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靈異現場調查 > 靈異現場調查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地下密道

第二百一十五章 地下密道

聽到王晴兒說,人面桃花案涉及的可能不止一個靈體,何瑞修問道,“從哪裡可以看出不是一個靈體?”

王晴兒很肯定地回答,“因爲目擊靈體對於做案靈體的描述,略有差別。這讓竇寶丰懷疑不是一個靈體。正是從這一點出發,當時的天牛行動確定的基本原則是,以追蹤和發現大本營爲主。”

何瑞修在所有資料上均沒有看到過這一點,“這些你是怎麼知道的?”

王晴兒笑了笑,“當時,有一個參與天牛行動計劃的普通調查員,我找到了他。他與竇寶丰之間交流比較深,才知道這些底細。”

何瑞修嘆了口氣,“感覺有些貪大喜功的味道。”

王晴兒道,“沒錯。而且,竇寶丰應該對兩個人的失蹤直接負責。天牛行動中記錄,竇寶丰是突然消失的,無法聯繫的。可是,那個調查員給我了另外一個說法,當時,竇寶丰與總部之間通信,有一個時期,雖然通信順暢,但已經無法將確切的定位數據發回。這無疑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可是竇寶丰執意前行,最終失蹤不見。”

“也許他已經進了空間和現實之間的交界區域。”何瑞修回想起了那團濃霧,但是在天牛行動的記錄中未提及過濃霧。想來,在調查過程中,路上出現團霧,調查員確實也未必會向總部回報。

王晴兒點點頭,“正是如此。如果不是竇寶丰的草率,我覺得整個慘劇就不會發生。但是水中月居然會在竇寶丰失聯之後,再次重搗覆轍,這就讓我更爲不解。”

“也許只是爲了救人。假設當時水中月發現了什麼,或者目睹了竇寶丰遇到了危險。”何瑞修道。

“水中月不可能發現什麼特殊的情況。因爲當時兩者之間有一定的距離。除非,是水中月感覺到了強大的靈能波動。總之,水中月已死,我們無法考證了。”

何瑞修這時候看看錶,“嗯,已經很晚了。明天一早我們還要走天牛行動的路線,不如就此休息吧。”

王晴兒站起身,“好。明天早上,我要先出去一下,取一些我使用的靈符等材料。你要等我回來之後,我們一起行動。如果這期間出現什麼特殊情況,一定要及時和我聯繫。”

“你放心。”何瑞修點了下頭,“晚安。”

可能是由於把所想線索和推理的和王晴兒都說了的原因,何瑞修睡前心裡反而特別平靜,對於案子的想法也幾近於無。加上夜已經很深了,他很快沉沉睡去。再次醒來時,天已經亮了,從自己屋裡出來,發現王晴兒正在外面,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像是在等他。

“你什麼時候去取東西?”何瑞修直接問她。

王晴兒微笑了笑,“我已經拿回來了。起了個大早而已。看來你睡得還不錯,精神頭也很足。去準備一下吧,我們這就出發,去大明壇。”

大明壇,相傳爲明時所建,歷經數百年風雨至今,見證了時代變遷的滄桑和世間的悲歡離合。在它所在的建築羣景點中,大明壇並非是最高大或最宏偉的,但是卻是佔地面積最大的。因爲大明壇並非僅是一個建築,而是融合了園林和樓宇的綜合性小型建築羣,其中的各類建築座落和園林佈設等比較考究,在王晴兒看來,確實也符合所謂的祭拜等行爲的特點。

飛行具停在了景點的公共停降場,離進入景區還有一段距離。爲了減少遊人的注意力,何瑞修和王晴兒正常買票進入景區,但是提前也和景區管理方取得了聯繫。進去的時候,王晴兒還順手要了一張景區全景圖,看完之後遞給何瑞修,“這裡的這裡建築佈局,還是比較講究的。我們要調查的那間廂房,在地圖中標號233,是一直被關閉的部分。我已經打好招呼,在北側的第二扇窗戶,爲我們預留了入口,我們從那裡進去。”

何瑞修點點頭,跟着王晴兒,順着人流進入景區。景區之內,樹木早已易植,桃花不見一棵,取而代之的是長青的松柏,每個看起來都像是有百年以上的樹齡,這與主作祭祀用建築周圍的樹木栽植慣例也比較相符。

由於233號建築屬於不對外開放建築,在道路分支的地方,往那邊走的人極少。預留的北側第二扇窗戶,更是在一個極爲僻靜的角落裡,根本沒有人留意。走到窗下,王晴兒輕輕掀動,窗戶開了,她和何瑞修一先一後,從窗戶進入室內。

室內顯得極爲昏暗,只有少量的光從窗戶處透進來。可能由於長期封閉,沒有人住,空氣流通也不好的原因,溼冷的氣息中略帶着一股黴味兒。整個房間像是下人的住房,佈置非常簡單,有一張沒有遮簾的木牀,一張桌子,兩把椅子,還有一個放置雜物的櫃子。

何瑞修看了看靈能探測儀,沒有異常示數。在屋裡走了幾步,他皺了皺眉頭,“秘道在哪?我找不到哪裡有機關。”

王晴兒又環視了一遍,“沒有機關。這張牀,是用木板固定在地板和牆壁上的。將最外面的一塊木板揭下,便可以進入牀下的空間。在那裡,地板上有幾處可拆卸的地方,取下之後便是密道。”

何瑞修知道王晴兒一定是從其他的資料中找到了當時竇寶丰追蹤靈體的細節,纔會如此精準地說出地道的位置。他主動上前,按照王晴兒所說,依次嘗試了牀上的木板,果然有一塊是鬆動的,稍一用力,便將其取下,露出了牀下的空洞。半身探入洞內之後,再敲敲地板,只有一處略顯空聲,在地板邊緣小心地用刀具撬了撬,有幾塊地板被依次拿下來,一處地洞出現在他眼前。

使用靈能探測儀試了試,這裡的靈能依然沒有異常。他將身子縮回來,看了看王晴兒,“靈能正常,不像是案件資料或天牛行動資料中說的那樣充斥着靈能。”

“那是因爲沒有靈體在這裡停留了吧。”王晴兒想了想,“說來了怪了。你說一個靈體,本來就是來無影去無蹤的東西,爲什麼要通過這地道?還是說,這地道中有什麼東西在哪引他?”

何瑞修搖搖頭,“這個,我哪裡知道。我們下去看看吧。”

說完,他就要往下鑽。王晴兒一把抓住了他,“我先下,你跟在我後面。”

地道先是一段直降,大概有兩米多,不過在下降的豎壁上留有腳蹬的位置,因此並不算困難。下來之後,眼前是一條高約一米五六的通道,直接通向北方,兩個人須彎腰前行。王晴兒使用了一張照明符,可以將地道之中的情況照清楚。

何瑞修跟着王晴兒,一邊往前走,一邊注意靈能探測儀的讀數變化。和在洞口一樣,這裡沒有任何的靈能異常。整個地道並沒有經過特殊的加固,但是由於這裡的土質粘性很好,壓實後比較堅硬,並不見任何的鬆塌跡象。地道內也沒有積水,甚至有種比上面還溫暖的感覺。

地道的延伸距離非常長,不知不覺已經走出了兩三公里,必然是已經出了大明壇的範圍。與天牛行動的記載相一致,到這個位置之後,土質發生了一些變化,地道兩側開始出現大塊的條石,但是卻並不像是專門用來加固地道的,更像是地道靈巧地從這些條石之間穿插而過。

王晴兒在這些條石位置停下,仔細觀察了一翻。石質爲普通的青石,剖面上略顯粗糙,沒有經過什麼細緻的打磨,更像是建築用的材料。條石應該很厚,敲擊時的聲音比較實,無法判斷另一側是什麼情況。但是從局部露出的條石整齊的堆砌來看,很像是在用條石建築什麼東西。

“這些石頭還是比較古怪。”何瑞修對於這些環境中的異常現象一向也是比較敏銳,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搞不好,是這些條石對於那靈體來說,有什麼意義,他纔來到的這裡?就像是那十件文物,是開啓一個空間的鑰匙一樣。”

王晴兒點點頭,“沒錯。有這種可能。這樣整齊的條石規格,實際上值得考古學界研究一下了。只可惜,天牛行動之後,當時的鑑證部門覺得損失慘重,也無心顧及這些細節,封閉了整條地道。唉。”

何瑞修道,“那,我們有沒有必要請考古的人來幫我們確認一下?”

“我們先探一探,回頭再聯繫他們。”王晴兒說着,又繼續向前走。

青石條的區域約有一公里多,再向前走,便沒有了其他異常。又一直向前走了三四公里,地道開始呈上坡趨勢,最後從一座小山的極隱蔽的山洞中通到地面。

這裡位於一處山谷,屬於沒有被開發的部分。王晴兒看了看手機,使用gps確定了一下自己的位置。“到這裡爲止,我們的通信手段還是工作正常的。理論上來說,竇寶丰和井中月應該相繼到達了這裡。我們沿着山谷和這條河流往外走,就會到達702公路沿線。再之後,離他們失蹤的位置就近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