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另類重生:靠買彩票成爲創業教父 > 另類重生:靠買彩票成爲創業教父 > 

第二十三章 賭約

第二十三章 賭約

“鷹有時比雞飛得還低,但雞永遠也飛不了鷹那麼高。”

“我敢說這次比賽不可能有散戶進入前十名,更不可能進入最後的決賽。”

盛坤此話一出,不但現場觀衆一片譁然,就連正在認真比賽的參賽選手也爆發出一陣騷動。

因爲參賽選手中也是有不少的個人投資者,也就是散戶的,他們不服氣了。

“太囂張了。”

“基金經理了不起啊,他的基金都跌成渣了,還敢來囂張。”

忽然有參賽者站起身高聲喊道:

“主持人,我有話說。”

這個人正是坐在角落裡的付浩

主持人示意工作人員拿個話筒遞給付浩。

“盛總,我首先是非常佩服您的賺錢能力的。因爲我看到您太太在微博曬得照片,江海知名的千萬豪宅,還有新遊艇,都是您上半年剛剛買得,嘖嘖,不得了啊,真是羨慕死人啊。”

“不知道在場的諸位,怎麼想?反正我作爲一個散戶,目前買不起豪宅和遊艇的。”

“不過,我要問問盛總,您買豪宅和遊艇的錢都是怎麼來的?是靠自己投資賺嗎?”

面對這個問題,盛坤面不改色的說道:“我是憑藉自己的專業能力爲投資者賺錢,同時收取相應的報酬。”

“呵呵,憑藉你的專業能力爲投資者賺錢?碰巧我也之前也關注過你管理過的基金的情況,並簡單做了一個統計······”

“自您擔任基金經理10年以來,獲得過一次基金金牛獎,兩次基金明星獎,被評爲致敬公募25週年評選基金行業功勳人物,聽上去成績斐然······”

嘉賓席上的盛坤則露出自豪的表情。

“但是,在這10年中,您爲基民賺了多少錢呢?”

付浩說到這裡時,故意停頓了一下。

“虧損234億!其中還不包括您從中收取的33億管理費用。”

“請問盛總,申購您的基金的基民的豪宅在哪裡?基民的遊艇在哪裡?”

“所以,盛總的錢明顯不是靠自己投資賺來的,而是收取管理費賺來的。”

“所謂的基金經理,你們不過是忽悠基民投錢,做大基金規模,賺取管理費,基金規模越大,賺取的管理費用越多。如果有直接從股市賺錢的能力,也就不會大費周章地爲別人提供所謂的服務了。”

“既然盛總還提到了基金公司在擇時,選股,風控方面都處於優勢,我再補充幾個基金公司真正的優勢。”

“第一,忽悠能力。我們大家都知道,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於管理費,基金規模越大,基金公司收入越高,收入和業績並沒有直接關係。能忽悠人來買,就能坐收基金管理費,即使業績很差,也能賺得盆滿鉢滿,所以忽悠能力纔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這一點我們散戶肯定比不過,但比業績,我們散戶不一定比不過你們。”

“第二,擡轎子的能力。爲了做高基金淨值,基金公司之間互相擡轎子,甚至同一家基金公司內的幾隻基金進行自買自賣。”

“第三,坐莊賭概率。基金公司養了一大堆基金經理,發了數不清的基金,實際玩的就是坐莊賭概率。

發多了,總有業績好的,也有業績差的。

然後拿着業績好的瘋狂宣傳,繼續發,瘋狂吸金。

再然後,就是新的給老的接盤,繼續創造輝煌。

再再然後,

藉着輝煌,繼續發……

最後接不動了,就崩。

崩可怕嗎?不可怕,反正是一堆基金公司在玩這個遊戲。

要崩一起崩。

崩了,就是市場轉熊。

反正,基金經理已經賺夠了,買豪宅,買遊艇,泡美女。

並且,整個過程也不違法,周瑜打黃蓋,你情我願。

然後休養生息。

這是週期性行業,在休養生息中等等下一個週期就好。

反正你們花的是基民的錢,虧了也不心疼,虧光了你們也不會出局,能出局的就是基民和瘋狂的韭菜。

基金經理懂這個遊戲規則,心裡早盤算好等待下一輪的盛宴,抓住一波機會賺夠他們一輩子的飯錢。”

嘉賓席上的盛坤聽他說完,出奇的並沒有太生氣,而是淡淡的笑着說道:“既然你這麼說,不如我們打個賭。”

“賭什麼?”

“就賭這次比賽最後進入前十名的參賽者全是來自金融機構的專業人員,不會有一個散戶進入前十名。”

“如果有散戶進入前十名呢?”

“有一個就算你們贏,我在會場公開向你們道歉。”

“好,我跟你賭了,如果沒有散戶進入前十名,算我輸,我公開向你道歉。”

“哈哈,兩位來真的,我來作證啊,口說無憑,咱們立字爲證。”男主持人看熱鬧不嫌事大,加入進來湊熱鬧。

現場出現這種突發情況,主持人其實很開心,因爲這樣節目會更精彩,增加收視率。

二人在男主持人的見證下籤訂了賭約。

賭約已籤,現場重回平靜。

但是,現場還是出現了些許微妙的變化。

本來各自爲戰的參賽者,現在明顯分成了兩股勢力,個人投資者和金融機構的專業人士。

付浩明顯能感覺出來,經過打賭風波,在場的個人投資者都同仇敵愾,暗暗努力,渴望超越這些在金融機構工作的專業人士,證明自己的投資能力。

付浩並沒有在意這些變化,而是專注於自己的投資。

由於比賽初期,只開放有限的交易權限,參賽者當前只能買賣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所以付浩的量化套利策略能發現的套利機會比較少,而且他設置的參數較爲保守,盈利也就比較慢。

雖然有100萬投資本金,但目前最多的時候只動用了50萬,不是付浩不想投更多,只是機會太少,用不了那麼多資金。

不過付浩並不着急,按照他制定的計劃,初期求穩,積累資金,爲後期做準備,中後期纔是他爆發的時刻。

大賽第一天的氛圍還是比較緊張的,中午收盤時,很多參賽選手沒有出去吃飯,而是選擇留下,一邊在座位上吃大賽提供的盒飯,一邊覆盤上午的交易。

時間如指尖沙般飛快流逝。

15:00收盤了。

第一天的比賽結束了。

因爲第一天的比賽,參賽者都很保守,大部分人還沒有完成建倉,所以沒有出現被淘汰的選手。

主持人簡單介紹了選手的排名,就宣佈第一天的比賽結束了。

付浩實際只動用了一半本金,盈利4萬元,排在900多名,屬於末尾隊伍。

但他並不着急,下載了交易數據,準備今晚回家分析,又簡單整理了桌面,就瀟灑的離開了。

大廈二層的工作室。

林傲霜和她的團隊,一起坐在會議室開會,總結第一天的情況。

“林總,這張圖顯示了所有參賽者的持倉頭寸······”一位男員工指會議室裡的大屏幕說道。

“我們按照林總的對衝策略設計的量化程序,實時計算出衍生品對衝係數,近乎完美的建倉相應的對衝品種,目前我們對衝組合的成本還不到70萬。”

“這個成本大大好於我們的預期。”

“嗯,沒想到能取得這麼低的對衝成本,這是大家的辛苦工作的成績。不過這只是第一天,因爲很多參賽者還沒有完成建倉, 再等幾天才能獲得真實的對衝成本,到時候纔是考驗我們能力的時刻,我們的目標是控制在200萬以內,只要達到目標,我就給大家發獎金。”林傲霜先肯定了團隊的辛苦工作,然後提出挑戰,進而,再次提及承諾的獎勵,以激勵工作人員再接再厲,馭下之術頗爲高超,但一點也看不出她是一位剛剛碩士畢業的職場新人。

“哈哈,都是林總有創意,誰能想到我們辦這次大賽,其實根本不用花錢,還能賺錢。”

“是啊,我們都佩服林總,能想出這麼高妙的對衝策略。”

“既爲公司做了宣傳,招攬人才,還能順帶賺錢,一石三鳥啊。”

面對下屬的吹捧,林傲霜並沒有得意忘形,不過她對自己這次大賽的創意和策劃,還是相當自豪的,不僅自豪,還自信除了自己,整個江海市也不會有第二個人能猜到自己的謀劃。

我真是太優秀了……林傲霜表面冰冷,內心沾沾自喜。

林傲霜拿起手機,想看看雪球上對大賽的熱度如何。

當她點開雪球app,看到自己收到了一封私信,當即點開查看。

“傲霜欺雪,我猜你就是林傲霜吧。下面是我設計的針對大賽的對衝策略,希望能幫到你,如果對你有幫助,就算我還了你的人情······”

是江海拾貝人,也就是付浩發來的消息,他針對大賽的情況,設計了幾種對衝策略,每種策略寫明瞭使用條件,優缺點,以及風險點,還附帶了詳細的數學模型。

林傲霜心裡一驚:他猜到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