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長安之上 > 長安之上 > 

第1569章 背叛與救贖

第1569章 背叛與救贖

內侍的聲線比較特殊,除去極少數人之外,都有些尖銳。當然,普通人也有聲音尖銳的,但聽慣了內侍們說話後,能很輕鬆的分辨出來。

比如說韓石頭,修爲再高,說話的聲音依舊尖銳。若他把內息用在嗓子上喊一嗓子,宮中人能做一宿噩夢。

皇帝平靜的道:“說出來,朕不怪罪你!”

張啓元渾濁的眼中多了淚水,“當初楊定說家中添丁,過了幾個月,小人卻偶然發現楊定半夜偷偷摸摸的去埋東西。小人身爲村正,察覺後自然要去追索。挖開之後,卻是一個小木箱子,打開,裡面是個死嬰。而後,小人卻發現楊家依舊有個楊三郎。”

“你爲何沒追究?”皇帝問道,他看了楊略一眼:你這個大老粗,都被人識破了。

楊略卻脊背發寒。

“小人想去楊家查探,可就在那一夜,小人睡夢中突然醒來,藉着月色發現牀前站着一人。那人開口,便是那等尖銳的嗓子,說:想死就大聲叫嚷。說着他把橫刀擱在了小人的脖頸上,一抖,那橫刀竟然就斷了。小人被嚇壞了……”

“那人告訴小人,楊定家之事不許查。另外,他給了小人一錠金子,小人想發誓,他卻詭異一笑,說無需。但凡小人敢壞了他的事,一家子男的去做男風館的相公,女的爲妓……”

能有這等本事的,唯有權貴或是大族豪強。

當然,還有另兩個人。

“那人伸手在小人牀頭捏了一把,天可憐見,小人的牀乃是好木頭打造,最是堅硬。就算是用菜刀劈砍也難以砍出深口子。可那人只是捏了一把,小人的牀頭竟然便被捏掉了一塊。”

衆人一看,他的牀頭果然是多了個缺口。

“是這樣嗎?”韓石頭伸手在這張有些年頭的牀的牀頭上捏了一把,於是又多了一個缺口。

“是。”張啓元縮縮脖子。

皇帝問道:“他可是讓你看護朕?”

張啓元搖頭,“並無。那人只是要小人看着陛下,若是外面有人來問村裡可有異常人口,定然要搪塞過去。”

皇帝眸色幽幽。

“過後小人想去把楊定埋的那個木箱子弄走,免得給人發現,可卻再也找不到了。”

張啓元嘆息,“過了沒多久,果然就有人來尋,給了老夫一百錢,問村裡可有異常人口,特別是孩子。小人接了錢,裝了一番貪婪不捨,說並無。”

“來了多少次?”皇帝問道。

張啓元仔細想了想,“前前後後來了十餘批人。”

“對了,那人第二次來時,小人還再度問了可要看護陛下。可那人……”張啓元嘆道:“那人當時似笑非笑的說,莫要多事。你只管外面來人即可。至於那個孩子,讓他……聽天由命。”

楊略把牙齒咬得咯嘣響。

韓石頭低下頭。

“抓到一個人!”

外面一陣嘈雜,皇帝蹙眉,韓石頭出去,就看到兩個虯龍衛架着一個男子過來。

男子看着四十餘歲,有些滄桑之色,被抓住後卻毫無懼色,甚至微笑道:“老夫是主動來的。”

韓石頭問道:“你來尋誰?”

“聽聞當今陛下乃是當年的楊三郎?”男子反問。

“是!”韓石頭點頭。

男子明顯的鬆了一口氣,“老夫便是來尋他的。”

“無禮!”有人呵斥。

“帶他進來。”楊略出來了。

男子被架着進了房間,皇帝看着他,“朕在此,你有何事?”

男子看着他,仔細看了許久,“和當年的那個楊三郎相比,變化不小。”

“你當年見過朕?”皇帝問道。

“那年,義父收養了老夫,便在隔壁村裡住下。每日他教授老夫修煉,另外,還不斷告知老夫要效忠陛下和武后……”

呃!

衆人愕然。

“彼時宣德帝駕崩,武皇登基。義父某一夜出去,歸來後一直吐血。從此,他對老夫越發嚴厲了。就這麼數年後,他便去了。臨去前義父交代,讓老夫看着這個村裡的楊三郎,不必管他如何,只管攔截外來的好手……”

“可你的修爲……”韓石頭覺得男子的修爲不足以阻攔那些大族好手。

“義父去了之後,老夫便在左近盯着小河村外圍。直至數年後才發現了一起,不過那些人被……”

男子指指楊略,“被他帶走了,否則老夫定然不敵。”

那次是楊略被鏡臺追殺,遁逃到了南周。

“再有便是五年後,又來了一批,隨後,老夫便看到楊三郎揹着包袱,得意洋洋的往長安去了。”

得意洋洋!

衆人看了皇帝一眼。

“咳咳!”

皇帝想到了當年那個中二的自己。

“你爲何堅持那麼些年?”韓石頭問道。

男子說道:“若非義父老夫早已凍死了,小人被救之後,發誓要孝順義父,男兒說話自然要算數。”

這等人在肉食者的眼中便是最佳炮灰。

“那你今日爲何來?”韓石頭問道。

男子說道:“老夫知曉,義父是爲了楊三郎而死,老夫接受了義父的囑託,自然要給他一個交代。故而老夫來了,也算是交差。”

是個重諾的男兒……衆人眸色溫和。

皇帝問道:“你義父叫做什麼?”

男子說道:“義父臨去前告知老夫……因爲要立碑,他說,就寫……洪靜之墓。他還喃喃說:陛下,奴婢來了。”

皇帝回頭,看到韓石頭面色木然。

“洪靜是誰?”皇帝問道。

“洪靜乃是宣德帝的心腹,修爲了得。”韓石頭低下頭。

“這算是什麼?”

這是皇帝第一次看到楊略憤怒,臉都漲紅了。

“從你帶着朕出長安開始,宣德帝的人就一直在跟着。他們一路絞殺那些好手,否則,你逃不出關中。”

皇帝輕輕摸着牀頭的缺口,眸色悵然。

“可他們爲何要坐視!?爲何?”楊略痛苦的捂着頭。

“當初革新乃是帝后許可,先帝這才動手。可先帝一腔熱血卻遭遇了什麼?”皇帝拍拍牀頭,“背叛!”

“他們背叛了自己的愛子!”皇帝微笑道:“在他最艱難的時候,從背後捅了他一刀。”

“爲何?”楊略蹲下,雙目赤紅。

“興許是他們擔心先帝按部就班的繼位後,會引發與大族豪強之間的大戰。軍中將領,各地官員不少都站在他們一邊,這麼一看,先帝並無勝算。爲了江山社稷,他們坐視了許多事的發生。”

皇帝平靜的彷彿是在說着一個陌生人的往事,“興許,是那些在先帝身邊和身後吶喊的人,令他們懼怕了什麼,忌憚了什麼。”

“至於他們令人來看着小河村,截斷外界的窺探,目的就一個……”

皇帝走出了房間。

“救贖!”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