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飛越唐朝 > 飛越唐朝 > 

第二十章圍困長安

第二十章圍困長安

李隆基得到馬正章從驪山敗退之後的消息後,心中的確是震驚無比。

他再也想不到,以前在他眼中螻蟻一般的小人物,現在居然就要推翻他的皇位,和他爭做這中原的皇帝了。

他心中連叫慶幸的是,就因爲馬正章帶兵將唐朝大軍阻擋了一日,長安這纔將九城修繕了一下,防衛也加強了,等到唐朝大軍到達的時候,長安鐵桶一般穩固的城牆還是起到了作用。

卻說唐朝得勝,親率前鋒兵力三千人爲前部,搶先來到長安玄武門。卻見城門緊閉,李隆基居然怯戰若是,並不派出一兵一卒和自己交戰。

不旋踵,後軍八萬餘人也陸續到達長安,見到城門緊閉,遂按照唐朝的指示,結成陣勢,距離城門口七八里平川曠野之地下寨,對長安形成包圍之勢。

現在長安城中的守軍,只有三萬餘人,並且陣容多不齊整,又沒有出去征戰過,至多不過是緝拿什麼江洋大盜才顯示過點威風,真正的戰鬥力其實有限。

這也就是爲什麼唐朝的軍隊軍臨城下李隆基還不接站的道理。

其實,京師之中武功強橫的人物也不在少數,鐵慕容、李南靖、章仇兼瓊、馬正章、高仙芝、高力士、甚至魚朝恩,當然還有許多隱藏的人物,實力不可謂不強。

但是高手雖多,卻是一盤散沙,而且,軍隊的戰陣之法,卻是最大限度的削弱了武林高手的能力。一隻近百人的精銳小隊,使用陣法,足可以抵擋住鐵慕容這樣的高手。要是他不走,在層層陣勢的包圍之下,還有可能被殺死。這也就是當時唐朝這樣的人物,在范陽的時候也不得不飛身趨“悅來客棧”的原因,那就是因爲層層如飛蝗的箭只攻擊之下,即使武功再好,但處在四面受敵的情況下,還是危殆之極。

武林高手用於刺殺、刺探最是有用,用於戰陣,作用則大大降低。

一般情況下,武林好手多是作爲先鋒,作用當然不可小視,不過終歸是有限的。

這天晚上,李隆基愁悶欲死,摟着嬌媚的楊玉環走上長安城頭,嘆息道:“早知今日,朕當日就該先殺了唐朝,免成今日之患!”

楊玉環心中一緊,難道,皇上這是和在怪我了?

她自小就冰雪聰明,想到當日的確是自己救了唐朝,趕緊說道:“皇上,唐朝雖然是南詔的奸細,現在反形已露,但是踐妾卻相信,他的手段一定不會太殘忍,皇上以前對他有再造之恩,況且,他還是你的駙馬,何不修書一封,下到他的寨中,探一下他的虛實,看他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這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李隆基在痛恨嘆息之餘,忽然想到,唐朝進攻長安,到底是不是和安祿山一起謀反的,還有,會不會有轉圜的餘地,他一直想做大官,我何不給他做一個宰相,停止兵戈?

當下,他就回到宮中,親自寫了一封長長的信,信中多承認當日自己待唐朝太厲,承認自己不該壓制他,並且以一個大國皇帝的身份,訴說當初自己將新靈公主嫁給他的矛盾心情,最後話鋒一轉,卻是招降之意,希望唐朝重新投效朝廷,他一定學選祖李世民,有容納單雄信的心懷。

想當年,單雄信武功高於李世民,並且趁他落單的時候要殺他,幸虧尉遲恭來得及時,不然秦王早已經死了,但想不到的是,李世民後來抓住了單雄信,居然勸他投降,並不殺他,只是單雄信堅不投降,這才被殺。

這個時候的楊玉環,心情非常的複雜,站在長安的城頭上,向驪山溫泉的方向望去,想到和三郎在華清池中的快樂時光,而今大兵壓境,風聲鶴唳,卻是另外的風景了。

她心中也不知道是怎樣想的,只覺得奇怪,爲什麼我竟隱隱希望唐朝得勝?

難道,我竟然是希望和他在一起?

笑,可笑,難道,即使他擊敗了李隆基,做了 中原的皇帝,還會看上我這樣殘敗的女人?甚至還會寵幸我?

想到這裡,楊玉環自己都好笑了起來,我原來一直都錯看了唐朝,原來他竟有飪大野心,他當初來到唐朝,本就是爲了做唐朝的臣子,而是要刺探唐朝的虛實,好爲今日之事做準備。

這樣看來,他也是一個謹慎的人,花了這麼多氣力才最終反叛,加上安祿山進攻潼關正急,說不定,三郎這次真的撐不住,要被這些人奪了江山。

也就在楊玉環站在長安城頭思緒煩亂的時候,唐朝收到了李隆基的勸降信。

給他送信的人是唐朝以前的老相識,張家正,現在的禮部侍郎。

張家正見到唐朝的第一句話就是:“駙馬爺,當初就是老朽給你主持的婚禮,這份人情你還沒忘吧?”

唐朝微感愕然,但隨即笑道:“好,既是故人到了,當設宴相慶,請!”

當下,水陸鋪陳,酒菜上來,唐朝坐於主位,舍瓦和李白分別在左右相陪,張家正則是坐於客位。

席上,張家正當先舉杯:“駙馬爺英雄蓋世,老朽自第一眼見到你,就知道你並非常人,不過,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你是南詔的人,還以爲你是想當上宰相這樣的大官,想不到,實在想不到,你竟然如此厲害,在安祿山大兵壓境的情況下,率領南詔兵馬進攻我大唐!我代表皇上問一句,你看了皇上的信之後,有何評價?”

唐朝神色凝重,緩緩說道:“南詔和唐朝,敵國也。兩國相爭,靠的是天使地利人和,昔日,南詔受到李隆基的壓迫,生存維艱,要不是鬆贊格桑和狼正軒統兵有方,南詔國土已經爲唐朝吞併,現在當唐朝大亂之時,我南詔出兵,卻是情理之中,勿復多言。你我的情誼,盡在酒中,今日我不殺你,但他日,打破長安,你不降我,即是死罪。”

唐朝說完,當先喝下杯中酒,但張家正不喝,舉杯道:“賢弟這話可說錯了,皇上將新靈公主尚於你,乃是推心置腹,你背叛他,何太無義氣?”

“非也,大丈夫行事,但求問心無愧,不在乎世人毀謗,我再次告訴你,南詔和唐朝,敵國也,爲了我南詔的利益,我這不是背叛李隆基,而是打擊他。自己古以來,敵國之間爭奪,多不擇手段,況且,我待新靈公主,永不變心,此事休要再提。”

張家正見唐朝變色,卻並不懼怕:“皇上還說,囊日他多可以殺你,卻因爲愛才之念沒有下手,義氣深重,不知你對皇上這一做法有何評價?況且,後來明知道你是南詔的奸細之後,他也沒有動手殺你,你有何說?”

唐朝聽他這樣一說,倒是微微佩服起這老小子起來,他以前不是到處裝可憐蟲的模樣麼,怎麼現在卻不怕事了?哦,是了,此一時,彼一時也。當時他還是禮部侍郎,自然要處處小心,不敢得罪受玉真長公主寵幸的自己,但是現在他是代表唐朝,要不辱使命,只得據理力爭了。

“也罷,既然話說到這裡,我不得不說,李隆基也算是一個人物,至少不是小人,透進骨子裡的小人,假如如我打破長安,俘獲了李隆基,我不殺他,將他如我岳父丈人一樣的供養,讓他頤養天年。”

“不,賢弟。。。。。。”

唐朝變色:“你我兄弟之間,但敘舊情,何必爭執,喝酒!”

唐朝說這話的時候,眼神之中閃出一刀寒芒,鎖定張家正的眼睛。張家正立即感覺到自己的眼睛針刺一般的疼痛,這使他忽然升起一種被人砍了一刀的感覺。

這就是眼刀,高現芝最爲精擅,但武功到了唐朝這種層次的人,卻也能使用眼刀的功夫,雖然不如高仙芝,但卻也不遑多讓。

張家正毫無武功,哪裡經受得住真正的眼刀攻擊。唐朝這一記眼刀只是發出了一絲,就已經使他受到了巨大幹擾,眼球一陣的刺痛。

真正的眼刀,一般人受了,要是不被驚嚇得昏迷過去,就是雙眼失明的後果,非常的恐怖。

即使是練過武功的人,也多被對方氣勢所趁,最終斃命在對方的手裡,想想當年的張飛和江南小霸王孫策,一吼之下敵人即驚嚇而死,和眼刀有異曲同功之妙。

張家正一慌神之間,手中杯子歪斜,人也跌落於座,只感覺天旋地轉。

唐朝眼刀之威,一至於斯!

半晌,張家正纔回過神來,強笑道:“賢弟好高明的武功,卻不用來嚇作哥哥的?”

唐朝心中佩服,這老小子倒是知道這是武功,卻不瞞他,只將他杯中酒水加滿,說道:“大哥,你我既然是結拜兄弟,何不來我這裡,他日我爲至尊,你官升一級,豈不兩妙?”

“哈哈,賢弟這卻是說笑了,以我之才,只堪比庸碌,以賢弟之精明,豈會讓我尸位素餐,還是皇上待我不薄,請賢弟見諒?”

唐朝心道,這老小子倒是說的實話,也不勸說,只談風月之事,席散而去,親自將張家正送出寨門。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