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 > 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 > 

第二百五十三章:這就是蘇軾的實力嗎?

第二百五十三章:這就是蘇軾的實力嗎?

在黃州,蘇軾的地位自然不是知州。

既然是被貶,那麼職位自然相當的地位,不過僅僅只是一個團練使罷了。

聊勝於無的東西。

在黃州,蘇軾是真正的察覺到了心灰意冷。

儘管有着妻子的陪伴,但依舊感覺仕途無望,心情苦悶。

五年啊。

在黃州整整呆了五年。

這五年的時間,他僅僅只是一個團練使,甚至有時候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滿足。

還是公務之餘,還需要帶着家人在城東開墾荒地,從而種田,以補貼生計。

這樣的生活,對於蘇軾來說,打擊的或許有些大了。

其實打擊他的也許不是當下略微有些貧苦的生活,而是仕途上,他或許不再能夠,再進一步了。

甚至是官復原職,都有些不可能的味道。

這纔是讓人感覺到痛心的。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蘇軾多次去了黃州城外的赤壁山瀏覽。

這裡他去了很多次。

或許是因爲,他也很喜歡這個地方,能夠在這個地方,找到屬於他心靈的寧靜。

於是就在這裡,他寫下了許多文章。

赤壁賦,後赤壁賦。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這兩首鐵定流傳千古的文章,秦戟只需要抄錄出其中的幾句就已經足以震驚衆人。

但這裡還不是最頂點的存在。

至少,在這一次的評選當中不是。

原因很簡單,因爲這一次,評選的是詞嘛。

來赤壁山,怎麼會不寫詞呢?

蘇軾會是這樣的一個人嗎?當然不會,在一個喜歡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詩詞,是一個詩人,亦或者是詞人必須做的事情。

而或許這一首詞,纔是最能夠理清楚,當時蘇軾個人心中的感情的。

是的,這首詞不是別的。

正是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蘊含的感情其實很簡單。

周瑜是什麼人物?少年成名,名震一時。

而蘇軾呢?蘇軾也是,到了四十七歲這個年紀,周瑜已經是名聲鵲起,而他現在卻碌碌無爲。

功業五成,而白髮已生啊。

小喬:“夫君,您看,蘇軾大才子,再說你呢。”

周瑜:“倒也稱不上所謂的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我不過一個武將,甚至還沒有上榜單,若是以人生目標來看的話,還是蘇子瞻,要高我一籌的。”

曹操:“誒,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啊。”

典韋:“嗯!主公說得好!”

曹操沉默了一下。

“典韋啊,你知道我在說什麼嗎?”

典韋搖了搖頭。

“我不知道。”

“不知道那你爲什麼又說我說得好呢?”

“我不懂那些什麼詩文之類的東西,奇奇怪怪的,不過每次主公發出如此的感慨,身邊的人都在不斷的說着,主公寫得好,主公說得好。

所以,所以我也這麼說一說嘛。”

曹操:“嗯,說得很好,下次別說了。”

典韋:“爲啥呢?”

曹操:“你覺得天下的英雄,還有誰能夠與我相提並論?我在北方,他在南方,我遲早要一統天下,現在檣櫓灰飛煙滅,你覺得灰飛煙滅的會是誰?”

典韋:“劉玄德!”

這時候曹操反而是啞然失笑。

拍了拍典韋的肩膀。

“說得好!就是劉玄德,對了,今晚,剛剛攻下宛城,和我出去一下,不要出聲,不要驚動其餘人,知道嗎?”

典韋肯定的點點頭。

“主公放心,我知道的!”

曹操咳嗽了一下,還得是親衛,那才比較放心啊。

五年的黃州生涯過去。

當然,五年的黃州生涯,自然不是隻寫了這麼點東西。

例如鼎鼎大名的。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就是在這個時間段寫下來的。

而且還不僅僅如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是定風波。

還有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江湖傳聞,這首臨江仙甚至一度傳入了宮中,以至於當時的宋神宗以爲蘇軾自盡了。

所以還相當的惋惜來着。

當然,蘇軾沒死。

他怎麼會死呢?

黃州的日子過完,以後還有日子要過的嘛。

衆人這個時候真的已經是麻了。

什麼叫做高質量!

這就叫做高質量!

這裡面任何一句拿出來,詩詞的歷史上都一定會有他的一個位置。

但這些東西,竟然都是一個人寫出來的。

嬴政:“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這是蘇子瞻覺得自己不應該來到黃州啊。”

李世民:“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首詞寫的當真是好,朕覺得要比其餘任何一句,都更得朕心,一蓑煙雨任平生,多大氣的話。

這應該是第五了。”

李治:“我反而更喜歡那一首,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很灑脫,淡然的感覺。”

劉備:“真就沒人提一下上面的?”

謝安:“我真的太愛那一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了。原本我自認爲,若是論詩詞,我應當是會上榜的,結果現在一看。

心下反而卻沒了底,”

鮑照:“的確是如此啊。”

溫庭鈞:“這些詞真的.....一個比一個能打,意境太開闊了啊。”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