴主上,誠貫幽明,橫爲斛斯椿構讒,以忠爲逆。今表南邁,誅椿而已。”以高敖曹爲先鋒,浩浩蕩蕩而來。宇文泰也發檄各地聲言高歡罪惡,從高平出發到弘農屯軍。賀拔勝屯軍汝水。兩人都觀望待變。534年七月,魏孝武帝親師十萬軍隊屯於河橋,以斛斯椿爲前驅列陣於邙山之北。斛斯椿請兩千兵馬趁夜渡黃河趁高歡立腳未穩進行偷襲。孝武帝開始時覺得此計很好,黃門侍郎楊寬勸道:“現在這緊急關頭把兵權給別人,恐生他變。萬一斛斯椿渡河偷襲成功,那可是滅掉一個高歡又生出另外一個高歡啊。”孝武帝聞言馬上下令斛斯椿停止發兵。斛斯椿嘆息道:“皇上不用我計,真是天意不興魏室。”在關中附近的宇文泰也聽到風聲,對左右講:“高歡數日內急行軍**百里,疲軍迎敵,是兵家大忌,正好乘其疲憊奇襲。當今皇上以萬乘之尊御駕親征,不主動出擊渡河決戰,反而沿河據守,很是失策。而且長河萬里,只要一個地方被突破,必敗無疑。”

兩軍未交鋒,孝武帝一方已有賈顯智、田怙等人暗中約降,高歡很快就率軍渡河。魏孝武帝慌忙召集衆臣商議對策,有的說要奔依樑國,有的說南依賀拔勝,有的說西就宇文泰,有的說守洛口死戰,衆口紛紛,不能定奪。正爭執間,朝臣元斌之與斛斯椿爭權,從軍中跑至孝武帝處,欺騙皇帝說高歡軍隊已經逼近。孝武帝又驚又急,一面派人召斛斯椿還軍,一面帶着幾個本家王爺率五千兵馬準備出逃。大家暗中知道皇帝要西逃,夜裡就跑了大半。惟獨武衛將軍獨孤信單騎追隨皇帝。試想,成千上萬的人馬往洛陽方向跑,惟獨獨孤信一人隻身匹馬逆向而追,情景感人至深。孝武帝嘆道:“將軍您辭父母、拋妻棄子跟隨我,‘世亂識忠臣’,此言不虛啊。”天日昭昭,這位風度翩翩、忠心耿耿的奇男子最後雖爲宇文泰所害,但後代榮寵無比:長女爲周明敬皇后,四女爲唐朝元貞皇后,七女爲隋文帝皇后。北周、隋、唐三朝天子均是他的後人,諸子也加官進爵,門庭赫赫。此爲後話。

高敖曹爲兄高乾報仇心切,師勁騎追孝武帝一直到陝西,還是沒有趕上一路狂逃的皇帝。孝武帝一路飢渴困頓,缺糧少食,最後在長安東陽驛遇見率兵迎駕的宇文泰。高歡自晉陽發兵以來,給皇帝上了四十多封奏表,都沒有答覆。他還親自率兵追趕孝武帝,目的是把皇帝追回以掩逐君出逃的過錯,最終沒有實現此願。無奈,高歡回洛陽後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爲帝,是爲孝靜帝,時年十一。當時清河王元檀自己已經準備好當皇帝,高歡怕他日後不好控制,就選擇了這麼個少年推上帝位,以免重蹈覆轍。從此,魏朝分裂爲東魏和西魏。

兩魏五戰,英雄輩出

魏孝武帝果然是纔出虎穴,又入狼口。史載孝武帝閨門無禮,有堂妹三人皆不令出嫁,名義封爲公主,在宮中實際上充當嬪妃。其中一個平原公主元明月最受他寵愛。宇文泰慫勇西魏元姓諸王把平原公主從孝武帝身邊搶出來殺掉,以消**之醜。孝武帝憤憤不平,美人被奪,悲憤可知,他不時在宮內彎弓搭箭,或以刀砍擊桌案,宣泄不平,言語之間也掩飾不住對宇文泰的恨意。宇文泰在皇帝身邊耳目甚多,聞此也做事幹脆,派人把毒藥放進孝武帝酒裡,毒死了這位很有主見的皇帝。孝武帝時年二十五歲。隨之,宇文泰立平原公主的親哥哥元寶炬爲帝。

宇文泰,字黑獺,是鮮卑化的匈奴人。其父宇文肱最早是六鎮叛軍中鮮于修禮的將領。其父戰死唐河後,宇文泰又加入葛榮軍。爾朱榮擊滅葛榮後,喜歡他的驍勇善戰,授他爲統軍一職。高歡滅爾朱氏後,他受賀拔嶽之託去幷州查看虛實,高歡見他身長八尺,垂手過膝,相貌非常,想留下他爲自己效力。宇文泰固請返軍覆命,高歡猶豫中允許他回去。過後馬上反悔,想殺掉宇文泰以絕後患,追至關口也未趕上,正如項羽不殺劉邦、曹操放走劉備、桓玄容納劉裕,最終養虎貽患。宇文泰之後最終滅掉高歡之後。

高歡換掉皇帝后,又覺洛陽西近西魏,南近樑國,就決定遷都鄴城。命令下達後,三日即行,四十萬戶民衆狼狽就道。又任命司馬子如爲尚書左僕射(此人就是爾朱榮被殺後不顧妻子隨爾朱榮一家逃跑的那位流氓文人。他當時還勸爾朱世隆反攻洛陽,魏孝武帝之死,究其根由,實賴其成),高隆之爲右僕射,高嶽爲侍中,孫滕留守鄴城,共執朝政。

東西魏大戰之一:小關大戰

536年,高歡率大軍造三座浮橋,在蒲阪準備搶渡黃河。第一次東西魏大戰——小關之戰拉開序幕。宇文泰確實是兵中奇才,他對諸將說:“高歡三面圍住我軍,搭建浮橋表示他要過河進擊,實際上是想吸引我軍注意力,使竇泰從西進軍兩面夾攻我們。竇泰是高歡一員驍將,屢戰屢勝,將士必起驕心,我們發奇兵先擊竇泰,高歡則不戰而勝。”諸位將領都不以爲然,認爲高歡近在眼前,不戰不防反而掉頭擊竇泰,萬一出了差錯會全軍覆沒。宇文泰的族侄宇文深與他意見相同,認爲如果在蒲阪迎擊高歡,竇泰肯定乘機從反面撲來,雙方夾擊下一定會失敗。他建議選精銳兵騎直出小關(在潼關之左),竇泰性急必來赴戰,而高歡行事謹慎,肯定觀望,戰勝竇泰後再回擊高歡,敵軍可破。果然,西魏軍突至小關,竇泰猝不及防,引兵赴陣,宇文泰從馬牧澤中殺出,大破竇泰,東魏兵死傷殆盡,竇泰自殺。由於黃河冰薄,人兵輜重無法過去,高歡只能撤毀浮橋回軍。西魏軍從後追擊,高歡殿後的大將薛孤延一戰之中砍壞十五把鋼刀,戰事異常慘烈,最終才保得高歡一行人逃脫。雙方第一次交手,以高歡失敗告終。

高歡另一路人馬高敖曹進軍順利,從商山出發所向無敵,在他率兵猛攻上洛時,被流矢射中,遍體鱗傷,其中三處是貫穿傷,死而復甦,爲安慰軍心,他馬上跳起來騎馬免冑巡城,大大鼓舞了士氣,攻陷上洛城。城克之後,他躺在帳篷中療傷,感覺自己要死掉,嘆息道:“遺憾的是不見弟弟高季式當刺史。”高歡聞言,馬上任命高季式爲幷州刺史。

高敖曹是死於孝武帝和高歡兩個人權謀的高乾的三弟,名昂,以其字敖曹知名於當世。此人龍眉豹須,姿體雄異,自少年時代起就桀驁不馴,招聚劍客四出劫掠。《太平廣記》中載有其詩三首,其中《徵行詩》:“龍種千口羊,泉連百壺酒。朝朝圍山獵,夜夜迎新婦。”可以想見他年輕時放蕩不羈的生活。爾朱榮惡其英武,一度把他誘捕關在洛陽。孝莊帝殺掉爾朱榮後,知道高氏兄弟英豪,於黃河邊親自送他們還鄉招集部曲。高敖曹意氣慷慨,臨行舞劍,以示效死之心。孝莊帝被害後,他投奔高歡,大破爾朱氏。後來孝武帝殺掉他哥哥高乾,又派人殺他,他率十餘騎奔赴晉陽歸高歡。高歡引以爲大將,南征北討,立功極多。

小關之戰後,高敖曹全軍而還,被授爲軍司大都督,統七十六都督。當時高歡屬下以鮮卑將領爲主,都輕蔑漢人,惟獨懼怕高敖曹。高歡在號令將士時,常常用鮮卑語發號施令,但只要有高敖曹在側,他一定改用漢語講話。鮮卑將領劉貴與高敖曹不和,有一次兩個人同在一處議事,下面有人家報告治河役夫好多人淹死,劉貴故意說:“性命只值一文錢的漢人,隨他死!”高敖曹聞言大怒,拔刀就砍劉貴。劉貴奔逃還營,高敖曹隨之鳴鼓召集屬下,勒兵欲攻。最後經別人勸了好久才罷手。又有一次,高敖曹與北豫州刺史鄭儼祖玩握槊遊戲(一種棋類),劉貴派手下召鄭儼祖商議軍事。高敖曹不讓鄭儼祖走,並派兵把劉貴的使者用木枷枷住站在一旁待着。劉貴的鮮卑偏將恃勢驕橫慣了,在旁跳腳喊:“枷則易,脫則難。”高敖曹聞言,從隨從手中抽出一刀,往此人脖子上猛勁一抹,說:“又有何難!”人頭落地。劉貴聞知後也不敢過來理論。還有一次高敖曹去大丞相府拜見高歡,門口護衛不讓他進去,他兜轉馬頭,彎弓搭箭,回手射殺門卒。高歡聞知後也不怪罪。由此可見,高敖曹在高歡心目中的位置何其重要!

高歡深知屬下鮮卑士兵與漢人之間的矛盾。他左右逢源,對鮮卑人說:“漢人是你們的奴僕,男人爲你們耕作,女人爲你們織衣,上交粟帛賦稅讓你們溫飽無憂,爲什麼還要欺凌他們呢?”又對統下漢人說:“鮮卑人是你們僱傭的兵丁,得到你們一些衣物吃食,爲你們防盜擊賊,能保你們安寧度日,幹嗎那麼恨他們呢?”

對於迂腐不知變通的漢族大臣,他也想方設法予以說服。一次高歡要出門打仗,一名叫杜弼的大臣請求高歡出征前先消除內賊。高歡問內賊是什麼人。杜弼說是那些掠奪百姓的鮮卑貴族。高歡沒有立刻予以作答。他下令營中軍士都搭弓上箭,高舉大刀,握鞘向前,夾道層層而立,接着命令杜弼在行列中來回走動一次。杜弼是個書生,哪裡見過這種陣勢,嚇得渾身哆嗦,冷汗直流。見此,高歡對杜弼說:“雖然搭箭不射,持矟不刺,舉刀不砍,你都被嚇得失魂落魄。諸位勳貴將領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百死一生,雖然有人或許有貪污冒搶的行爲,但與他們平時的戰功相比,怎能相提並論!”杜弼跪地頓首,爲自己冒失的進諫表示道歉。一舉兩得,既堵住了諫官的嘴,又收買了鮮卑軍士的心。

東西魏大戰之二:河苑大戰

537年,高歡自己帶兵二十萬自壺口出發趕往蒲津。第二次東西魏大戰(河苑之戰)開始。宇文泰由於關中旱災大飢,帶着不到一萬的軍馬在桓農穀倉休整了五十多天,好容易才讓餓得幾乎皮包骨的軍士歇緩過來。聽說高歡渡河來戰,趕忙入關準備。高敖曹帶三萬兵馬就把桓農團團圍住。高歡的參謀勸說道:“西魏賊兵連年饑荒,所以冒險到陝州來搶倉粟糧食,現在高敖曹已經圍住桓農糧倉,糧食運不出去。我們最好分兵諸道,不與敵兵接戰,等到麥收時分,敵方軍民餓死大半,宇文泰不死也得投降。所以我們最好別渡黃河。”大將侯景也勸告:“我軍幾十萬士兵一舉前來,萬一不勝,一時難以集結兵馬。不如把大軍一分爲二,相繼而進。前軍若勝,後軍全力攻上;前軍若敗,後軍可以接應,到時作爲後備隊出擊迎敵。”高歡對這兩條意見都沒有聽進去,自蒲津渡過黃河前進。

宇文泰到了渭水南岸,徵召的諸州兵馬都沒有到位。他手下諸將以爲衆寡懸殊,建議待高歡軍隊再往西行後纔出兵相會。宇文泰堅持不可:“高歡如果到了長安,肯定人情民心全都會降服於他。現在趁他遠來新到,正好一舉可以擊破。”於是造浮橋渡渭河,令軍士精裝帶三天糧食,距高歡軍六十里屯軍。又派手下將領達奚武帶三個騎兵化裝成東魏軍士,傍晚混入高歡營內偵知軍中口令,昂首揚鞭,假裝成督察官,各個軍營都轉了一圈,看見有衣冠不整或不遵法紀的高歡兵士,還上前舉鞭亂打一頓,轉了個通宵,查明高歡軍中一切部署後才返回營中覆命。

高歡得知宇文泰兵到,引兵會敵。宇文泰手下李弼認爲敵衆我寡,不能平地置陣,可在十里以外渭曲長滿蘆葦的沼澤地埋伏。宇文泰覺得此計可行,命令軍士都偃旗息鼓,埋伏在蘆葦叢中,聽見鼓聲就一齊衝出。高歡部下都督斛律羌舉勸說:“宇文泰只想決一死戰,就像個瘋狗一樣,豁上命也要咬人。渭曲蘆葦茂密,泥濘不堪,士兵交戰用不上全力,不如與其相持,再暗中派精兵掩襲長安,端掉敵軍的老窩,如此則宇文泰必可生擒。”高歡聽說渭曲蘆葦叢生,靈機一動:“放把大火把敵軍燒死,怎麼樣?”一向精明的侯景這時出了個餿主意,認爲:“應該生擒宇文泰宣示百姓,如果他被燒成焦炭,誰會相信我們真的大勝呢?”躊躇之間,高歡大將彭樂盛氣請戰,大聲嚷嚷道:“我們人多勢衆,百人擒一,還怕打不勝仗嗎?”於是高歡下令進擊。東魏兵望見西魏兵寥寥無幾,個個貪功冒進,應有的戰陣散不成形。兩軍相交之際,宇文泰親自擂響鼓號,埋伏於蘆葦叢中的兵士奮身挺兵而起,李弼率一支鐵甲騎兵又從側面突出橫擊,東魏軍隊被截成兩段,軍卒大恐。李弼的弟弟李標是個小個子,奮勇異常,每次躍馬陷陣時都隱伏於馬背上左劈右砍,東魏兵只要看見他那匹好像是“無人駕駛”的馬匹就驚呼“避開這個小個子”。宇文泰遠處望見,對左右嘆道:“膽略如此,何必八尺之軀!”徵虜將軍耿貴也是武藝絕倫,每次入陣一圈身上的鎧甲袍裳全被敵人鮮血染得透紅。宇文泰說:“觀其甲裳,就知殺了不少敵人,何必數首級論功呢。”

高歡將領也不是草包。大將彭樂深入西魏陣中,被數根長矛刺得腸子都流出來,他用手把腸子填回腹內掄槍再戰。看見隊伍散亂,高歡想先收兵集結後再出擊。點名官過了一會兒回來,稟告說:“衆營皆空,兵士死散,沒人應答。”高歡不甘心,還在猶豫。大將斛律金勸說:“衆心離散,不可複用,我們應該立即奔往黃河以東。”高歡據鞍嘆息不動,斛律金以鞭擊打戰馬,一行人逃走,到了河邊差點沒找到船,狼狽渡河。此戰下來,高歡喪甲士八萬人,丟棄鎧仗十八萬。高敖曹聞聽敗訊,也從桓農撤圍,退保洛陽。西魏宇文泰經此一役,兵精糧足,大大歡喜。

東西魏大戰之三:河橋大戰

第二年(538)高歡大將侯景從宇文泰手中重新奪回洛陽金墉城,燒燬洛陽大量民居官寺。宇文泰已帶着西魏文帝元寶炬回洛陽祭掃魏朝先帝陵廟,聞訊後率軍馳援,臨陣斬殺高歡大將莫多婁貸文。侯景連夜突圍,宇文泰追擊。侯景擺大陣,北據河橋,南依邙山,與宇文泰大軍交戰。混戰之中,宇文泰戰馬中流矢驚逸,把宇文泰摔在地上。東魏大軍追圍上來,左右皆散走。都督李穆下馬,用馬鞭擊打狼狽趴在地上的宇文泰,假裝叫罵:“你這個糊塗兵,你們王爺跑到哪裡去了,怎麼自己留在這裡?”追圍的東魏兵翻蹄亮掌,聽李穆的口氣認定宇文泰不是什麼貴人大官,都扭頭回去追殺更值錢的目標。李穆扶宇文泰上馬,雙雙逃去。由於此時西魏後軍大至,軍勢復振,掉頭迎擊侯景軍,侯景軍大敗,敗北而去。高敖曹心氣高傲,一直看不起宇文泰,命左右大張寫有官名將名的旌旗和顯示貴重的傘蓋,跨馬臨陣。西魏軍調動最精銳的軍隊圍攻高敖曹,致使其全軍覆沒,大英雄高敖曹最後單騎跑往河陽南城。恰巧守將是高歡的一個堂叔高永樂,素與高敖曹有過節,關閉城門不讓高敖曹進城。大英雄此刻龍臥淺灘,仰呼城上求繩,沒人應答;他又拔刀猛砍城門,想劈出個洞來逃入城中。城門堅厚,砍了許久也砍不開。西魏大隊追兵趕到,高敖曹知道性命不保,轉身昂頭迎前,奮聲大叫:“來!與汝開國公!”(意思是來人斬其頭,西魏肯定會以開國公的重銜封賞)。斬去高敖曹頭顱的兵士回到西魏後,獲賞絹萬段,每年按量發給,直至宇文泰創立的周朝滅亡,賞絹還沒有給完。高歡聽見高敖曹死訊,如喪肝膽,把高永樂打了二百軍棍,追贈高敖曹爲太師、大司馬、太尉。

此次河橋大戰,兩魏軍陣極大,首尾懸遠,從早到晚,交戰數十合,氣霧四塞,形勢萬變,團團相殺,誰也不知道誰勝誰負。西魏狐獨信、趙貴等人交戰不利,混亂中又不知宇文泰和西魏文帝消息,都棄軍先歸。其他將領見狀,也都和他們一起逃走,知此情形,宇文泰也燒營遁走。文人出身的王思政下馬,手持長矛左刺右刺,一刺就擊倒數人。由於陷陣太深,從者皆死,他自己也因重創昏絕,由於天黑敵軍收兵,而他每次打仗時都穿破衣爛甲,敵軍不知他的將帥身份,所以首級未被割去。不久,他的下屬在屍體堆中找到他,扶他上馬回營。平東將軍蔡佑下馬步戰,左右勸他乘馬以便逃跑,他大怒道:“宇文泰丞相愛我如子,今天怎麼能怕死呢!”帶領十幾個士兵齊聲大呼,進擊東魏兵,殺傷甚衆。東魏兵把他團團包圍十餘重,又懼其勇武都不敢近前。蔡佑彎弓持滿,四面轉指箭鋒。東魏兵找出一個身着厚甲手拿長刀的兵士直衝蔡佑,距三十步之遠,左右勸蔡佑發箭。蔡佑說:“我們的性命,全都在此一箭,豈能虛發!”敵兵衝到十步遠的距離,蔡佑一箭把來人射殺。包圍他們的東魏兵見此忽啦啦散開。蔡佑最終得與左右還營。河橋一戰,雙方基本打平,只是高歡痛失漢族大將高敖曹,損失不可謂不大。

東西魏大戰之四:邙山大戰

wωω▪ ttκā n▪ ¢ Ο

公元543年,兩魏第四次大戰(邙山大戰)揭開序幕。此次戰爭的***是由於高敖曹的哥哥高仲密以北豫州投降西魏引起。而更深層的原因,則是由於高歡的兒子高澄貪色引發。

高澄十四歲時就因與其父的寵妾鄭大車通姦,差點被高歡殺掉,經司馬子如從中周旋,殺掉首告的奴婢滅口,父子才重新和好。後來,高澄見高仲密美麗的妻子李氏,一見面就撲上去亂扯衣帶想要強姦。李氏不從,衣帶盡裂,脫身後向高仲密哭訴。恰值高仲密即將外放爲北豫州刺史,驚懼氣惱之下,一到任上就向西魏投降,這樣一來,東魏的戰略要地虎牢關落入西魏之手。

西魏宇文泰親率諸軍接應高仲密,軍至洛陽,包圍河橋南城。高歡也親自將兵十萬,自黃河北岸渡河,據邙山爲陣,數日不戰。宇文泰盡留輜重,趁夜登邙山想突襲高歡。偵察騎兵火速通知高歡,說西魏軍只攜兵械乾糧而來,已距高歡四十里。高歡勒兵,正陣待敵。黎明時分,兩軍相交,高歡大將彭樂以數千騎兵直衝入西魏北軍,所向皆潰,一直深入西魏營內。有人奔告高歡說彭樂臨陣叛逃,高歡大怒。不久,西北方向塵土飛揚,彭樂遣使告捷,俘獲西魏臨洮王元柬等五個王爺及督將參謀等總共四十八人。高歡鳴鼓進擊,斬首三萬餘級。

高歡派彭樂追擊宇文泰。宇文泰狼狽不堪,邊跑邊在馬上向彭樂哀求:“這不是彭樂將軍嗎?今天你殺掉我,明天你還有用嗎?幹嘛不馬上還營,把我丟下的金銀寶物一併取走呢?”彭樂粗人,也覺此話有理,舍掉宇文泰,回到宇文泰丟棄的營中把一大袋金銀放在馬上奔回向高歡覆命。看來“玩寇”、“養寇”不是唐朝將領發明,自從勾踐誅文仲,劉邦殺韓信,“兔死狗烹”一直是武人最害怕的事情,以後被唐、元、明等諸多武將奉爲長策,時不時就縱“匪”漏網,這樣天下有事,才保武人位重權尊,更免鳥盡弓藏之禍。

彭樂馬後懸着大包小包回見高歡,張着大嘴報告:“黑獺僥倖逃跑,已經嚇得破膽。”高歡既高興彭樂大勝,又極怒他放走宇文泰,命彭樂趴在地上,親自上前抓住老爺兒們的大腦袋猛往地面撞,咬牙切齒良久,手中刀舉了幾次要當場砍下彭樂腦袋,權衡再三,未忍下手。鼓樂滿臉是血,揚頭乞求高歡再給他五千人馬,回陣復追宇文泰。高歡罵道:“你把人都放跑了,還說什麼回陣復追。”派人取來三千匹絹堆壓在彭樂背上,用以賞其戰勝之功。

第二天,東西魏兩軍重整旗鼓再戰。宇文泰三軍合擊東魏軍,戰我常勢,高歡大敗,步兵全被俘虜。高歡一時間連坐騎也被射死,手下赫連陽順自己下馬把馬讓給高歡,連同七個人隨後保護。追兵驟至,高歡的親信都督尉興慶說:“大王您趕快離開,我腰中有百箭,足以射殺百人,保護您撤走。”高歡感動說:“如果我們都能生還,以你爲懷州刺史。如果你戰死,讓你兒子做刺史。”尉興慶說:“我兒子太小,希望用我哥哥做刺史。”高歡允諾。尉興慶一人殿後拒戰,矢盡,被西魏兵亂刀砍殺。東魏有投降的兵士爲了請功,把高歡逃跑的方向向西魏報告,宇文泰招集三千敢死隊,都執短兵,以大都督賀拔勝爲首帶軍急追。亂陣之中,賀拔勝發現正在倉惶逃命的高歡,執槊與十三騎追趕上來,追了數裡,好幾次槊尖都幾乎刺及高歡,大喊:“賀六渾(高歡字),我賀拔破胡(賀拔勝字破胡)今天一定宰了你!”高歡力竭驚恐,幾乎心臟病發登時死在馬上。他的隨從在旁邊發箭,射翻西魏兩騎,又斃賀拔勝坐騎。等到副馬趕到,高歡已經跑得沒影。賀拔勝嘆道:“今天竟然忘記帶弓箭,真是天意啊!”

戰後,高歡回鄴城,把賀拔嶽留在東魏的幾個兒子全部整家殺盡。賀拔勝聽說後活活氣死。宇文泰聽到賀拔勝死訊,流淚良久,對左右說:“諸將臨敵,神色都顯慌張,惟獨賀拔公臨陣顏色如常,真正是大勇之人啊。”

由於西魏趙貴等五個將領的手下軍隊敗退,戰場形勢又發生變化。東魏兵重新集結,衝殺過來。宇文泰出擊,不敵而退,率軍逃跑,東魏軍隊追擊。由於獨孤信等人收集西魏散卒從後襲擾東魏追兵,宇文泰才得幸逃脫,屯軍渭河上游。高歡將兵入陝州,部下封子繪勸高歡乘勝追擊,定能一統兩魏。但其餘將領皆無鬥志,志氣衰竭,不敢再戰。其時宇文泰已成強弩之末,只要高歡軍至,必死無疑。高歡見衆將志沮,便下令還軍,失去絕佳的機會。

一直爲宇文泰堅守桓農糧倉的王思政聽說西魏軍大敗的消息,不僅不逃,反而讓人大開城門,自己解衣躺在城樓上,慰勉將士,以激勵士卒,表示自己的膽略。幾天後東魏兵殺到城下,見城門大開,又知道王思政的名聲,心中大怯,竟不戰逃走。諸葛亮的“空城計”乃演義所爲,王思政的“空城記”實爲正史所載。

東魏軍重新奪回北豫州和洛州,侯景俘獲高仲密妻兒送至鄴城。由於高乾、高敖曹都是高歡功臣,高仲密的弟弟高季式聞說兄長起兵馬上跑回自首,都沒有被連坐族誅,只是殺高仲密一家長幼。高澄打扮得漂漂亮亮,盛服去見將被處死的高仲密妻子李氏,問:“今日如何?”李氏默然,於是被高澄納爲妾侍。爲一女子之故,勳臣外叛,老父幾死,兩魏兵人死傷數十萬,高澄這一禍根當時竟無人敢於指摘。

( 最爲讓後人感到荒謬的是後來的結局。高澄日後被家奴刺死,其弟高洋篡魏自立,建立齊國,後來被尊諡爲齊顯祖。高澄從高仲密處得來的李氏入高澄母親婁太后宮中爲女官,官名昌儀。齊顯祖高洋死後,仁弱的太子高殷繼位。幾位漢族大臣楊堷、鄭頤等恐怕高洋的弟弟高演、高湛日後篡位,密謀派二王外出做刺史以消除威脅,並把此事向高殷的母親李太后彙報。李太后自認爲和李昌儀是通家,就把楊堷等人的密信給她看,這位二夫之婦李昌儀倒對婁氏太皇太后忠心耿耿,馬上密報給婁氏。太皇太后婁氏當然喜愛自己兩個親生兒子高演和高湛,密謀殺掉楊堷等漢族大臣,不久高演廢侄子高殷自立,次年派人扼殺高殷。高演僅當了兩年皇帝,因打獵馬驚墜地傷肋而死,傳位給親弟高湛。高湛繼位後酗酒**,把高澄、高洋、高演的幾個皇后姦淫殆遍(都是其親嫂),又鴆殺高澄長子河南王高孝瑜,把高澄的三子高孝琬折斷大腿殺死。待日後高湛的兒子高緯即位,又毒殺高澄第四子蘭陵王高長恭。而且齊國滅亡就亡在這位齊後主手裡。究其本由,如果高澄不搶奪高仲密之妻李氏,此人就不可能在太皇太后婁氏處當女官。高洋的太子高殷自幼由漢族大臣和宿儒輔導,雖不失懦弱,但確爲仁德之主,憑藉父祖之力和北齊將士之強,說不定能一統北方。而高澄從高仲密處搶來的李氏一泄密,造成幾位漢族大臣橫死,仁德的小皇帝被廢殺,高湛、高緯皆兇殘荒唐,最終造成齊國傾覆。這種歷史真實的報應與埋伏,恰似小說中的伏筆,其實上好的小說家也難以虛構出這樣離奇的情節。冥冥之中,不知造物如此弄人!)

東西魏大戰之五:玉壁大戰

三年後,即公元546年,東西魏第五次大戰——玉壁之戰爆發。當年十月,年過五旬的高歡又率大軍十萬圍攻西魏位於汾河下游的重要據點玉壁(今山西稷縣)。西魏守將韋孝寬守城。

玉壁城中,兵士不過數千。高歡十萬大軍,晝夜攻城,一刻不停。韋孝寬目不交睫,指揮拒戰。西魏守軍從汾河汲水供城內人馬飲用,高歡派人改掘河道,一夕而成。他又在城南堆起土山,想憑高衝下入城。韋孝寬在原先城樓上的兩個高亭之間綁縛木柱,一直使木橋高於土山,投石擲火,使東魏兵不能近城。高歡派人對韋孝寬叫喊:“即使你韋孝寬搭樓上與天齊,我也會穿地入城取你人頭!”高歡軍士果然從地下挖掘地道,想從城根上挖穿涌入城中。韋孝寬在城周挖出一條大溝,高歡兵只要從地道盡頭跌入長溝,馬上派人就地擒殺。

韋孝寬還在長溝內堆滿木柴,只要有地道通口暴露,就派人往洞口填塞柴草,放入火把之後,以氣排往地道內鼓氣,洞中東魏兵頓時燒焦成爲爛骨。高歡又用前面安有巨木尖鐵的攻車撞城,由於攻車極重極尖,撞上什麼馬上隨聲摧垮。韋孝寬縫製無數大布爲巨幔,士兵搭吊兩端,隨攻車方向而轉移,由於大幔懸空,攻車以硬碰柔,撞物之前力量已經被消解一空。此計不行,東魏兵又把鬆薪麻骨綁在長竿上,浸滿油燒着,想燒掉大幔同時焚着城門。韋孝寬又作利刃縛在長竿上,砍斷對方的長竿。無計可施之下,高歡派人在城四周穿地道二十條,中間施以樑柱,再以猛火燃燒,地道內樑柱崩塌,好多段城牆也隨之塌毀。韋孝寬在城崩處又樹以大木柵,後面施以尖槊弓弩,東魏兵還是不能攻入。不久,韋孝寬又派人奪取土山的制高點。

高歡派參軍祖珽說降韋孝寬:“您孤城據守,四方無救,最終怕堅持不住,早早投降算了。”韋孝寬答道:“我城池嚴固,兵食有餘。攻者自勞,守者常逸。我怕的是你們軍隊回不去呀。我韋孝寬關西男兒,絕不會作投降將軍。”祖珽於是對城中大喊:“城中人有能斬韋孝寬的人,拜太尉,封開國公,賞帛萬匹!”並向城**賞格(懸賞令)。韋孝寬在賞格背面親筆書寫:“能斬高歡者也按此賞。”射還城外。

東魏苦攻玉壁五十多天,戰死病死七萬多人,都埋在一個大坑內。久攻不下,又死了這麼軍人,高歡憂憤發病,一臥不起。一天夜裡有大星墜於營中(古人認爲隕石是將星墜落),高歡驚懼,解圍而走。

歸途中,軍中訛傳韋孝寬大弩射殺高丞相,西魏聞知此消息,又派大軍四處高喊:“勁弩一發,凶身自殞。”爲使軍心不致動搖,高歡不顧病重之身,在露天大營召集諸將宴飲以示自己還活着,並令斛律金唱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高歡親自和唱,哀感流淚。

547年,正月朔日,恰巧日蝕。垂死的高歡嘆道:“日蝕爲了我嗎?死亦何恨!”

彌留之際,回顧一生,出身孤弱,恰逢亂世,東征西殺,一生陷陣,不知老英雄是悲,是喜,是憂。無論如何,從六鎮一個戍卒熬到魏朝的王爺,想必沒有辜負平生!

《北史》記載:“神武(高歡死後被兒子高洋尊諡爲神武皇帝)性深密高岸,終日儼然,人不能測。機權之際,變化若神。至於軍國大略,獨運懷抱,文武將吏,罕有預之。經駁軍衆,法令嚴肅,臨敵制勝,策出無方。聽斷昭察,不可欺犯,知人好士,全護勳舊。……雅尚儉素,刀劍鞍勒無金玉之飾。少能劇飲,自當大任,不過三爵。居家如官,仁恕愛士。……至南和樑國,北懷蠕蠕,吐谷渾、阿至羅鹹所招納,獲其力用,規略遠矣。”其中雖不無溢美之辭,但基本不失公允。征戰一生的高歡又累又氣又病,死於家中,時年五十二。

高歡死後,長子高澄獨擔魏朝大任,將篡未篡之時,被家奴刺死。次子高洋襲位,這位“內雖明敏、貌若不足”的醜陋男子一鳴驚人,很快廢掉東魏最後一位皇帝孝靜帝,建立齊國,史稱北齊。傳至後主高緯,竟爲宇文泰子孫所滅。



北齊世系

年號 紀年 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 即位年齡 在位年數 死時年齡 世系 備註

天保 550 顯祖文宣皇帝 高洋 550 22 10 31 渤海修人,漢族。神武帝高歡次子。 其父高歡(被追尊爲神武帝)、其兄高澄,已專擅東魏朝政。550年五月,高洋代魏稱帝,國號齊。

乾明 560 廢帝濟南王 高殷 559 15 2 17 文宣帝長子 以皇太子嗣位。560年被大丞相常山王高演(高洋弟)廢以爲濟南王,次年被殺。

皇建 560 肅宗孝昭皇帝 高演 560 26 2 27 高歡第六子,文宣皇帝高洋之母弟 560年廢高殷,八月即皇帝位於晉陽。次年9月出獵,馬驚墜地傷肋,不久病死。

大寧 561 世祖武成皇帝 高湛 561 25 5 32 高歡第九子,孝昭皇帝高演之同母弟 遵孝昭皇帝遺詔,於561年十一月即皇帝位於晉陽。565年禪位於其子高緯,自稱太上皇。

河清 562

天統 565 後主 高緯 565 10 12 22 武成皇帝高湛之長子 565年四月,以皇太子受禪即皇帝位。576年傳位於太子高恆,自稱太上皇。577年北周陷鄴都,高緯爲周師所俘,封溫公。不久高氏宗族全被賜死。

武平 570

隆化 576

承光 577 幼主 高恆 577 8 1 8 後主高緯長子 577年正月以皇太子即皇帝位。同月被俘,十月被賜死,在位僅一個月。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