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章 弩末(二)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  > 

第三七章 弩末(二)

第三七章 弩末(二)

從議政府趕回漢城的路上,李奇微將軍就好象是被霜打的茄子一樣,無精打彩了起來,半天一句話也不說,這倒是令坐在他身邊的保羅有些不知所措,生怕自己的這個長官是被這紛亂的場面驚嚇了,失去了主張,他不由得輕咳了一聲,問道:“將軍,敵人已經開始了猛烈的進攻,不知道您有什麼打算?是準備聽從麥克阿瑟將軍的想法爲以後撤出韓國做準備?還是另有打算?”

李奇微看了一眼,沒有馬上回答他的問話,想了一下,卻反問着他:“上頭示意要我在錦江佈置防線,一旦漢江防線被敵人突破,那麼,我們馬上回守錦江防線!保羅上校,你覺得這個作戰方案如何呢?”

保羅愣了一下,聯合國軍在一開始的時候,是準備佈置三道防線的,前面就是這條三八線,如今三八線被突破,韓國的首都漢城已經暴露在了中朝聯軍的眼皮底下,而此時,聯合國軍的即定方針是退守漢城,依託漢江防線做堅韌的抵抗;如果漢江防線也守不住的話,那麼只好再往南退一步,退守錦江防線,錦江,是漢江南部另一條重要的河流。

保羅想了一下,卻是一聲得苦笑,道:“將軍,如果漢江防線也頂不住的話,那麼錦江防線就只能是一張紙,什麼也防不住!”

“你怎麼能夠這麼說呢?”李奇微有些不快地問着。

保羅卻是一本正經地道:“將軍,我們是在一個狹小的半島上作戰,地方並不大,漢江防線處於三十七度線與三十八度線之間,而錦江防線是處於三十六度線與三十七度線之間,距離很短;敵人突破三十八度線,轉眼就可以殺到漢城城下,漢江也無法阻攔他們的腳步;漢江是韓半島最大的河流,如果這條河都阻擋不住敵人的進攻,那麼錦江又有什麼用呢?我建議還不如我們早早地撤離韓半島,這樣還可以少死些人,多長些顏面!”

李奇微聽着這話不由得緊緊地皺起了眉頭來,不由得問着:“保羅上校,你的報告裡一直在鼓吹着我們要進行反擊,可是這仗剛剛開打,你怎麼又提出來這麼喪氣的主意呢?”

保羅卻道:“將軍,如今我們軍隊的士氣已經低到了極點,喪不喪氣其實也無所謂了!呵呵,我們這些當兵的看的還是長官您的想法;攻也好,守也好,或者退也好,都是您來指揮,我只不過看着您一直搖擺不定,所以把最壞的結果講出來,僅此而已!”

聽着這話,李奇微不由得笑了,他並不是一個很笨的人,相反非常得精明,他聽得出來這是保羅在說反話,實際上是想要讓他下定再戰的決心,當下,他再一次地向這位作戰參謀表示着自己的決心:“保羅上校,我到韓國來不是要當敗軍之將的,我是要帶領大家共渡難關的!雖然我們前面打了幾個敗仗,但是我也相信你的報告裡說得那樣,只要我們痛定思痛,總結教訓,就可以有辦法來戰勝我們的敵人!我如今就實話告訴你:我是決不言敗的一個人,只要由我來當這個第八集團軍的司令一天,那麼,我就會想方設法帶着大家來打勝仗,這也是我的目標!”

保羅怔了一下,點了一下頭,如釋重負一樣地道:“將軍這麼一說,那麼我就放心了!”

“呵呵,難道你對我還有些看法不成?”李奇微問道。

“沒有了!”保羅道。

“好!”李奇微也終於滿意了,直接把話進入了正題上:“保羅,我老實告訴你,剛纔我一直在想,我們是守漢城還是不守!”

“哦?”保羅又是一愣:“難道將軍不打算守了嗎?”

李奇微笑了一下,道:“昨天的時候,我還有守城的決心,可是今天,看到我們士兵的這種狀況,我的這種決心已經沒有了!”

保羅沉思了一下,馬上明白了李奇微將軍的用意,他又想了想,不由得道:“將軍,您到韓半島來的時候,不是信誓旦旦地向全世界宣佈說要堅守韓國嗎?這纔剛剛還不到一個星期,您就放棄漢城,會不會有什麼不好的政治影響呢?”

“我放棄漢城,是爲了要重新回來!”李奇微鄭重地道:“政治問題,那是華盛頓那些政治家們考慮的,我要考慮是怎麼來打仗。再說,我堅守韓國與退出漢城並不矛盾!”

保羅沒有再多說什麼,不由得沉思起來。

“呵呵,保羅上校,你知道嗎?我來韓半島之前,也曾經學過中國人的兵法,對於毛澤東的戰術也仔細地研究過,你知道毛澤東的戰略指導思想是什麼嗎?”

保羅點了點頭,如背家常一樣地說了出來:“不爭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以消滅對手的有生力量爲重!”

“對!”李奇微也點着頭,同時告訴着他道:“如今我們軍隊的作戰能力和士氣上已經不是中國人的對手了,就算是我們有比他們先進得多的武器和裝備也不會管用的,只能是被動挨打。所以,首先,我們必須要逐漸讓部隊恢復往日的信心,如果是打沒有把握而且有可能失敗的仗,那還不如不打!呵呵,避一避對手的鋒芒,就讓他們再大膽一些地來穿插,來追擊,讓他們以爲我們怕他們,讓他們以爲自己很厲害,讓他們驕傲!讓他們自以爲是!讓他們目空一切!讓他們狂妄自大地作出不切實際的判斷!他們一旦失去了謹慎與小心,那麼,我們的機會就可以馬上到來!”

聽着李奇微將軍的這一番異論,保羅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李奇微的這個戰術,讓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中國兵法上的一句名言:驕兵必敗!

※※※

熊三娃站在大炮之上,面無表情地看着那個走過來的連長,他的面前那個高個子還在氣哼哼地警告着他,到底說了些什麼,在這個時候,熊三娃已經聽不到了,他的眼睛直直地看着來人,逐漸冒着憤怒的光。從這個連長的身影,他早就認了出來,這正是他的二哥——熊革命!

“連長!這有個傢伙在搶我們的大炮!”那個高個子回頭大聲地向熊革命報告着,恨不能讓自己的連長立即將這個站在炮筒上不講理的小子槍斃掉。

熊革命已經看到了熊三娃,也和熊三娃一樣,一眼便認出了他來,他愣愣地盯視着面前的弟弟,很想躍上去一把將他抱住,那纔是久別未見的兄弟情懷,可是他的腳步剛剛一挪動,便又停在了那裡,因爲他從熊三娃眼睛中看到了依然如舊的怒氣與痛恨!

“連長,他是六四三團的!”高個子身邊的那個同伴告訴着熊革命。

熊革命這才從發呆中清醒過來,卻是的擺手,命令着自己的戰士:“走吧,這炮我們不要了!”說着,轉過身去,就要邁步走開。

“什麼?”高個子的戰士不由得一愣,一步搶到了熊革命的面前,十分不解地問道:“憑什麼呀?”

熊革命皺了下眉頭,強忍着心頭的煩燥,耐下心來道:“都是兄弟部隊,誰得不是得,爭來爭去的反而傷了和氣!”

這個高個子還有些氣憤,他的同伴也十分得不情願,叫着:“這炮明明是我們先繳獲的,這個傢伙要是好好說也就算了,連長,你知道他多氣人嗎……”

“行了!高峰、劉濤!你們兩個別說了!”熊革命命令着:“後面的戰鬥還有得是,到時我們再繳就是了,不要再這麼小氣了!”

高峰與劉濤氣鼓鼓地,不再多言。

“算了吧!你們喜歡這炮,我不要了,讓給你們!”不知道爲什麼,熊三娃忽然就大方了起來,從炮身上一躍而下,拍了拍自己的雙手,看了一眼熊革命,高傲地昂起了頭,轉身就要離去。

這個時候,劉磊帶着幾個人已經趕了過來,也看到了熊革命這一夥人,似乎明白了什麼,不由得問着:“排長,是不是人家來了?”

熊三娃瞪了他一眼,告訴着他:“我們今天高尚一下,雖然是我們繳獲的,但是也可以讓給兄弟部隊!”他說着,自顧自地走了。

劉磊愣愣地看着熊三娃走遠,也準備離開,可是卻被熊革命叫住了:“同志,你們是六四三團的嗎?”

“是呀!”劉磊望着熊革命的臉,覺得跟熊三娃長得有些象,但是看得出來他應該是一個幹部,還是十分客氣地回答着。

“呵呵,我認識你們團的團長張義!”熊革命告訴着劉磊,同時又問道:“你們團長在這裡嗎?”

劉磊搖了搖頭,道:“團長沒有跟我們營在一起。”

“哦?你們是第幾營的呀?”熊革命明知故問着。

“第一營!”劉磊答着。

“呵呵,我也認識你們營的營長,是叫夏陽吧?”熊革命問道。

劉磊還是搖了搖頭,告訴着他:“夏陽是我們原來的營長,他已經犧牲了,如今我們營的營長叫做於得水!”

“什麼?夏陽犧牲了?”熊革命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好象是聽到了一聲霹靂一樣呆在了那裡。

※※※

回到漢城後,保羅和幾個高級參謀又陪着李奇微將軍乘坐一架輕型飛機飛往前線轉了一大圈,瞭解了一下前線的情況。在聽取那些指揮作戰的高級指揮官們的意見時,這些高級指揮官們竟然是如出一轍一般地向李奇微將軍建議着趕快撤退,並且警告着此時第八集團軍的側翼已經有了危險,如果不趕緊撤出,那麼漢城就很有可能會被敵人包圍,到時這裡將會成爲一個決戰的戰場。

以重兵守衛漢城,與中朝聯軍來打一場城市攻防戰,這最早是保羅所想象的,但是在與李奇微將軍討論之後,他第一次被別人說服了。李奇微將軍說得不錯,爲什麼要來打這麼一場自己毫無勝算的戰役呢?中國人的兵法上說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正是因爲對自己和對手的瞭解,在這個時候進行決戰根本就是十分不明智的事情。

一月三日,李奇微將軍再一次回到了漢城,馬上通知美國駐韓國大使,讓這位大使通知李承晚政府,第八集團軍準備立即退出漢城,要求韓國政府留在漢城的部分機構必須要在下午三點之前撤離漢城。

李承晚卻有一些不識實務,反而讓那位駐韓大使問着李奇微:“將軍不是講過,說他準備長期留在韓國的嗎?怎麼現在他剛剛到這裡上個禮拜,就要撤離漢城呢?難道他指揮的軍隊就只會撤退嗎?”

面對這個大韓民國李總統的責問,李奇微將軍有些生氣,這位總統也不想想是靠誰支撐到現在的,如果不是美國撐腰,他只怕早就被金日成趕下了海。但是這個時候,他還是十分有禮貌地讓那個大使回告李大總統:“請你去告訴這位可愛的總統,最好請他到前線去聽聽中共軍隊進攻時吹起的那些刺耳的號角,再看一看成千上萬的中國士兵用蹩腳的英語喊繳槍不殺,以及前仆後繼涌上來的情景,再看看他們韓國人的軍隊是怎麼樣象羊羣一樣地潰逃吧!”

李奇微說完,便不再去理會那個李大總統的叫囂,丟下電話,開始他的佈置。

一月四日,李奇微將軍在擔任後衛的美國步兵第二十七團撤離時,才最後一個離開第八集團軍位於漢城市內的指揮所。在離開之前,他把一件破爛的睡衣釘在了牆上,然後在牆上寫了這麼一句話:“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官謹向中國軍隊總司令官致意!”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