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場大戰!直殺得死屍山積,血流成河,斷槍折戈,死馬殘旗,綿延了十餘里。
李隆基和郭子儀在南北兩門,雖然拼死的抵抗,可是抵擋不住安祿山和唐朝的強大沖擊,終於敗下陣來,退入城門之中,據險而守。
這一戰,唐朝和安祿山大獲全勝,殺死李隆基部下十萬餘人,傷無數,李隆基手下大將楊鑑和盧循爲掩護郭子儀撤退,居然都死於狼正軒神射。
經此一戰,狼正軒的威名,響徹中原,即使是郭子儀,想到狼正軒神箭,頭皮都有點發麻。
這是騎兵的勝利!
李隆基手下的大將,其實完全可以和唐朝與安祿山手下大將媲美,可是步兵終究不能和真正精銳的騎兵相抗,而且,唐、安兩家的兵馬,其精銳程度,也大大的優於李隆基。
若不是李隆基退入堅城防守,恐怕早已經全軍覆沒。
就算是這樣,李隆基已經承受不住,抱着盧循的屍身,放聲 大哭。
“陛下,微臣罪該萬死!”郭子儀帶領着一批大將,一起跪在李隆基的面前,“沒有能夠抵擋住唐朝的衝擊!”
李隆基將盧循的屍身交給自己身邊的永王李琳,伸手扶住了郭子儀:“大將軍請起,這不是你的錯,我知道,你已經盡了全力!”
他自然看了出來,郭子儀身上至少帶了十餘處傷,雖然都沒有傷到要害,但是也可以從中窺視到此人作戰的勇猛。
李隆基大敗之餘,自是加意的安撫手下將士,替盧循和楊鑑舉行了國葬,加強防務,緊守徐州,以抵擋唐朝和安祿山的後續攻擊。
……
安祿山大勝之餘,他手下大將李歸仁還一度搶到護城河邊,幾乎奪取城門,幸得李隆基拼死殿後,以倚天劍的鋒利擊退了他的進攻,不然的話,徐州幾乎失守。
但就算是這樣,他也已經是大獲全勝,清點人馬,只損傷了三萬馬步兵。
中軍帳裡,只有謀士高尚和嚴莊在,安祿山哈哈大笑:“痛快!李隆基獨臂小兒,今日算是徹底的失敗,若不是他的手下還有不少真正的大將,他已經死了。不過,朕早晚會擒住他,讓他徹底的向我稱臣,哈哈,我不想殺他。”
“陛下,此戰我們雖大勝,但是卻也是藉助了唐朝的力量。如果不是他牽制了郭子儀這樣的人,我們即使勝,恐怕也不能勝得這樣乾淨利落。”高尚首先開言。
“你說的不錯。可是我想知道的是,唐朝究竟出 沒有出全力?”
嚴莊看到安祿山看向自己的眼光,趕緊獻策:“以小臣之見,他是出了全力,你不見楊鑑和盧循這樣的大將都死在他手下嗎?不過小的以爲,郭子儀實非等閒之輩,居然能夠抵擋住唐朝的衝擊。”
“你也說得不錯。那你們說說,我們下一步該怎樣走?”
“微臣以爲,以我們現在的兵力,要獨自攻下徐州,十分的困難,而且,現在來了唐朝,一旦佔領徐州,則我們的兵力,還不足以威懾住唐朝。我們現在只有十萬騎兵,和唐朝相當,精銳程度大致也相當,我們有三十萬步兵,數量雖然遠多於唐朝的十萬步兵,可是在小的看來,我們步兵的精銳程度,不如唐朝。我想,唐朝之所以只帶二十萬兵馬,其用意也是要使我們相信他是真正來助戰的,不是來和陛下您搶奪地盤的。”高尚再次的發表自己的看法。
“愛卿說的是啊,現在天下 未定,唐朝想必也明白,若不先剷除了李家的勢力,則我們兩人都覆滅之險,我當然不疑他,可是我必須得防着他,我想現在派人去請他到我帳中一敘,你們覺得這行嗎?”
嚴莊趕緊搖手:“陛下,千萬不可如此。唐朝此人的武功,據小的估計,已經可以算得是天下第一,據說他還能發出無形劍氣,如此厲害的人,而且小的還記得,他當時在陛下起兵反唐的前夕,還曾經到范陽來刺殺過陛下,如此蛇蠍一般的人,千萬不能讓他靠近陛下的萬金之,我們兩軍若有什麼行動,大可以派得力的干將過去傳話得了。”
“爲什麼,朕難道怕了他?”安祿山大不以爲然,自在唐朝的刺殺之下心驚膽戰那一次之後,他自己覺得自己的武功又上了一層樓,到也想和唐朝較量一番。
高尚就道:“陛下,嚴莊的話不無道理。孔子有言:君子不飲盜泉之水,可盜泉之水味道甘甜,大優於常水,這就是因爲像陛下這樣的有德明君,不要靠近這樣蛇蠍一般的人。”
“呵呵,既然你們都這樣說,那朕 就暫緩和唐朝約見的時間,可是現在的形勢,我方兵力雖精,但是還不足以佔領徐州,更無法抗衡可能來自於唐朝的攻擊,必須得把史思明叫過來了,你們怎麼看?”
“陛下之言甚當!當此徐州形勢未明之時,史思明將軍手中卻握着十萬騎兵,這是不合理的。當然,陛下,您也沒有想到李亨當時會把戰線提前到徐州和我們決戰,這也是我們準備不充分的原因。緊守洛陽的和潼關的這各十萬騎兵,我們自然不能動。畢竟,這是我們大燕朝廷的根本。陛下既然相信孫孝哲,讓他帶領十萬騎兵緊守洛陽,這是沒有絲毫問題的。而陛下繼續讓哥舒瀚緊守潼關,也是沒有問題的,畢竟他現在是李隆基的叛徒,再回去是不可能了,我們只需要監視他是否暗通唐朝就行了。現在我們的後方穩固無比,當務之急就是將史思明將軍的十萬騎兵調到徐州前線,到時候我們具備碾壓唐朝和李隆基兩方的能力,一旦攻下徐州之後,和唐朝約定,一起進兵,到時候一鼓作氣的攻下靈武,估計到時候李隆基只能四處逃竄,不能形成真正的抵抗。一旦李隆基或者李家朝廷覆滅,則就是你和唐朝決戰的時候了。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都必須對唐朝的一切瞭如指掌,不然的話,說不定被他搶先佔了便宜,禍起於肘腋之間。”
“不錯。朕也一直擔心唐朝會隨時在背後捅我一刀。”
“陛下。您和高尚有這樣的擔心,那是應當的,畢竟事情都該考慮周全,可是我們也要知道,現在唐朝也巴不得我們早一步消滅李隆基,從今日的大戰看來,他是和我們齊心合力的。”
“是是。這朕相信。可是我一旦把史思明的大軍撤到徐州前線,萬一李白這酸丁趁機攻我洛陽怎麼辦?”
“陛下。這事極簡單,你只需要派出一介使臣到唐朝軍中,表達你的擔心,唐朝是個識時務的人,想必也會調遣專信的部隊前來徐州助戰,到時候,您的擔心,不就可以解除了嗎?”
“妙計妙計!就這麼辦,可是這個使臣,朕 卻有點爲難。”他的眼睛眯了起來,在高尚和嚴莊的臉上晃了一下。
“若是陛下信得過我,微臣願往。”高尚搶先跪了下去。
“好。朕就命你爲使臣,即刻到唐朝軍中處理此事,諸事待你回營之後再做區處。”
……
徐州北門,唐朝軍營。
此戰,唐朝殺敵七萬餘人,收羅投降士兵數萬,自己也有三萬戰士的損傷,不過總算擊敗了李隆基手下最精銳的部隊。
中軍帳之中,唐朝首先感嘆:“郭子儀果然是個人才,自己的武功高強不說,他手下的戰士,自成陣勢,而且首尾呼應,戰鬥精神極佳,若不是兩位大將軍指揮有方,作戰英勇,我們即使有數倍於他的兵力,也未必能夠擊敗他,想必,這就是郭子儀自動到北門請戰想要挑釁我等的原因吧!”
舍瓦和狼正軒都恭身行禮,向唐朝致謝。他們都知道,此戰之中,有好幾次來自於郭子儀的偷襲,都是這位新唐朝皇帝替他們化解 的。當然,像他們這樣的高手,既然有了郭子儀先前對狼正軒的偷襲,自是加意的防備,被擊中的可能性極小,可是戰鬥之中,充滿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即使不死,但是受傷的可能性,卻幾乎是無法避免的。
也不知道是爲什麼,一旦有了唐朝在自己的身後督戰,他們的心就十分的安定,奮勇向前。隆多居然以一隻銅錘,擊敗了柴榮和郭璦的聯手夾擊,狼正軒擊敗了卜固懷恩,帶領大軍如入無人之境,舍瓦趁機戰勝了魚朝恩,逼迫他退卻,唐朝趁機指揮大軍衝陣,在他玄鐵劍的威勢下,經過數個時辰的大戰,終於擊潰了郭子儀,將他趕到護城河。
狼正軒非常氣憤,想要追入城中找郭子儀決戰,懲治這個偷襲自己的小人,楊鑑和盧循抵住,死於他神出鬼沒的箭下。
舍瓦首先道:“陛下,郭子儀此人實在是個人才!如果不是陛下在這裡,我們說不定會吃敗仗。您說的對,正是因爲他手下的兵精,他纔想找您挑戰。”
“呵呵,可是他怎麼比得上陛下,這一仗相信可以使他清醒清醒啦。”狼正軒對他的餘怒未息。
唐朝笑笑:“大將軍過獎啦,其實,郭子儀並不比我差,只是他手下的戰士,裝備實在不行,若是他有騎兵,我們未必一定能贏他。”
“陛下謙虛啦!就算他有騎兵,但是他的訓練,遠遠不如我們,到時候,在陛下的帶領下,他照樣不是對手。”狼正軒對他是衷心的稱讚。
是的,他知道,若不是唐朝出手及時,他自己的這條命,已經喪在郭子儀的手中。
一直以來,他都覺得這世上除了唐朝,幾乎沒有人是他的對手,包括舍瓦,可是他現在知道了,中原還有郭子儀這樣的人物。
“客氣的話狼將軍就不說了。你們發沒有,李隆基此次南北出戰的將領之後,據手下的回報,李光弼怎麼不在其中?”
“他……他去哪裡了?”
“以朕的 猜測,他可能是到靈武去搬救兵!還有,經此一戰之後,安祿山當可以知道,李隆基並不好對付,到時候,可能去搬兵,若是朕 猜得不錯的話,他會派人來和我商量。”
正說到這裡,門外傳來了傳令兵的聲音:“大燕使臣高尚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