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長安之上 > 長安之上 > 

第856章 天災,幸事(感謝“菸灰黯然跌落”的白銀打賞)

第856章 天災,幸事(感謝“菸灰黯然跌落”的白銀打賞)

楊玄在元州時,去過最遠的地方是東宇山。

東宇山中多的是野獸,以及獵人。

另一處便是縣城。

他帶着獵物進城販賣,見過最大的官員是縣令。

縣令出行,他挑着獵物站在街邊,敬畏的看着,也沒說什麼:彼可取而代也之類的話。

他甚至都沒野望過自己能和縣令說一句話。

那時候,他是標準的草民心態。

一個小吏就能讓他瑟瑟發抖,蹲在地上不敢擡頭。

他也曾見過流民……不算是流民,就是乞丐。

乞丐被兩個胥吏拎着棍子趕出城去,慘嚎的聲音當夜就成了楊玄的噩夢。

後來他才知曉,原來第二日州司馬要路過本地。

流民這個詞他只是聽過。

他覺得,就算是再怎麼着,一口飯總是能找到的。

後來到了長安,長安繁華,一副盛世景象,讓他忽略了流民這個詞。

到北疆後,這地方……怎麼說呢!

你要真沒飯吃了,可供選擇的方向很多:冒險去種地,只要你膽子夠大,那就出城,往北方去尋一塊荒地,開荒後,就是你的了。

所以,北疆不存在人多地少的情況,只有敢不敢的問題。

實在是不行,伱還能去做馬賊,跟着四處劫掠。

當然,後來楊玄加大了打擊力度,馬賊這個令北疆人咬牙切齒的羣體,漸漸沒落了。

所以,北疆雖說經濟條件不怎樣,可卻很難見到流民。

出北疆時,他會不時看到流民,但都是三五成羣,以家庭爲單位,看着沒那麼觸目驚心。

直至此刻,看到那數千流民或是歡喜,或是嚎哭的模樣,楊玄的心理防線一下就崩潰了。

就像是那一年被逼着上山狩獵一樣。

他感同身受!

對岸,一隊鄧州軍士在監控。

“楊狗好像哭了。”

“放尊重些!”

“那叫什麼?”

“楊副使。”

每人一碗稀粥,多的不給。

“要慢慢來,一頓頓的加。一頓吃的太多,會死人的!”

一個醫者大聲喊道,軍士們也在阻攔那些拿着碗,舔着嘴脣想再要一碗粥的流民。

“哪裡吃的死人?”

一個男子大聲道。

“老夫說的。”

醫者冷着臉。

“你是誰?”

“北疆名醫,陳花鼓。”

陳花鼓傲然看着男子,男子訕訕的道:“是。”

陳花鼓帶着弟子巡查流民,按照規矩交代了注意事項。

“大小解都有固定的坑,男女分開,不許隨地拉撒,抓到了重罰!趕出北疆!”

“有病的要及時稟告。”

陳花鼓尋到楊玄稟告。

“重病是二十餘人,其中十餘人……”

“知道了,隨行有大車,帶上,這便出發吧!”

楊玄覺得自己的感傷來的有些突然,回去的路上也有些鬱郁。

他問了韓紀,“老漢,我這是不是有些多愁善感了?”

爲人君,好像忌諱這個。

韓紀詫異的道:“郎君這是愛民如子啊!”

呃!

這樣啊!

楊玄覺得自己想多了。

晚上宿營,韓紀和赫連燕一起在營地中散步。

“郎君太過仁慈了些。”韓紀說道。

“你是說今日郎君落淚?”赫連燕看了他一眼,“郎君出身底層,這只是感同身受罷了。”

“老夫以爲你會說兔死狐悲。”

“是你說的,我沒說。”

“這個天下,離混亂不遠了。天下一亂,要想站穩腳跟,仁慈是必須的。但許多時候,仁慈卻會害人。”

“你是說,大唐要亂了?”

“南疆那邊,皇帝和楊松成正在爭奪權力,一個石忠唐,一個張楚茂,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接着便是長安。衛王越王奪嫡。看似二位皇子相爭,可背後卻是皇帝與楊松成爲首的世家門閥之間的角力。”

“還早吧!”

“人越老,就越怕死。看着死亡漸漸逼近,往日慈祥的老人會變得自私陌生。往日和睦的父子之間會變得格格不入。

皇帝只知曉權力,看到死亡在一步步接近時,你說他會作甚?”

“折騰!”赫連燕冷笑,這一點,北遼皇帝也是一個尿性。

“沒錯,就是折騰。”韓紀說道:“他不甘心,普通人不甘心最多隻是折騰家人,可帝王不甘心,他便會折騰天下。他會把天下當做是自己的棋子,怎麼覺着有趣就怎麼玩。”

“此次流民長安無動於衷,這便是玩!”

“對,他玩的不亦樂乎。”韓紀笑的陰惻惻的:“老夫在想,當天下人都在咆哮着昏君時,他可還會坐得住?”

到時候,老闆高舉大旗,振臂一呼,天下景從啊!

“兩個事。其一,你忘記了世家門閥和天下豪強,這些人都得了皇帝的好處。沒有皇帝,他們如何能肆無忌憚的兼併土地?”

“其二呢?”韓紀笑了笑。

“其二,流民再多,可你要看到,南方的日子依舊不錯。那邊據聞有大量肥地,只是無人耕種。所以,皇帝不是玩,他只是在享受。”

“呵呵!”韓紀笑道:“看來,你最近很是思索了些問題,是好事。不過,老夫要提醒你,錦衣衛類同與鏡臺,許多事,不該插手的,千萬別插手。”

鏡臺,那是天子家奴。

而錦衣衛,楊玄令赫連燕執掌,便有了些這方面的考量。

“我比你更清楚這個。”

“呵呵!”韓紀笑道:“有人說,爲何不讓錦衣衛成爲節度使府的一個衙門,單獨的。”

“這些年,不少臣子呼籲,讓鏡臺單獨成爲朝中的一個衙門,脫離帝王掌控。”赫連燕對同行研究頗深,“可無論哪一任帝王都不曾答應。”

“郎君只是節度副使。”

“和帝王有區別嗎?”

“沒吧!”

“那不就結了!”

赫連燕看着夕陽,“錦衣衛便是郎君的耳目,誰建言把錦衣衛置於節度使府的管轄之下,誰,便不安好心。”

她在猜測那人是誰。

“是劉公!”

“劉司馬!?”赫連燕看着韓紀,眼中有冷意。

“隨後反對他的是老夫。”韓紀笑的雲淡風輕。

“以劉司馬與郎君的關係,此等事就算是要建言,也只會私下說,公開……”

“有人在私底下說錦衣衛類同於鏡臺,這是郎君有不臣之心的體現。既然如此,乾脆就先斷了他們的心思。”

“你反對的理由是什麼?”

“錦衣衛乃是我北疆打探北遼的利器,此等利器,知曉的人越少越好。”

“他們信了?”

“自然是不信,隨後,五人被調去了奉州。奉州孫營憐憫他們,把他們盡數弄去礦山挖礦。”

“用鐵腕來應對質疑,好嗎?”

“這只是開始。”

“難道還有什麼大事?”

“你拭目以待就是了。”

噠噠噠!

數騎趕來。

“副使,潛州那邊涌入了數千流民!”

楊玄正在看地圖,聞言擡頭。

“接!”

“領命!”

楊玄看着地圖上北疆和大唐其它地方的交界線,說道:

“難一次,卻能打下根基。”

……

流民來了。

北方大旱,流民先習慣性的往關中流竄,但被攔截。

隨後有人傳話,說北疆接收流民。

開始流民們不信,可當地官吏也證實了這一點。

“只管去!”

一個官員喊道,看着流民往北方去,他冷笑道:“全數趕去北疆,等這羣人吃光了北疆的糧食,他們會吃了楊玄的血肉!”

長安接到了消息。

梨園中傳來了一個聲音。

“來人,備酒,傳歌舞!”

……

長安的乞丐們沒事兒就喜歡聚在平康坊外,看着那些貴人進出,看着那些香車進出。

不知從何時期,貴人們的馬車開始喜歡薰香……什麼意思呢?就是儘量多的掛些香囊。馬車所到之處,那股子香味就四處亂竄。

這是富貴的象徵。

換了另一個世界,定然會說:這是高檔的象徵。

一輛奢華的馬車緩緩駛入平康坊。

車伕穿着華麗,得意洋洋。

馬車外面掛着不少香囊。

夏風吹過,高貴的氣息四處瀰漫。

坊門兩側蹲着二十餘乞丐,爲首的丐頭說道:“來了,二巧,你不是喜歡這個嗎?趕緊吸。”

一個年輕乞丐本在打盹,聞言睜開眼睛,用力的吸了一口氣。

“好香啊!”

“有新人!”一個乞丐喊道。

衆人都看到了,新人是母子二人,餓的面黃肌瘦的。

看到馬車,婦人歡喜跪下,“我母子二人許久未曾吃飯了,求貴人給一張餅吧!奴早晚爲貴人祈禱……”

車伕罵道:“滾!”

馬車裡傳來一個威嚴的聲音,“何事?”

車伕回頭,“郎君,是兩個流民。”

“趕走!”

車伕甩了個響鞭,嚇的孩子嚎哭,婦人抱着孩子,膝行避開。

“賤人!”

車伕吐了口唾沫,驅車進去。

就這麼一下,婦人大概是餓狠了,委頓的癱坐在那裡喘息。孩子也沒力氣嚎哭了,面色蒼白。

“這是長安啊!”

婦人絕望的道:“夫君,長安沒活路!”

半張餅突兀的出現在她的眼前,婦人緩緩擡頭,看到了二巧。

“吃吧!”

婦人猛地奪過餅子,顫抖着送到孩子嘴邊,“二郎,吃一口。”

孩子張開嘴,哆嗦着咬了一口,緩緩咀嚼,然後嚥下。他一下就被噎住了,猛翻白眼。

婦人給他拍背,慌亂喊道:“二郎。”

二巧嘆息一聲,去要了一碗水來。

“喝吧!”

一碗水,半張餅,孩子吃了大半,婦人就得了一口。

“你小子,晚飯不要了?”

乞丐們圍過來,爲首的丐頭拍了二巧一巴掌,摸出了一張餅給婦人,“吃吧!”

婦人吃着餅,丐頭問道:“哪來的?”

“北方。”婦人說道。

“怎地來了長安?”

“旱災呢!”婦人喝了一口水,“沒活路了,那些關卡攔着不給來,夫君帶着我們走小路,半道他探路摔死了。”

丐頭突然笑了起來,“你去哪不好,偏生來長安。”

婦人說道:“夫君說長安有錢人多,還有陛下在。”

丐頭默然。

婦人吃了餅,把手中沾上的餅屑都舔舐的乾乾淨淨的。

“開始有人說北疆那邊收留流民,可夫君說北疆那邊是叛逆,不能去。”婦人的眼中涌出了淚水,“他們都去了,我家沒去。”

丐頭搖搖頭,“北疆那邊今年說是開了不少荒地,從去年到今年,有人從長安採買不少糧食,都是往北方去的。”

鏡臺自詡消息靈通,那是上層。在底下,蛇鼠般的乞丐們,把整個長安城都摸清楚了。

婦人抱着孩子抹淚,“早知曉就該去北疆,一家子還有活路。”

丐頭說道:“跟着咱們吧!好歹,有口飯吃。”

乞丐都有地域概念,這塊地盤是我們的,新人來了打走。

但這對母子太慘了,看樣子,丐頭動了惻隱之心。

二巧知曉,這個婦人用不了多久,就會變成丐頭的妻子。

看似殘忍,可在這等時候,就是仁慈。否則這對母子用不了多久,不是餓死在某個角落,就是成爲那些乞丐凌辱的對象。

最終,也是死!

這是現實,二巧看透了。

衆人靠着牆根,聽着婦人說着北方的情況。

“……乾旱,官府沒管,咱們自己挑水沒多大用。夫君說,再不走,等家裡糧食吃完了,一家子就只能餓死在家中。趁着還有最後一點糧食,就帶着出發了……”

“官府爲何沒管?”二巧問道。

婦人沒吃飽,肚子裡咕嚕咕嚕的叫喚,“不知呢!不過,走到半路,我們在縣城門外,聽到兩個貴人說是去慶賀。

一個貴人說,那些農人都跑了,那些地便是無主的,回頭去縣廨,隨便給些錢買了來……好便宜。”

二巧愕然,“這是什麼?”

丐頭一直沉默着,此刻開口。“咱們的天災,他們的幸事。”

二巧哀求他說說這裡面的事兒。

丐頭本是打盹,不耐煩的道:“官府有糧,地方豪強也有糧,若是都盡心,那些災害本就不打緊。”

“那他們爲何不盡心?”二巧問道。

“他們若是盡心了,去哪買便宜的地去?”丐頭閉上眼,“農人做了流民,地便是無主之地。豪強給官府好處,低價就能買了。你以爲,那些豪強是如何發家的?”

“天災?”

“不,人禍!”

先前的馬車出來了。

車伕看着這羣乞丐,甩了一個響鞭。

他知曉,這些蠢貨會猛吸自家馬車的香氣。

“二巧,馬車來了,趕緊吸啊!”有乞丐笑道。

二巧坐在那裡,看着馬車。

“不吸!”

“爲何?”

“我覺着有血腥氣!噁心!”

(本章完)

。wap.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