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中旬,蘇聯。
在列寧格勒的基洛夫工廠的庫房中,姜維緊緊的裹着大衣,盯着在他面前整齊停放着的83輛T-26型戰車。
他不時的跺跺腳,用手攏住嘴哈着氣,卻仍舊無法驅趕走滿身的寒意。
一名由蘇聯方面指派給他的翻譯不耐煩的自顧自點了根菸,他好像能從這支香菸中汲取到熱量似的,深深地吸了一口。
翻譯:“姜少校,你這樣做並不符合我國的辦事流程。”
姜維用手指抹了一把跟前這輛T-26的前裝甲,然後把手伸向翻譯,把指尖的灰塵給他看了看。
姜維:“從我第一次來基洛夫工廠,這批戰車就已經生產完畢停在這裡了。現在半個月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卻還沒有起運。”
翻譯剛要張口勸他,姜維擺了擺手。
姜維:“來之前我已經給貴國的外交部打過電話了,今天基洛夫工廠如果不能給我一個明確的答覆,我就在這裡自殺殉國。”
這時,廠長秘書走了進來,和翻譯說了兩句,翻譯如釋重負的點了點頭。
翻譯:“姜少校,廠長同意見咱們了。”
兩人在秘書的帶領下穿過空曠的廠區,來到廠長的辦公室裡。
翻譯簡單介紹了一下,廠長客氣的邀請姜維就坐。
姜維:“不必客氣了,我也不想耽誤您寶貴的時間,只需要告訴我這批戰車到底哪天可以啓程運往中國,我馬上離開。”
廠長爲難的看了看姜維,又跟翻譯交流了一番。
姜維有些不耐煩,打斷了他們的對話。
姜維:“安德列少尉,你們別想再糊弄我,我要知道真相!”
翻譯看了看姜維,又和廠長嘟囔了幾句,最後轉過頭看着姜維,面露尷尬之色。
翻譯:“廠長說,現在所有的手續都準備好了,只差廠高官的簽字。但是,他一直在休假……”
姜維一愣,心中暗暗的罵了兩句娘,強壓住怒火,苦笑了一聲。
姜維:“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爲,只要找到這位書記,在文件上籤上字,這批戰車就可以立刻起運?”
廠長聽完翻譯的轉述,點了點頭。
姜維:“他在哪裡休假?我立刻去找他!”
…………
一輛汽車飛快的行駛在列寧格勒郊外的鄉間小路上,基洛夫廠的秘書手拿公文包坐在副駕位置上,翻譯和姜維坐在後座,一路無言。
姜維的思緒回到了五個月前的上海,他所屬的陸軍裝甲兵團在“淞滬會戰”中首次參戰,雖然兵團的戰士們無不勇往直前,奮力殺敵,但因爲和步兵的協同嚴重脫節,他所在的戰車營損失慘重,兩個同門好友第一連連長鄭紹俞和第二連連長郭恆建都陣亡殉國,就在殺紅眼的他準備指揮營部僅剩的兩輛坦克衝擊日軍防線的時候,卻收到了上級爲保存實力而下達的撤退命令。
起初的姜維每天夜不能寐,後悔自己沒能跟好兄弟們一起戰死沙場,直到後來被抽調跟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次長來到蘇聯參與軍事援助的談判,見識了蘇聯強大的軍工實力,才逐漸認清自己的使命。他一定要把這些國軍急需的裝備早日送回中國去,他做夢都想駕駛這些戰車上陣殺敵,讓日軍見識見識國軍戰車兵團的厲害。
列寧格勒市郊,一排樣式統一的獨棟鄉間別墅整齊的沿着公路排列着,姜維乘坐的汽車在其中一間亮着燈的別墅門前緩慢停下來,雖然這裡的主人已經提前接到了電話通知,但開門的瞬間,仍舊不太友好的對翻譯和秘書嘟囔了幾句。
沒有任何寒暄,姜維跟着他們走進書房,秘書快速拿出公文包裡的文件擺在桌上,身披睡衣的廠高官拿起桌邊的眼鏡,簡單的瀏覽了一下文件內容,隨後開始一張張的簽上自己的名字。
這位廠高官簽完字後,摘下眼鏡扔在桌上,秘書立刻探過身子把他簽好的文件收到公文包裡。
廠高官:“這下你滿意了吧?這位中國來的少校。”
姜維的兩眼一直緊緊的盯着秘書手裡的公文包,沒注意到廠高官在和自己說話。
廠高官:(對翻譯)“你告訴他,在蘇聯,打擾別人休假是非常無禮的行爲。”
翻譯有些爲難,看了看姜維,又看了看廠高官。
姜維有些慍怒的用不太熟練的俄語對翻譯說:“你不用爲難,我聽懂了。”
說完,他走到廠高官的書桌前,用手在地球儀上從列寧格勒到中國的湖南省劃了一條線。
姜維:“我已經等了半個月了,這批戰車運到中國也至少需要半個月,你知道一個月的時間,在中國戰場上會死多少人嗎?”
廠高官沒想到姜維會頂撞自己,更不知該如何回答他的問題。
姜維:“如果我國沒有和日本人作戰,我像你這樣坐在度假小屋裡抽着雪茄喝着伏特加的話,我會非常講禮貌,你別忘了我國可是禮儀之邦。但是現在被你們耽誤的每一天每一小時每一分鐘,都有軍人在前線陣亡。而這批戰車,是他們殺敵救命的希望,只要能早日把這些戰車運回中國,別說枉顧禮節,就是讓我殺人放火我都不在乎!”
廠高官被姜維罵的啞口無言,甚至有些恐懼,生怕他發飆再做出什麼不理智的行爲來。好在翻譯官安德列連忙出面打了圓場,連推帶搡的帶着姜維離開了他的書房,驚魂未定的廠高官剛長出了一口氣,姜維再次出現在了書房的門口,嚇得他坐的筆桿條直。
姜維根本沒有再正眼看這位廠高官,指了指愣愣的站在書桌邊的秘書。
姜維:“麻煩你快一點,咱們還要連夜趕回基洛夫工廠。”
秘書連忙點了點頭,快步走出了書房。
翌日,
中華民國駐聖彼得堡領事館中,姜維接通了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參謀次長楊傑的電話。
姜維:“楊次長,第一批戰車在今天清晨已經裝車起運了。”
楊傑:“很好,蘇聯人辦事效率低下,沒想到這一次能這麼快就把物資發出來。”
電話這頭的姜維回想起自己這半個多月的四處奔波,不禁苦笑了一下。
楊傑:“後面的手續你就交給領事館的人來辦吧,你收拾收拾,讓你回國的命令估計很快就會發過去。”
姜維:“回國?”
楊傑:“那個杜聿明受蔣委員長指派,要把之前的陸軍裝甲兵團擴編爲第200機械化師,你的這批戰車剛好趕上用。”
姜維:“太好了,國府終於重視起我們戰車部隊了。”
楊傑:“所以你也得趕緊回來,這第200師的訓練和指揮,肯定不能少了你!”
姜維:“是,楊次長。”
…………
中國武漢。
南京淪陷後,國民政府雖然名義上遷都重慶,但政府機關大部和軍事統帥部卻在武漢,這裡實際上成爲全國軍事、政治、經濟中心和戰時首都。
市郊的第九戰區軍法委員會臨時監獄裡。
一間昏暗的審訊室裡,一名國民黨憲兵中尉坐在桌前,打開筆記本掃了一眼,隨後擡起頭看了一眼坐在他面前的人。
憲兵中尉:“吳大龍,說說吧,你是怎麼背叛黨國當了逃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