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 > 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 > 

第三十六章:真正的殘酷

第三十六章:真正的殘酷

明成祖朱棣到了這個時候,其實心中就已經有了底。

在他看來,其實有兩個可能。

☢тTk án ☢¢ ○

一個可能是第三名乃是大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另外一個,第三名則是秦始皇。

這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排名。

因爲從某些方面上來說,這兩個排名都是對的。

區別只是在三人之間的次序有變化。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三個人,都前所未有的偉大。

甚至在一個歷史的時間當中,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會是誰呢?

朱棣忍不住撐着臉這麼想着。

另外的三個人,其實在這一刻都有些緊張。

儘管他們沒有真正的劃分出一個高低來。

但現在的排名,毫無疑問就是說明了一個真正的問題。

那就是在仙人的眼裡,他們之間的功績,到底應該如何比擬。

“會是我嗎?”

嬴政忍不住這麼問道,他覺得如果是第三名的話,他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他做了很多事情,但也有很多事情是值得商榷的,後面的情況更是所有人都知道。

二世而亡啊。

這是一個相當大的黑點了。

“會是我嗎?”

李世民也忍不住這麼想着。

因爲不管怎麼說,他也有着一個近乎於無法抹去的污點,儘管他以一種相當寬闊的姿態來接受這一切。

並且將大唐打造的無比的完美。

但是在史書上面,依然會有不一樣的聲音出現,這是肯定的事情。

所以。

會是他嗎?

“會是我嗎?”

朱元璋也深吸了一口氣。

在排名逐漸明顯的這個時候,朱元璋可以肯定的是,自己應該是能夠進入到排名之中的。

因爲他也是一名大一統的皇帝,這是無法辯駁的事情,他的大明一樣傳承了許多年。

他一定會出現在榜單上。

但他會是第幾名呢?

會是第三名嗎?

朱元璋忍不住如此的想着,因爲他也做了很多的事情。

藍玉案,空印案,殺了不知道多少人,這些也就罷了。

還有一些洗都沒辦法洗的黑點,例如,九姓漁戶。

這個東西朱元璋並非是不想改,但他不想承認他錯了,而也正是因爲如此。

所以朱元璋對於自己的排名,也是相當的模糊。

但是隨後,三個人都看到了面前出現的紅點。

心中的這個疑惑在這一刻迎刃而解。

因爲視頻出來了。

【歷史十大皇帝排名第三位。】

【明太祖朱元璋!】

“呼。”

朱元璋長出了一口氣。

“第三名嗎?這個名次,朕倒也算是滿意了呢。”

朱元璋忍不住這麼笑着開口。

下面的人齊刷刷的跪下。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朱元璋只是揮了揮手,滿面春風。

“爲時尚早呢,有誇讚也有貶低,先看再說吧。”

朱元璋笑着開口。

而下面的太子朱標,也是認真的看了起來。

其實這個排名,對於那些人來說,都是相當的陌生的。

因爲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明太祖朱元璋的事蹟。

李世民:“第三名,不是一個簡單的排名了,只是不知道這位皇帝又做出了什麼驚世駭俗的東西來。”

嬴政:“能夠第三,絕對不是等閒之輩。應當是開國皇帝了。”

趙匡胤:“這人我屬實沒有聽過,但應該是那位明成祖朱棣的父親。”

李治:“父子雙前十,羨慕啊,當真是讓人感覺到羨慕。”

李隆基:“就是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

明成祖:“我父親的豐功偉績,待會兒你們就知道的,那是讓你們無法想象的。”

朱棣如此開口。

因爲他打破了腦袋,都想不到這個世界上還能夠有如同他父親一般的人。

那是真神之中的真神。

就連他明成祖朱棣,看到他爹也是屁都不敢放一個。

不僅僅只是父子的壓制,還有一種就是。

明成祖清晰的認識到,但凡是雙方真的拉出來碰一碰。

他朱棣,絕對不是朱元璋的對手。

歷史上唯一一個藩王造反成功的案例,聽起來是挺厲害的。

然而和他爹一比,那真的是屁都不是一個。

“或許很多人對於明太祖朱元璋的瞭解並不怎麼深刻,所以在這裡,給大家一個前提的話語。也讓大家稍微有一些接受能力。

在古代,民不聊生的時候,活不下去了而造反的人很多,但造反成功的人,寥寥無幾。

我曾說光武帝劉秀,乃是以布衣身份造反,但即便是劉秀,也有着屬於自己龐大的勢力,在很多方面來說,各地的豪族,都給了他相當大的支持。

但是朱元璋不一樣。

他是真正的貧民,沒有讀過書,從小生活在一個貧困的家庭裡面,他有很多的兄弟姐妹。

但是無一例外,都餓死了。

他是個幸運的人,因爲他被送去了和尚廟裡面。

在那裡,他唯一能夠做的,是沿街乞討,說不上好與壞,但在那個時候,他活了下來,儘管活下來的時候,無比的艱難。

或許大家可以試想一下那樣的一個情況,你穿着破舊的僧衣,不好意思敲開了一道門。

裡面露出來的是那種厭惡的神情,你被打了出去,你被趕了出去,你被罵的狗血淋頭,你只有敲開了無數道房門之後,纔有可能吃上哪怕一丁點的殘羹剩飯。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你才艱難的活了下來。

那除了活下來,你還能夠想到其他的什麼嗎?

你不能,原因很簡單,因爲僅僅只是活下來,就已經是拼盡了全力了。

我相信其實很多人對於古代的饑荒,沒有一個徹底的瞭解。

或許我在這裡可以略微的形容一下。

在那個時候,在糞坑的旁邊,你可以看到很多幼兒的屍體,他們往往是因爲太餓,沒有辦法,所以去吃屎,隨後死在了糞坑的旁邊。

但是屍體也只能夠持續一個甚至半個晚上,因爲第二天,那些屍體便都不見了。

我想大家都明白,爲什麼會不見。易子而食?這個不免都美化了許多,在很多時候,當一個人餓死了之後,他的母親,他的親人,就會無奈的將他直接煮了吃。

因爲這樣,你還有一頓肉,但是下葬之後,立刻就會被人挖出來吃掉。

自己吃,總好過別人吃。

或許在那個時候,很多人甚至會陰暗的想着,希望旁邊的那個人快點去死。

這樣,他們就能夠勉強的吃上一頓肉。

這,纔是真正的殘酷。”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