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飛越唐朝 > 飛越唐朝 > 

第十八章再次突破

第十八章再次突破

此時的唐朝,天下間幾乎沒有人能阻止他。

面對蜂擁而來的士兵,唐朝施展絕頂輕功,在這些人的頭頂、甚至兵器上微微借力,居然能奔行如飛。

試想一想,用自己的腳踩在兵器尖銳之處,本來非被廢了不可,可是此時唐朝強大的內力發揮了作用,聚力成罡,在即將接觸敵人兵器或者拳腳的一剎那之間產生強大的護體真氣,形成一種類似於鎧甲的堅韌之極的膜,從而抵擋住鋒利兵器的切割。

當然,此時的唐朝,隨着內力的日益深厚,身子從以前的一百六七十斤逐漸的減少,漸漸達到現在只有六七十斤的重量。

一個人的武功越深,暗勁自是越來越厲害,可是身子卻是逐漸的輕薄,身上只剩下骨骼和肌肉。此時的唐朝,早已經打通了任督二脈,身體的再生能力十分的強大,骨骼自然是鍛鍊得堅韌異常,即使是一般的兵器,也不能將之切割。

正是因爲這樣,他纔在這些日子之中鍛鍊成了這種在萬軍之中高來高去的武功。

這甚至是比隔山打牛神功更加厲害的武功,以之對敵,沒有多大的用處,可是以之衝鋒陷陣,的確是非常有用。

當然,在這些日子血與火的戰鬥中,他的武功和應變都再上了一層,尤其是唐朝登基的那一天,他是真正的體會到信念對他的影響。

他的武功已達極高的境界,舉手之間可以殺人。可是還不是最厲害的,最厲害的是你可以殺人,但是別人卻躲避不了。

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要有鋒利無比的武功殺招,還要有強大的探測能力,至誠之道,可以前知,秋風未動蟬先覺,溝通冥冥之中的一種特質,先知先覺。

若是這樣的人,武功也可以不是太高,但是卻能躲避無數的危險。

這除了有絕高的智慧,還要有強大的氣運。

氣運不是人想有就有的,而是無數人念力和信仰的結合,可以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

唐朝之所以選擇定都長安,並不是因爲要在李隆基的面前逞能,而是要秉承這座古都自秦以來無數朝代人的信仰。

這就是氣運。

有時候,要凝聚成強大的氣運、國運,不僅僅是一朝一代能完成的,可能要經過無數個朝代的信仰凝聚。想戰國末年六國爭鋒,經過了多少年的戰爭,最終才確立了咸陽的領導,而長安的氣運,也是經過了秦以來無數朝代的培養,終於至漢朝大成。

唐朝如果不選擇在長安稱帝,則天下的人心,就不能凝聚,大不利。

……

四合院的正西最後一房間之中,一個長大的男人用刀架在秋水公主的脖子上。

此時的秋水公主,已經不能動彈,顯然被此人點了穴道。

唐朝破門而入,隨手接下迎面勁射過來的一隻大箭,神色微微的驚詫。

此人的一柄長刀,足有五尺,正是戰場上用於衝鋒陷陣所慣用的阿拉伯戰刀,鋒利無比。

此人的年輕不輕,大約有五十餘歲,可是他實際的年齡,已經是六十七歲,他是李隆基當年的隨身書童,年輕時候爲李隆基登基立下汗馬功勞的人物。

他就是楊玄林。

也是開元年間叱吒風雲的楊國公,楊大善人,可是他犯了罪,他犯了大罪,他當年被太平公主的美色所迷,受到李隆基的猜忌,世人都以爲他死了,但是他其實沒有死。

李隆基一向不是一個喜歡殺戮的人,他只是放逐了他。

但是使李隆基都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年自己手上這把最鋒利的刀,居然還沒有老死異鄉,而且還在這樣要命的時候,回來幫助他,這使他大感快意。

楊玄林的武功,當然其實比他李隆基只低了一線,這麼多年下來,本以爲他的武藝早已經荒廢,但是想不到的是,卻是如此的厲害。

再次見到楊玄林的時候,李隆基真的很感慨,這位隋文帝的曾孫,武功絕頂的人物,雖然像自己一樣白髮蒼蒼,可是雄心壯志依然不減當年。他知道,以前的自己,或許比此人武功高一些,但是斷臂之後的自己,武功未必再能強於他,畢竟少了一隻手。

楊玄林在敗軍之際所接受的第一項任務就是保護好秋水公主。

李隆基當然早已經探聽出秋水公主到長安去刺殺唐朝的消息,狠狠的責備了她。

但是以他的精明,自是早已經察覺了她對唐朝的感情。

換了是以前的李隆基,或許不會過問這些小事,可是現在的他,早已經恢復了戰志,可謂事必恭親,以他這這樣在女人身上花費了大半生心血的人,僅僅是簡單的幾句問話,就已經知道了秋水公主的心事。

這雖然使他惱怒無比,可是這也使他加倍的防備。

若真的有一天,自己 這個不爭氣的最美的公主,再次像新靈公主那樣,成爲唐朝的妻室,那實在是他李隆基莫大的恥辱。

新靈公主在唐朝叛亂之時沒有選擇自殺,已經使李隆基惱怒異常,但是想不到自己的小女兒又再次愛上了唐朝,這是他不能容忍的。

因此他把“保護”公主這件事情,交給了兩大高手,牛僧孺和楊玄林。

他所要防備的目標,就是唐朝。

只要三日之後,公主和宣贊王子成親,他就可以高枕無憂。

李隆基明白,自己現在已經沒有別的指望,就是先留住吐蕃的王子,藉助他的力量先奪取李亨的軍權,等穩住局勢之後,再號召天下勤王之兵,對付唐朝和安祿山。

他知道現在的李亨,目光短淺,絕不可能獨自挑起抵擋這兩大叛逆的任務,還是隻有靠自己這把老骨頭重定河山。

這些日子之中他日夜想的就是對不起自己的列祖列宗,最對不起的人當然是他的祖母武則天。

正是武則天當年對他的寵愛,才使得他的地位攀升。

也正是因爲他,武則天才最後將帝位傳給唐睿宗。

其實,歷史上的武(則天)後末年張柬之迎唐中中宗之事,畢竟是順應人心。

當時唐朝宗室的力量十分強大,武則天已經老得不能理事,自然是還政的時候了。

可是,若沒有當年武則天對他的支持,他當時斷不會有那麼清貴的名聲。

他的老子當了幾年皇帝,其實完全是靠他。

可是,自己等於是從武則天祖母手裡接過來的大唐天下,轉眼可能歸於他人。

只有在這樣的時候,他纔開始痛悔自己的荒唐。

“放開他,不然朕殺了你!”

唐朝的玄鐵劍圈轉,劍尖遙指楊玄林的背心,氣機牽引之下,揚玄林身上感覺一種有如實質的被刀切割的恐怖。

砰蓬蓬砰!

唐朝身後的門已經被踢開,四個士兵當先衝了進來。

可是這當年的四人的身子忽然之間被拋上了天,被唐朝背對着門反踢而中。

這四人都沒有還手的能力,被一擊殺死。

掉下來的時候,一個個口鼻流血,死於非命。

這使得後面的士兵立即停止攻擊,衆士兵的心中,都產生了一種恐怖到死的感覺。

牛僧孺冷哼一聲,厚背刀轉動,護住自己的胸前要害,直取唐朝的背心。

他知道,在這樣的時候,若不是自己上前纏住唐朝,沒有士兵願意上前白白送死。

唐朝猛然轉過身來,玄鐵劍高舉,向牛僧孺砍出了六劍。

震耳欲聾的響聲之中,地面上起了一排一排的大坑。唐朝每砍出一劍,牛僧孺就向後退一大步,而每一大步,都會留下深深的腳印。

若不是他身後的親兵死命相救,唐朝可以一直將他殺死。

此時的唐朝,穩持先手,若是單打獨鬥,自可以將他追擊至死,可是此時顯然不是單打獨鬥,他玄鐵劍揮舞,當先的數名兵士或手臂斷落,或兵器被切斷,哐啷聲中,都被唐朝趕出了屋外。

此時的唐朝,藉助這座屋子,可以躲避暗器和羽箭的偷襲,自是理想的選擇。

而且,他也害怕在爭奪之中誤傷了公主。

牛僧孺退後幾步,忽的吐出一口鮮血,燦爛無比,顯然是唐朝剛纔這六劍一出,擊得他的內傷復發。

好恐怖的武功!

此時的牛僧孺,倒是不驚詫於他內力的強勁,他驚詫的是唐朝一出手的時候,自己居然只有躲閃的餘地,而沒有任何搶攻的可能。

功夫有差別的兩人交戰,若是能夠拼命,畢竟還有一些戰勝的機會。可是在唐朝的面前,他發現自己連拼命的機會都失去了。

唐朝的玄鐵劍一起,牛僧孺恐怖的發現,自己的全身都是漏洞,所以只好退,並且在退的時候奮力接住他的招數。

原來,這纔是當今最厲害的武功。

一個人的武功高,牛僧孺一直知道,那就是防守沒有漏洞,進攻沒有漏洞,經歷過不少生死大戰的他,現在漸漸的向這方向靠近。

但是他想不到的是,唐朝的武功更進一大步,還沒有交手的時候,自己的一切想法,思維,甚至是防守的意圖,都在他的感官籠罩之下,可謂到處都是漏洞。

在沒有漏洞的時候,若是你能擊破他的外圍防守,則敵人的門戶自開,當然可以再次找到敵手的漏洞。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