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飛越唐朝 > 飛越唐朝 > 

第七十一章威脅

第七十一章威脅

“我就知道他是這樣的人。”

在徐州城下一個角落之中,安祿山的語氣之中充滿了嘆息:“史思明若是想要拼死抵抗,朕絕不會不救他的,可惜了他身後的300名勇士。”

就在這個時候,郭子儀指揮手中的軍隊將沒有隨史思明逃走的300名勇士,擊殺殆盡。

“史思明,你給本帥聽好了,若是你敢再這樣做,我就派出高手夜夜來刺殺於你,我不相信你有三頭六臂。”

郭子儀的聲音雖然不大,可是在他強大內力的推送之下,話聲翻翻滾滾的傳了出去,兩軍皆聞。

“我在軍中等着。”史思明回身相應,順手取過背後一名將領遞過來的長弓,一箭射出。

弓開如滿月,箭去如流星。

幾乎所有的人都懷疑史思明這一箭是射向了郭子儀,可是就在郭子儀凝神注視,準備將來箭抓在手中的時候,這隻箭卻在剛要接觸郭子儀的一瞬間,彈跳而起,射中了城樓上的一面旗幟連線處。

這是一面大大的帥字旗,旗幟的中央還寫上了一個“郭”字。

嘩啦聲中,旗幟掉落,看看就要飄下城樓。

郭璦呼嘯一聲,從腰間抽出了一條長鞭,將旗幟捲住,收回。

郭子儀大爲震驚,心中叫一聲好功夫,但是臉上露出輕蔑的微笑:“史思明,給我看好啦,我要射你面前的銅壺!”

銅壺是史思明用來裝潢帥帳的裝飾,純銀所鑄,雖有一個小水缸般大小,可是城樓距離地面帥帳足有二三十丈的距離,距離太遠,一個銅壺就像是銅錢一般大小,難度太大。

“哐啷!”說時遲,那時快,郭子儀的箭已經射中了銅壺手柄。

原來郭子儀早在說話之前已經射出手中之箭,而他說話的語速非常之快,等到話音剛落,利箭已經射中了銅壺。

猝不及防之下,史思明擔心郭子儀用箭對付自己,本能的往後一縮,居然因此來不及阻止郭子儀射中銅壺這一箭。

在遠處的唐朝看到郭子儀的箭法,由衷的讚歎:“如果單單是說在弓箭上的造詣,我的確未必趕得上郭子儀。”

鳳蕭搖頭:“陛下,您實在是太謙虛了,就算郭子儀的箭法純熟,技術絕妙,可是他哪裡有陛下您這樣冠絕天下的內力?”

唐朝聽到這樣的話,忍不住微笑起來:“不知道郭子儀聽到你的話,會不會心服口服?不過近一段時間以來,朕的確是感覺到,我的內力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凝聚,可以身輕如燕,可以沉重如嶽,是不是已經在郭子儀這樣的人之上,尚不得而知。”

“陛下千萬不要過謙,我親眼看到過你練功,您抓起上千斤一隻的石鎖的時候,是那樣的氣定神閒,舉重若輕,簡直猶如閒庭信步,這是內力已經達到了曠古絕今,無法形容的絕頂境界,陛下,您的內力肯定在郭子儀之上,如果戰場上面對面的交手,您就算不用取巧,一定可以用實力將他完全的碾壓,這一點微臣是深信不疑的。”

“謝謝你的信任。那我倒是想要問問,史思明如此急功近利,不顧自己的生死安危,搶先登陸徐州城頭,他爲什麼要這麼拼命?”

“我覺得他是放不下自己作爲大燕天下兵馬大元帥這個面子,而且以他手中數倍於李亨的兵力,如果長時間攻打徐州沒有進展,安祿山肯定會降罪於他。”鳳蕭很快的說道。

“你說的有道理,可是在我看來,史思明之所以如此着急不僅僅如你所說,還有是因爲他不願意讓安祿山看到他的懦弱,更重要的是,他想表明自己的忠心。”

“對對對,陛下說的不錯,史思明現在肯定是很着急了,安祿山將天下兵馬大元帥這樣的高位給了他,一旦攻打不下徐州,就說明他對安祿山不夠忠誠,說他沒有盡全力。”

“其實這件事情也怪不了他,如果不是李亨的軍中有郭子儀和高仙芝這樣的大將,徐州早已經守不住啦,今天見到了這兩個人圍攻史思明的手段,才知道他們是真正的厲害,怪不得以安祿山手中這樣強大的兵力,短時間之內也不能夠拿下徐州。”

“如此看來,陛下真是英明睿智,並沒有爭着和安祿山來攻打徐州,其實如果我們真的要攻下徐州,以現在高仙芝和郭子儀的能力,也會受到不小的損失。”鳳蕭讚歎不已的說道。

“是啊,如果徐州城內是一盤散沙,李亨衆叛親離的話,攻打起來自然不會費什麼事,可是一旦不是這樣,我早就感覺到不是那麼簡單。李隆基雖然死了,可是唐朝廷在世間所有人的心裡,依然是一個龐然大物,李亨雖然遠遠比不上李隆基年輕時候,可是這傢伙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在適當的時候提拔真正的將才爲自己所用,而他作爲舊唐的皇帝,即使自身並無特別的才能,可是隻要他能夠簡單的做到禮賢下士,他就可以成爲一面旗幟,就會有無數的人願意投效於他,所以就現階段而言,真正對我和安祿山威脅最大的人,依然是舊唐皇帝李亨,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陛下,所謂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現在安祿山和李亨殺得難解難分,我們正好坐收漁翁之利,在我看來,我們等到他們分出勝負的時候,再攻打取勝的一方,恐怕是最好的選擇?”

“說的好,真的是說的好。”唐朝開始鼓掌,“我一向知道你有將才,現在你的武功也已經到達了化境的初期,用你來掌管斥候部隊,是有點大材小用啦,你可否想過帶領前鋒部隊衝鋒陷陣?”

撲通一聲,鳳蕭跪在地下:“陛下,這正是微臣之所願,當還在嶺南的時候,我就一直以作爲你手下的一個將領爲榮,我也是願意爲你衝鋒陷陣,斬將蹇旗,馬革裹屍,雖死不悔!”

“平身吧,我看出了你心中的雄心萬丈,這纔是真正有作爲的大好男兒,既然你如此相信朕,忠心於朕,我就封你爲鳳鳴將軍,征伐先鋒,領手中五千精兵爲前部,逢山架橋,逢水開路,隨時等待朕出征的命令!”

“末將領命,謝陛下!”

“斥候部隊的事情,你就全部交給華明慶吧,他的輕功高超,做事精細,倒也適合刺探情報這些工作。”

“是,陛下,我這就立即去告知華明慶將軍。”

“去吧!”

…………

“義父,既然你早已經來到,爲什麼不現身?”

“哈哈,終究還是瞞不過你,你現在的功夫是越來越見長進了。”

“是啊,義父,我最近感覺到自己全身的經脈似乎在縮小,可是不知道爲什麼,我現在的內力卻是非常厲害,舉手投足之間都有強大的力量,感覺耳聰目明,甚至是100步之外的任何微小的聲響,都逃不出我耳目的捕捉,義父,你覺得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當然是好事,我熟讀你們漢人的武功典籍,達到了你這一步的人,就是內功已經強大無比,而且已經達到化境的極高境界,身體和技巧已經全部的內化,本源堅固,力大無窮,隨心所欲,這也就是道家所說的陸地真仙,我真是羨慕你啊,現在你的功夫已經在我之上,這要是換了在以前,有誰能夠想象得到?”

“是啊,義父,我真的是想不到,我以前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人,若不是遇到了您和謝小意前輩,我根本就學不到括蒼山武經上的武功,不過義父要是說我現在的武功在您之上,那是你太謙虛了!”

“不不不,此話絕非謙虛,你現在的境界,雖然未必在我之上,可是你的內力遠遠在我之上,若是真正的動手,我絕不是你的對手,武功這種東西,最後真正決定勝負的還是內力的強弱。”

“或許真如義父所說,不過就算是一個人的武功再強,想要奪取天下,也不可能學項羽那樣肆意妄爲,殺戮無窮,否則難免身受其害。”

“小子,你作爲新唐的皇帝,能夠明白這一點,嚴於律己,真的是太難得了,項羽的確是歷史上的絕頂高手,力拔山兮,霸王舉鼎,可是就算是他那樣的武功,最終還是逃不脫四面楚歌,落荒而逃的結局,依舊死在劉邦源源不斷的追兵之手,所以自從你建立新唐之後,一直到現在,都施行仁政,這是對的。”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謝謝義父誇獎。”

“可是小子,我從你的眼中看出了殺氣,你是不是已經準備想要動手?”

“天下真正知我的,僅僅義父一人而已!不錯,義父,我準備要下手了!”

“你已經找到了安祿山的漏洞?”

唐朝搖頭。

“那你是已經找到了李亨的漏洞?”

唐朝再一次的搖頭。

“那又是爲了什麼?”

“因爲形勢已經很嚴峻,義父應該知道,真正對我們威脅最大的人是誰?”

“難道不是安祿山嗎?”

舍瓦的眼裡露出懷疑不定之色。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