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抗戰之王牌坦克手 > 抗戰之王牌坦克手 > 

第一百五十五章:重整旗鼓

第一百五十五章:重整旗鼓

看着戰車第一營的最後一輛載重卡車開出了思隴在邕賓路旁的集結地,姜維才坐上自己的那輛320WK汽車,跟在車隊的最後向北駛去。

按照安排,3連是第2組出發的,因此在時間上大致比姜維早出發兩個小時左右,丁曄和吳大龍特意繞路去了一趟桂林,想要打聽一下高亮的墓地在哪兒,希望能夠順路去給他燒個香。

畢竟世事無常,這件事今天路過不去做,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再回到這片土地了。

沒想到在桂林行營附近的軍醫院,丁曄一番打聽才得知,高亮被送到桂林後,並沒有如前線軍醫預料的那樣很快離世,他不僅見到了趕來見最後一面的家人,傷情在之後的兩天還沒有繼續惡化,後來在他的家人的安排下,又被轉送去了重慶……至於之後是生是死,在桂林這邊的醫生誰也不知道。

丁曄和吳大龍從醫院走出來,夕陽的餘暉打在他倆的臉上,顯得格外紅潤和精神,就像二人此時的心情一樣。

“高亮這傢伙,果然是命硬啊!”吳大龍感慨道。

“你那天跟他說啥了?是不是說了什麼話刺激到他了?”丁曄一本正經的問。

“啊?”

“命運這個東西啊,有的時候真的很神奇,當你不擇手段的求生的時候,它可能一眨眼的功夫就把你捏死了。當你覺得徹底絕望想要放棄的時候,卻又出現了無盡的生機。”

“哪兒跟哪兒啊,我發現你當了連長以後,經常詩興大發的瞎感慨,咱省省行不?”

丁曄瞥了吳大龍一眼,懶得跟他計較。

“算了,跟你說多了也是對牛彈琴,總之這一趟咱沒白繞路,希望有一天如果有緣,跟高亮那小子還能再見面。”

“我可不想見那傢伙了,每次遇到他都沒好事……他要是活着,就自己好好活去吧。”

“你不是還邀請他參加你婚禮呢嗎?”

“咳……我哪兒想到他還真活下來了啊!這事兒我的再考慮考慮。”

丁曄忍不住照着吳大龍屁股上就是一腳,

“瞧你這個揍性……真給我們裝甲兵丟人。”

吳大龍揉了揉屁股,衝着丁曄傻笑着,看的丁曄有些發毛。

“你他娘傻笑什麼呢?”

“沒事,就是覺得你這一腳還真有陸連長的氣勢。”

丁曄看着吳大龍,也啞然失笑,一把摟住吳大龍的肩膀,兩兄弟勾肩搭背的往醫院外的汽車走去。

“趕緊走,弟兄們還等着呢!”

不遠處,三連的弟兄們分別站在載重卡車和車上運載的T-26坦克上,衝丁曄和吳大龍揮着手,兩人小跑着奔向他們。

……

其實,第五軍裝甲兵團戰車第1營撤出戰鬥,只是國軍對崑崙關作戰整個戰略調整的前奏,在此以後,隨着日軍臺灣混成旅團等後續增援部隊陸續抵達戰場,雙方對崑崙關的爭奪再次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此後的數天中,雙方歷經界首高地、崑崙關主陣地以及九塘、八塘的數次激戰,日軍傷亡8000多人,其中步兵21旅團傷亡6000多人,日軍戰後公佈步兵21旅團全部高級軍官包括旅團長中村正雄,代理旅團長步兵第42聯隊長阪田元一大佐,步兵第21聯隊長三木吉之助大佐全部陣亡。(除中村正雄外的其他高級軍官陣亡與否,中日雙方史料記載不一致,是否屬實存疑。)

包括副聯隊長生田滕一,第一大隊長杵平作,第二大隊長官本得,第三大隊長森本宮等中級軍官全部陣亡,伍長以上下級軍官也陣亡了85%以上,陣亡士兵4000多人,這樣的戰果對於國軍抗戰至今的戰鬥來說,不可謂不大,但所付出的代價同樣巨大,尤其是第5軍傷亡達28000人,元氣大傷。

巨大的傷亡和最主要的戰略意圖—收復南寧沒有達成,也直接影響了最後重慶方面對崑崙關作戰的總結評定傾向。

1940年2月22日蔣主持檢討會,獎功罰過。

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政治部主任陳誠,均由一級上將降爲二級上將,徐庭瑤等多名將軍被撤職查辦。具體處分情況如下:

第37集團軍總司令葉肇撤職查辦,扣留交軍事法庭會審,37集團軍及66軍軍部均撤銷番號;

第38集團軍總司令徐庭瑤撤職查辦,後不再指揮作戰,任機械兵監,負責裝甲兵訓練工作;

第36軍軍長姚純撤職查辦;

第66軍軍長陳驥撤職查辦;

第99軍軍長傅仲芳撤職查辦;

第36軍參謀長郭肅撤職查辦;

第49師師長李精一撤職查辦;

第160師師長宋士臺撤職查辦;

第9師師長鄭作民已陣亡免究,該師番號取消;

第135師師長蘇祖馨撤職留任;

第135師405團團長伍宗駿扣留交軍事法庭會審;

第35集團軍總司令鄧龍光記功一次;

第46軍軍長何宣記功一次;

第76師師長王凌雲記功一次。

此外,蔣還宣佈:取消葉肇、徐庭瑤、蔡廷鍇三個集團軍番號;桂林行營不再指揮各部隊,按戰鬥序列歸第四戰區指揮;第四戰區司令部由韶關遷移到柳州。

1940年2月26日,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宣佈:“當前已無反攻南寧的必要。”

整個桂南戰役到此結束。

桂南會戰的失利,給中國正面戰場造成了新的困難。此後幾月,日軍受歐戰法國失敗的刺激乘機攻佔桂越公路的另一要點龍州,並派兵進入越南北部,徹底切斷了中國桂越、滇越國際交通線。但中國第4戰區也取得了局部勝利,不僅打退了日軍乘勢進攻滇南直接威脅西南大後方的企圖,而且及時抓住桂南日軍兵力減少的時機,於1940年10月底克服龍州、南寧,並於11月底,將日軍全部逐出桂南。

而早已撤出崑崙關作戰的第5軍則進入了長時間的後方整補階段,官兵們一邊總結近兩年的作戰經驗教訓,一邊徵募新兵加以訓練指導。吳大龍們的下一場戰鬥,會在哪裡打響?還請拭目以待。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