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章 饑荒(二)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  > 

第五五章 饑荒(二)

第五五章 饑荒(二)

這世上的事總是這般得因果相扣,大躍進的風暴在全國席捲開來,與之相伴隨而來的便是從下到上的浮誇風,從基層幹部到中央的幹部們,一直脫離實事求是的原則,玩弄着數字的把戲,最終將整個國家和人民推入到了一場從古未有的災難之中!

一九五九年七月,中共中央在江西召開了廬山會議,在這個會議上,國防部長彭德懷向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直言大躍進以來對整個國家經濟的傷害,並指明浮誇風、小高爐等等,都不過是表現現象,缺乏民主,以及個人崇拜,纔是這一切弊病的根源。這封信很快在中共中央引起了軒然大波,毛澤東認爲這是彭德懷的逼宮,對於經歷過無數次、並且喜歡與人斗的毛主席來說,自然惱怒不已,隨即在大會上講說,指出彭德懷的信表現了資產階級的動搖性,是向党進攻,是右傾機會主義的綱領。至此,彭德懷以及敢於直言的黃克誠、張聞天等人被扣上了一個反黨集團的大帽子,批判隨之在全國展開來,彭德懷的地位也因此而一落千丈,職務也被一擼到底,只保留了一箇中央委員的名義身份,以觀後效。

這一次的會議,令所有敢於講真話的人都失噤了!

而也就是從七月開始,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先後發生了大洪水,可是洪水之後,緊接着就是很多區域的乾旱,到秋天的時候,全國的糧食產量比往年減產了百分之十五,可是由於浮誇風的存在,許多地方的幹部還在奉行着官僚主義的作風,高唱着豐收的凱歌。正是因爲這些官僚主義幹部們,在年景的不好的年份裡,徵糧還在繼續進行,而且是按照那些幹部們上報的數量多加徵收,便是將農民的口糧也一併收走了;再加上政府好大喜功、慷慨大方地繼續向所謂的友好國家進行無償的糧食饋贈,以及所謂的因意識形態之爭與蘇聯的交惡,迫於還債壓力,將大量的物資輸往北面的鄰國;這一系列的所謂因素,終於造成了國內的人民的困苦,一場空前絕後的大饑荒悄然間已然襲捲了這個古老而又年青的國度!

※※※

劉興華已經有幾天沒有睡好覺了,自從他從副省長升任爲代省長之後,他就沒有好好地睡過一晚上踏實的覺。不過,提到他被升爲代省長,卻又有些令他沮喪的原因,原來的省長被批判爲是跟着彭德懷反黨集團的中堅分子,而被撤去了所有職務;之所以會把劉興華提起來,是因爲當年在朝鮮戰場上,他被彭老總迫害過,肯定是堅決與那個反黨集團作鬥爭的先驅。當然,這個代省長要想變成真正的省長,還需要形勢上經過人民代表大會的任命。

如今,他的辦公桌子上擺了一堆自下而上的報告,都是說當地有一種水腫病在流行,這種病症開始的時候先從腳踝腫起來,逐漸蔓延到全身,包括臟器,最後造成人的衰竭死亡。開始的時候,面對着這種報告,劉興華還不以爲然,也曾去問過醫務人員,這種病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那些醫生只是告訴他是由於人體的熱量不夠引起來的,只要加強熱量自然就會好起來。可是,隨着各地大量的報告,這種水腫病人大量的死亡,劉興華開始懷疑起來。省委也爲醫治這種流行病專門開會研究,但是卻毫無結果。

無奈之下,劉興華決定自己親自下鄉去查看,爲了能夠更清楚的瞭解病因,他想到還是找一位自己信得過的醫生隨行,於是便找到了王金娜。王金娜雖然是全國有名的外科醫生,但是對於內科也並非外行,如今在軍區醫院中,還沒有第二名醫生的全科水平能夠趕上她。

王金娜欣然答應了劉興華的請求,她也聽到了一些關於水腫病的報道,也非常想看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與劉興華隨行的還有幾名省裡的領導,他們來到了水腫病報告最多的麻城縣,這個縣曾是整個省最先進的模範,也是全國最有名的畝產水稻達到三萬多斤的大縣,在劉興華的印象裡,這個縣肯定是糧食多得吃不完的富裕地方。

在縣領導的陪同之下,劉興華一行首先來到了縣醫院,這個不大的醫院裡顯然知道他要來,所以衛生搞得十分乾淨,只是在病房裡他並沒有看到幾個病人,這讓他有些奇怪,因爲根據省防疫站派下醫療隊的報告,這個縣最少也有五到六萬多這樣的病人。把醫院的院長叫過再三詢問之後,這個院長只得告訴他,是因爲接到了通知,知道他要來,所以醫院已經動員很多的病人回家去了,往常的時候,這個醫院每天都是人滿爲患的!聽到這個解釋,劉興華的火便不打一處來,但是卻又有礙於自己的身份,不便於對這個小小的院長髮火,只是將這個縣的縣委書記和縣長叫過來,狠狠地罵一通。

在劉興華批評縣委領導的時候,王金娜已然一臉難看地從病房裡走了出來,彷彿心頭有萬會的心事。

“這麼快你就看完了?”劉興華有些不解,他還以爲這種病要看上半天呢。

王金娜看了他和這個縣的幾位領導一眼,鄭重地點了點頭。

“這種病是什麼原因引起來的?”劉興華連忙問着。

王金娜沉默了一下,冷靜地道:“這些水腫病人都是營養不良引起的!”

“什麼?營養不良?”劉興華以爲自己是聽錯了。

“對!”王金娜非常肯定地道:“不用看了,這種病當年我見得多了!說得白一點,就是餓的!在我們醫學上來講,叫作低蛋白血癥引發的營養不良性水腫,這是在人極度的營養不良的狀態下所引發的一種生理反應。”

“餓的?”劉興華不由得一呆,轉頭看向站在自己身邊的兩個縣領導,而這兩個領導的臉也變得煞白。他還是有些不相信,又問着:“怎麼會這樣?難道這麼多的人都是餓的?”

王金娜鄭重地點了點頭。

劉興華驀然明白了過來,想一想當初他問過的那些醫務人員,他們告訴他說引起這種病的原因是熱量不足,人體所需的熱量都是來自食物,吃不上飯,熱量當然就不夠了。那些醫生其實早就知道病因,卻繞着彎子來跟他說話,他是一個聰明人,自然知道這其中的原因。

劉興華就好像是吃了一個大大的蒼蠅,忽然暴怒地對着面前的兩位縣領導喝問着:“你們縣是不畝產萬斤糧嗎?你們縣的糧食不是堆積如山嗎?今年不是又獲得了一個大豐收嗎?糧呢?那些糧呢?爲什麼還會有這麼多的人餓死?……”

縣委書記和縣長的面色有如死灰一般,在劉興華一連幾聲的詢問之下,又不得不回答,兩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還是縣委書記先開了口,低聲地答着:“我們縣的糧全都被收走了,如今連一點也沒有!”

“沒有糧,爲什麼要誇大數字?爲什麼要禍害百姓?”

“我……我們其實也是剛剛纔知道的!”這個縣長還覺得自己很是委屈,向劉興華報告着:“這些數據都是下面公社裡報上來的,那些公社的幹部當初報的就是虛假的!”

“爲什麼你們沒有核實?爲什麼你們還要繼續造假?你們知不知道?你們這是在犯罪!你們這是在害人!你們這是在把你們縣所有的父老鄉親往災難裡面推!你們這是在官僚主義……”罵到這裡的時候,劉興華忽然就停住了,馬上想起了自己,當初不也是那麼興致勃勃地聽着這些虛假的報告而信以爲真嗎?他也沒有去調查過,也沒有去核實過,要說這兩個縣委領導是官僚主義的話,那麼他這個上級的領導,不更加是了嗎?

※※※

這個縣的情況遠比劉興華所能相像到的最糟糕的情況還要糟糕,在他經過實地調查之後,才知道這個縣裡一千多個食堂早就已經停火了,社員們也有兩個多月沒有見到一粒糧食,靠的是幹蓮花白葉、乾紅苕和野菜過活,由於營養不良,許多人開始渾身腫了起來,連牀都下不來,羣衆問幹部是什麼原因,幹部只說是鹽吃多了,冷水喝多了;又問他們向政府反映沒有?他們又說不敢反映,反映後怕會被拿來推磨子。所謂的推磨子,是一種常見地對待“階級敵人”的體罰方式,就是數人圍成一個圈,把一個人弄在中間來回反覆地推打。

一路上,劉興華一直默默無語,但是王金娜卻可看出來,他內心的折磨已然是使他痛苦不堪,實際上,當她看到那些社員們形將逝去的病體之時,她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得痛苦呢?

回到了縣招待所,王金娜一直等到劉興華那裡沒有人的時候,才輕輕地敲門而入,走進他的房間,看到的是劉興華通紅的雙眼,鼻子還有些發澀,顯然他剛纔曾經哭過。

“爲什麼?爲什麼大家都不講真話?”不等王金娜開口,劉興華卻當先地問着她,也許就在剛纔,他爲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很久。

王金娜愣了愣,還是回答着:“因爲誰也不願挨批鬥。毛主席要大家反右,誰又敢不向左站呢?呵呵,我已經被打成了右派,倒是不在乎再有人給我戴帽子了!可是,還有很多的人都被嚇怕了,就算是人人都知道原因,也一個個鉗口結舌,沒有人敢說這病是餓肚子引起來的。如果按照那些人的邏輯來講,說營養不良,就是在說缺糧;說缺糧,就是在說糧食沒有大豐收;說沒有大豐收,就是在污衊大躍進,就是反黨!”

劉興華沉默着,也許是在思量着王金娜的話,王金娜是一個黨外人士,又是一個有學問的人,作爲一個民主人士,或許可以有旁觀者清的優勢。他是一個老共產黨員,也許是因爲身在此山中吧,自己從來就沒有懷疑過黨的決策,但是現在看來,黨中央和毛主席也會有犯錯的時候,這一場剛剛到來的饑荒,與其說是天災,還不如說就是一場人禍!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