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不久人世
唐朝帶着師傅孫思邈以及張映雪回到長安,安頓好師傅,正式冊封映雪爲意妃,安居後宮。
三日之後,唐朝下令狼正軒帶領南詔十萬精兵爲前部先鋒,親自帶領二十萬騎兵爲中軍,專信、隆多、章仇兼瓊、鐵慕容、李南靖等化境高手爲首的驍將近千員,舍瓦帶領十萬步兵爲合後,糧草輜重,陸續起行,浩浩蕩蕩進兵徐州。
此時的李白,在唐朝的急召之下,早已經回到長安,掌握十萬禁軍,領臣相事,和杜甫、張家正等一干朝臣緊守陽平關,固守長安,籌措糧餉等諸般事宜。
“陛下,這一次您沒有聽師傅的話,不擔心藥王前輩怪罪於您嗎?”專信於路之上有問。
唐朝微笑:“專兄弟真是忠直,朕現在登基爲帝,手中訓練出了四十萬精兵,二十萬騎兵,屢立功績,包括狼正軒,幾乎所有人都視服從朕的命令爲當然,朕心中深深恐懼,幸好還有你這樣的好兄弟。”
“陛下謬讚啦,在微臣的心中,陛下您是兄弟而君臣,君臣而骨肉,自然要萬分顧全您的安危。”
唐朝以手輕撫專信之背:“專兄弟,朕平生即使得你一知己已足矣,何況還有李白、隆多這樣生死以之的兄弟,夫復何求?告訴你吧,這一次朕之所以強行把師傅孫思邈帶回長安供養,最主要的當然是擔心他的安危,這麼大年紀的人啦,雅不必如此奔波;當然,朕此時當然不能全力的幫助李隆基,替他祛除黑死病疫情,讓師傅幫助安祿山,雖然是順從孝順師傅,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要保存安祿山的實力,否則的話,脣亡齒寒,到時候這天下,還可能重新回到李隆基的手中。”
專信震驚:“陛下,原來從一開始,您就不準備救李隆基的?”
“這是當然,朕和李隆基,豈能還有任何妥協,他是我和安祿山共同的敵人,不過,獨夫有罪,他手中的將士並沒有罪,只要他們歸順於我新唐,朕可以救他們的。”
“謝謝您,陛下,我還一直以爲陛下要放過李隆基,學沽名釣譽的西楚霸王,現在總算放心啦。”專信露出釋然的神色。
唐朝的眼神看向遠方,高而遠的長空,手掌輕輕拍打火神馬的赤髯,一種晴空萬里,吞噬天地宇宙的氣勢蔓延出去,專信的心中升起一種膜拜的衝動:“陛下,您真的是太厲害啦!”
強者的氣勢,身邊的人可以清晰的感應得到,而且印象深刻,在專信的感覺中,唐朝的武功是厲害,震古爍今,可是唐朝的心胸,卻像是星辰大海,更加讓人無法琢磨:陛下上次不阻止孫思邈藥王去爲安祿山的部隊治療,究竟是真的對師傅孝順順從還是早已經考量好這些?爲了不讓師傅去幫助李隆基,據說陛下甚至不惜用強,這是真的爲孫思邈還是爲了別的?
不想啦!專信忽然阻止自己再想下去,反正陛下對我,是絕對信任的,陛下是怎麼想的,我何必去追根究底?
…………
徐州銀泰,安祿山軍營。
安祿山哈哈大笑:“六十萬……李隆基死了足足六十萬人馬?”
史思明恭謹的回覆:“稟告陛下,的確如此,李隆基雖然百般設法,可是疫情蔓延,他也是毫無辦法,負責刺探徐州軍情的斥候回報,李隆基真的死了這麼多人,現在郭子儀、李光弼、高仙芝、封常清等人雖然帶領大軍在徐州城外,但是具無戰心,整日裡焚燒屍體,用不了多久,不用我大燕一兵一卒,李隆基就死定啦。”
高尚搖頭:“史大帥切不可高興得太早,李隆基軍中有不少御醫,雖然因爲此次疫情損失巨大,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可大意。”
安祿山頷首:“軍師說得不錯,是不可大意,只是李隆基在徐州的兵馬,就算是算上臨時拼湊的烏合之衆,總數也不過是八九十萬,現在一下子死了這麼多,剩下不死的應該不足爲懼,孤現在最擔心的,就是現在孫思邈已經跑啦,他會不會去幫助李隆基?”
安慶緒就出班奏道:“父皇,兒臣探聽得很清楚,孫思邈被唐朝強行帶回了長安,現在正在國家賓館之中過着悠閒的日子。”
“此事當真?”
安慶緒就狡猾得得意的一笑:“父皇,孫思邈從兒臣的手上逃走,兒臣自然不能不關注他的一舉一動,這是我們在長安的細作剛剛發回的消息,錯不了。”
啪啦一聲,安祿山狠狠的拍自己的大腿:“太好了,唐朝這小子還不算是笨到了家,還知道在這種時候我和他共同的敵人是李隆基,是不是現在就殺進徐州?”
他的眼睛燈籠一樣的看着高尚和嚴莊兩位謀士,自從這兩人出謀劃策讓安祿山攻佔了潼關之後,這兩人在安祿山心中的地位陡然提高,相信漢人謀士的厲害。
嚴莊趕緊說道:“陛下,微臣的意思是,現在疫情橫行,我軍雖然再無疫情,可是此種一百年難遇的疫病兇險無比,如果我們貿然進攻,再次感染此種疫病,恐怕會危及到我大軍的根本?”
史思明哼了 一聲:“嚴司馬上次這樣說倒也是情理之中,可是現在李隆基大受摧傷,徐州抵抗的力量甚爲有限,正是我們奪取徐州的絕佳時機,請陛下下令立即攻城。”
說完這些話,史思明普通一聲跪了下去,心中十分憤懣,其實他三日之前,安祿山軍中疫情穩定的時候就想立即動手攻佔徐州,可是安祿山聽了嚴莊的話下令休整。
“請陛下立即攻城!”
他身後十多名將領也是一起跪下,口中高呼:“請陛下立即攻城!”
安祿山的環眼看着史思明:“史賢弟,你這是什麼意思,李隆基已經是甕中之鱉,何必急着取他性命,他們沒有黑死病的解藥,讓他們全部都死於瘟疫之中有什麼不好,我軍爲什麼要去冒這種不必要的風險?”
“陛下,李隆基做皇帝幾十年,就算天要滅亡他,他也不會束手就擒的,據探子回報,徐州城中不少的瘟疫已經平息啦,縱然孫思邈沒有到徐州幫助李隆基祛除疫情,可是想必這祛除疫病的方法已經被李隆基得到,他手中現在雖然最多隻有四十萬的兵力,可是剩下的想必都是精兵,何況高仙芝、牛仙客和封常清帶領的不少都是騎兵,這可是舊唐朝朝廷最後的精銳部隊,我們切不可掉以輕心,就是有什麼危險,也應該趁現在他們自顧不暇的時候急攻徐州,擒殺李隆基,滅了唐朝。”
高尚就說道:“陛下,嚴莊的看法,乃是持重的舉措,可是現在李隆基未滅,唐朝手中兵精糧足,對我大燕虎視眈眈,我軍黑死病疫情已經消除,正因該立即進兵。”
“不然,咳咳……我卻覺得嚴司馬的話甚爲有理,李隆基手中雖然有些兵力,可惜都是烏合之衆,現在趕上黑死病,連唐朝和孫思邈都不幫助李隆基,黑死病的疫情之恐怖威力,你們是親眼見到了,若是我軍因爲攻城再次感染疫情,怕是得不償失?而且史大帥,你這麼急着進攻徐州,究竟是爲了陛下還是爲了你自己?我可聽說大燕羣臣都在議論徐州大營只有你史思明,而沒有陛下呢?”
說話的人按着胸口,正是中了疫情幸運不死的蔡希德。
自從史思明打擊孫孝哲,使得他讓出十萬騎兵的兵權之後,蔡希德就甚爲不滿。以往的時候,安祿山最信任的手下是蔡希德,而蔡希德最器重的就是孫孝哲,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
“蔡希德,你信口雌黃,我這樣做,當然是替陛下分憂,完全爲陛下着想,自從我做了大元帥,你就處處和我作對,我也想問你究竟是何居心?”
蔡希德一個控制不住,局面頓時像是燒開的水一樣沸騰起來,史思明形格勢禁之下,也不得不出口辯駁。
一霎時之間,中軍帳裡火藥味瀰漫,無數眼睛都看向了安祿山。
“反啦!你們都想造反是不是?”
嘩啦聲中,安祿山手中日月雙刀斬出,將面前案桌的一角直接斬去,看着惶恐跪在地上的諸多將領,聲音忽然轉爲溫和:“你們都平身吧。”
他的內心十分清楚:一般的將領,殺了就殺啦,可是蔡希德是自己最信任的心腹,史思明也是手中大將之首,可不能胡來。
“謝陛下。”
安祿山的眼神就像是雷霆一般滾滾的碾壓過所有人:“諸位,即使不遇上這一次疫情,李隆基手中的人馬在孤看來也是不堪一擊,更何況他手中現在死了六十萬左右的人馬,如何抵擋孤縱橫天下的騎兵?哼,史思明啊,就算如你所說,李隆基沒有坐以待斃,找到了解救黑死病疫情的辦法,那他手中這二三十萬人馬,也不是孤的對手,現在疫情對李隆基造成的傷害不明,若是貿然進攻,害怕 遭到不測,反正疫情蔓延的這幾個月我們都等啦,爲什麼不能再等等?諸君聽令,現在多派斥候部隊進入徐州城中,徹底搞清楚李隆基還剩下多少人馬,摸清虛實,三日之後多凌晨,全線進攻,拿下徐州!”
“陛下英明。”
…………
徐州城衙門,李隆基臨時的朝廷。
韋見素臉色激動:“陛下,郭子儀將軍有大功於朝廷,不宜在這種時候剝奪他的軍權。”
和韋見素一起跪下的還有郭璦:“陛下,您應當相信我父帥,他對陛下您忠心耿耿,絕不可能和李亨有什麼見不得光的交往,以前我們父子幫助太子殿下,都是按照陛下您的意思輔佐他啊?”
“那爲什麼郭愛卿卻要在這樣的時候要我對太子從輕發落,不知好歹?現在經他在朝堂上這麼一說,倒是顯得朕的心眼小,不能容他這個逆子啦?”
郭璦知道關係重大,自己一家的身家性命都在這裡頭,趕緊說道:“父帥的意思,絕不是要陛下您輕饒了太子,我父帥的意思是現在用人之際,太子雖然有錯,不宜在這種朝廷生死攸關的時候懲罰他,讓唐朝和安祿山這種叛逆之臣看我們的笑話,我父帥這是完全爲陛下着想的一片忠心啊?如果陛下在這種時候寬恕了太子,才能讓天下人看到陛下寬闊的胸懷,請陛下明察。”
李隆基就哼了一聲:“你這樣一說,朕倒是好像錯怪了郭愛卿,可是你父帥明明得到了治癒黑死病的解藥,爲什麼不立即將把解藥送到朕的手中卻私自藏起來自己配置解藥,你們知道不知道,這會多死太多的將士?”
李隆基僅有的獨臂在顫抖,顯然這一點纔是郭子儀最讓李隆基懷疑的地方。
“回稟陛下,您錯怪我父帥啦,新唐唐朝想要離間陛下和我父子的感情,故意大張旗鼓的派出孫思邈的弟子基三來到我軍中爲我們手下將士祛除疫病,可是基三受了唐朝的指使,前幾日之中根本就沒有盡力,只是叫我父帥到處去採集藥材,根本就沒有給過我們什麼解藥的方子,一等到基三將解藥製作出來,立即帶來陛下您的身邊,父帥對陛下忠心耿耿,當然以陛下的安危作爲第一要務,請陛下明察,不要聽信小人之言。”
郭璦的臉都嚇白啦,趕緊分辨。自從他娶了洛水公主之後,對李隆基感激涕零,倒是的確對李隆基忠心耿耿。
“小人之言?那麼爲何據朕所知,你父帥手中的十三萬人馬居然只死了三萬人左右,現在還有十萬精兵,可是你看看高仙芝、牛仙客、封常清這些人手中還有多少人馬?哼,現在高仙芝只剩下五萬騎兵,牛仙客只有兩萬,封常清居然只剩一萬人啦,朕……朕的將士死得最慘,最多,手中只有不到五萬人啦,這一次黑死病疫情,朕死傷的將十之七八,若是……若是郭愛卿早一點拿出解藥,當可以保留住我大唐朝將士的元氣,聽說新唐叛逆唐朝的軍隊和安祿山的軍隊都沒有受到多大疫情的傷害,如此一來,我唐朝怕是完啦,我李隆基怕是完啦,難道真的老天也要亡我大唐嗎?”
“陛下,您想想,我父帥得到解藥之後第一個就送給啦陛下您,忠心可鑑,可是解藥的數量因爲找不到足夠藥材的原因本身就遠遠不夠,我父帥用手中有限的解藥先救自己手中將士的性命也是在情理之中,陛下,您……您難道要我父帥看着他手中朝夕相處的將士死在他的眼前而不施救?是,是,陛下,高大帥、牛大帥和封大帥他們得到的解藥很少,手中將士死亡慘重,可是陛下,解藥的確是不夠,遠遠不夠,您叫我父帥怎麼辦呢?”
郭璦的眼中流下淚水,磕頭咚咚有聲。
李隆基閉上了雙眼,眼中有淚痕:“若是真的如你所說,你父帥這樣做,倒是真的情有可原,起來吧,朕錯怪了你們父子,朕現在心情不好,你先下去吧!”
“謝陛下。”郭璦大喜退下。
魚朝恩就冷笑起來:“陛下,郭子儀曾經被唐朝這小兒擒拿過,而且曾經還讓人穿上郭子儀身上的盔甲大肆殺我朝廷將士,而且此後還毫髮無傷的將他放了回來,這一次唐朝又派出孫思邈的大弟子基三親自到郭子儀到軍中替他解除疫情,郭子儀手中的將士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難道陛下真的不覺得有蹊蹺嗎?”
李隆基的心中大叫:你說得不錯,可是他的 口中卻是淡淡的說道:“這事當然有些可疑,不過郭愛卿當初在驪山拼死救我性命,若不是他,朕早已經死在唐朝小兒的手中,郭愛卿是不會背叛我的,你先先去吧。”
“是,陛下。”魚朝恩識趣的離開。
他當然知道,想要一下子扳倒郭家在朝中的勢力,不大可能,但是這些話一說,李隆基就不得不對郭子儀產生懷疑。
難道,上一次郭子儀被唐朝捉拿之後,爲了活命,郭子儀已經暗中投靠了這小子?
不然的話,爲什麼唐朝手中有黑死病疫情的解藥,爲什麼要白白的便宜了我,爲什麼要資敵?
除非,除非唐朝和郭子儀之間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此時的李隆基,杯弓蛇影,形同驚弓之鳥,即使是對自己最忠心的部屬,心中也產生了懷疑。
這就是形勢對人的壓迫。換了在安祿山之亂前,他是堂堂大唐的皇帝,一切盡在掌握,自是沒有多少人敢對他不忠,可是現在被人追殺得流離失所,悽悽惶惶的來到徐州,還是施展雷霆手段從太子李亨手中奪取到軍權,身邊的將領勾心鬥角,各懷鬼胎,現在更是遇到這百年難遇的黑死病,似乎老天都在和他作對。
“我大唐的國祚,真的,真的快要斷絕了嗎?”李隆基撫摸着手中的倚天寶劍,淚水不自覺的流下了衣襟。
只有在這種時候,一個人的時候,他才能稍微的釋放一下自己的情感:“高力士,高力士啊,連你也死啦,難道朕也不久於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