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二陛下商議完,並一同吃了一頓飯,楊帆便返回了府邸。
長樂與高陽則住在了皇宮裡,兩人作爲女兒多住幾天倒也沒有什麼。
回到府邸,前腳剛進門,屁股還沒坐熱,門外就有家僕來報,皇帝有聖旨頒下。
雖然大唐迎接聖旨不用焚香沐浴那麼誇張,但起碼的尊敬還是需要的。
蕭太后作爲長輩自然帶着全家來到正門前恭迎聖旨。
前來頒旨的赫然是李二陛下身邊的心腹太監王煥貴。
一見面,老太監滿臉笑意的恭賀了一番,然後纔在衆人的恭迎下進入正堂。
在堂中高位站定,王煥貴打開手中的聖旨,念道。
“門下:李唐天下,威名遠揚;功臣昭昭,分封四方。駙馬楊帆允文允武,定科舉之綱,現敕封楊帆爲從一品江南道大都督,可自行開府建衙,總管江南道軍政事務,賜紫金魚袋、食邑二千戶,其蕩平吐蕃,功德昭章,特獻俘太廟,益顯臣節,望爾不負聖恩,恪盡職守,以效龍恩。”
“楊氏滿門,盡皆賢良,公主李氏麗質、李氏玲,淑慎性成,勤勉柔順,雍和粹純,性行溫良,克嫺內則,淑德含章,着即增封封地蘇州、杭州、漳州和泉州……”
“蕭氏美娘(蕭太后),柔嘉淑順,風姿雅悅,端莊淑睿,克令克柔,安貞葉吉,雍和粹純,着即冊封爲一品誥命夫人。”
“武氏媚娘,聰慧敏捷,端莊淑睿,性資敏慧,率禮不越,爲國爲民,勞心勞力,着即加封爲二品誥命夫人。”
“徐氏名慧,知書識理,貴而能儉,無怠遵循,克左壺儀,軌度端和,敦睦嘉仁,着即冊封三品誥命夫人。”
“蕭氏詩韻,靜容婉柔,麗質輕靈,柔嘉維則,着即冊封爲三品誥命夫人。”
“武氏明則,風華幽靜,淑慎性成,着即冊封爲三品誥命夫人。”
……
這一份聖旨,王煥貴差不多唸了兩柱香。
敕封人數之多,
封賞內容之廣,可以說是前無古人。
楊帆府上的女人,除了兩名公主以外,全部封賞成了浩命夫人。
蕭太后這個乾孃更是敕封爲一品誥命夫人。
一品誥命夫人身份地位可不比一般的公主差。
要知道,蕭太后可是前朝的皇后啊,可以說屬於帶罪之身。
當然,若說這些女人的封賞都是虛的,那麼,楊帆的封賞可謂是實打實的。
本來楊帆還以爲自己的職位是江南道都督,如今卻變成了江南道大都督。
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兩者之間卻是天差地別。
更主要的是,楊帆有了開府建衙的權利,這可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
開府:古代指高級官員建立府署並自選僚屬之意;
漢朝三公、大將軍可以開府;清人習稱任督撫爲開府,幕府之中,一般有長吏、丞、參軍、主簿等官職;
西魏、北周府兵共二十四軍,每軍設一開府將軍,簡稱開府,全稱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開府將軍下有儀同將軍,全稱爲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建牙,古謂出師前樹立軍旗。
唐朝初期,只有親王接受皇帝的命令才能自行開設府署建立衙門。
一旦單獨開府建衙,則可以自由任免下屬官員,甚至有權利制定部分地方法律政策。
這聖旨也着實驚呆了衆人,楊帆可謂是集萬千恩寵於一身……
聽起來簡直是太假了。
楊帆則是心頭暗喜不止,李二確實夠仗義的。
此次下江南,本只想要一些特權,沒想到這傢伙直接讓自己主管軍政一切事務,也實在太看得起自己了!
要知道,自己現在20歲都沒到呢!
大都督,這可是相當於唐朝中後期的節度使,真正的土皇帝啊!
不過,楊帆也知道,這麼厚重的封賞,除了自己確實有功,更多的是自己娶了長樂和高陽兩位公主。
當然,李二還有更深層次的打算。
不用問,定然是要用自己去平定江南,同時開拓海上航路……
當然,這樣的封賞,也完全把楊帆推到了江南士族的對立面。
一旦前往赴任,觸動了到了江南士族的利益,定然會遭到江南士族的極力阻撓!
真可謂是有喜有憂!
不過,封賞內容卻令楊帆很是滿意。
從一品大都督的職務,可不是是誰都能夠當的。
唐朝的駙馬那麼多,當都督、當將軍的也不少。
畢竟,娶了公主以後,都是從駙馬都尉開始,然後慢慢晉升爲某一衛的將軍,亦或者外放當督都。
可這個晉升的過程可能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輩子。
可楊帆纔多大呀,20歲不到,而且才娶了長樂、高陽兩位公主,今兒個就是大都督了,真可謂是前無古人。
江南道分爲江南東道和江南西道。
江南道大都督不常設,但權力極大,幾乎只要是江南一帶的軍事那就都歸楊帆管!
這其中當然包括了水師和府兵。
況且,一旦楊帆在江南建立大都督府,這個都督府無論是在哪裡,都是凌駕於當地官府之上的存在。
誰敢惹大都督這個級別的人,畢竟權柄太高了!
本來楊帆與李二陛下的約定,是江南道都督,屬於從三品的職務。
只要能夠調動部份水師以及府兵就行,如今一下子拔高了幾個級別,顯然是李二陛下對以前的補償。
等到王煥貴唸完,楊家人全部喜滋滋的領旨謝恩。
本想挽留王煥貴喝杯茶,卻被婉拒了!
只是從王煥貴的話語中可以聽出,他對楊帆那是萬分敬佩的。
年紀輕輕便掌握如此實權,簡直開了歷史之先河。
要不是宮內尚有事務,且要回去覆命,他真想與楊帆套套交情。
王煥貴走後,楊帆讓人準備香燭,要把聖旨放在神龕上供了起來,以顯示尊重。
唐朝的聖旨還未到明清之那般不可褻瀆,但也要供奉三日,才能束之高閣妥善收藏,等閒不許示於人前。
在僕人前去準備的時候,武媚娘幾女將那份聖旨傳來看去,口中嘖嘖稱讚。
最激動的就要數武順了。
本來就是寡婦一個,楊帆又屬於自己的妹婿,可以說封賞與她無關。
可皇帝的聖旨下來,那就等於承認了她與楊帆之間的關係。
這可是相當於皇帝的肯定啊!
更何況,能成爲誥命夫人哪是這麼容易的?
雖然是妾,但也躋身於貴婦的行列。
即使以後有兒子,那也是高人一等的身份,而不是讓人看不起的低賤身份。
當然,大家也清楚,帶來這一切的都是眼前的男人,自從楊帆強勢崛起之後,這個家簡直是越來越牛氣了。
如今娶了長樂、高陽兩名公主,楊府更是水漲船高。
不說楊帆的爵位以及如今的職位,即使是如此多的誥命夫人,只要是李唐的江山,不管是誰做皇帝都不敢輕易動什麼歪心思。
本來楊帆的地位越來越高,武順還害怕有一天被拋棄,現在武順徹底放下了壓在心中的大石頭。
她可是三品誥命身份,可以見官而不拜,低於三品的官員還要向她行禮呢。
以前還很羨慕武媚孃的四品誥命夫人身份,沒想到一轉眼自己卻是三品誥命夫人了!
真是簡直是做夢一般。
當然,最讓她開心的是,自己的妹妹武媚娘成了二品誥命夫人。
本來以爲兩位公主嫁過來,會讓她們姐妹失寵,如今看來,根本沒有這樣的憂慮。
更何況,假以時日武媚娘再進一步,那可是不低於公主身份的一品誥命啊!
到那時,與公主的地位也是平起平坐了,想必以後她們姐妹也不會低人一頭。
此時武媚娘當然喜笑顏開。
二品誥命夫人,除了兩位公主之外,楊府妥妥的第三位女主人。
當然,武媚娘也知道,李二如此封賞她,是因爲這兩年駿揚坊和交易中心源源不斷的向朝廷輸送財富,解了朝廷的財政危機,屬於投桃報李的行爲。
她很清楚,這一切的根源還是楊帆帶來的。
看着眼前剛毅的男人,武媚娘不由深陷其中。
而被封爲一品誥命夫人的蕭太后卻有些不以爲意,甚至有些不忿的說道:“李二也太小氣了,纔給吾兒一個什麼江南大都督,如此一來,豈不遠離了長安?”
“再說,我兒的爵位還是縣公,根本沒什麼變化,再怎麼也要給個郡公啊,不然和別的駙馬有何區別?”
在她看來,楊帆原本就是縣公,皇帝封賞,爵位卻未更進一步,實在有些小氣了。
不過,楊帆關心的卻不是這個,接下來的一年甚至幾年就要在江南那邊混了。
山高皇帝遠,屬於真正的土皇帝,權柄纔是更重要的,至於爵位,不過是虛名罷了!
此刻楊帆更在意的是封地的情況。
特別是李二把蘇州、杭州、漳州、泉州四地全敕封爲長樂和高陽的封地,這也實在太寵愛閨女了。
只不過如此一來,李泰這傢伙可要肉疼了。
畢竟這四個州以前可全是他的封地。
當然,即使李泰鬧脾氣楊帆也不會歸還。
據楊帆所知,蘇州可是一個好地方啊!
後世的世界之窗上海現在就屬於蘇州的管轄,雖然那裡大抵還是一片灘塗,但那裡的地理位置有天然的優勢,實在太重要了。
如果在這裡建立港口和發展經濟,一定能夠如後世一般快速的繁榮起來。
搞不好真能搞出一個大唐的世界經融中心。
由於搞不清楚大唐時期的上海是不是已經開發,楊帆只好請教蕭太后。
不過,蕭太后也有點懵。
她是前朝皇后不假,而且也到過江南,但也不可能這種小地方也聽過。
衆人不停冥思苦想,依然想不起來上海這地方在哪兒。
楊帆有點懵,難道上海這個名稱還沒有出現?
他哪裡知道,上海這個詞在唐朝並沒有出現,此時這個地方叫做‘滬瀆’,屬於華亭鎮。
因水產富足,而‘滬’就是一種人工建築的捕魚工具,後世的上海之名由此而來。
這時,武媚娘冥思苦想了一陣,結合楊帆的形容,便插言道:“夫君,你說的上海這個地方,媚娘認爲應該是大唐蘇州的華亭鎮所在。”
華亭鎮?
楊帆還是沒聽說過。
當然,他不可能去問自己的女人“華亭鎮在哪兒”。
堂堂一家之主不要面子的麼,再問就有些丟人了。
蕭太后有些好笑的看了楊帆一眼,這小子平時看起來機靈的很,有時又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真是兩極反轉啊!
看了看胸有成竹的武媚娘,蕭後問道:“媚娘,你見多識廣,博聞強記,那你給大家說說吧!”
武媚娘當然不會故意賣關子,盈盈一笑道:“媚娘也只是根據夫君的描述猜測,不一定準確,大家姑且聽聽……”
“這華亭鎮屬於蘇州近郊的一個鎮,交易中心有一名管事的老家就是那裡的,所以媚娘曾瞭解過。”
“那裡的人以捕魚爲生,因水產豐富而聞名,也有一些海貨供應到交易中心,不知是否是夫君所說的上海。”
言罷,徵詢意見般瞅了瞅楊帆。
在她看來,楊帆才華橫溢、天資縱橫,又是神仙一般的人物,應該會知道這個地方。
然而楊帆哪裡知道什麼華亭鎮,此時他真傻眼了。
大唐的鎮可不是後世的鄉鎮,此時的鎮可以說是一個極其小的地方。
若華亭鎮真是所說的上海,那裡還是一片窮鄉僻壤,沒有人口支撐,還真沒有什麼好的。
衆人對這個地名及其陌生,不過卻不以爲意。
在她們看來,既然武媚娘說那個地方不大,也覺得這個華亭鎮應該沒什麼特別之處,楊帆之所以知道,應該是聽別人講的……
畢竟,楊帆連名字都說錯了。
不過,還是問清楚的得好,於是蕭後沉聲說道:“兒啊,那上海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夠引得你這麼重視?”
“若上海就是華亭鎮,難道那裡是一個錦繡於內的地方,生產什麼寶貝不成?”
楊帆如此心心念念,不由得蕭太后不重視。
可惜,楊帆還真不知道該從哪裡說起。
畢竟現在那裡只是一個未開發的地方,只能打起哈哈說道:“我也只是聽一個漁民說過,那裡最適合建立港口,所以才問問……”
既然楊帆都這麼說了,大家當然也不會再去討論。
因爲大家都被皇帝的封賞驚住了,注意力當然不會停留在這樣一個不受重視的小地方。
楊帆回到臥房,武媚娘也跟着進來,坐到椅子上,都着嘴兒,有些心事忡忡。
在她看來,如果沒什麼大用,楊帆一定不會故意提這樣一個地方。
既然這位夫君提出來了,那麼,這個地方就不會一無是處。
爲了弄清楚情況,武媚娘撒嬌的攬住揚帆手臂,淺笑說道:“夫君,華亭鎮(上海)這個地方到底有什麼特別的,你給媚娘說說嘛!”
楊帆想了想,說道:“這個地方若真是我說的是上海,那將是一個絕佳的交易場所。”
“開通海運以後,那裡可以作爲與海外諸國交易的中轉站或者交易中心。”
“一旦把那裡建設起來, 可是比如今的駿揚坊強的多。”
武媚娘一臉驚訝,有些不敢相信:“夫君說那地方一旦建立起交中心,比駿揚坊更熱鬧?”
也難怪她如此,畢竟駿揚坊的交易中心可是武媚孃的得意之作。
每天的交易額不斷上漲,可以說比長安城還要熱鬧。
如今楊帆卻說一個名不經傳的小地方居然有可能取代駿揚坊的地位,確實讓他有些難以置信。
楊帆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不錯,若華亭鎮就是上海,一旦建立起來,確實比駿揚坊有地理優勢。”
武媚娘眨眨眼,不解問道:“夫君,據媚娘所知,那你只不過是一個千人小鎮,怎麼可能呢?”
楊帆被武媚娘萌萌的神態逗笑了,忍不住捏捏嫩滑的臉蛋兒一把。
武媚娘神情一僵,感覺有些羞澀,瞪眼道:“夫君,這大白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