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抗日之黑槍小三口 > 抗日之黑槍小三口 > 

第二百二十二章 與抗聯並肩戰鬥

第二百二十二章 與抗聯並肩戰鬥

三人順着來路,也就是近幾年建好的鐵路向東走去。

可一進這山區,鐵路被山脈夾在了中間,很多碉堡藉着山勢出現在交通要害處,日軍的人數也明顯多了起來。

這些日軍不光是圍堵王南。

鐵驪這一帶是抗聯的游擊區,日本人爲保證鐵路運輸,在這裡建了很多軍事設施。

闖過去還是繞過去?三人猶豫了半天。

李秀說:“看來日本人知道我們過來了”。

二丫說:“一路殺了那麼多人,能不知道嗎?”

李秀轉頭問王南:“那是殺過來還是繞過去?”

王南沒說話,他也在琢磨是打過去還是繞過去。

兩個的結果都是從山裡走。區別是打過去,肯定會被日本人追到山裡走,繞過去只是自己從山裡走。

三人的東西很多,如果不用自行車推,靠人背的那點東西在山裡會很難熬。

這個年代,入冬後的小興安嶺不是一般的寒冷。就算想點堆火取暖,也是前面火烤肉,後背冰凍肉。

三人帶着用於冰天雪地裡住的東西就把一輛自行車前前後後裝的滿滿的,另一輛自行車前前後後裝的都是吃的,只有一輛自行車裝的是武器和衣物。每輛車都有一百多斤的東西。

這還不算三人不離身的槍彈。

如果丟掉自行車光靠人背,只能背上一輛半自行車的東西,那到底是留吃的還是留住的哪?

如果要是在路上開槍一路殺過去,這就麻煩了,。路能讓日本人快速的調兵遣將,雪地上留着三個人的車輪印和腳印,很難跑過大部隊。

問題就這麼突然出現在眼前。

天陰着,象是一場大雪在空中醞釀中。

三人對視了半天,那就不回去了?

可李秀和二丫都有點不甘心。

想不通這個問題,三人躲在山腳處,過了兩夜。

到了第三天,天空上開始飄起了雪花。

這天氣倒是可以利用一下。

王南想着雪再大些時,從鐵路邊一夜趕出去個幾十公里應該沒什麼問題。

火車道在北山腳下,三人就慢慢從南山腳處向東走,直走到南北山夾着公路和鐵路的位置時,在山腳下躲着,看着日軍在那裡建立的碉堡,準備雪大的時候就行動。

夜裡,王南聽到遠處有聲音,就拍醒兩個女人,自己跑過去查看。

從雪地上的反光中,他看到幾個人正在山頭處指着鐵路和公路邊的碉堡用手比比劃劃的。

王南覺得這些人只可能是抗聯。

王南慢慢的移到這些人不遠的地方,小聲的喊:“是抗聯的人嗎?”

那幾個人嚇了一跳,一邊掏短槍往山後退,一邊說:“是哪個?”

王南說:“是中國人,你們要不要打掉這個碉堡?”

那幾個人愣了下,就停在那裡,突然有一個人說了聲:“是不是黑槍王南?”

王南愣了下,這名號可好久沒聽到了,就回了聲:“是我”。

那幾個居然一點的防備心都沒有,就從山頭走了下來。

看到王南之後,幾個人報上了名號,原來是這裡的抗聯游擊隊,他們經過這裡,順便查看下日軍的情況。

大家寒暄了一下。王南說自己想回湯原上墳,也問了他們的情況。

這時抗聯的人數並不多,他們這一夥人才20多個,在這一帶老百姓的支持下,他們拿到了不多的糧食正準備到密營裡過冬。剛纔是來看碉堡裡有多少日軍,想在進入密營前騷擾一下日本人。

沒錯,就是騷擾。

日軍吃的飽、穿的暖,武器好、訓練足,還有據點,常常幾個日軍帶着一兩個排的僞軍,就能把他們這樣的小部隊趕的四處跑。

以他們這樣的兵力和武器只能出其不意的襲擊村公所一類的地方。

王南跟他們小聲說了會話,就讓他們把人手都叫過來。

不一會,這個抗聯游擊隊的人全都走了過來。王南看到這些人手上拿着的武器還算過得去,每個人身上都揹着大包小包,可均下來,糧食最多的也就每個人半面袋子。

他心裡不由的想,就這樣,能戰鬥嗎?能過冬嗎?

抗聯的人,最大的敵人就是冬天。

冬天進入山裡的密營,也就進入了最煎熬的時候。

在這什麼都缺又漫長的季節裡,戰士們的損失比戰鬥減員都要多,無數人倒在了飢餓和寒冷之中。

王南看着有點心酸,帶着這些人就到了他們的藏身地,讓兩個女人點火做頓吃的,等大家吃飽了,再去把那幾個碉堡端了。

抗聯的人在艱苦的環境中做戰,大家都知道該做什麼,分出幾個人手開始幫着兩個女人生火做飯。

王南讓他們把鍋給李秀和二丫就行了,由兩個女人起幾個竈做起大米飯和油餅來。

一個多小時後,這些人開始吃起來。看他們就着鹹菜吃東西的樣子,就知道他們爲了過冬,手裡僅有的那點糧食也不捨得吃,現在已經開始節省糧食進入半飢餓的狀態了。

有了這些戰士,王南就準備放棄自行車,讓這些戰士當幫手帶路與作戰,後面的路沒有自行車也會更好的機動。

抗聯戰士們吃飯的時候,三人商量了一下,決定請這些戰士們帶他們去湯原。

大家吃完飯,王南跟他們商量了一下。

這些抗聯戰士知道王南三人的能力,都願意陪王南走上一趟。

隨後大家把自行車上的東西都扒了下來,打了下包,戰士們幫着背一下,就開始往碉堡處接近。

王南拿出最後幾個手雷分配了下,開始與潛行能力最好的幾個人去炸碉堡。

最遠處的那個大碉堡分配給了王南,其他幾個人就近打小碉堡,兩個女人跟其他人準備好掩護。

這時正是後半夜,王南身形鬼魅般的穿過河面,把抗聯的人看的目瞪口呆。

隨着二丫的一聲槍響,幾個手雷都塞進了碉堡裡。

幾聲爆炸後,王南衝進他負責的碉堡裡,把裡面的人補完槍,等出來時,卻看到還有一個碉堡沒有拿下來。

那裡面的人把門反鎖死了,丟完手雷的戰士沒踹開門。裡面有沒傷到的人看到外面再沒丟手雷,就開始從射擊口找着他的位置開槍,那個戰士左躲右躲的十分危險。

很快,二丫跑到了前面,對着幾個射擊口開了槍。裡面的人被嚇到了,不敢追着外面的人打,這才讓這戰士緩過來氣。

等王南潛到這個碉堡後面,聽着裡面人的位置,突然把20響伸進射擊口裡,掃射了一圈之後,裡面纔沒了動靜。

抗聯的人把這幾個碉堡都搜了下,糧食、被褥槍彈能拿上的都打包帶上,就帶着王南三人往前走。

前面五六公里遠是神樹村,看到這裡的日僞軍比較多,抗聯的人帶路就繞過了這裡。

可走過村子後,王南看到守在橋邊的小屋子,就又帶着他們襲擊了一下。

槍聲引來了神樹村裡的日僞軍。

三個人讓戰士們先清理那個小屋裡的東西,他們遠遠的對日僞軍狙擊了一下,黑乎乎的夜裡,也打倒了幾個日僞軍,嚇的日僞軍停在那裡不敢追,這才進了山。

抗聯的戰士們非常熟悉這一邊的地形,帶着三人走了與火車道不同的線路,在天亮前就繞到了小白村,隨後找個地方隱藏休息。

等到晚上時,這些人帶路,以三人爲主,從小白村殺到了183停車場,一夜連開槍帶趕路,跑了50多里路,在帶嶺停車場外面停了下來,開始休息。

這一路上,他們收穫了很多糧食和武器,抗聯的人都放到山邊藏好,不出意外這將是他們過冬最大的幫助。

傍晚時,火車在帶嶺停車場放下了幾十個日僞軍。見不好動手,抗聯的人就繞過這裡,從大青山腳下向東走去。

在快到糖梨川的時候,看到日本人在這裡建了個採伐場,只有不多的日本人。王南快速的把這裡的日本人清理掉,大家在這些日本人的屋子裡翻騰了一下,找到了不少好東西。

大米野味、生產工具,可好說好東西非常多,抗聯戰士們立刻把這些東西往山裡藏。

兩個女人只撿了幾塊大皮褥子開始縫製大睡袋,又找帆布縫了幾個包,試着放在前後掛着。

抗聯的人也跟着學縫製三人身上的背囊和這些掛背,這樣的方式遠比他們的用布包起來的大包小包有效率,能讓人輕鬆的攜帶更多東西。

這時小雪變成了大雪。

在日軍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一行人進了糖梨川。

日本人已經在這裡建了車站,並且改名爲南岔。

車站前蓋了兩趟房子是日本人的大本營,因爲車站貨運的發展和向北鐵路的修建,這裡已經有了大鎮子的模樣,日本人還在這裡建了個小學校。

王南經過時,那一片片的山梨樹和滿山的紅松都已經不見了,他們打野豬的那邊森林都成了荒草原。周圍好採伐的紅松都已經被趕來賺錢的採伐工人的砍掉了。

抗聯的戰士們從河南邊帶領着王南直接走向東面的八號橋,快速的清理掉看守橋的士兵,倒離開了這裡。

有這些抗聯的人帶路,天上又下着大雪,日本人根本沒辦法追蹤,只能通報給守在湯原那裡的討伐隊。

從八號橋這裡過了河就回到王南三人熟悉的路上,後面的路就由他來帶路。

夜裡潛過幾個村子,就轉進了山裡。

王南本想在這裡與抗聯的人分手,可抗聯的人還是希望能再跟他們一程,於是大家一起順着三人出來的山路走近了湯原。

針對三人的討伐隊一直守在了大墳邊上。

近十年了,早已物是人非,他們對當年王南在這裡的戰鬥經歷只知道結果,不知道過程。

人員磨合好了後,只是在大墳的周圍埋伏了起來。

近鄉怯情。

三人進入了當年戰鬥的地方,也不由的有些激動起來,連夜走到那處能看到了大墳的山頭時,才紮下營來休息。

這最後一段路,倒也沒失去謹慎。

天剛亮,三人急忙爬到山頂上看那大墳。

大墳依舊立在原地,三人眼淚一下子就涌了出來。

可不待傷感下去,就從山頂上看到了那近兩百人的討伐隊。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