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飛越唐朝 > 飛越唐朝 > 

第一章兄弟

第一章兄弟

第一章兄弟

“謝陛下大恩。”所有人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

這個時候,身邊的隆多說話啦:“陛下,這些人最多也不過是從安祿山手下投靠過來的降將降兵,您如此敕封,雖然嘉獎了他們投降的功勞,可是卻寒了無數其他將士的心,都尉之職非小,七十六人一起封賞,國家初立,何必增加財政的負擔,這樣做似乎太過?”

按照他的想法,這些拒不投降的敵方將士,殺了就是啦,哪裡用得着這麼囉嗦。何況,這七十六人其中一人,殺了他手中三個親兵,這三個親兵和自己的感情極好,他當然想爲死去的戰士報仇。

唐朝微笑,微笑起來,看着隆多:“隆多,你給朕聽好啦,其餘所有的將士聽好啦,朕這樣做,不是心血來潮,不是濫封官職,而是爲了表彰這七十六人的忠義之舉。諸位也親眼看到了,他們願意爲安祿山戰死,那是因爲安祿山以前對他們有恩,有過救命之恩,他們報答燕王的恩德,以死相報。不管是誰,可以做到這一點,都是值得表彰的。不過朕並沒有殺他們,算是對他們有了活命之恩,他們這才歸順於朕,這是無可厚非的。朕分封他們爲忠信都尉,並非是實缺,而是隻領取俸祿,其餘的職務之後安排,諸位將士,朕要通過這次封賞告訴你們,告訴你們所有人,要忠心於朕,忠心於我新唐朝!朕可以善待將士,善待戰俘,善待我的人民,可是朕絕不容忍叛逆,大家明白嗎?”

“明白。”所有的人高聲大叫起來,心中歡喜。

就算是剛剛投降過來的這七十六人,這七十六個原忠心於安祿山的將士,也是心中讚美,若是安祿山有唐朝一半對他們好,恐怕他們也不會最後選擇投靠唐朝。

歷朝歷代爭奪天下,都有類似的情形,天下人選擇追隨哪一方勢力的時候,都帶着火眼金睛,誰好,誰最好,都存在變數,甚至其中往往有轉而投靠他人的情形發生。

安祿山近來雖在控制自己殺人的數量,可是他以前的兇名在外,本來就是一個硬傷,再加上唐朝這些年來在朝中和軍隊之中建立起來的名聲,從來不虐殺戰俘,本來就是實情,不管在嶺南治軍還是在安西都護府治軍抑或在南詔治軍還是攻佔長安之後治軍,都是如此,在這一點上,唐朝做得夠好,的確是足夠的好,無數的戰俘不會傳遞錯誤的信息,而且投靠到新唐朝的無數所謂’戰俘’,現在已經整編成爲唐朝手中精銳的部隊。

穿越來的唐朝,深深知道民心的向背對新唐朝的重要性,自然不能輕易的殺人,殺孫霸以儆效尤,以封侯之禮對待,也就是其極限啦,再要殺人,別人就會說你殘暴。

唐朝深深的清楚,做這樣的事情,其實不大適合自己親自動手。

不管怎樣,作爲新唐朝的皇帝,自己畢竟是皇帝,親自殺人,都會讓人在背後說三道四。

可是現在的時間緊迫,若是不使用招降的這一策略,孫凱以及他手中的七千人馬勢必和八萬多新唐朝軍隊做殊死的戰鬥,唐朝自然是穩操勝券,而且有望全殲孫凱這七千人,可是孫凱所部在最初的驚慌失措遭受慘重損失之後,這剩下的七千人已經反應過來,並且結下了陣勢,依靠山勢負隅頑抗,真要全部的殺光,沒有半個時辰,怕是難以成功。

而唐朝清楚,最危險的,還是鄧優和安小車手中的四萬安祿山精兵,一旦他們殺過來解救孫凱,則可能前功盡棄,別說繼續對付這四萬精兵,就是被圍困的孫凱也可能逃脫。

這種局面,是唐朝最不願意面對的。

所以唐朝在這樣的時候選擇了攻心戰術,居然收到奇效。

當然,能夠做到這一點,和唐朝施展絕世武功擒拿到孫凱的長子孫正有莫大的關係。在千軍萬馬之中,要殺一個人,雖然困難,可是郭子儀、鐵慕容和李南靖這樣的高手,都可能做得到,但是要擒拿一個人,尤其是擒拿的人還是武功接近一流的高手,那就萬分棘手啦,可是唐朝居然做到。

若沒有這一點,恐怕還難以擊潰孫凱內心的防線,畢竟他纔是這隻三萬人大軍的統帥。

這剩下的七千人雖然和已經被新唐朝殺死的二萬三千人相比戰力大大不如,可是已經被逼入絕路的軍隊,註定了要做最痛苦的掙扎,臨死之前的掙扎。

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這是顛撲不破的至理,要殺孫凱這最後的七千人,必須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唐朝深深的明白這個道理。

這無疑是最好的解決孫凱部的方式,本來萬難辦到,居然給唐朝做到。

“陛下,華明慶傳遞的消息,鄧優和安小車見到宋軼傳遞的安祿山聖旨,按兵不動,派人去尋找安祿山的下落。”就在這個時候,專信來到唐朝的身邊,小聲的說道。

唐朝一聽,臉色就變啦:“哼!如此看來,一定有安祿山身邊逃出去的兵士報告了連雲山峽谷圍殲戰役真實的情況,幸好我早有準備,否則的話,說不定華明慶已經不能給我們傳遞消息了!快,你帶領全軍以及孫凱及其部屬立即趕到連雲山北坡,這是我們清除安祿山十萬精兵最後的一戰,不得有失。”

“是。陛下,您要去什麼地方?”

唐朝說道:“你馬上就知道啦。”

這個時候,唐朝叫了起來:“郭子儀、鐵慕容、李南靖三人聽令!”

三人應聲而出:“微臣在。”

“着你們三人隨朕一起公幹,其餘人聽從專信大元帥調遣,一切,大家聽明白了嗎?”

“明白。”暴雷一樣的聲音之中,唐朝和三大高手施展輕功,去得飛快。

“陛下,爲什麼這麼急?”

鐵慕容的輕功天下一絕,即使在劇烈的奔行之中也可以做到穩如泰山,忍不住有問。

“華明慶將軍或許有危險。”

“華將軍有危險,我們四個人去,能做什麼呢?”李南靖不解啦。

唐朝微笑起來:“郭子儀,你告訴他們吧。”

“陛下,您……您沒有給微臣說過這邊的情況,我怎麼告訴他們?”

唐朝就笑了起來:“以做過李亨舊唐朝廷的天下兵馬大元帥,如果沒有過人之能,何以服衆?”

郭子儀聽到唐朝的話,知道推辭不得,只得說道:“兩位賢能,陛下的意思大概是華明慶將軍聯手安祿山身邊的掌印官前去調動鄧優和安小車應該沒有問題,可是現在兩人都按兵不動,那就是出了問題。”

“出了什麼問題?”鐵慕容和李南靖一起有問。

郭子儀的臉色漲紅,看着唐朝:“陛下,您就不要再爲難屬下啦,他……他們問的本來就是您?”

唐朝哈哈大笑:“我知道你清楚的,不過難怪李亨這麼看重你,看來你是深深的明白爲臣之道,朕不爲難你,兩位賢能,出的問題肯定不在宋軼的身上,他既然已經幫助華明慶騙了孫凱進入我們的包圍,就不會在乎多騙兩個人,而且他的身份無可懷疑,手中的詔書也是如假包換,所以要出問題,想必就出在從峽谷谷口安祿山身邊逃走的少數人身上,雖然我們想要將安祿山的三萬人全部斬盡殺絕,可是想要全部殺光,談何容易?我相信其中必定有漏網之魚,他們一定是告訴了鄧優和安小車連雲山峽谷戰鬥的實情,所以他們纔不願意前來送死。”

“那我們該怎麼辦?”鐵慕容立即有問。

對於唐朝的猜測,他們心中也是隱隱的贊同,不然的話,宋軼拿去宣讀的可是詔書,貨真價實,而且是掌印官親自宣讀,意義重大,不可褻瀆,違背詔書是死罪,可是這兩人居然敢於按兵不動,就算兩人仗着安祿山的寵幸可以免於死罪,可是懲罰是免不了的。他們哪裡敢?

“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趁鄧優和安小車舉棋不定,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下手下手,錯過了這次機會,想要殺死這四萬縱橫天下的精兵,比登天還難。”

“還要伏擊?”李南靖叫了起來,對唐朝充滿了欽佩。

事實上,前面兩次戰役大獲全勝,消滅和收編安祿山手中精兵六萬人,的確是幹得漂亮。要知道,這可是安祿山的精兵,精兵之中的最強精兵,十萬精騎。別說殺死一萬,即使殺死一千,世上任何的勢力,想要做到這一點,都非常艱難,即使在佔有巨大優勢的情況下,恐怕至少也得付出相當兵力的傷亡才能達到這一點。

這支精兵不是花架子,那是真正的精兵,唐朝剛纔使用九萬精兵圍殺孫凱的三萬人,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可是最終,自身依然損失了上萬的精兵。

安祿山手中這十萬精騎,任何一個騎兵拉出來,都可以在一般的軍隊裡面做一個百夫長,百裡挑一的精兵。

“當然。難道我們要和這四萬全身長滿獠牙,身經百戰的精騎真正的交手,面對面的交手?”唐朝嘆息起來。

“可是……我們該怎麼辦呢?”鐵慕容和李南靖都是一肚子的疑問。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