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之亂東晉動盪
王敦之亂,是東晉初年發生的一場動亂,造成東晉政權動盪不安。當時,東晉剛剛建立不久,就經歷了一場災難,這似乎預示着,東晉朝廷命運多舛。
《晉書》記載,王敦和他的堂弟王導,兩人性格不同,爲人也不一樣,王導寬厚仁愛,王敦卻心懷殘忍。王導和王敦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到王愷家中赴宴。王愷命美女行酒,如果客人不喝,就殺掉美女。王導不善飲酒,但怕美女受害,只得硬着頭皮強飲。王敦卻故意不喝,眼看着美女被殺,他也無動於衷。王導嘆息說:“王敦生性殘忍,他日後如果當了高官,必不能善終”。
王敦成年後,娶了司馬炎的女兒爲妻,擔任了都尉,後又當了太子舍人。賈南風廢黜了太子司馬遹,押往許昌囚禁,嚴禁官員爲他送行。王敦卻不管那一套,照樣爲司馬遹哭拜送行,因此被捕入監,後被人營救出來。
在八王之亂的時候,王敦興致勃勃地積極參與,先後倒向司馬倫、司馬冏、司馬越等人,因有功勞,最後當上了揚州刺史。
司馬睿鎮守建康以後,王敦協助王導,在擡高司馬睿聲望、建立東晉政權方面立有大功。司馬睿稱帝后,任命王敦爲大將軍,掌管長江中上游軍隊,統率六州。
王敦大權在握,逐漸驕橫起來。他違犯制度,獨斷專行,擅自撤換和任命州郡官員,到處安插親信,對軍權更是緊抓不放,誰也插不進手去。司馬睿對“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十分擔憂,更是忌憚手握兵權的王敦。
司馬睿開始疏遠王氏家族,提拔重用劉隗、刁協、戴淵等人。劉隗等人都與王敦不和,多次建議司馬睿削弱王氏勢力,特別是要注意防範王敦。司馬睿也擔心王敦作亂,讓劉隗、戴淵以防備北方胡人爲名,領兵出鎮,監視王敦。
對皇帝司馬睿的猜忌防範,王敦大爲惱火。當時,王敦忌憚豫州刺史祖逖,尚不敢輕舉妄動,後來祖逖病逝,王敦認爲,在軍事上已經無人與他抗衡了,便決定發動叛亂。
公元322年,王敦上奏劉隗、刁協的罪狀,要求朝廷誅殺二人,司馬睿當然不肯。於是,王敦打着誅劉隗、刁協的名義,在武昌起兵,進軍建康。
司馬睿聞之大怒,發佈詔令說,誰要能殺了王敦,就封他爲五千戶侯。司馬睿爲了都城安全,急令在外領兵的劉隗、戴淵回來,準備抵禦王敦的進攻。
王敦進兵建康的消息,立刻掀起軒然大波。王敦率領的軍隊人多勢衆,建康城內兵力單薄,滿城百姓,人人恐惶。
劉隗、刁協向司馬睿建議說:“建康城內,王氏家族勢力強大,如果他們與王敦裡應外合,建康將不攻自破,必須趕緊把王氏家族斬盡殺絕,肅清內患”。司馬睿猶豫不決。
這個時候,王氏家族面臨着巨大危險。其實,他們中間有很多人,並不贊成王敦起兵,更加害怕會禍及自身,惶惶不可終日。在這危急關頭,王導挺身而出,召集本族有身份的二十多名子弟,明確表示反對王敦叛亂。
王導帶領他們,主動去向司馬睿請罪。司馬睿看在與王導的情誼上,沒有對王氏家族下手,反而任命王導爲前鋒大都督,與戴淵等人一起,率兵抵禦王敦。司馬睿還讓王敦的堂弟王廙,出城去勸止王敦。王敦的哥哥王含,卻悄悄溜出城去,投靠了王敦。
當時,東晉的軍隊,大部分都被王敦掌控着,所以,王敦軍隊沒有遇到大的抵抗,很快就兵臨城下了。王敦沒有進攻建康,而是首先攻佔了石頭城。
石頭城爲三國時期孫權所建,是保障建康城安全的重要屏障,石頭城丟失,建康城就難保了。司馬睿命劉隗、刁協、戴淵、王導等人,率兵爭奪石頭城,但都被王敦打敗了。
王敦佔據了石頭城,建康朝不保夕,許多官員紛紛逃走。司馬睿流着淚,對劉隗、刁協說:“王敦如果打進城來,你二人必定性命不保,你們趕快逃走吧”。
二人知道大勢已去,無可奈何,只好泣拜司馬睿,出城逃命去了。刁協途中被殺,劉隗則投奔了北方後趙政權。
司馬睿派使者去石頭城,對王敦說:“你如果想當皇帝,我就把皇位讓給你,何必動刀兵呢?”司馬睿又命百官去石頭城見王敦,勸他息兵入朝。
這個時候,王敦還不敢公然篡位,於是,他讓司馬睿任命他爲丞相,封他爲武昌郡公,然後,得意洋洋地進了建康城。
王敦雖然當了丞相,但卻不是當丞相的材料,他只會領兵打仗,對朝廷政務一竅不通。另外,他這丞相當得也不光彩,幾乎沒有人從心裡服他,就連王氏家族內部,他也擺不平。王導就不與他合作,而是冷目以對。
有一次,王敦埋怨王導,說:“不跟着我幹,差點被滅族吧?”王導搶白他說:“如果被滅了族,你就是罪魁禍首,看你死後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王敦無言以對。
王敦的堂弟王棱,也多次責備王敦,說他不該舉兵犯上,差點禍及全族,惹得王敦惱怒,派人把他暗殺了。王敦覺得在建康心情不爽,不久回到了老巢武昌,在外地遙控朝廷。
王敦之亂,把朝廷搞得亂糟糟的,皇帝顏面也喪失殆盡,司馬睿憂憤成疾,一病不起,很快就病死了,終年四十七歲,當皇帝只有五年。他的兒子司馬紹繼位,被稱爲晉明帝。
晉明帝確實很明智,他知道王敦終究是個心腹大患,便悄悄做着剷除王敦的準備。王敦也忌憚晉明帝,知道他有勇有謀,當初就想廢了他的太子之位,但大臣們一致反對,結果沒有得逞。王敦知道晉明帝遲早會對他下手,也在悄悄做着篡位的準備。
王敦有個喜歡的侄子,叫王允之,兩人王敦在一起。有一天夜裡,王允之喝多了酒,早早躺下了。王敦認爲他喝醉了,不避諱他,與幾個心腹一起,密謀篡位之事,卻被王允之聽得一清二楚。
第二天,王允之趕緊告訴了父親王舒。王舒一聽,知道事情重大,立即帶着他去報告了晉明帝,讓晉明帝早做防備。這表明,王敦叛亂,即便在王氏家族內部,也是不得人心的。
公元323年,王敦率軍由武昌移至姑孰,爲篡位做準備。王敦軍隊控制了揚州、荊州、徐州等重鎮,直接威脅建康。
公元324年,王敦再次舉兵反叛,意圖篡位。不料王敦染病,便任命兄長王含爲元帥,率五萬大軍,水陸並進,逼近建康。
晉明帝早有防備,命王導爲大都督,率蘇峻、庾亮、溫嶠等將領攻擊王含。王導試圖勸降王含,王含不聽,晉朝軍隊便對王含發動攻擊,結果把王含軍隊打得大敗。
王敦沒想到王含兵敗,心中惱怒,病情加重。王導趁機散佈消息,說王敦已死,並組織王氏家族的人,大張旗鼓地爲王敦發喪,結果造成王敦軍隊人心潰散。王敦聽說以後,怒不可遏,連氣帶病,真的死了。
王敦一死,自然樹倒猢猻散。晉軍乘勝進兵,很快把王敦的殘餘勢力消滅乾淨。王含被王舒殺死。王敦被掘墓戮屍,砍下首級示衆。爲期兩年的王敦之亂,終於被平息了。
王敦的所作所爲告訴人們:凡是私慾膨脹、野心勃勃,都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註定是沒有好下場的。
東晉建立之初,有位著名將領雄心勃勃,舉兵北伐,企圖收復中原,他就是聞雞起舞的祖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