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飛越唐朝 > 飛越唐朝 > 

第五十三章遷移靈武

第五十三章遷移靈武

“高將軍,此事萬萬不可。郭愛卿這樣做,雖然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可是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而且面臨着巨大的風險,還想勸勸他不要魯莽!”此時的唐朝皇帝李亨心中十分糾結,郭子儀是他最親信的手下,怎麼可能讓他出去冒這樣的險?

“ 是啊,郭大元帥,這種事情就不用您親自去做了,陛下的身邊可絕不能沒有你啊?再說了郭大元帥,如果這一次您去刺殺安祿山,僥倖成功了當然最好,可是一旦不成功,萬一真的是折在安祿山的手中,按照您剛纔話中的意思,難不成,我高仙芝豈不是成了覬覦你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小人嗎?皇上明鑑,微臣絕沒有這樣的意思!”

說完這句話之後,高仙芝也鄭而重之的跪了下去,一副氣急敗壞的樣子。郭子儀剛纔的話語之中,明明就是指自己不滿於他做天下兵馬大元帥,所以自願到安祿山的軍中去送死。如此這般,假如郭子儀真的因此死了,那自己豈不變成了逼死郭子儀的小人?

李亨聽到這裡,心中大喜,威嚴的喝道:“兩位愛卿,你們都平身吧,朕有話說。”

“謝皇上。”兩個人互相對望一眼,慢慢的站了起來。

只有在這個時候,高仙芝才鮮明的感覺到郭子儀十分厲害,居然完全有了和自己分庭抗禮的能力,不僅如此,還壓住了自己一頭。

“諸位愛卿,刺殺安祿山這樣的事情,現在似乎並不是最好的選擇,郭愛卿和高愛卿如此爭執,不過都是爲朕忠心,爲國家着急,都是忠君愛民的表現,現在朕命令你們談談其他的辦法!”

“是!陛下”所有的人高聲吼叫起來。

“陛下,臣有一個辦法,或許可以暫時緩解徐州被圍的燃眉之急:那就是經略西川,讓安祿山首尾不能相顧。”

“這……這不大好吧?”韋見素很快搖頭,“高將軍的意思,如果本相沒有猜錯,你是要陛下放棄徐州,退往北方?”

“是啊,現在賊勢浩大,徐州失守是早晚的事情,雖然臣子的看法是悲觀了一些,可是經過了這一次黑死病的瘟疫之後,徐州城可謂損失慘重,現在徐州城真正的精兵,不足20萬人,而且戰馬奇缺,現在就算是將所有的戰馬集合在一起,也只能組建一支10萬人的騎兵,可是諸位想過沒有,安祿山手中有騎兵40萬,而逆唐唐朝的手中也有騎兵20餘萬,如果我們君臣一味的困守在徐州城內,倒是的確不用面對安祿山和唐朝強大的騎兵,可是徐州城內的糧草有限,而且陛下和所有的朝臣都被圍困在徐州,天下秦王的部隊也會舉足不前,因爲陛下沒有讓他們看到希望。現在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趁着安祿山這一次進攻失敗,我們保衛皇上和諸位大臣撤出徐州,帶領大軍前往西川,奪取劍門關,奪取成都作爲臨時的陪都,這樣一來,徐州城和天下所有州郡的將領,就可以大展拳腳,和安祿山、唐朝這樣的叛逆,做殊死的搏鬥,皇上是天下的主人,必須要找到一個真正安全的地方,才能夠號令天下,現在皇上身在徐州,親自督戰,雖然精神可嘉,鼓舞了士氣,可是卻危險無比,萬一皇上有什麼閃失,這是我們所有朝臣的失職,也會有損大唐的江山社稷,一旦到了那樣的時候,我們都是大唐的罪人!”

高仙芝這一說出口,頓時有很多大臣附和。牛僧孺更是高聲說話,用了一副尖利的嗓音:“陛下,高將軍的話不錯的,您親自在徐州督戰,的確振奮人心,可是也要考慮到自己的安全,徐州城內的兵力和賊人的實力相差懸殊,的確很有可能抵擋不住的,一旦城破,玉石俱焚。爲了陛下和朝廷的安全,應該首先奪取西川作爲安身之所,學漢高祖劉邦屈身爲漢王故事,招賢納士,積攢糧草,收攏天下勤王軍隊,同時結納突厥和吐蕃,徐州城中,留下重兵把守,牽制住安祿山和唐朝的軍隊。”

唐朝皇帝李亨一聽,臉上的神色數次變幻,看着滿朝文武,似乎沒有幾個人有異議,嘆息一聲,拿眼睛看着郭子儀。

就聽到郭子怡一聲冷笑:“高將軍和牛將軍的看法固然是不錯的,而且也的確是爲陛下和朝廷的安危着想,可是你們想過沒有,兩都已經失守,唐朝佔領長安,安祿山佔領洛陽,兩大賊首帶領大軍席捲整個天下,如果陛下一退再退,最後還有安身立命的地方嗎?”

陳玄禮就高聲說道:“大元帥所言甚是,我們不能一退再退,否則的話,發生在太上皇身上的事情,很可能會再一次降臨到當今陛下的身上,微臣願意誓死保衛陛下,如果是真的到了徐州城破的那一刻,皇上到時候再經略西川也不遲。”

郭璦和柴榮一干將領一起高聲吼叫起來:“陛下!”

唐朝皇帝李亨的神色激動,看着這些人,眼裡涌起一種高昂的鬥志:“很好,既然大家都不願意退,我這個做皇帝的,豈能辜負了諸位愛卿的厚望,誓死保衛徐州!”

“誓死保衛徐州!”

所有的文武大臣都高聲吼叫起來,羣情激動。

高仙芝微微冷笑,他實在是想不到,當朝皇帝李亨,居然是如此厲害的角色,面對朝夕之間就可能危如累卵的局面,居然並不害怕,竟然想要守住徐州,越衆而出,朗聲說道:“陛下此舉,張毅勇決,置生死於不顧,實在是深得天意民心,受滿朝文武愛戴,可是皇上是天下的皇上,關係社稷衆生,方今徐州形勢危急,微臣斗膽,請陛下暫時駐紮靈武,隨時控制徐州軍隊,騰出時間和空間,結好吐蕃和宣戰王子,多多招納勤王之兵,在徐州現下的情形下,和安祿山唐朝的軍隊在中原決戰!”

“請陛下移駕靈武!”

高仙芝首先跪下,牛僧孺緊隨其後,霎時之間,滿朝文武跪下了一大片。

郭子儀和身邊的李光弼互相使了一個眼色,一起跪下。

其餘還搖擺不定的人,看到這兩個重量級人物跪下,一起跟在他們的身後跪下,高聲喊叫:“請陛下移駕靈武!”

唐朝皇帝李亨的眼裡,顯現出滿意的神色:“謝諸位愛卿,朕答應你們了!”

至此,唐朝臨時朝廷遂遷移靈武。

…………

這是一個溫柔的夜晚。

可是在徐州城外安祿山軍營,到處瀰漫着的卻是深沉的殺氣。

進攻徐州失利之後,安祿山雖然暴跳如雷,殺了幾個人。可是安祿山並不是笨蛋,他鎮守邊關多年,算得上是久經戰陣,很快下令大軍就地休整,來日再戰。

一個夜行的人影,就像是一隻貓一樣,輕輕的遊竄於安祿山的軍營之中。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新唐當今皇上--唐朝。

以現在唐朝的身份地位,一個人出來行動,除非是上一次去救孫思邈那樣的事情,否則的話,天下之間似乎還沒有任何事情能夠迫使他這樣做。

可是唐朝就這樣做了,只是他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用上了當年李白傳給他的絕世輕功,青雲十八翻。

經過上一次唐朝到安祿山軍中搭救孫思邈的事情之後,安祿山對自己軍營的佈置,似乎又更加嚴密了許多。不僅5步一崗十步一哨的警戒依然存在,而且還增加了許多高出營帳的瞭望樓,除了像唐朝這樣的武功,就算是別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很容易就被發現。

唐朝是在跟着一個人,這個人的武功十分厲害,至少絕佳,這也是一個夜行人,老親不矇住了自己的頭,只是露出一雙金光閃閃的眸子。

就在今日,唐朝得到了華明慶的情報,唐朝皇帝李亨帶領文武大臣撤退到了靈武,只留下了天下兵馬大元帥郭子儀帶領大軍堅守徐州。

當然這些消息並不能引起唐朝的興趣,真正引起唐朝的興趣,要親自出馬去做事的,是唐朝還得到了一個確切的消息_郭子儀不見了。

他是保衛徐州城的中流砥柱,就算是高仙芝牛僧孺牛仙客封常清這些節度使,一方豪強,都必須接受他的調遣。

此時此刻,安祿山和唐朝的大軍,隨時可能進攻徐州。可是他這個天下兵馬大元帥,居然不見了,似乎徐州城內,李亨手下的無數將領,也正在找他。

即使在黑死病之後,徐州兵馬損失嚴重,郭子儀這個天下兵馬大元帥,能夠調動的軍隊依然有二三十萬。

這二三十萬倖存下來的軍隊,可以說都是精兵之中的精兵,只要指揮得當,多堅守徐州幾個月,甚至一年半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居然是他,真的是他嗎?”唐朝看着在前面奔行的夜行人,心中涌起一種奇怪的感覺。

如果華明慶的情報不錯,前面這個人就是郭子儀的話,他爲什麼要來冒這種險,隻身一人潛入安祿山的軍營?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