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透氣是假,出來勘探情況這倒是真的。
我總覺得那座廟裡的東西應該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我不想再繼續拖下去,不然的話說不定又要拖到哪一天我才能去哪裡,對此我不得不這麼做。
我欺騙了那善良無知可愛的戰士,我愧對於黨和國家對我的栽培,我對不起自己這張嘴,對不起自己這極具天賦的表演行爲。
我迅速的溜向了之前我和那個教官一起去過的小山上,爲什麼我要去哪,因爲我在那看到了一條無人問津的小道。
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我就是知道你不服嗎?其實我也是突然眼睛一閃纔看見的,那血紅的場景又出現了,那地點是就是我和那個教官一起散步的路上。
即便我很好奇我的這雙眼睛是怎麼了,也還是沒人回答我,所以還是算了,只要沒有壞處就行,管他怎樣呢!至少他的壞處我是到現在都沒看出來。
我的心情很亢奮一點都沒有爲之前發生的事情感到疲勞,眼看着自己穿過一層又一層的屏障,我的心又開始有些發慌,那座老廟也理我越來越近了。
“這廟裡到底會有什麼?”我自言自語道。
我在意的不是那把桃木劍和那個鈴鐺,我很想知道黃袍老道說的那個他觸碰不到的秘密是什麼?
走了許久這座坡面終於完完整整的從下面到上面都被我盡收眼底,還好我沒有忘記此刻自己的來的目的。
這廟雖然說破舊但是從面外看起來一點都不髒,想必就是那個教官的原因吧。
走到那個被鎖住的大門,我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鎖給打開了。
門打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空白的牆壁,我看着牆壁呆了半天,這是什麼情況?我望着廟中其他地方,整間廟裡已經什麼東西都沒了,都已經被搬的一乾二淨了。
“這...這什麼情況!”接下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難道天意如此嗎?
但我並沒有因此而決定放棄,反而那塊玉佩是越來越明亮,我跟着玉佩的指引,終於找到了一絲不尋常的地方。
在原本放置佛像的牆後面居然有一座不爲人之的密道,開啓這密道的鑰匙這是我手中的這枚玉佩。
我不禁感概道自己好像一直在被人牽着鼻子走,這一切都好像是被之前已經算好了的,而現在我,或許不止我一個現在都按照他所定製的路走下去。如果我的猜想正確的話,那真的是有點可怕了。
於是我便小心翼翼的走進了這個黑漆漆的密道之中,密道之中並沒有電燈,只有一盞老式的煤油燈,得虧我是個菸民隨身還攜帶者打火機,我看了看沒有瓶中已經所剩不多的沒有迅速的點燃了,瞬間整個屋子都被照的通紅的,而且光也沒有那麼的亮,藉着這密室之中僅有的發亮工具我還是看清楚了這個密室,在這個有着十平米的密室中擺着兩個書架,並且是那種古代用的木頭書架,我摸了摸那書架,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想必這是什麼值錢的古董吧。
如果真是那樣,那如果我把它給賣了必定會發一股橫財,但是我不想這麼做。
在書架的一側我看到了那把桃木劍,在我剛看到他的時候我便心生一股怦然之意。這把桃木劍絕對不是普通道士所用的桃木劍。第一眼我就看上了這把特殊的桃木劍。
至於那鈴鐺我看了半天也是沒有看見,我左翻翻右翻翻終於在書架的後面發現了這個鈴鐺,拿在手上,只見鈴鐺上刻着三清鈴三個字,跟鈴鐺放在一起的還有一本保護的極爲精細的一本書名爲——三清書。
所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乃道教諸天界中最高者也,指居於三清仙境中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我隨手翻閱着這本三清書看了幾頁,發現裡面好多的內容竟然和我的天符咒一書竟然有一曲同工之妙。內容基本一致。只是我的那本天符咒只是比較簡單一點。內容少一點。
直到很久很久以後,我才直到原來我隨時用的天符咒和老張的算命大法都是源自於此。而他們一一對應的都是三清書裡的《三清布衣符咒》《三清布衣奇門》《三清布衣卜算》。當然這都只是後話了。
我看這本三清書是本好書,當即就把他揣進兜裡了。就像收到了禮物的小孩我顯得格外的興奮。
我又再一次的把這個僅有十平米的密室翻了個天翻地覆,就是沒有再找到其他任何有用的東西了。
只是桌上留下的一張已經快發黃的紙條吸引住了我,紙上是用毛筆寫的標準的楷書,信上是這麼寫的:
你好後來人,想必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這已經過了很久了吧!
老道也不是什麼吝嗇之人,就如之前所說放在這裡的桃木劍與三清鈴鐺就歸你所有了。另外老道留下一本三清書,我知道你們與這三清書有着緣分,而且你們想要進一步的成長這本三清書也並不可少。所以今天我也一併留給你們了。
老道我不知道你是用如何的方法悄無聲息的站在我的身後,但是你要知道你是被命運選中的人。也只有你才能夠結束這一切。
從你接手三清書的那一刻,我希望你就要爲着這個目標奮鬥。
怪老道無法能夠細細的跟你在這信中說明一切,但是你要相信即便我不告訴你,你也會知道的......
這一整段話似乎沒說完就斷了,我不知道爲什麼斷了,不過我想應該是有什麼原因吧!!!
看來我想知道這件事還真的要自己去尋找,又或者時機到了我會自己知道,我可不是那麼被動的人,這可不屬於我的風格。可是現在這又有什麼辦法呢!
看來這一次我需要回去找一趟老張了,畢竟他知道的可比我多的太多了,而且這三清書《三清布衣卜算》與他的《玄命》是那麼的一致。